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北京孩子-六七十年代的集体自传

北京孩子-六七十年代的集体自传

作者:刘仰东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670
读者评分:4.4分14条评论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4.7(4.9折) 定价  ¥3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北京孩子-六七十年代的集体自传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0685739
  • 条形码:9787500685739 ; 978-7-5006-8573-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北京孩子-六七十年代的集体自传 内容简介

文革时期成长起来的那一代孩子们的童年和学生时代所经历的生活和学习,令这些如今已人到中年的人们刻骨难忘。 本书以大全景的模式描写了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所经历的场景,包括野营拉练、看露天电影、借小人书、学工学农、课堂学习、恶作剧、玩闹游戏、体育运动、干家务、过年节、买东西、穿衣打扮、流行语等,翔实真实的资料、温暖细腻的记忆、幽默风趣的文字使本书读来令人忍俊不禁,使我们重温了特定年代的岁月。
这本书是在2005年2月出版的《红底金字——六七十年代的北京孩子》的基础上修订增补而成。较之原版,订正了一些漏误,改动了一些文字,调整和补充了一些内容和图片,加写了一些章节。书里所提到的“北京孩子”一词,是针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而言的。

北京孩子-六七十年代的集体自传 目录

序:“红底金字”年代的北京孩子
原版序
一幅鸟瞰图
 北京孩子的生活和成长环境
“复课闹革命”以后
 “北京孩子”走势穿越当年的校园
 小学时代
  臂章替代了红领巾课本:打着鲜明的时代烙印
  千篇一律的教室帆布书包低年级和高年级
 中学时代
  改校名斗校长变,再变
  给同学分拨无“恶”不做
  操场
课外活动
 车内一景在游行行列里扫墓、游园、参观
 组字:说不出的滋味去迎宾
 拉练与军训——开门办学之
 学工与学农——开门办学之二
  小学生:象征性活动中学学工纪事中学学农纪事

 时代背景
 收藏加赌博类
  烟盒冰棍棍瓷片\铁片\奶瓶盖
  糖纸、剪纸弹球
 群体类
  骑驴砸骆驼攻城打皇帝踢罐
  双球打垒官兵捉贼
  一组集体游戏
  “老狼老狼几点了”“摸瞎子”“一网不捞鱼”“我们要求一个人”
 器械类
  放毒气弹埋地雷打绷弓仗冰车大战
  跳皮筋沙包三玩粘蜻蜓
  打嘎、抽“汉奸”抓拐
 另归一类
  养热带鱼养蚕遛车玩“坏”
精神食粮
 啊,电影
  “天堂”看过N遍的片子
  生活中的电影“含量”看电影奇遇记
 小人书之旅
  【附】回到“小人书∥时代(姜维朴的记忆)
 字书——一个即将消逝的概念
  “毒草”还在泛滥黄新原的读书生活手抄本
  窗外事《水浒》情结
  【附】鲁智深岂能再遁空门(邢东田)小说之外
  【附】王府井书店的一天——年“五一”纪事
三大运动
 乒乓球
  天下**“球”都是球迷都是追星族
 自行车
  “掏裆”时代“战车”时代
  拔座\换锁\卸架子锰钢车、外国车——都是展品
  遇罗克他们的香山之行和警察打交道
 游泳
  游泳池——孩子的仲夏之梦“会游了”之后
  两种游泳衣裤水中绝活另一类绝活
日常生活(一)
 家庭调查
  两种生存要素居住环境家当
 家务活
  家务活之一—倒炉灰家务活之二——洗衣服
  家务活之三——收拾屋子二家务活之四—二做饭
 大采购
  从合作社到百货公司粮食油盐酱醋
  咸菜豆腐鱼肉禽蛋蔬菜水果
  年货
  零食
  冰棍糖点心
日常生活(二)
 浴池
  淋浴和盆塘洗澡:被归于“文化娱乐”的重大活动
  公共浴池见闻单位浴池见闻
 理发馆
  一到八级学生头及其变种理发馆外的理发
 照相馆
  “中国”与“大北”如此照相橱窗陈列的名人
昨天的时尚
 穿戴
  栽绒帽子\军帽“板儿绿”\制服\口罩带
  “白边儿懒”、回力\五眼棉鞋
  毛线帽、拉毛围脖\蓬松发式
  军装、花格外套\假领子\肥裆裤
  襻鞋、猪皮鞋\塑料凉鞋
 打群架
  茬架[附]刀光灿烂的日子(李乔)
  顽主战例(一)战例(二)
 享受一二三
  孩子“烟民”酒量是这样练出来的
  从莫斯科餐厅到小吃店“拍婆子”
当年的段子
后记
展开全部

