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工程水力计算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234页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24.6(7.7折) 定价  ¥3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工程水力计算 版权信息

工程水力计算 本书特色

《工程水力计算》:“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

工程水力计算 目录

序前言课程描述学习单元1 液体认知1.1 液体的基本特性1.2 液体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1.3 实际液体与理想液体1.4 作用在液体上的力习题学习单元2 静水压强与静水压力计算2.1 静水压强及其特性2.2 水静力学基本方程2.3 静水压强的测算2.4 平面壁上的静水总压力计算2.5 曲面壁上的静水总压力计算习题学习单元3 水流运动的基本原理介绍3.1 描述水流运动的方法3.2 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3.3 恒定总流能量方程的建立3.4 恒定总流能量方程的应用3.5 恒定总流的动量方程习题学习单元4 水头损失计算4.1 水头损失的类型4.2 水流运动的两种形态4.3 均匀流沿程水头损失与切应力的关系4.4 紊流运动4.5 沿程水头损失的分析与计算4.6 局部水头损失的分析与计算习题学习单元5 有压管流水力计算5.1 管流认知5.2 简单短管水力计算5.3 简单短管水力计算实例5.4 简单长管水力计算5.5 复杂管路水力计算5.6 水击计算简介习题学习单元6 渠道水力计算6.1 明渠水流认知6.2 明渠均匀流的计算公式6.3 明渠均匀流计算有关问题分析6.4 明渠均匀流的水力计算6.5 明渠非均匀流认知6.6 水跃的水力计算6.7 明渠恒定非均匀渐变流的基本方程式6.8 棱柱体明渠非均匀渐变流水面曲线分析6.9 明渠恒定非均匀渐变流水面曲线计算习题学习单元7 堰闸水力计算7.1 堰闸认知7.2 薄壁堰水力计算7.3 实用堰水力计算7.4 宽顶堰水力计算7.5 闸孔出流水力计算习题学习单元8 建筑物下游消能水力计算8.1 泄水建筑物下游水流衔接消能形式8.2 底流式消能的水力计算8.3 挑流式消能的水力计算习题学习单元9 水力计算案例9.1 拦河坝的水力计算9.2 管网水力计算9.3 有压隧洞水力计算9.4 渠道水力计算9.5 溢流坝水力计算9.6 河岸溢洪道水力计算学习单元10 理正工程水力计算软件使用说明10.1 系统环境与安装10.2 功能概述10.3 快速操作指南10.4 操作说明附图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工程水力计算 节选

《工程水力计算》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改革系列教材。全书共分10个学习单元,内容包括:液体认知、静水压强与静水压力计算、水流运动的基本原理介绍、水头损失计算、有压管流水力计算、渠道水力计算、堰闸水力计算、建筑物下游消能水力计算、水力计算案例、理正工程水力计算软件使用说明。本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城市水利、水利工程监理、水土保持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工程水力计算 相关资料

插图:学习单元1液体认知知识内容要求:能陈述液体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能准确陈述常规水力实验的方法、步骤、仪器名称。能力与素质要求:能够熟练测定液体的密度、容重等物理力学性质,能够准确填写实验报告;具备认真仔细、吃苦耐劳精神。1.1 液体的基本特性1.1.1 液体与固体和气体的区别自然界的物质有三种存在方式,即固体、液体和气体。水作为一种流体,在运动过程中,表现出与固体不同的特点。固体由于其分子间距离很小,内聚力很大,所以它能保持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能承受一定数量的拉力、压力和剪切力。而流体则不同,由于其分子间距离较大,内聚力很小,液体很容易发生变形或流动,所以液体不能保持固定的形状。液体与气体两者相比,液体分子内聚力比气体大得多,因为液体分子间距离很小,密度较大,所以液体虽然不能保持固定的形状,但能保持固定的体积。一个盛有液体的容器,若其容积大于液体的体积,液体就不会充满整个容器,而具有自由表面(液体仅占据自身体积所需要的那部分空间)。气体不仅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极易膨胀和压缩,它可以任意扩散直到其占据那部分空间。而液体的压缩性很小,在很大的压力作用下,其体积的缩小甚微。液体的膨胀性同样也是很小的。液体与气体的主要差别就是它们的可压缩程度不同。1.1.2 连续介质的概念液体和任何物质一样,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与分子之间是不连续而有空隙的。根据现代物理研究指出,在常温下,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3×1022个水分子,相邻分子间距离约为3×10-8cm,可见分子间距离是相当微小的,在很小的体积中包含有难以记数的分子。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