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晚清政治版图

晚清政治版图

作者:舒彦 著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52
读者评分:4分2条评论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22.2(7.7折) 定价  ¥28.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晚清政治版图 版权信息

  • ISBN:9787802143937
  • 条形码:9787802143937 ; 978-7-80214-393-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晚清政治版图 内容简介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晚清政局究竟如何呢!? 不妨,把政坛人物分为不同的派系或者说派别,诸如保守派、洋务派、维新派、清流派、湘军集团、淮军集团、帝党、后党、南党、北党等等。或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清晰地看到晚清政局演绎的脉络,才能感悟到晚清政治版图上各个板块之间的交织与碰撞。然而,演绎晚清政治的政坛人物及其派系、派别,却并非一成不变,或许因为政权结构的更替而重新选择自己的利益集团,或许因为时局的变化而分化、组合,或许因为利益调整而联合抑或对抗……

晚清政治版图 目录

引 子
晚清政坛女主——慈禧太后(1835——1908年)
 嘉道之后的内忧外患
 内结外联扳倒肃顺
 皇帝儿子居然不听话
 两宫垂帘的貌合神离
 “倒恭用醇”路线
 构筑光绪无法逾越的权威屏障
 且看皇帝怎么“蜕变”
 太后玩火与东南互保
匡扶将倾之清廷——曾国藩(1811——1872年)
 继前儒事业,启近代风流
 临危奉诏编练湘勇
 曾胡左联盟的形成
 收拾洪杨,完满无缺
 权力角逐,智者胜
 裁湘留淮,欲保晚节
 津门失足,无能抑或无奈
 湘军督抚半天下
后湘军时代——左宗棠(1812——1885年)
 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
 与曾国藩绝交
 海防与塞防之争
 拱卫开发西北边疆的先行者
 收复新疆,功不可没
 心高气傲以骂人为事业
坐拥淮军以揽权——李鸿章(1823——1901年)
 应危急时势而生,左右满清之朝局
 受尽天下百官气
 海军强国梦
 国人皆日可杀,万口一词
 委曲求全办外交
 后党乎?康党乎?
洋务救国与清流议政
 恭亲王力主“变革图强”
 儒学大师之西学洋务
 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
 清流领袖李鸿藻的傲骨清风
 清流封疆办洋务
 清流不成清流,淮戚不成淮戚
 后清流与维新派的模糊合群
维新图强还是书生误国——康有为(1858——1927年)
 公车其实并未上书
 举人造反闹出的庶民问政
 谋围颐和园,捕杀皇太后
 维不了新、变不了法的一百天
 康梁师徒的政治思想谋合与分野
 好一个“忠君保皇”书生的政治品格
中国维新**导师——翁同稣(1830——1904年)
 帝师与帝妃之师
 从全力赞翁到叛翁投李
 敬南海狂徒而远之
 翁李枯荣
 神秘开缺终身憾
满清王朝的掘墓人——袁世凯(1859——1916年)
 名振于朝鲜,崛起于小站
 承淮系衣钵,扯北洋大旗
 戊戌年告密真相
 以退为进
 养敌逼宫
展开全部

