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上海的红颜遗事:增补本

上海的红颜遗事:增补本

作者:陈丹燕 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1-01
开本: 32开 页数: 254
读者评分:4分2条评论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8.4(3.0折) 定价  ¥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上海的红颜遗事:增补本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6344999
  • 条形码:9787506344999 ; 978-7-5063-4499-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上海的红颜遗事:增补本 本书特色

在《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发行以后,陈丹燕已成为上海文化令人注目的阐述者。她的新作《上海的红颜遗事》又展开了另一位上海女子的故事。 一个人的不幸命运背后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一段惨痛的历史,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会感同身受。陈丹燕让读者又重新看到了那段人们努力忘却的历史,她的叙述仍保持了“慢慢渗透”的一贯风格,让人轻松地进入,越读越陷入一种悲抑的氛围,掩卷之后,久久不能释怀

上海的红颜遗事:增补本 内容简介

《上海的红颜遗事》讲的一个普通人,一个不像有的人那样坚强,也不像有的人那样冷静,不像有的人那样聪明,也不像有的人那样理性,是一个感性的人,一个努力在沙上建房子似的,想要建立自己积极向上生活的徒劳的人,也许还是一个捂着伤口不让别人看,自己也不看的乐观的人,一个实在不懂得怎样去应付,弄得满身满心全都是伤的痛楚的人,一个怕被别人落下,被别人孤立,被别人抛弃的认真的人。她还是一个按照自己天性生活,并没有用是非观修剪自己的质朴的人,即便是她在照相的时侯,在脸上入满了扮得十全十美的假笑,在她少年时代,青年时代,和将要时入中年的时侯。我是想写一写这样的普通材料制成的人,在一个动荡的大时代里的际遇啊。

