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法制史(第二版)

中国法制史(第二版)

作者:叶孝信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12-01
开本: 03 页数: 442
读者评分:4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法律销量榜
中 图 价:¥34.0(8.5折) 定价  ¥4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法制史(第二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9063899
  • 条形码:9787309063899 ; 978-7-309-06389-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法制史(第二版) 本书特色

“博学”是复旦大学出版社重点推出的精品教材的品牌标志。“博学·法学系列”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复旦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法学院、浙江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等高校的著名法学家和学科带头人领衔主编,由上述高校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辽宁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大学、山东大学、南昌大学、湘潭大学、兰州大学等政法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法学院选派的资深教授、副教授联袂参编,作者权威,阵容强大。在内容和体例上,既注重保留传统教材的精华,又力求有所突破和创新,是一套面向2l世纪、反映我国当今法学教育*新状况的高品质法学教材。

中国法制史(第二版) 目录

**章 中国法律的起源和夏商时期的初步发展(约前21世纪-前11世纪)**节 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一、起源时代的法律与国家二、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第二节 夏商时代的法制一、夏朝的法制二、商朝的法制状况第二章 西周的法制(前11世纪-前771)**节 法制指导思想一、敬天保民、明德慎罚二、亲亲、尊尊和有别第二节 法律形式一、礼二、成文法规第三节 身份法律制度一、社会等级二、宗法制三、婚姻制度四、继承制度第四节 刑事法律制度一、刑法的基本原则二、刑罚制度第五节 财产法律制度一、“井田制”田二、动产的私有权三、契约制度第六节 司法制度一、司法机构二、司法程序三、贵族官僚在司法中的特权第三章 春秋战国的法制(前770-前221)**节 法律形式的转变一、公布成文法的潮流二、创建成文法典第二节 法律制度内容的变化一、社会等级大变动二、刑事法律的变化三、承认土地私有制第三节 司法制度的变化一、司法机构二、审判制度第四章 秦国及秦朝的法制(前356-前206)**节 商鞅变法一、运用赏罚手段推行农战政策二、剥夺旧贵族的特权三、改法为律,扩充法律内容四、明法重刑,奖励告奸第二节 法制指导思想一、“一断于法”法二、法律必须公开三、轻罪重刑第三节 法律形式一、律二、制、诏与令三、式四、廷行事五、法律解释六、其他第四节 身份法律制度一、社会等级二、婚姻法律制度第五节 刑事法律制度一、有关定罪量刑的通例二、刑罚制度三、主要罪名第六节 财产法律制度一、土地私有权二、债权关系第七节 司法制度一、司法机构二、诉讼与审判制度第五章 两汉的法制(前206-220)**节 法制的指导思想一、汉初以“黄老”学派为主的法制指导思想二、经改造后的儒家法律指导思想第二节 法律形式一、律二、令三、科四、比第三节 身份法律制度一、社会等级二、家族制度三、继承制度第四节 刑事法律制度一、刑法原则以及通例的变化二、刑罚制度的重大改革三、主要罪名第五节 财产法律制度一、所有权二、契约习惯及法律三、损害赔偿第六节 司法制度一、 司法机构二、诉讼制度三、审判制度四、其他制度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制(220-581)**节 法律形式一、律的演变二、令的发展三、科和格的变化四、其他第二节 身份法律制度一、社会等级二、婚姻及家庭制度第三节 刑事法律制度一、维护贵族官僚法律特权二、确立“重罪十条”名目三、刑罚制度的变化第四节 财产法律制度一、土地制度二、契约与债第五节 司法制度一、司法机构二、诉讼审判制度第七章 隋唐五代的法制(581-960)**节 承前启后的隋朝法制一、《开皇律》和《开皇令》法二、《大业律》和《大业令》法三、隋朝法制总的特色第二节 唐初的法制指导思想一、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二、立法要求宽简、划一、稳定三、执法要求审慎第三节 唐朝的法律形式一、律二、令三、格四、式五、其他第四节 唐朝的身份法律制度一、社会等级二、成丁年龄三、婚姻制度四、家庭制度五、继承制度第五节 唐朝的刑事法律制度一、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和通例二、刑罚制度三、主要罪名第六节 唐朝的财产法律制度一、所有权二、契约制度三、损害赔偿第七节 唐朝的司法制度一、司法机构二、诉讼制度三、审判制度第八节 五代的法律制度一、立法方面的发展二、法律内容的主要变化第八章 两宋的法制(960-1279)**节 法律形式一、律和《宋刑统》法二、敕与编敕三、令、格和式四、例五、条法事类第二节 身份法律制度一、社会等级二、宗族制度三、婚姻制度四、继承制度第三节 刑事法律制度一、刑法基本原则二、刑罚体系三、主要罪名第四节 财产法律制度一、所有权二、契约制度第五节 司法制度一、司法机构二、审判管辖三、诉讼与受理四、证据五、审判方式六、申诉、复审和死刑复核七、其他司法制度第九章 辽、金、西夏、元朝的法制(916-1368)**节 辽国(契丹)的法律制度一、立法概况二、刑事法律制度三、司法制度第二节 金国的法律制度一、立法概况二、刑事法律制度三、司法制度第三节 西夏的法律制度一、立法概况二、刑事法律制度三、财产法律制度四、诉讼与审判制度第四节 元朝的法律制度一、法制指导思想二、立法概况三、身份法律制度四、刑事法律制度五、财产法律制度六、诉讼与审判制度第十章 明朝的法制(1368-1644)**节 明初法制的指导思想一、刑乱国用重典二、法贵简、严三、明刑弼教第二节 法律形式一、《大明律》法二、《大明令》法三、“大诰”与“榜文”法四、问刑条例五、会典第三节 身份法律制度一、社会等级二、成丁年龄三、婚姻与家庭制度四、继承制度第四节 刑事法律制度一、定罪量刑的通例二、刑罚体系三、犯罪与刑罚的主要特点第五节 财产法律制度一、所有权二、契约制度三、损害赔偿第六节 诉讼及审判制度一、司法机构二、诉讼制度三、审判制度第十一章 清朝的法制(1644-1911)**节 法律形式一、律二、例三、会典四、对少数民族的立法五、省例第二节 身份法律制度一、社会等级二、宗族制度的发展三、继承制度的发展第三节 刑事法律制度一、刑罚制度的发展二、定罪量刑的主要特点第四节 财产法律制度一、旗地旗产的设置和保护二、典权制度的发展第五节 司法制度一、司法机构二、诉讼审判制度的特点三、司法主权在近代受到侵害第六节 太平天国法制一、立法概况二、法律主要内容第七节 清末改制一、修律活动二、预备立宪第十二章 中华民国的法制(1912-1949)**节 孙中山对于民国法制的设想第二节 法律体系一、“六法全书”成文法体系二、判例和解释例第三节 立宪活动及宪法一、辛亥革命时期(1911-1912)二、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6)三、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时期(1925-1927)四、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366第四节 民法以及商法一、北洋政府时期的民商法二、《中华民国民法》的公布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商事立法第五节 刑法一、1912年《暂行新刑律》和北洋政府的刑事特别法二、1928年《中华民国刑法》——“旧刑法”法三、1935年《中华民国刑法》——“新刑法”法四、南京政府的刑事特别法第六节 行政法一、行政救济二、自治法规三、土地法四、劳动法第七节 司法制度一、司法机构二、民事诉讼法三、刑事诉讼法四、领事裁判权问题的解决第十三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法制(1927-1949)**节 有关政权建设的法律文件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的政权建设法律文件二、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法律文件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政权建设法律文件第二节 土地立法及政策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法律二、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土地法规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土地立法第三节 刑事立法及政策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的肃反法规二、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刑事立法和政策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刑事立法和政策第四节 婚姻立法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的婚姻立法二、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婚姻法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婚姻法第五节 劳动法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的劳动法二、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劳动法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劳动法第六节 司法制度一、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的司法制度二、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司法制度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司法制度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法制史(第二版) 节选

