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思孟之间儒学与早期易学史新探

思孟之间儒学与早期易学史新探

作者:陶磊著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6-01
开本: 32开 页数: 271
读者评分:4.9分7条评论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17.6(5.5折) 定价  ¥3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思孟之间儒学与早期易学史新探 版权信息

思孟之间儒学与早期易学史新探 本书特色

《思孟之间儒学与早期易学史新探》这本新著,着眼点仍在于中国文化的形成演进,而集中阐述“从宗教到哲学”的过渡历程。作者自己讲,这本来是两部书,融合到了一起。实际上,所云“思孟之间”,子思乃孔子之孙,相传师承曾子,曾子系七十子后进,子思居七十子弟子之列,而作为“早期易学”中心的《易传》,亦应于七十子及其弟子时定本形成。由此足见,这两个题目之间,彼此实有内在互补的联系,无怪乎合为一书之后,读来并没有不自然的感觉。

思孟之间儒学与早期易学史新探 内容简介

《思孟之间儒学与早期易学史新探》着眼点仍在于中国文化的形成演进,而集中阐述“从宗教到哲学”的过渡历程。作者自己讲,这本来是两部书,融合到了一起。实际上,所云“思孟之间”,子思乃孔子之孙,相传师承曾子,曾子系七十子后进,子思居七十子弟子之列,而作为“早期易学”中心的《易传》,亦应于七十子及其弟子时定本形成。由此足见,这两个题目之间,彼此实有内在互补的联系,无怪乎合为一书之后,读来并没有不自然的感觉。

思孟之间儒学与早期易学史新探思孟之间儒学与早期易学史新探 前言

  陶磊是“夏商周断代工程”实施期间招收的博士学位研究生之一。“夏商周断代工程”是国家“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当时要求不但要出成果,也要出人才,从而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等有关学位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特别招收了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工作人员。陶磊入学后,由中国科学院席泽宗院士和我一起指导。我们强调学科交叉培养,因此他的论文题目选定为《淮南子·天文》的研究。这个题目是相当困难的,由于他的知识基础颇好,学习又很勤奋,终能顺利完成,取得学位。
  卒业以后,陶磊博士坚持继续研究,不断有新的成果。读者看现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印行的他的这本《思孟之间儒学与早期易学史新探》,其“自序”开头就说“这是我的第三本书”。陶磊博士的□□本书,是在他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写成的《<淮南子·天文>研究:从数术史的角度》,2003年齐鲁书社出版;第二本书是《从巫术到数术:上古信仰的历史嬗变》,2008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印行。这两本著作视角新颖,内容充实,富有创造性的见解。尤其是后一本,撰稿于他在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期间,较多征引外国汉学家的各种成果,更是引人注意。

思孟之间儒学与早期易学史新探 目录

上篇 礼与儒家哲学的展开——思孟之间
绪论 从宗教到哲学
□□章 人道的展开——郭店儒简的思想世界
□□节 天命与性
第二节 性与道
第三节 为政与修身
第四节 心一贯论
第二章 性之德.合内外之道也——早期儒家的弘道之路
□□节 性合内外
第二节 性、行分梳
第三节 德、性之递嬗与礼
第四节 心合内外
第三章 《内业》与《大学》
□□节 释“致知在格物”
第二节 释“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第三节 礼与格物致知
第四章 子思《中庸》思想新论
□□节 “中庸”直解
第二节 与天地参
第三节 君子道
第五章 “思孟五行”辨析
□□节 儒家的两种五行说
第二节 《五行》与思、孟
第三节 又一种子思五行
第六章 《五行》与神秘主义
□□节 圣与君子道
第二节 《五行》与神秘主义
第三节 早期儒家中的神秘主义
第七章 思孟之辨
□□节 从气性到心性
第二节 从修心到养气
第三节 从心意分别到二心合一
第四节 内在主体性的发扬
第八章 试论儒家思孟一系的主体性论说
□□节 早期儒家的鬼神观
第二节 内在向度的拓展:慎独
第三节 外在向度的展开:行
第四节 内外之间:知
结语 礼与理
下篇 早期易学史新探——以出土文献为基础
引言
□□章 《系辞传》“易有太极”章与数字卦——卦为圆体理论
□□节 卦为圆体
第二节 易有太极章与卦体分析法
第三节 重卦说、四画卦与今本卦序新论
第四节 卦为圆体与系辞规则
第二章 《周易》用九用六与数字卦用“十”含义试解
□□节 尚乾与用九
第二节 用六与尚艮
第三节 洛书与用十
第三章 《连山》试解
□□节 “连山”直解
第二节 《连山》与时
第三节 《连山》之义
第四章 易象源起论
□□节 从物象到卦象
第二节 卦象的繁衍
第三节 汉易象学之流派
第五章 理性与神秘之间:《周易》卦爻辞的地位
□□节 卦爻辞的出现
第二节 尚中与断志
第三节 理性与神秘的分离
第四节 卦爻辞所体现的文化特征
第六章 孔子论易与三易融合
□□节 三易损益
第二节 三易融合之一:统一卦体的出现
第三节 三易融合之二:完整易道的表述
第四节 三易融合之三:器用层面的表现
第七章 巫史之辨:易在占卜中的运用
□□节 史易与巫易占卜的不同
第二节 观象系辞的再认识
第八章 《易传》与孟京易学
□□节 汉易学派别问题
第二节 孟京易学以岁时配卦思想寻踪
第三节 易家候阴阳灾异学说溯源
第四节 巫易数术化与孟京易学
结语
后记
展开全部

