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康熙大帝(彩图珍藏版)

康熙大帝(彩图珍藏版)

作者:阎崇年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08-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411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30.6(4.5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康熙大帝(彩图珍藏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1062243
  • 条形码:9787101062243 ; 978-7-101-06224-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康熙大帝(彩图珍藏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以作者在央视“百家讲坛”所作同名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从国际、平民、电视、公正和人文等五大视角出发,对康熙帝的成长经历、丰功伟绩、日常生活、遗憾缺失等一一进行阐述,视野开阔,情节跌宕,分析精当,给读者呈现出一位性格鲜明、大智大勇、文韬武略的千年一帝的丰满形象。

康熙大帝(彩图珍藏版) 目录


引言
**讲 伟大时代
第二讲 生于忧患
第三讲 少年天子
第四讲 智擒鳌拜
第五讲 御门听政
第六讲 削平三藩
第七讲 收揽士心
第八讲 统一台湾
第九讲 抗俄签约
第十讲 北疆长城
第十一讲 进兵安藏
第十二讲 以农为本
第十三讲 治理黄河
第十四讲 六下江南
第十五讲 御史弹相
第十六讲 康熙字典
第十七讲 爱好西学
第十八讲 样式雷家
第十九讲 文字之狱
第二十讲 读书之道
第二十一讲 养生之道
第二十二讲 后宫生活
第二十三讲 立废太子
第二十四讲 悲苦而死
第二十五讲 康熙盛世
第二十六讲 千年一帝
附录一 康熙后妃表
附录二 康熙皇子表
附录三 康熙皇女表
附录四 参考书目
附录五 阎崇年与二月河的对话(访谈)
展开全部