《中国法制史》按照历史朝代顺序,全面介绍了中国有史以来法律制度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和主要内容,以及在历史的不同阶段中国法律制度的基本特色。书中吸取了近年来中国法制史学科研究的*新成果,尤其是加强对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有关民事财产制度方面内容以及司法诉讼方面内容的介绍和总结。在体例结构上设置了“本章要点”、“资料”、“解说”、“案例”、“人物”、“插图”、“本章小结”等栏目形式,通过对史料的引用、法律现象的解说、典型案例的列举和古代法官事迹的介绍,帮助学生在接受授课和阅读教材后确立法治意识,提高认识能力,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国法律文化和法律传统。《中国法制史》结构新颖,文字通俗,条理清晰,是法律专业师生和法律爱好者研习中国法制史的理想教材和适用读物。

中国法制史(第二版) 作者简介

叶孝信,男,福建建瓯人。生于1927年10月。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1953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先后任教于华东政法学院、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法律学系。曾任复旦大学法律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论著有《试论唐律疏议》(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主编有《中国法制史》(全国自学考试教材)、《中国法制史自学考试大纲》、《中国法制史自学考试指南》、《中国民法史》(获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学术名著提要·政治法律卷))等著作,译作有《第三世界的社会主义》、《布热津斯基言论选》等。
副主编简介:
郭建,男,上海人。生于1956年9月。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1982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5年复旦大学法律系法律史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后任教于复旦大学法学院。主要论著有《中华文化通志·法律志》(第一作者)、《帝国缩影》、《中国法文化漫笔》、《师爷当家》、《中国财产法史稿》等。译作有《日本民法债权总论》、《英美法》等。
姚荣涛,男,上海人。生于1949年7月。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1982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5年复旦大学法律系法律史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后任教于复旦大学法学院。1989—1991年,先后为日本东京大学、庆应大学访问学者。主要论著有《国脉如缕·宋朝兴衰启示录》、《中华文化通志·法律志》(第二作者)等。译作有《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八卷)、《日本民法概论·IV·契约》等。

商品评论(1条)
  • 主题:再精装一些就好了

    很不错的内容,应该珍藏的那种资料工具书,可惜,不够精装

    2012/9/12 12:18:25
    读者:120***(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