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人与印度洋

中国人与印度洋

古代中国人眼中的印度洋究竟何样,有哪些中国人曾漂洋过海、在印度洋上烙下了自己的名字?

作者:耿引曾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9-01
开本: 32开 页数: 164
读者评分:4.8分38条评论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4.6(3.5折) 定价  ¥13.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人与印度洋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4720321
  • 条形码:9787534720321 ; 978-7-5347-2032-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人与印度洋 内容简介

  浩瀚的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是贯穿亚洲、非洲、大洋洲的交通要道;而中国人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开辟了从雷州半岛出发的、沿岸渐进的印度洋远洋航路。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在印度洋沿岸留下了大批珍贵的文物,中华文明的先进航海技术和航海知识随着远征流传到印度洋周边的各个国家,而古代中国人眼中的印度洋究竟何样,有哪些中国人曾漂洋过海、在印度洋上烙下了自己的名字?……《中国人与印度洋》将一边为您解说,一边带您去那个蓝色的海洋重温悠久的传统文化。

中国人与印度洋 目录

引言
一 印度洋沿岸出土的中国文物
(一)非洲东海岸
(二)阿拉伯半岛、波斯湾沿岸、印度半岛
(三)东南亚

二 古代中国人笔下的印度洋
(一)有关印度洋区域的一些记述
(二)有关印度洋航线的记述
(三)外国人的有关记述

三 远洋航行与中华文明
(一)悠久的造船历史
(二)先进的航海技术
(三)丰富的航海知识

四 他们的名字与印度洋水长流
(一)漂洋过海的求法高僧
(二)远洋航海家汪大渊
(三)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
插图目录
展开全部

中国人与印度洋 节选

《中国人与印度洋》内容简介:浩瀚的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是贯穿亚洲、非洲、大洋洲的交通要道;而中国人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开辟了从雷州半岛出发的、沿岸渐进的印度洋远洋航路。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在印度洋沿岸留下了大批珍贵的文物,中华文明的先进航海技术和航海知识随着远征流传到印度洋周边的各个国家,而古代中国人眼中的印度洋究竟何样,有哪些中国人曾漂洋过海、在印度洋上烙下了自己的名字?……《中国人与印度洋》将一边为您解说,一边带您去那个蓝色的海洋重温悠久的传统文化。

中国人与印度洋 相关资料

插图:中国人当时已侨居南海、印度洋。在“勾栏山”(今加里曼丹西南一属岛)条中记载道:“国初,军士征阁婆,遭风于山下,辄损舟,一舟幸免,唯存丁灰。见其山多木,故于其地造舟一十余只。若樯柁、若帆、若篙,靡不具备,飘然长往。有病卒百余人不能去者,遂留山中。今唐人与番人丛杂而居之。男女椎髻,穿短衫,系巫仑布。”无疑,这是元军征爪哇时,汉地的伤病员留在该处,长此住下,与当地人一起繁衍生息在这个地方了。在“土塔”(今印度南部东岸讷加帕塔姆西北约1.6公里处)条中,汪大渊记录下一条很有意义的材料:“居八丹之平原,木石围绕,有土砖塔,高数丈。汉字书云:‘成淳三年八月毕工’。传闻中国之人其年旅彼,为书于石以刻之,至今不磨灭焉。”咸淳三年即1267年,咸淳是南宋度宗的年号。该塔所处之地是八丹之平原,八丹即沙里八丹之简称,沙里八丹即今天印度泰米尔纳德邦东岸的坦焦尔东约77公里的讷加帕塔姆。讷加帕塔姆是中世纪印度半岛上极其繁荣的国际贸易大港。早在7、8世纪,这个地方就是从东南亚起程的商船到印度半岛登陆的第一站,同时还是南印度的一个佛教中心。在此处建立一个中国塔,说明了到印度半岛来的中国商人之多。在异国他乡书写汉文,既表达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怀念,也反映出在印度洋贸易中,中国人参与的程度。这个中国塔在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1846)还残存三层,高30米,有砖檐相隔,内部空荡无存,直通顶部(见前面插页内图廿二)。遗憾的是,在清穆宗同治六年(1867)讷加帕塔姆的耶稣会传教士得到英印政府的同意,将这座颓坏不堪、难以缮复的土塔拆毁。关于土塔的情况可参考《海交史研究》1995年第2期上的《纳格伯蒂纳姆和泉州已消失的寺庙》一文。还应该提出来的是,在“马鲁涧”(今伊朗西北部)条见到有这样一段记述:“国与遐尔沙喃之后山接壤

商品评论(38条)
  • 主题:

    捞个偏门啊!