康熙大帝(彩图珍藏版) 节选

**讲 伟大时代
康熙大帝,出生在北京紫禁城的景仁宫。他的父亲是清朝顺治皇帝,祖父是清太宗皇太极,曾祖父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他一出生就是皇子,8岁使继承了皇位。他的儿子雍正皇帝主持纂修的《清圣祖仁皇帝实录》,把康熙皇帝的出生说得神乎其神:
孝康章皇后(康熙帝的母亲)诣慈宁宫问安,将出,衣裾若有龙绕,太皇太后(孝庄)见而异之,问知有娠。顾谓近侍曰:“朕襄孕皇帝时,左右尝见朕裾褶间,有龙盘旋,赤光灿烂,后果诞生圣子,统一襄区。今妃亦有此祥征,异日生子,必膺大福。”至上诞降之辰,合宫异香,经时不散,又五色光气,充溢庭户,与日并耀。(《清圣祖实录》卷一)
这段记载,是雍正皇帝为了神化他的祖父和父亲而编造的,实际并不可信。康熙帝就说过:“朕之生也,并无灵异;及其长也,亦无非常。”(《清圣祖实录》卷二七五) 这就是说,康熙帝认为自己也是一位普通的人。
那么,康熙帝又是如何成就伟大事业的呢?这还要从他那个时代的“时势”谈起。任何人做事情离不开“天时”,而灭时有大天时、有小天时。魏源在《圣武记》中说:“小天时决利钝,大天时决兴亡。”就是说,成小事业者要有小天时,成大事业者必有大天时。《孟子·公孙丑下》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就是说王者兴,必定有大灭时,这里的五百年是一个概数。康熙帝就遇到了一个在清朝历史上、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少有的大天时。
  一、西方崛起
康熙帝所生活的时代,正逢西方列强崛起,又处在两个发展高峰之间,而周边四邻还处于弱势。国际环境给康熙帝提供了挑战与机遇:
  **,中国和世界开始连接。
 人类对世界的了解是逐步发展的。生活在地球上几块大陆上的人们,开始是封闭的,只知道自己,不知道大陆之外的世界。1487年(明成化二十三年),葡萄牙人的船队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1492年(明弘治五年)10月12日,西班牙支持的哥伦布到达美洲。这两个事件,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此,欧洲大陆和亚洲大陆、美洲大陆开始互通声气。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的世界一体化,正是从五百多年前这两个历史事件发端的。康熙帝正生活在东西方世界由彼此孤立到互相连接的进程当中。
第二,西方崛起的两个高峰之间。
西方列强崛起,自公元1492年哥伦布地理大发现以来,先后出现三次高潮:**次高潮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的崛起,主要在17世纪;第二次高潮是英国、美国、法国的崛起,主要在18世纪;第三次高潮是俄国、日本、德国的崛起,主要在19世纪。
**次高潮:15世纪中期(相当于中国明朝的中期),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面积不足10万平方公里的葡萄牙率先崛起。王子恩里克终生不娶,主持艰苦航海事业。他的继承者,于1487年(明成化二十三年)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从此,其势力到达美洲巴西、亚洲印度。葡萄牙殖民者1511年(明正德六年)强占马六甲,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强行租占澳门。到康熙时期,葡萄牙仍占据着澳门。因澳门离京师遥远,对中原影响不大,没有引起清朝当权者应有的重视。
但葡萄牙的地位很快被西班牙取代。一个叫哥伦布的意大利航海家相信地球是圆的,认为从欧洲西航可以到达中国和印度。他的计划在葡萄牙遭到冷遇,却在西班牙得到支持。1492年(明弘治五年)10月12日,哥伦布到达美洲。西班牙后来将这一天定为国庆日。事情无独有偶。麦哲伦也因在葡萄牙被冷遇而到了西班牙,1519年(明正德十四年)开始,到1522年,完成人类历史上**次绕地球一周的航行(麦哲伦中途死亡)。以此为契机,西班牙对外大肆扩张,迅速崛起。今拉丁美洲除巴两外,多说两班牙语,就是这一历史的明证。
1588年(明万历十六年),西班牙舰队在与英格兰的海战(史称“英西大海战”)中败落,西班牙从昔日的霸主高位上跌落下来。这时,正是中国明朝万历年间,清太祖努尔哈赤刚刚起兵五年。
代之而起的是荷兰。荷兰是欧洲的一个小国,领土面积仅相当于今北京面积的2.5倍。荷兰人凭借航海、贸易、金融等,迅速崛起,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发行股票融资,建立股票交易所、银行等。1624年(明天启四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占领台湾南部的赤嵌(kan);两年后,西班牙殖民者侵占台湾北部的基隆。后来荷兰人赶走西班牙人,独占台湾。顺治十八年(1661年)十二月十三日,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结束了荷兰人在台湾38年的统治。这时,荷兰也逐渐走向衰落。
第二次高潮: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英国“光荣革命”,1774年(乾隆三十九年)美利坚合众国独立,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法国大革命。
第三次高潮: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俄国废除农奴制,1868年(清同治七年)日本明治维新,1871年(清同治十年)德国统一。
康熙帝生于1654年,死于1722年,正好是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上半叶,处于西方大国崛起的**次浪潮和第二次浪潮之间。具体言之,就是处于葡、西、荷与英、美、法的两个高峰的低谷之间。这给康熙朝提供了宝贵的独立发展时间,六十多年几乎没有受到两方列强的干扰。澳门、台湾,虽然形势一度很严峻,但都没有影响朝廷大局。这是康熙帝大展身手,建功立业的一大外部因素。
第三,四邻国家都比清朝落后。
清朝的周边国家,东面的朝鲜,皇太极时已经向清朝纳贡称臣,其国王受清帝册封。西而的哈萨克、阿富汗都比清朝经济落后,更没有形成气候。南面的越南、泰国、缅甸、马来亚、菲律宾、爪哇等,都比清朝落后、弱小。西南的印度,处于莫卧儿帝国时期,受喜马拉雅山阻隔,也没有同清朝发生纠纷与摩擦。
清朝北面和东面后来的两大强敌——俄国和日本,在康熙时期都还没有崛起,俄国废除农奴制是在1861年(清成丰十一年),日本明治维新则在1868年(清同治七年),都是在康熙朝以后。虽然俄国有些小的动作,但都被击败,没有形成大的威胁。至于康熙大帝与彼得大帝,他们大体同时。二者的比较,以后要专讲。
总之,此时的“西方”,经济方面,工业革命还远没有开始(1765年,哈格里失斯发明珍妮纺织机,是康熙帝的孙子弘历乾隆三十年的事);文艺复兴时代的科技,在明末已经传入一些,康熙帝本人也比较重视学习,但是这些东西对生产的影响本来就不是很重大;政治方面,欧洲国家都是君主制(民族国家形成时期),英国在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发生“光荣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倒是值得借鉴,但那时英国的力量还基本达不到中国(17世纪荷兰是“海上马车夫”,18世纪法国很厉害,19世纪英国才是海上霸主),而且当时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效仿。至于美利坚合众国,则是康熙帝死了半个多世纪以后才建立的。所以说,给康熙帝扣上“丧失学习西方、富国强兵机遇”的帽子,是不太公平的。
这是康熙帝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再看国内的形势。
  二、百废待兴
在中国,康熙帝要成就一代伟业,历史为他提供了挑战与机遇:
**,金瓯需要一统。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点燃了后来被称作“七大恨”告天的战火,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南明*后的象征——台湾郑氏延平郡王郑克塽归清,时间跨度,整整百年。这一百年间,中华大地一直处于战争和分裂状态中,人民*重要的历史期待是什么?作为帝王,*重要的历史使命又是什么?是重新实现金瓯完整。完成这个百年历史使命,既是康熙大帝的责任,也是康熙大帝的荣光。
第二,民众需要富裕。战争的破坏,社会的动荡,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在北方,“一望极目,田地荒凉”;在中原,“满目榛荒,人丁稀少”;在江南,“荒凉景象,残苦难言”;在湖广,“弥望千里,绝无人烟”;在四川,“民人死亡,十室九空”。就全国而言,经济态势,极其严重:国库空虚,民生凋敝,田土抛荒,路暴白骨,村无炊烟,户无鸡鸣。民要富,家要兴,族要盛,国要强。这既是历史赋予康熙大帝的责任,也是康熙大帝的荣光。
第三,文化需要融合。自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打着反抗民族压迫的旗帜对抗明朝,到康熙帝即位时,再到吴三桂反叛,满汉之间,文化差异,异常凸显,冲突不断。满族统治者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曾经实行错误的镇压和屠杀政策,流传到现在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抗清”等故事,就反映了这种暴政和由此引发的汉族军民的强烈反抗。特别是多尔衮摄政以来,在中原地区普遍推行“剃发、易服、圈地、占房、投充、捕逃”等“六大弊政”,更激化了民族矛盾和文化冲突。实现“文化融合”既是康熙大帝的责任,也是康熙大帝的荣光。
  ……

康熙大帝(彩图珍藏版) 作者简介

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论文集有《满学论集》、《袁崇焕研究论集》、《燕史集》、《燕步集》共4部;专著有《努尔哈赤传》、《天命汗》、《清朝通史·太祖朝》、《清朝通史·太宗朝》、《清朝皇帝列传》、《正说清朝十二帝》、《明亡清兴六十年》、《袁崇焕传》、《中国古都北京》、《康熙大帝》等33部。主编《袁崇焕学术论文集》、《戚继光研究论集》、《20世纪世界满学著作提要》、学术丛刊《满学研究》第一至七辑等14部。先后发表明史、清史、满学、北京史论文200余篇。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和《康熙大帝》等系列讲座。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