上海的红颜遗事:增补本 节选

上海的红颜遗事
“请告诉我一些1944年上海夏天的事好吗?*普通的事,天天都会在生活里发生的事。”我对一生都在上海度过的老人魏绍昌说。
这是距1944年五十六年以后的春天,这天下着雨,室内有着上海雨天淡灰色的天光,屋角的颜色会要深一点,像是纸烟的烟灰,带着点点斑驳。而窗框的影子在墙壁上变成了一团模糊的斑迹。过不惯多雨的上海春天的人不能体会到那样的天光里如烟云的柔和,于是也很难体会在带着潮湿雨气的柔和里有很轻的感伤。这种绵长的雨,从来不会有人真的知道什么时候会停下,也不知道天气预报星预报的春雷会什么时候来,那将是今年的**声春雷。那是一个合适问到1944年的天气。这个老人有很好的记性,他还记得1932年日本人炸闸北宝山路上上海商务印书馆那天的情形。日本炸弹炸毁了当时东亚*大的图书馆和印刷厂,大火在宝山路上熊熊燃烧,被烧毁的纸在二月的东北风中向市区漫天飘来,像黑色的雪片,而那其实是四十万册中国书,包括近六万册的善本书,以及纸库里准备印书的纸。黑色的纸灰整整落了一天。南京路上把衣服晾在外面的人家,衣服上落满了纸灰。他的脸上在说着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有着一种类似微笑的神情,他抬着自发斑斑的头。然后,你就会发现那样的神情原来不是微笑,那是对往事无边的忍耐。
他对我想要知道1994年的事有点吃惊。
“是为了写书呀。我要写的那个人出生在这一年。”我说。
“想要多知道一点寘 实的细节,在历史书,在报纸上,在伟人的传记里和回忆录里都看不到的东西,因为我要写一个普通人。”我说。在我的感觉里,她的故事就像沾在历史书上的一粒灰法一般,但我想要做的是,让她成为一粒永不会被抹去的灰尘。
“是啊。那是需要的。”他说。
1944年,他是一个二十三岁不到的青年,已经结了婚。他在中一信托公司做职员,虽说是银行职员,但并不需要在上班时穿西装,他大多数时候穿长衫上班。
“是灰色的吗?”我问。
“有时是褐色的。”他想了想说。啊,原来那时的上海青年也穿褐色的长衫。
“1944年的夏天么,上海是在沦陷中,在沦陷中。南京西路上的大华电影院里放的全是日本电影,像轰夕起子、高峰秀子和阪东妻三郎的电影,也演出中国和日本合拍的《鸦片战争》,因为当时英国是敌对国。你说滑稽吧。”他告诉我说。
虽然已经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法国租界,已经消失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的炮火里,可按照当年法国人的城市规划在人行道边种下的梧桐树,还在一年年地长高。春夏时,它们绿色的、宽大的树叶以毫不知情的恣肆拼命地长着,遮蔽了整条整条的街道。冬天,等树叶变黄,发脆,成批成批地落下,连在夜里被街灯烤着、*晚落下的那些树叶也全都掉了以后,能看到树枝上有一串串淡褐色的小蛋粘在那里,那是刺毛虫留下的籽,它是翠绿色的爬虫,春天时长大,住在梧桐树上,夏天的时候它把背上的小刺扎到人身上,看不见,可是摸上去,那一块皮肤让人痛痒难耐。夏天,从菲律宾海面上生成的台风会影响上海,台风来的时候,大风大雨把它们从树上扫下来,大人孩子见到了,都恨得用鞋底去碾。它们的体液是黄绿色的,在人行道上小而黏稠的一汪,慢慢干在阳光里,在地下留下了黄绿的,微微泛光的颜色,像打翻的毒药。
梧桐树下热闹或者背静的街区,仍是上海很贵的地段,仍旧留着孤岛时期的浮华之气。街道两边带花园的欧洲式样的房子代表着舒适的生活,街道的下水系统很好,所以不像别处那样,总是湿漉漉的。在那些街区里,白俄经营的面包房、照相馆、西药店、芭蕾舞教室和美容沙龙,犹太人开的小珠宝店、皮鞋店和皮草行,还有饭店,法国人开的咖啡馆、电影院、教会学校和糖果店,上海人开的舞厅、专营西服的裁缝店、报馆、剧团和电影公司,日本文人开的书店,德国医生开的医院,仍旧吸引着喜欢西洋式生活的人们,尤其是那些从外面来上海的人。
“那年夏天已经有了紫雪糕卖,白雪公主牌紫雪糕,像一般雪糕一样厚薄,里面是冰激凌,外面用巧克力裹着。也有卖棒冰的,赤豆的、绿豆的、奶油的棒冰,有人喜欢在夏天吃棒冰,比较清口。卖棒冰的人把它们放在一个木头箱子里,里面用棉被包着,在沿街卖。他们常常用一个小木块在木箱子上啪啪地拍。叫卖的声音和现在一样,棒冰吃哇,雪糕,就是这种。”魏绍昌老人说。
是啊,我小时候还听到这样的声音,在夏天的五原路上,不过那是“文革”中的事了。卖棒冰的人把木箱子的盖掀开来,有一种温和而清凉的气味散出来,带着一点点桂花的甜香,因为在绿豆棒冰里常常加r一点点桂花。那种自制的冰箱没有冰箱的腥气。那个人总是很快把箱子盖上,怕凉气跑了,棒冰还没卖完就化了。