北京孩子-六七十年代的集体自传 节选

一幅鸟瞰图
  北京孩子的生活和成长环境
 和今天比,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北京,还是一座安详、清静、古典和缺少变化的城市。也可以说,是另一个样子。
  王朔在小说《看上去很美》中,对西长安街西边的复兴路沿线,作了这样的描述:
  很多年前新北京一带还是典型的郊区景致。天空还没有被首都钢铁公司和八宝山火葬场污染。也不繁盛,没有沿街那些花俚狐骚的大笨楼和脏馆子。复兴路只是一条四车道的窄马路。两侧树木葱茏,有很宽的灌木带将非机动车道隔开。骑自行车或步行的人可一路受着林荫的遮蔽。随处可见菜田、果园、远山与河流。建筑物大都隐在围墙深处,多数高度在二层或四层,在林木环抱中露出错落有致的屋顶。仅有的标志性建筑是军事博物馆高大的金五星和海军办公的大屋顶黄楼。
  沿着王朔说的地段向东,渐有城市气象。过了木樨地,路南是“全总”(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的办公楼,它的大门上方挂着毛泽东题写的红底金字的横匾,能让有心人觉得出与众不同。2003年9月9日凌晨,这座有四十八年历史的九层灰色砖结构建筑被人工爆破,眨眼间化为乌有。当日上午,一位网友在帖子里写道:
  这是一座和童年的记忆紧密联系的大楼。1960年至1966年,我们就在大楼南边的小学里(应该是复兴路小学,即今天的白云路小学——引者)读书,下学后偶尔放纵一把,在胆大同学的带领下,到大楼里坐电梯,上上下下几个来回,着实过了几把瘾。四十年过去了,至今记忆犹新……
  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总”大楼渐渐湮没在拔地而起的高层楼群中。可是当年,不仅是附近地区,即使在整个北京市,它也称得上一座鹤立鸡群的建筑,站在它的顶层,几乎可以俯瞰半个北京城。周围的孩子比着数十大建筑,常拿它充数。这座大楼爆破前一个月,它的同龄人祝东平教授和我一道来这里拍了几张照片,正巧碰见中学教过东平,如今已从“全总”机关退休并住在“全总”大楼隔壁一栋宿舍楼里的唐老师。唐老师说,50年代她上小学的时候,周围还是一片农田菜地,就有这座楼了。她还说,拆掉这座楼,不少“全总”的老人难以释怀,拆还是不拆,是有争议的。本来早就该爆破了,一直拖着,是为了让来开工会代表大会的代表们再看一眼。言语间含着惜别之情。
  从这里再向东,坐1路公共汽车(当年通称“大1路”)走三四站地,过了天安门,即进入东长安街。已故的学者邓云乡解放初期在燃料工业部工作,四十年后,他回忆说:
  从南河沿、南池子南口对面说起,先是公安部北墙外盖起的一座三层楼,人叫“宋得贵大楼”,因为主持基建的是一个名宋得贵的干部,“三反”时因盖楼贪污被处决了。玉河桥东面直到邻近东单,这一大片长条地带,分给四个部盖办公大楼,由西往东,依次是纺织部、燃料工业部(后分煤、电、油三部)、劳动部、对外贸易部,后来这些部在“三反”前后,依次盖起了大楼,只有劳动部,虽然分到了王府井、长安街十字路口东南角那样重要的一块地皮,据说因为没有经费,一直闲置了许多年……当时我正在燃料部工作,参与建楼工作。初建主楼连地下五层,两翼四层,煤炭部时期,又加了两层,现在好像是国家旅游局……北京饭店西面五十年代所盖新楼,是1953年初开工的,当时我还在北京,办公室隔马路斜对其工地,常常过去看看,没有打桩,用的是沉箱法。这些三到五层高的“大楼”,就是解放初期,耸立在从天安门到东单沿途——北京市*核心也*热闹的地段——的建筑物。后来,尽管这些办公楼里的机构或机构的名称换来换去,而情景依然,直至六七十年代。
  那时的北京,三四层高的楼房,即可享“大楼”之誉。大学毕业时,一位同学在通讯录上留下的地址是:朝阳区左家庄二区大楼二单元六号。我去过他家,是一幢建于50年代的四层红砖坡顶宿舍楼。多数机关、学校、部队院子里的主楼以及有名的饭店,也都在四五层上下,十层以上的建筑,还属于北京人心态上的一种期望,十大建筑之外,大概仅京西宾馆而已。那时,除了王府井的北京市百货大楼和由董必武题名、70年代中期营业的西单百货商场,顾客逛闹市区的大商店(如东风市场、人民市场、西单商场),是用不着爬楼梯的;如今已不可或缺的滚动电梯,当年除了北京火车站和少数地铁车站,别处见不到;而另一个不可或缺的自动玻璃门,首次亮相是在北京饭店新楼建成的1973年,这座标志性饭店的栅栏外面,经常围着来逛王府井的外地人,翘首巴望客人出入,以观自动门“表演”。
