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贵州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贵州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作者:麻勇斌 著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215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19.8(4.3折) 定价  ¥4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贵州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221080332
  • 条形码:9787221080332 ; 978-7-221-08033-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贵州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本书特色

文化遗产保护,既是繁荣文化事业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发展文化产业极为重要的基础。 由于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不断被人们重视。文化遗产作为遗产地文化品位的象征,作为极其富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以及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正在成为各个地方特别是欠开发、欠发达地区提高地方知名度和推动文化经济发展的杠杆,再加上,这几年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安全和民族的文化持续创新能力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断被学术界升华,这个领域的研究,在当今世界具有空前的热度。也正因为如此,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成为文化的国家行为和国际行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当代中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贵州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实施主体所开展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这些工作反映出的保护理念、技术规程、实施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等,在洞见微观关系的同时洞见了一些宏观关系,并提出了一些改进贵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建议。
全书共有5章和2个附件。**章引论,主要阐述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第二章,主要介绍开展本研究的条件和分析框架,旨在说明以什么为依据进行研究;第j章,以实施主体所开展的工作为叙述线索,介绍贵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集中说明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第四章,主要是介绍贵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的不足,说明研究发现了什么问题;第五章,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回答如何解决问题和改善工作;附件一,主要是介绍文化遗产保护的学理与法规依据,并对一些容易产生理解偏差的概念的“节点”进行必要的阐释;附件二,主要是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一些纯理论的分析,通过数学视角建立模型,直观呈现了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本书对贵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两条从未有人提出过的原则:一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步保护的原则,二是慎对文化遗产“族别化”的原则。其所谓“同步保护原则”,主要含义是,要尽早改变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上处于“条块化”的管理状态,在诸如“历史文化名城(镇)保护”、“民族村镇保护与建设”中,实现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步保护。其所谓“慎对文化遗产族别化的原则”,是一个针对贵州的特殊性而提出的。由于受一些不当观念的作用,本不强调“族别”意义的文化遗产,在发现、识别、发掘、抢救等保护过程中,有些内容受到了“族别化”操作的影响。具体反映是对一些没有“族别”内涵的文化遗产赋予了“族别”的意义,或是把一些本来存在“族别”含义的民族文化遗产,给出了错误的解释。推动文化遗产资源“族别化”的动机和力量,源于文化遗产的“族属”赋予,同民族的历史辉煌、现时存在的合理性、政治权利的分享等,具有某种逻辑关系。在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贵州,文化遗产的“族别”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可等闲视之。本书认为,不宜强调其“族别”的文化遗产,一定要防止“族别化”;原生l生存在“族别”概念
的,绝不能错释和误读。任何有意操纵文化遗产“族别化”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对文化遗产科学的“恶搞”,必须坚决反对。

贵州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目录

**章 引论: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
**节 开展本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本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章 条件及框架:以什么为依据进行研究
**节 研究条件
第二节 分析框架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范围
第四节 研究目的及方法
第三章 贵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研究什么内容
**节 关于保护工作历史分期与叙述方式的说明
第二节 1949年以前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第三节 文化系统实施的保护工作(1949年~1983年)
第四节 文化系统实施的保护工作(1984年至今)
第五节 建设系统主导的保护工作
第六节 民族系统实施的保护工作
第七节 其他机构和组织开展的保护工作
第四章 保护工作存在的不足:研究发现了什么
**节 保护理念与原动力问题
第二节 技术原则的“落地”问题
第三节 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不足
第四节 机制性的工作障碍
第五节 贵州缺乏条件处理的两个个体问题
第五章 研究建议:如何解决问题和改善工作
**节 用理性的态度对待“文化遗产保护运动”
第二节 执行好现有法律法规,努力健全地方政策法规体系
第三节 创新体制机制,确保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针对四个具体问题的建议
附件一:文化遗产保护的学理与法规依据简介
**节 有关文化遗产的一些重要概念
第二节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核心问题及其“悖论陷阱”
第三节 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附件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纯理论分析
**节 两个模型
第二节 数学视角下的两项具体工作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贵州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节选

**章 引论: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
文化遗产保护,既是繁荣文化事业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发展文化产业极为重要的基础。
由于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不断被人们重视,文化遗产作为遗产地文化品位的象征,作为极其富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以及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正在成为各个地方特别是欠开发、欠发达地区提高地方知名度和推动文化经济发展的杠杆;再加上,这几年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安全和民族的文化持续创新能力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断被学术界升华,这个领域的研究,在当今世界具有空前的热度。也正因为如此,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成为文化的国家行为和国际行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当代中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当下,围绕如何保护、谁来保护、为什么保护等等命题,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遗产产业的企业家,都在积极思考和发表见解。大家都比较喜欢关注大问题、大现象,因而得到的结论往往都是用来回答大问题和解决大矛盾的,实际操作难以拿来运用,换句话说就是,那些关于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法律法规体系以及体制机制的研究所获得的精彩论断,实际上很难拿来有效地解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过程中实际存在的诸多微观矛盾。这是本研究得以成立的一个重要理由,也是本研究能够有别于其他研究的重要机遇。
……

贵州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作者简介

麻勇斌,苗族,中共党员,副研究员,1963年8月5日(农历)出生于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蓼皋镇鸡爪沟村:现在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工作:2002年至今,兼任贵州省苗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是苗族原生宗教文化。已出版学术专著4部:《苗族巫辞》(25万字),北京台海出版社l999年12月版,该著作于2001年10月荣获中国文联颁发的“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山花奖·优秀奖”2001年11月荣获“第二届贵州省政府文艺奖·三等奖”:《苗族巫事·祀雷》(40万字),远方出版社2002年7月版,该著作于2004年12月荣获“第二届贵州省政府文艺奖·三等奖”:《苗族建筑文化活体解析》(26万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该著作于2007年9月荣获“第七次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兰等奖”:《阐释迷途——黔湘交界地苗族神性妇女研究》(23万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商品评论(1条)
  • 主题:值得一看!

    装帧精美,印刷清晰,是本不错的关于非遗方面知识的书。

    2020/11/30 9:56:55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