“暗杀。”老人说, “街上常常有暗杀的事发生,有时是重庆派来的人暗杀南京政府的汉奸,有时是汪精卫方面的人暗杀共产党或者重庆方面的人。日本宪兵要捉暗杀的人,就随时封锁交通。这时候气氛马上就变了,让人想到那是个乱世。马路上还有可口可乐招牌,上海已经有了自己的正广和汽水,那时候叫荷兰水。用玻璃瓶子装的。”是那种厚厚的玻璃瓶,发青的颜色。北京人的食品店里卖酸梅汤,装在玻璃杯里。白俄和山东人在从前的霞飞路一起开了一些小小的俄国西菜社,他们供应的色拉和罗宋汤很得上海人的喜欢,色拉是用煮熟以后切成小块的土豆、煮熟的青豆、切成小方块的红肠和苹果做的,拌了蛋黄酱。罗宋汤则是加了番茄、洋葱和土豆块的牛肉汤,很厚。但在俄国生活过许多年的人,却从来没有在莫斯科或者彼得堡吃到过这样的俄国菜。它们更像是从四马路的番菜馆厨房里发明出来的上海西餐。
“晚上有防空警报,汽笛一样的声音。听到警报,大家就要把自己家窗帘拉起来,怕美国飞机来轰炸。”老人说。
这我听说过的。在上海逃亡的犹太人所学到的上海方言里,就有一句:“奈电灯隐脱(把电灯关掉)。”过了那么多年,早已离开上海、从美国又回到维也纳定居的杜尔纳还记得它。1944年他住在复兴西路的一条弄堂里,弄堂里的孩子管他叫大鼻子老伯伯。
张爱玲穿着浅红色的绣花鞋经过静安寺明黄色的围墙,她已经是一个很有名的作家了。连年的战争,让许多上海市民习惯了在战乱中继续自己的生活,在战争中出生长大的孩子,以为那样的日子,就是日常生活。
7月9日这一天,上海《申报》报道的当日的新闻有:中太平洋敌舰沉毁达五十余艘;塞班岛日军继续展开奋战;敌机再袭九州,又被从容击退,日本土防务固若铁壁;东京等都市决定疏散学童;缅甸富贡前线正展开激战,日军精锐摧毁敌企图,今日防空日训练,交通音响管制,夜间实施严厉灯火管制。
《申报》上的广告,有高尚人士非C.P.C.咖啡不呷;有惠罗公司出售夏季精美用品的广告,包括了新式电气冰箱,女士游泳衣,美丽内着衣衫,超等西装领带,儿童夏令衣着和优等香水香粉;还有南园咖啡馆夏令乐园的告示,它在南洋桥中华路,电话是70219。那一天,在兰心剧院上演《武则天》,在国际大戏院上演《王昭君》。中国旅行社剧团在美华一卜演《茶花女》,I而苦干剧团在巴黎大戏院演出《林冲》。而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清心中学和德大助产士学校都开始招收新生。
这一天,1944年7月9日,离霞飞路不远的一条小街上,一家由外国人开的尚负产科医院里,有一个小女孩出生。接生的西医,用一把医用消毒剪刀剪断了女孩子的脐带后,将它结扎起来,再用消毒方纱巾将它包好。
故事就从这个女婴还没有张开眼睛的那个时刻开始。一个战时的炎热夏天,小婴儿已经被洗干净了,用医院专门配置给婴儿用的淡黄色爽身粉在大腿和脖子处扑了一些,保持她身体的干爽。这是个普通的孩子,她到这个世界上,像风吹起的一粒尘,风把这粒尘吹到了一块豆腐上,所以我们碰巧就看到了她。我总是想要了解那时的日常生活,那是因为她就在那样的生活里。她安静地躺在漆成白色的小木床上,眼睛真的像桃子那样肿着,从中问裂开一道长长的小缝,长着婴孩的睫毛。那是因为在母亲的羊水里泡了九个月的缘故。那天正好是上海市政府规定的防空日,有时会有防空汽笛响,凄厉高亢的声音,拖着像青衣那样哭天抢地的长腔,透过用牛皮纸贴了米字格的玻璃窗,响彻了整个房间,但她浑然不觉。
……

上海的红颜遗事:增补本 作者简介

陈丹燕,中国作协会员。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进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杂志社任小说编辑。1992年兼任上海东方电视台青春节目主持人。上海作协理事。上世纪80年代开始儿童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少女们》(获文化部新时期十年儿童文学二等奖)、《女中学生三部曲》(获全国妇女儿童题材作品奖)。80年代后期从事成人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心动如水》、《绯闻》、《一个女孩》、《慢船去中国》和上海三部曲《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散文集《写给女孩的私人往事》、《唯美主义者的舞蹈》、《长裙上的花朵》等。《一个女孩》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宽容”文学金奖。

商品评论(2条)
  • 主题:上海的红颜遗事

    本书讲的一个普通人,一个不像有的人那样坚强,也不像有的人那样冷静,不像有的人那样聪明,也不像有的人那样理性,是一个感性的人,一个努力在沙上建房子似的,想要建立自己积极向上生活的徒劳的人.

    2014/4/24 12:51:28
    读者:240***(购买过本书)
  • 主题:书全新,,,,

    纪实小说。

    2012/2/3 13:29:40
    读者:sux***(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