  1968年的冬春之交,北京市启动了一场“改头换面”的轰轰烈烈的城市工程——拆城墙。此前,除德胜门、崇文门和西直门外,今天的地铁环线路上的十来个城门楼,自50年代起陆续被拆除,但城墙大体还在。当时不过十来岁的汪明,住在宣武门内国会街5号,与城墙隔窗而望。她经常陪父亲汪曾祺遛城墙,三十年后,也留下了儿时的记忆:
  其实城墙上并没有什么好玩儿的,就是一幅凄凉败落的景象。城楼残破不堪,彩漆差不多都剥落光了,木头柱子裂着一条条大口子,满是尘土的木楼梯也都糟朽了。爸愿意走进城楼里东看看西看看,在有字画的地方多呆上一会儿。有时一高兴,在里面大声叫喊,惊得蝙蝠噼里啪啦地乱飞一气,空阔的城楼里充满了神秘的回声。
  城墙上黄土裸露,刮风时会迷了眼睛;一丛丛的衰草,七零八落的烂砖,好多砖头的下面压着风干了的屎。城墙上冷冷清清,屈指可数那么几个人。有人放羊,有人放风筝,有入挖野菜,也有人聊天。
  拆城墙,是一场跨时不过数月的“摧枯拉朽”的“战斗”,但它的冲击波,迄今未息。1950年,清华大学教授梁思成对利用城墙规划这座古城作了理想化的设计:“城墙上可以绿化,供市民游息。壮丽宽广的城门楼,可以改造成文化馆或小型图书馆、博物馆。护城河可引进永定河水,夏天放舟,冬天溜冰。这样一带环城的文娱圈,立体公园,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接近二十年后,这个美妙的设想的幻灭,给了梁思成沉重的一击,据他的夫人回忆,梁听说城墙被拆时,“简直如坐针毡,他的肺气肿仿佛一下子严重了,连坐着不动也气喘”。至今,拆城墙,仍是一件让不知多少持文物保护态度的北京市民耿耿于怀的事情。但也有另一种声音,邓云乡就说过这样不合潮流但不一定没有道理的话“北京拆城墙时,不少人有意见,据闻梁思成先生还为此坠泪,其实拆了也就拆了,你坠泪又有何用。正像黛玉姑娘笑宝钗姑娘一样,哭出了两缸眼泪,也医不好棒疮——况且陵谷变迁,本是历史之常,阿房未央,今又何在?即以北京说,辽、金析津旧城,元代大都现在又剩下多少呢?所以城也好,阙也好,是不会永远存在的。”
  不管怎么说,当年的拆城墙,是一项难得一遇的能让市民体会到“变化”的快感的城市工程。马车车队运土运砖的壮观场面,还留在很多人的记忆里。据说拆城墙的时候,挖出不少解放前夕埋进去的金银条、元宝、子弹及各种型号的手枪。和我曾多年同事的沈小农,当年不过十五六岁,是北大附中老初一的学生,家在雅宝路一带。有一阵子他每天烙两张麻酱饼,拉上同院的一个孩子,一人一张,揣在裤兜里,带上钳子,然后顶着寒风,直奔城墙废墟,从建国门扫到老前门火车站,寻找铜丝之类可以卖破烂的东西,一翻腾就是一天。后来居然有了十几块钱的“战果”_一这大概相当于一个普通市民饱餐一个月的伙食费。他还记得用这笔钱买了佐餐葡萄酒、粉肠、猪头肉,取代烙饼,“大吃”了一顿。那时人无论大小,见到或想到钱时的**反应就是一个字——吃。
  城墙拆了以后的很长一段日子,“城里”和“城外”的概念还沿用着;护城河还留着。就孩子而言,冬天确可滑冰,夏天虽不见放舟,却可以捞鱼虫、游泳。河水不深,但每年都能听到淹死人的悲讯。
  1974年10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复兴门立交桥竣工,今天的读者还可以在桥体上找到刻着施工单位和竣工时间的标志。此前,北京市区没有立交桥和高架桥;有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没有二环路(1977年7月7日,二环路象来街至月坛南街一段率先通车),更不用说三、四、五环路了。今天的三环路以外,几乎都是菜地或农田,属于某个公社所辖。城里的马路大多为四车道,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二车道的,不少马路的两侧或中央有排水沟。那时没有主、辅路之分,多数马路上的汽车道和自行车道没有被隔开,马路中央没有隔离栅栏。人行横道也不似今天的斑马线而是两条虚线,大多形同虚设,因为市民往往视而不见,就顺脚的地方穿越马路。十字或丁字路口都设有岗亭,红绿灯是由里面的交通警察手控的。繁华地段的路口中央设有安全岛,警察站在上面用红白相间的指挥棒加手势指挥交通。这样的场景,搬到今天,是难以想象的,而当年这种“原始”条件下的交通状况,却远有序于现在,原因很简单——车少。有报道说,截至几年前的2003年9月,国产轿车的款型已达115个,每年仍在以几十款的速度陡增。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街上跑的汽车,常见的和不常见的相加,品种和车型都数得过来。
  ……

