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国际比较与借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丛书)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国际比较与借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丛书)

作者:李铁映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420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19.8(4.3折) 定价  ¥4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国际比较与借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丛书) 版权信息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国际比较与借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丛书) 本书特色

本书从国际比较与借鉴的角度,深入研究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分析回顾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与对多国经验的借鉴,论述了在改革的国际比较与借鉴中思想、观念转变与坚持创新的问题,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如政府机构与行政管理、资本市场、财税与金融体制、公司治理与国有资产管理、社会保障与再就业、农村改革与城市化进程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国际比较与借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从国际比较与借鉴的角度,深入研究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分析回顾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与对多国经验的借鉴,论述了在改革的国际比较与借鉴中思想、观念转变与坚持创新的问题,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如政府机构与行政管理、资本市场、财税与金融体制、公司治理与国有资产管理、社会保障与再就业、农村改革与城市化进程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国际比较与借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丛书) 目录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一)我国改革前的国际背景
  1.苏美争霸与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
2.计划体制的弊端与苏东国家的改革探索
(二)改革前的国内状况与改革的必然性
1.改革开放前的国内状况
2.中国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三)改革过程中国际环境与国内状况的发展变化
1.改革过程中国际环境的发展变化
2.改革过程中国内状况的发展变化
(四)当前改革所处的环境——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_
1.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
2.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
文化体制改革
二、国际比较与借鉴中的中国经济改革——“转型国家”改革的经验教训
(一)“转型国家”的含义及其基本组成
1.“转型国家”的含义
2.“转型国家”的基本组成
(二)“转型国家”改革探索的历程
1.苏联及独联体各国的经济改革
2.乌克兰的经济改革
3.匈牙利的经济改革
4.南斯拉夫经济改革及前南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S.波兰的经济改革
6.中亚五国的经济改革
7.朝鲜的经济改革
8.古巴的经济改革
(三)“转型国家”改革与发展趋向的比较分析
1.“转型国家”经济改革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矛盾的比较分析
  2.“转型国家”产权制度改革的比较分析
3.“转型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支持体制改革的比较分析
4.“转型国家”经济改革发展趋向的比较分析
 (四)“转型国家”经济改革的主要启示和经验教训
1.关于“休克疗法”的成因与利弊分析
2.关于对本国国情的认识
3.关于“激进改革”与“渐进改革”之争
4.关于产权制度改革与经济效率
5.关于市场支持体制与法制建设
6.关于政策宣传的作用
7.关于社会保障
8.关于利用外资
9.关于区域内国家之间的合作
10.关于宏观经济调控
11.“转型国家”经济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三、国际比较与借鉴中的中国经济改革——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不同特点与改革启示
 (一)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1.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
2.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分析
 (二)法国的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模式
1.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
2.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运行经验
……
四、国际比较借鉴中的中国经济改革
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选择:目标模式与政府改革
六、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选择:宏观改革
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选择:企业改革
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选择:社会保障与就业
九、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选择:农村改革
十、结论、问题与对策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国际比较与借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丛书) 节选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一)我国改革前的国际胃景
  1.苏美争霸与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
  (1)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霸主;苏联经受住了战争的考验,国际地位迅速提升,当上了新建立的人民民主国家的领头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间的矛盾以阵营对抗的形式出现,冷战开始了。
  在美苏两极对立的冷战格局中,尽管世界范围的热战始终没有爆发,但是随着美苏争霸愈演愈烈,军备竞赛日益加剧,国际紧张局势时有出现,朝鲜、越南、中东、两伊等局部战争和冲突不断发生。据统计,1954—1989年,世界上共发生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197起①,平均每年超过5起。不仅如此,两大阵营的对抗还阻碍了东西方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隔阂和自我封闭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不那么友善的国际环境,有时甚至面临战争的危险。对此,xPfl,平同志曾回顾道:“中国不侵略别人,对任何国家都不构成威胁,却受到外国的威胁。中国是个贫弱国家,但是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对中国的威胁主要来自何方?从新中国成立伊始,我们就面临着这个问题。那时威胁来自美国,*突出的就是朝鲜战争,后来还有越南战争。”此后,“六十年代,在整个中苏、中蒙边界上苏联加强军事设施,导弹不断增加,相当于苏联全部导弹的三分之一,军队不断增加,包括派军队到蒙古,总数达到了一百万人。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