晚清政治版图 节选

晚清政坛女主
  慈禧太后(1835——1908年)
  嘉道之后的内忧外患
大清王朝由盛转衰,始于乾隆末、嘉庆初。此间,内忧外患始发。然而,此时的大清帝国依然显示出强盛、繁荣、和平与稳定的景象,这是满清王朝统治中国一个世纪以来的“主流”。
嘉庆一朝,可以说是变乱不断,一波不平一波又起,年年有事。1796——1805年间的白莲教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的一件大事。9年的白莲教农民起义使清朝内政外交中的各种问题暴露无遗,各种政治、经济、军事问题接踵而至。此战之后,满清政府犹如一个病入膏肓的巨人,带着遍体伤痕艰难地步入19世纪的门槛。白莲教起义以前,乾隆六十年(1795)就有湘黔苗民起义以及自称吴三桂后裔的吴八月领导的起义。随后,嘉庆二年(1797),还有黔西南的布依族起义。与白莲教起义差不多同时,又有东南沿海的蔡牵自称“镇海王”,与内地的天地会往来频繁,嘉庆十四年(1809)才被清廷击败。
嘉庆九年(1804),白莲教各路起义刚被击败。嘉庆十一年、十二年两年间,却发生了三次新兵哗变事件,分别是十一年(1806)七月的宁陕兵变、十二月的四川绥定兵变、次年正月的陕西西乡兵变。其后,在嘉庆十八年(1813)又发生了天理教起义。
虽说内忧不断,但是这些起义抑或兵变,很快就被清廷剿灭或平定了,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虽说此时清王朝逐渐显露衰败迹象,但还是具有相当的军事和经济实力,控制局面,维护其统治权威,表面上犹如康乾盛世。
至于外患,虽说已有逐渐显露之势,然清政府与人民却似乎尚未感觉到,大概是“天朝上国”、 “夜郎自大”的心理在作怪。当时,清政府和人民对于西洋各国,知之甚少,几乎是无知。居然连盘踞澳门数百年的葡萄牙人,究竟属于何国,面积多大,距离中国多远,都茫然不知。笼而统之,称为西洋人。在对外贸易方面,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变康熙年间“四口通商”的政策,只许西洋人在广州一个地方进行贸易,而且还必须经过当时清廷所指定的若干家“公行”(当时共有十三家,俗称“十三行”),这政策一直持续到鸦片战争之后的“五口通商”。全国货物,比如丝绸、瓷器、漆器、茶叶、棉纺织品等等。都是要翻山越岭,通过广州漂洋过海,销行欧美海外。欧美南洋商品,如金银、呢绒、钟表、檀香、人参、皮货和后来的鸦片等等,乃至南洋产的珍禽异兽、犀角象牙……也都是通过广州,畅销于内地。
如果论欧美各国东向扩张的先后,英国实在出道很晚。但是英国却是世界近代史上*全面、*耐久,*能因时制宜、随机应变,不拘一格、花样繁多而后来居上的帝国主义。中英贸易始于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成立,直到乾隆盛世,中英交往仅限于国际间的贸易。只是英国此时尚处于工业革命前期,除钟表、呢绒等少数制造品之外,大多商品供应不足,而我国之丝、茶、瓷器则可无限外销,因此中英贸易初期,英方“逆差”很大。乾隆三十八年(1773),英国东印度公司取得鸦片专卖权,中国顺差瞬即变为逆差,以至一泻如注,不可收拾。
由于当时中英贸易必须经过“十三行”,英国东印度公司认为,与其让“十三行”赚不少钱,为什么不与清政府或中国百姓直接贸易呢?与其在广州一地贸易,为什么不到其他地方进行贸易呢?因此,便在乾嘉两朝,多次派使臣来中国与清廷交涉,均被清廷全部拒绝。通过正常的外交途径,没有达到目的之后,英国见鸦片贸易获利巨大,便借口保护商民,派军舰进行武装走私鸦片。虽然烟毒初现,政府即申严禁之令,但是嘉道之际,朝政不纲,地方官吏之贪污腐化,鸦片禁令竞成一纸空文。从此,中国白银不停外流,百姓体质日趋恶化。
道光朝的内忧,应该说不是很重,除了新疆的“张格尔之乱”费?了一些劲才平定之外,都是一些零星的小变乱,没有给清廷造成太多麻烦。然而,外患却日趋严重。虽说道光在位三十年中,前十五年信任曹振镛革新朝政,重用林则徐大兴禁烟,可谓形势一片大好。但是,随后却受穆彰阿的蛊惑,将林则徐革职,把禁烟弄得功败垂成,继而订下《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开启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大门。就这样,有的史家不仅开始怀疑道光帝的能力,把他勤俭节约视为胸无大志,而非“颇知物力艰难”,甚至还怀疑他继承大统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1820年,嘉庆病逝,道光继位。有的史家大胆地提出怀疑:嘉庆真的把皇位传给皇次子曼静(即道光皇帝)吗?这种怀疑,主要是基于皇次子旻詝与皇四子曼忻之间。
