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作者:林志贵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393页
中 图 价:¥26.5(6.8折) 定价  ¥3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1307983
  • 条形码:9787111307983 ; 978-7-111-30798-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本书特色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电气信息类规划教材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目录

前言第1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1.1 概述1.1.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史1.1.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1.3 微型计算机的分类1.1.4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1.2 微机中的数制和数的表示1.2.1 数制的基与权1.2.2 数制的转换方法1.2.3 二进制数的表示1.2.4 微机中数的表示1.3 微机的编码1.3.1 ASCII码1.3.2 BCD码1.4 二进制数的运算及其电路1.4.1 二进制数的运算1.4.2 加法器1.4.3 二进制数的加法/减法电路习题第2章 ILntel80x86微处理器2.1 8086/8088CPU的结构2.1.1 执行部件2.1.2 总线接口部件2.1.3 8086总线的工作周期2.2 8086/8088CPU的引脚信号和工作模式2.2.1 8086/8088CPU的引脚信号和功能2.2.2 *小工作模式2.2.3 *大工作模式2.3 8086存储器系统2.3.1 存储器结构2.3.2 堆栈的概念及8086堆栈2.4 8086/8088的主要操作功能2.4.1 系统的复位和启动操作2.4.2 总线操作2.4.3 *小工作模式下的总线保持2.4.4 *大工作模式下的读/写操作2.5 80286微处理器2.6 80386/80486微处理器2.7 Pentium微处理器习题第3章 8086/8088指令系统3.1 汇编语言指令格式与寻址方式3.1.1 汇编语言指令语句格式3.1.2 寻址方式3.2 指令系统3.2.1 数据传送指令3.2.2 算术运算指令3.2.3 逻辑运算和移位指令3.2.4 串操作指令3.2.5 控制转移指令3.2.6 处理器控制指令习题第4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4.1 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4.1.1伪指令的语句格式4.1.2 常数、变量和标号4.1.3 运算符4.2 伪指令4.2.1 符号定义伪指令(赋值语句)4.2.2 内存数据定义伪指令4.2.3 段定义伪指令4.2.4 过程(子程序)定义伪指令4.2.5 模块定义与连接伪指令4.2.6 列表伪指令4.2.7 其他伪指令4.3 系统功能调用4.3.1 概述4.3.2 DOS系统功能调用4.3.3 BIOS中断调用4.4 汇编器的功能及汇编过程4.4.1 汇编器的功能4.4.2 程序的编辑、汇编及连接过程4.5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举例4.5.1 程序设计步骤及格式4.5.2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4.5.3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4.5.4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4.5.5 子程序设计4.5.6 查表程序设计4.5.7 综合应用举例习题第5章 PC总线5.1 概述5.1.1 总线的概念及分类5.1.2 总线标准5.1.3 总线主要性能指标5.2 总线的数据传输过程和控制方式5.2.1 总线的数据传输过程5.2.2 总线仲裁5.2.3 总线数据传输方法5.3 PC总线5.4 ISA总线5.4.1 ISA总线的特点5.4.2 ISA总线系统结构5.4.3 ISA总线信号5.5 PCI总线5.5.1 PCI总线的特点5.5.2 PCI总线系统结构5.5.3 PCI总线信号5.5.4 PCI总线周期和地址空间5.5.5 PCI总线配置空间5.6 通用串行总线USB5.6.1 USB概述5.6.2 USB总线的构成5.6.3 USB系统的接口信号和电气特性5.6.4 USB数据传输5.7 其他串行总线标准5.7.1 IEEEl3945.7.2 以太网习题第6章 存储器6.1 半导体存储器的性能指标6.2 随机读写存储器(RAM)6.2.1 静态RAM(SRAM)6.2.2 动态RAM(DRAM)6.2.3 新型DRAM6.3 只读存储器(ROM)6.3.1 掩膜ROM6.3.2 可编程ROM6.3.3 可擦写ROM6.3.4 电可擦写ROM6.3.5 新一代可擦写存储器Flash6.4 存储器的体系结构及扩展6.4.1 存储器的体系结构6.4.2 高速缓冲存储器((2ache)6.4.3 虚拟存储器6.4.4 存储器扩展方式6.5 CPU与存储器的连接6.5.1 连接时应注意的问题6.5.2 存储器的译码方式6.5.3 CPU与存储器的连接和地址分析6.6 存储器管理6.6.1 内存分段的基本思想6.6.2 描述符与描述符表6.6.3 段间保护6.6.4 段页式管理习题第7章 输入/输出接口7.1 概述7.1.1 L/O接口的信号7.1.2 L/O接口7.1.3 L/O编址7.1.4 L/O接口的控制方式7.2 可编程DMA控制器8237A7.2.1 DMA控制器的基本功能7.2.2 8237A的内部结构7.2.3 8237A的工作时序7.2.4 8237A的工作方式7.2.5 8237A的寄存器组7.2.6 8237A的编程及应用习题第8章 86系列微型计算机的中断系统8.1 中断的基本概念8.1.1 中断的定义和作用8.1.2 中断响应8.1.3 中断的优先级8.1.4 中断嵌套8.2 中断的处理8.3 8086/8088中断系统8.3.1 中断矢量和中断矢量表8.3.2 内部中断8.3.3 外部中断8.3.4 中断矢量表的初始化8.4 可编程序中断控制器8259A8.4.1 8259A的内部结构8.4.2 8259A的引脚功能8.4.3 8259A的工作原理8.4.4 8259A的控制字及工作方式8.4.5 8259A的应用举例习题第9章 可编程计数/定时控制器8253A9.1 基本概念9.2 8253A的内部结构和引脚9.3 8253A的编程9.3.1 8253A的初始化编程9.3.2 8253A的锁存命令9.4 8253A的工作方式9.4.1 方式09.4.2 方式19.4.3 方式29.4.4 方式39.4.5 方式49.4.6 方式59.5 8253A的应用习题第10章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10.1 8255A内部结构及引脚10.2 8255A控制字10.2.1 工作方式选择控制字10.2.2 置位/复位控制字10.3 