北京孩子-六七十年代的集体自传 作者简介

刘仰东,祖籍辽宁,生于呼和浩特,在北京长大。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清史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人民政协报高级编辑。

商品评论(14条)
  • 主题:老书,看看北方孩子和南方孩子是否有相通之处

    老书,看看北方孩子和南方孩子是否有相通之处

    2020/5/30 8:54:00
    读者:dmm***(购买过本书)
  • 主题:回顾文革时期

    过去的日子值得怀念

    2019/7/15 11:45:51
    读者:LYY***(购买过本书)
  • 主题:红色年代 经典记忆 出版 经典文学 期刊 年代的 文化的记忆!

    红色年代 经典记忆 出版 经典文学 期刊 年代的 文化的记忆!

    2018/4/10 23:36:01
    读者:jxm***(购买过本书)
  • 主题:好书,值得一看

    厚厚的大开本,图文并茂!书全新,有塑封。 内容丰富。 值得收藏!

    2017/10/4 20:23:24
    读者:sim***(购买过本书)
  • 主题:当年那点事

    那个年代真是最郁闷的年代,虽说激情四射,但是过后是无尽的郁闷,不敢说悔恨,但感觉真是荒废了好时光

    2017/1/24 9:50:14
    读者:bea***(购买过本书)
  • 主题:北京长大的人读起来那么熟悉那么感动

    北京长大的人读起来那么熟悉那么感动

    2016/12/14 21:45:29
    读者:mia***(购买过本书)
  • 主题:关于一个时代的记忆

    一个特殊年代的记忆,北京地区的回忆

    2016/11/18 21:57:38
    读者:lon***(购买过本书)
  • 主题:比较有意思的书

    做为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对作者所描写的情景很有共鸣,收藏一本挺有意思。书籍排版一般,文字图片过于密集不够疏朗,用墨略重,使得书不显档次。

    2016/10/27 10:45:20
    读者:506***(购买过本书)
  • 主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集体自传

    年初,开了一张书单,全是有关文革的。《红底金字》即这本《北京孩子》就在其中。今年是文革发端50周年,说不上是纪念,只是想起许许多多文革轶事。昨天把《北京孩子》通读了一遍,突然觉得遥远的首都和一座江南小镇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作为同龄人,记忆之门一次次被打开了。

    2016/10/25 10:26:02
    读者:201***(购买过本书)
  • 主题:北京孩子-六七十年代的集体自传

    文革时期成长起来的那一代孩子们的童年和学生时代所经历的生活和学习,使至今已人到中年的人们还刻骨难忘。

    2016/6/20 20:04:52
    读者:zha***(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