嘉庆共有五个儿子,长子为贵妃刘佳氏所生,不到2岁便夭折,没有名字。皇次子旻詝为皇后喜塔腊氏所生,16岁时母亲去世,应该说深得嘉庆喜爱。皇三子曼恺、皇四子曼忻为皇后钮祜禄氏所生。皇五子曼愉为皇贵妃钮祜禄氏所生。
嘉庆十八年(1813),当时旻詝32岁,天理教徒闯入皇宫,旻詝英勇抵抗,用鸟枪打死两个天理教徒,嘉庆随即封他为亲王。可是根据史料记载,当时跟旻詝一样英勇杀敌的皇三子曼恺,却只得到一个嘉奖。6年后才受封为郡王。奇怪的是,就在封皇三子为郡王的同时,却无缘无故地封皇四子为亲王,级别居然比皇三子都高。这不能不让人猜想此时,嘉庆是否更喜欢皇四子曼忻了!皇五子旻愉,或许是年龄尚小,或许并非皇后所生,一直没有受封,直到道光皇帝即位后才封了个郡王。
  猜想就这样出现了。无论是时人,还是后人,都曾经怀疑过旻詝的继位。但是由于没有可靠史料记载,只能是一种猜测。当然,种种猜测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旻詝的继位确实有很多疑点。
其一,据史料记载,嘉庆临终前,赛冲阿、托津等人“公启鐍匣”,宣布嘉庆四年的御书,立皇次子旻詝为太子。可是值得怀疑的是:嘉庆驾崩后。皇后钮祜禄氏还特地从北京派人到热河,通知皇次子旻詝继位,当时钮祜禄氏并不知道赛冲阿等人已经开启了鐍匣。鐍匣是雍正以后,伴随着“秘密建储”制度而出现的。康熙朝,太子几经废立。皇子们为了太子之位,明争暗斗,搞得康熙焦头烂额。雍正继位后,深感骨肉相残之害,因此决定以后太子究竟为何人,并不公布。由皇帝本人亲笔御书圣旨,放在一个金匣子里,密封后藏在乾清官“正大光明”匾额后面。等皇帝即将驾崩或驾崩后,由后妃、王公大臣共同开启匣子,宣布继承人。皇后钮祜禄氏到底有没有开启匣子?如果开启过,那么赛冲阿等人开启的匣子是否是同一个呢?如果没有,那么她为什么自作主张,派人到热河,让皇次子继位呢?匣子到底有几个?这些都是无法解开的疑点。
其二,嘉庆当年去热河避暑时,虽然已经61岁,但是身体非常好,不可能预料到自己会在热河去世,那么为什么还要把藏着立太子御书的金匣子,带到热河去呢?赛冲阿等人开启的匣子是否真的放着嘉庆的御书呢?而且,嘉庆从发病到去世,只有一天时间,这难道不奇怪吗?
其三,就在旻詝继位后不久,就以托津等顾命大臣写错先皇遗诏为由,大发脾气,还将军机大臣托津等人免职。到底是什么错呢?原来是把乾隆皇帝的出生地点写成热河避暑山庄。事实上乾隆皇帝是雍正之子,应出生在雍亲王府,即现在北京的雍和官。这其实不是什么大错误,居然遭到如此重罚。也许他们真正的错误,另有所在;也许他们知道得太多了。
根据上述疑点,我们基本上可以做出这样的猜测性判断:旻詝联合赛冲阿、托津等人密谋害死嘉庆帝,随后宣布承继大统,而赛冲阿、托津等人的下场乃是“兔死狗烹”的结局。可见宫廷皇位与权大之争的凶险。
道光帝的入继大统是否正当、合法,暂且不论。虽说内忧尚且还能应付,然而就其当政之时的外患而言,的确是有清以来*为严重的,鸦片战争爆发,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随之而至。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的原因,唐德刚先生在《晚清七十年》中是壶样描述的:
鸦片贸易为当年英伦朝野,国脉民命,生计攸关。不可或缺之国际贸易。女皇与国会,均不惜为之一战……所以我们敢断言:“鸦片战争中英双方皆为鸦片而战也。”否则它就不叫“鸦片战争”了。1776年开始的“美国独立战争”,是由中国的乌龙茶叶引起的,该战争非为茶叶而战,因此它就不叫“茶叶战争”了……若无林文忠公“入即正法。船货归官”的铁腕政策,则“鸦片战争”便不会爆发!盖清廷至此,禁烟已百余年。然鸦片之祸,愈禁愈炽;鸦片贸易愈禁愈大。“鸦片战争”原为鸦片而战嘛!如鸦片之禁令始终只是一纸具文,则英国又何必发动什么鸦片战争呢?无奈鸦片之祸,至道光中叶已至不可收拾之程度。世界上任何有自主权的国家,为著一己生存,都非禁不可。
  ……

商品评论(2条)
  • 主题:重点讲了8个清朝的派别代表人物

    里面颇有些见解。比如慈禧毒杀慈安太后的可能,康有为的书生举动,袁世凯告密之辩等 。纸张印刷还可以。

    2014/12/19 13:09:51
    读者:wey***(购买过本书)
  • 主题:装帧精美,内容尚可

    小书装订不错,内容不出晚清重要政治人物,视角转换而已

    2011/10/11 16:01:34
    读者:xuj***(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