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人权论证范式的变革-从主体性到关系性

人权论证范式的变革-从主体性到关系性

作者:严海良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11-01
开本: 16 页数: 383 页
读者评分:4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法律销量榜
中 图 价:¥32.9(7.3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人权论证范式的变革-从主体性到关系性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9704745
  • 条形码:9787509704745 ; 978-7-5097-0474-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人权论证范式的变革-从主体性到关系性 本书特色

权利时代是青年的时代。唯有青年,才是新时代*好的阐释者、言说者、呐喊者和批判者。《民权学子文丛》专为研究民权的青年学子设立,已被列入“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人权论证范式的变革-从主体性到关系性 目录

导 论  **节 多元论语境与人权的时代困境  一 多元论前提与人权的确立  二 人权普遍化与人权的困境  第二节 人权论证范式的批判性转向  一 人权概念要素分析  二 人权论证的主体性范式  三 人权论证的关系性转向 上 篇 人权的主体性论证理论  **章 理性与自由:康德论人权的确立  **节 康德论人权的逻辑起点  一 人的双重性是人权的出发点  二 人的自由是人权的逻辑起点  第二节 道德法则与人权的道德基础  一 道德与理性命令的二分  二 绝对命令与人权的道德奠基  第三节 外在自由与人权的确立  一 外在自由与人权的证立  二 原始契约与人权的确立  第二章 自律与他律:传统人权观的康德批判  **节 对自然权利理论的批判  一 理性与自然权利观的阐明  二 自然权利观与他律  第二节 对功利主义人权观的批判  一 功利原则与功利主义人权观  二 功利与道德上的他律  第三章 权利与善:康德人权观的当代承继与歧见  **节 权利优于善:罗尔斯的人权理论  一 对功利主义人权观的批判  二 源于道德主体的权利诠释  第二节 反对权利优于善:社群主义人权观  一 对康德式“自我”人权观的批判  二 权利的“共同体”起源  三 一点评议 下 篇 人权的关系性论证理论  第四章 主体性与人权论证理论的检视  **节 主体性人权观论证路径的检视  一 康德式自由主义人权观的论证路径  二 社群主义权利观的论证路径  第二节 主体性人权观哲学依据的检视  一 康德式人权观的主体性视角  二 卢梭式社群主义权利观的主体性考察  第五章 关系性与人权论证范式的转向  **节 “为承认而斗争”:黑格尔的遗产  一 自然法与人权起源的路径选择  二 主观精神与人权的相互承认  第二节 人权的社会学路向的尝试  一 相互承认的自然主义转化  二 “普遍化的他者”与人权的起源  第六章 交往行动与人权的相互承认  **节 交往理性与人权的社会基础  一 交往行动与普遍语用学前提  二 交往理性与生活世界的合理化  第二节 人权相互承认的伦理学原则  一 理想的言语情境  二 商谈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商谈原则与人权的逻辑起源  一 商谈原则与人权的面向  二 人权的逻辑起源 尾 论 人权与和谐  **节 人权论证的中国语境  一 儒家人性观与人权的相容性  二 关系性自我与人权论证  第二节 人权关系论转向与和谐  一 人权入宪与构建和谐社会  二 超越人权争议与和谐世界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全部

人权论证范式的变革-从主体性到关系性 节选

这是一个权利的时代。人权是时代的普遍观念,是惟一被共同接受的道德与政治语言。然而,人权话语的盛行并没有能够有效兑现呵护人的尊严的承诺,在人世间实现正义。通过追溯人权史,《人权论证范式的变革——从主体性到关系性》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人权理论都是从主体性哲学出发的,从而都属于主体性人权论证理论。在后形而上学的多元化时代,要指望通过人权有效保障人的尊严,建立和谐秩序,须实现人权论证范式由主体性到关系性的转向。归根到底,人是一种关系性存在,人权则是一种人际社会关系中的要求。人权表达的就是如何通过主体间的规范共识,保障每个人平等的权利与自由,实现美好生活的理念。

人权论证范式的变革-从主体性到关系性 作者简介

严海良,江苏丹阳人,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员。200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人权与宪法理论。

商品评论(1条)
  • 主题:思路很有新意,发掘略显不足

    思路跳出了传统的康德与卢梭,而是进一步发掘二十世纪之后的新的哲学基础,不过感觉这一发掘略显不足。

    2014/3/19 16:24:13
    读者:zhy***(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