思孟之间儒学与早期易学史新探 节选

就早期儒家而论,他们并没有形成纯粹的哲学趣味,我们今天所以能看到他们的一些哲学性的思考,大多与他们对礼的阐发有关。学者讨论孔子的思想中心,有主仁与主礼两说,或者认为仁与礼之间存在着关联,不能割裂。如果可以将孔子对仁的思考看作是一种哲学性的思考,很显然,他的这个思考并没有与礼彻底脱离,其中□典型的表述,“克己复礼为仁”,直接将仁与礼挂钩。礼在早期儒家的论说中,一直是被关注的焦点。在哲学趣味浓厚的思孟心性学中,关于心性的哲学性论说,也可以说是为论证礼的必要性与必然性而展开的。换一种说法,早期儒家的哲学,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用儒家的术语来表述,是论道与行道的统一。
  哲学的出现,即人类理论思维的突破,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也不例外。在中国,这种突破并没有发生与此前文明的断裂,而是表现出了很强的连续性,尤其是在儒家文明中,哲学的出现并没有与此前的文化母体断裂开,而是呈现出了连续的图景,这主要表现在礼是理论哲学突破前后的文化的共同载体。当然,这种连续性限制了儒家哲学的进一步发展。
  礼从来不单纯是仪式、礼器、身体周旋动作等可见之物的简单组合。从它一产生,其中即包含了很强的精神性的内涵。我们讲的从宗教到哲学,主要是立足于礼本身所包含的精神性内涵来说的。这种精神性的内涵,笔者认为,首先是对行为主体的德的强调。孔子说,“人而无仁如礼何”,这是理论思维突破后的人们关于礼与德必须匹配的认识。

商品评论(7条)
  • 主题:

    价格实惠很划算。

    2022/5/28 14:23:47
  • 主题:有一些新发现

    本书有一些新发现,对早期易学史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1/8/19 22:48:53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 主题:

    思考的其实还是没有新出花样

    2021/8/14 11:21:07
    读者:xxx***(购买过本书)
  • 主题:思孟之间儒学与早期易学史新探

    思孟之间儒学与早期易学史新探 可以吧

    2021/3/30 17:54:22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 主题:

    内容非常好,价格也合适

    2020/9/4 12:25:39
  • 主题:价廉物美的书

    思孟之间儒学与早期易学史新探 不错的

    2020/8/14 18:29:12
    读者:ZYT***(购买过本书)
  • 主题:好书,推荐一下!

    礼从来不单纯是仪式、礼器、身体周旋动作等可见之物的简单组合。从它一产生,其中即包含了很强的精神性的内涵。我们讲的从宗教到哲学,主要是立足于礼本身所包含的精神性内涵来说的。这种精神性的内涵,笔者认为,首先是对行为主体的德的强调。孔子说,“人而无仁如礼何”,这是理论思维突破后的人们关于礼与德必须匹配的认识。

    2020/7/21 18:20:26
    读者:hyl***(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