8255A的工作方式10.3.1 方式010.3.2 方式110.3.3 方式210.4 8255A的状态字10.5 8255A的应用习题第11章 可编程串行通信及接口11.1 基本概念11.2 串行通信接口11.2.1 RS-232-C总线11.2.2 RS-422A-423A总线11.2.3 RS-485总线11.2.4 其他串行接口11.3 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INS8250和NS16X5011.3.1 INS8250和NS16x50的内部结构及引脚11.3.2 INS8250和Ns16x50的寄存器组11.3.3 工作模式11.3.4 INS8250的初始化编程11.3.5 INS8250的应用习题第12章 模拟量输入/输出12.1 模拟量的输入/输出通道12.1.1 模拟量输入通道的组成12.1.2 模拟量输出通道的组成12.2 D/A转换器12.2.1 D/A转换器的工作原理12.2.2 D/A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12.2.3 典型的D/A转换器芯片12.2.4 D/A转换器与微处理器连接应用举例12.3 A/D转换器12.3.1 信号变换中的采样、量化和编码12.3.2 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12.3.3 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12.3.4 典型的A/D转换器芯片12.3.5 A/D转换器与微处理器连接应用举例12.3.6 V/F转换器习题第13章 人-机接口13.1 概述13.1.1 常用的外围设备13.1.2 外围设备的分类13.2 键盘及其接口技术13.2.1 键盘的工作原理13.2.2 小型键盘接口13.2.3 微机键盘及其接口13.3 鼠标及其接口技术13.3.1 鼠标的工作原理13.3.2 鼠标与微机的接口方式13.4 显示器及其接口技术13.4.1 LED显示器及其接口13.4.2 LCD显示器13.4.3 显示卡13.5 打印机及其接口技术13.5.1打印机的工作原理13.5.2 打印机与微机的接口方式13.6 多媒体计算机习题第14章 微型计算机的应用14.1 概述14.2 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14.2.1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14.2.2 在多对象检测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14.2.3 在过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14.3 微机控制步进电动机的变速系统14.4 轧钢作业微机监测管理系统14.5 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14.6 在临床医疗仪器中的应用习题附录附录A ASC II码字符表附录B 8086/8088指令系统附录C DOS系统功能调用(INT21H)附录D B10S调用附录E IBMPC/XT的中断矢量表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节选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以Intel 80x86 CPU为核心,系统介绍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原理、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总线、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中断系统、模拟量输入/输出、人机接口及应用等。《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融为一体,突出微型计算机的3个关键技术:堆栈、中断、描述符。在掌握微型计算机基本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新型微型计算机的体系结构、现代存储器、USB、IEEEl394、以太网等总线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内容新颖全面、重点突出;在充分考虑教学与自学的基础上,叙述由浅入深、通俗简洁,并配备了例题和习题。《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可作为高等院校学生学习微型计算机原理和接口技术的教材,也可以作为有关科技人员的自学教材和参考书。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相关资料

插图:自1946年诞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以来,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计算机已经历了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和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发展过程。计算机按其性能、价格和体积的不同,一般分为五大类: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于20世纪70年代初研制成功。近年来,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获得了极快的发展,几乎每两年微处理器的集成度翻一番,每2~4年更新换代一次。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芯片,简称为up或MP,是将微机中的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片硅片上制成的集成电路。这样的芯片也被称为中央处理单元,简称为CPU。第一代为4位或低档8位微处理器,如Intel公司4位的4004及8位的8008。它们均采用PMOS工艺,集成度约为2000个晶体管(或晶体片),只能进行串行的二进制运算,但用在各种类型的计算器中已经完全满足要求。这代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比较简单,运算能力差、速度慢,但价格低廉。软件主要使用机器语言及简单的汇编语言。第二代为中高档8位微处理器,如Intel8085、Z80和MC6809。它们均为8位微处理器,具有16位地址总线,因此,最多可寻址64K存储单元。它们比第一代有了较多改进,如:采用NMOS工艺,集成度提高1-4倍,运算速度提高10~15倍,指令系统相对比较完善,已具有典型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以及中断、存储器直接存取(:DMA)功能。软件除汇编语言外,还可使用BASIC、FORTRAN以及PL/M等高级语言。但对于具有大量数据的大型复杂程序是不够的。另外,8位微处理器每次只能处理8位数据,处理大量数据就要分成许多个8位字节进行操作,数值越大或越小,计算时间都很长。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