    2023/4/11 15:57:39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 主题:

    描述中国人和印度洋的故事

    2023/2/23 5:51:03
    读者:******(购买过本书)
  • 主题:书还不错,有利于增加知识。

    书还不错,有利于增加知识。

    2023/2/5 22:51:55
  • 主题:

    买了好几本,还不错。

    2022/12/7 17:03:59
    读者:******(购买过本书)
  • 主题:

    小书一本,纸质一般。

    2022/8/21 17:06:18
    读者:******(购买过本书)
  • 主题:

    买了好久还没看。包装严实无破损。

    2022/7/15 20:33:20
  • 主题:小32开,纸张有点糙

    内容其实没啥新意,就是列举一下印度洋一带发现的中国相关的遗迹,重点是郑和下西洋的相关资料,比如针路啦,宝船啦,牵星板之类。这样固然能增强中国人的自尊心,原来我们老祖先也很厉害,但是其实并没有正视历史,很多相关的重要史料都没有论述。这个按鲁迅的话来说,属于自己骗自己。 中国的海岸线很恶劣,礁石多,风浪大,跟地中海那种澡盆子没法比。所以中国宁可开运河走漕运也不走海运。航海太艰难,导致了中国的航海发展缓慢。航海落后的最终结果就是从唐朝到宋元的几百年间,阿拉伯人垄断了南洋航线。整个东南亚都伊斯兰化。如果中国航海稍微强一点,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的。 具体地,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中国的船一直不能做远洋航线。一个重要原因是导航差,因为中国的几何不发达,不会使用三角函数做计算。所谓的远洋航线,其实只是一截一截的短途航线拼接起来的,中途要有好多个停靠点。即使不需要停靠,也得过去转一圈,就是为了能校准误差。一旦缺少了这些停靠点或者叫标志点,那远途航行就会成为一个噩梦,误差得不到及时修正,就越来越大,最终船只就迷航,在大海上相差一百公里就是生死之分。 靠观察星星和太阳的角度,只能测定纬度,无法测量经度。这也是为什么在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他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沿着大陆架海岸线前进,就算触礁沉没了很多船,依旧不敢直航的原因。要定位需要有六分仪。这东西需要会造望远镜。可以熟练使用三角函数公式。中国那时候连地球是圆的都不知道呢,更别说经纬线的概念了。另外还得会造航海钟,也就是钟摆,测经度。因为经度就是时间差。 2)船慢。古代中国的船只小了就不能抗风暴,郑和舰队的百吨巨舰比较结实抗风暴,但航速太慢,史书上记载的是郑和宝船日行大概100海里,平均下来只有4节多。那时的风帆主要是利用顺风航行,那时的中国人不懂伯努利原理,不会逆风航行。当时去阿拉伯贸易的船只能利用季风一年跑一次,所以季风又叫贸易风。 总之,郑和下西洋也只能近岸沿着海岸线航行。这样就得带上一只数万人的军队以和沿岸国家的海军抗衡,结果下西洋变成消耗极大产出很小的武装游行。这样郑和的航行方式基本没法复制,造好几百艘大船,装上好几万人一起出航,走一天就靠岸停一天,没食物、没淡水了就上岸扫荡,抢完了就走,全是无本生意。这种事情只能是国家来做,成本高得没边了。和麦哲伦、哥伦布一比,高下立判。没有利益的东西就持久不了。

    2022/7/3 16:32:04
    读者:wey***(购买过本书)
  • 主题:很有趣的一本书

    从很独特的角度出发,观察中国人和印度洋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地名较多,建议一边看一边对应现实地图。

    2022/6/17 22:11:54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 主题:

    这个超优惠的??

    2022/6/17 14:38:14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 主题:值得一读的书

    很好奇中国古代的海洋关系所以买了这本书

    2022/4/22 11:02:27
    读者:201***(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