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吃的后现代

吃的后现代:书脊或封面有瑕疵

作者:廖炳惠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9-01
开本: 32 页数: 146 页
读者评分:3.8分5条评论
本类榜单:美食销量榜
中 图 价:¥11.7(6.5折) 定价  ¥1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吃的后现代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3357550
  • 条形码:9787563357550 ; 978-7-5633-5755-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吃的后现代 本书特色

《吃的后现代:一位台湾学者的餐饮哲学》作者廖炳惠,著有《关键词200》、《另类现代》、《回顾现代》等。“后现代”这个词常被认为是充满霓虹灯、五光十色玻璃体的拉斯维加斯式建筑,或如逮耀东先生所指称的“某当奴”(麦当劳)与“啃大鸡”(肯德基)文化,两种食物“来势光光,超越了五四时期德、赛先生的东来”,让传统的饮食文化被夹着生腥的牛肉饼、外加洋葱和酸黄瓜的两片面包所倾倒、粉碎。——廖炳惠

吃的后现代 目录

简体中文版序自序**篇 前现代、早期现代、现代到后现代的饮食文学观之转变 前现代 早期现代 现代时期 后现代时期第二篇 后现代餐饮哲学 后现代建筑美学与都市文化 后现代、后工业与全球化 后现代饮食文化与全球化 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第三篇 食谱、香料、厨艺的旅游 移民与食谱旅游 香料战争 漂泊离散经验 台湾移民与饮食文化景观第四篇 族群及多元食谱 少数族裔与多元饮食文化 少数族裔文学和电影 讲故事的权利 少数族裔饮食文化与主流饮食文化第五篇 恋旧、怀古料理 对当下的怀旧 文学和电影中的怀旧料理 台湾怀旧餐厅和料理 流行文化中的怀旧第六篇 饮食的情色化 电影中的饮食与情欲 身体、情欲与饮食 饮食、气味与种族主义 食品广告中的情欲意象结语 台湾的后现代饮食与政治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吃的后现代 节选

《吃的后现代:一位台湾学者的餐饮哲学》作者学贯中西、旁征博引,将饮食现象放到后现代的语境中,进行了颇有趣味的解读,从饮食文学观的转变到后现代餐饮哲学,从食谱、香料、厨艺的旅游到族群及多元食谱,怀旧料理和饮食的情色化,梳理出后现代语境中饮食的文化流变……

吃的后现代 相关资料

第一篇前现代、早期现代、现代到后现代的饮食文学观之转变前现代以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的顾问阿塔利(Jacques Attali)有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噪音》(Noise: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usic)一书中所提出的文化史分野而言,第一阶段可称为“牺牲尚飨期”(sacrificial)。前现代时期以祭祀为主要的活动,饮食基本上是与天地诸神共享,利用饮食与天地万物形成精神、灵魂上的交换,以得到福报和保障。因此,在这样的时代,食物具有仪式性的性格,经常是用来祭祀祖先以及部落图腾。在许多道统与天地互为呼应的秩序下,饮食通常与政治、宗教秩序形成“隐喻”(metaphor—cal)的关系:调和鼎鼐。在前现代的饮食文化中,正如老子《道德经》所言“治大国如烹小鲜”,当政者往往以主厨(chef)的身份来作为一个领导者,俨然在烹调国家的各种成分,使之彼此和谐,而又能以政治秩序达成其政治理念,也就是“政体与治体”,政治与身体的消化系统全盘地融合。在前现代的仪式性格中,宗教经常和社会禁忌、文化信念,以及高低、内外、上下等生物界的抽象意义有关。如在伊斯兰教信仰中,猪被视为不洁之物;在西方文化中,牛肉代表较高层次的食物;在印度教中,牛是神圣的灵物,禁止食用;在犹太教中,水和半发酵的面包被当作清洗身体、纯净心灵的重要象征物质,借由领取圣餐的仪式来达到净化作用。诚如人类学家沙林斯(Marshall Sahilins)所言:在我们的食用习惯中存在着一种文化理性逻辑;在我们针对马、狗、猪、牛等动物的可食性作绝对的区分当中,存在着某些有意义的关联,但重点并不仅止于食用上的乐趣:美国社会与它自己或全世界环境的生产关系是经由对可食性/不可食性的评定来加以组织的;这种评定本身是以“性质”为标准的,绝对无法从生物上、生态上或经济上的利益上来加以合理化。因此,前现代的食物谱系往往具有宗教与环境意涵,与自然、天地间的象征秩序形成隐喻或托寓(allegorical)的关系,也就是透过食物的享用仪式,去达成交换或确认作用,获得君王、天神的庇护,强化本身之地位、利益、权势,乃至巩固社群因食物生产方式所引发的疆界、认同及价值体系(如传统生活方式)。掌有厨艺和政治艺术的领导者,便是安排宾客及食物出场秩序的重要主宰,他以身为天子的方式,在上天和人文世界之间作为桥梁,经由牺牲和仪式的方式,取得人间的统治及和谐。在前现代的文化以及台湾目前仍保留的“拜拜文化”中,食物具有象征的特殊意涵

吃的后现代 作者简介

廖炳惠,台湾云林人,美国加州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台湾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
研究领域包括离散文学、视觉与音乐文化、后殖民理论、比较文学等。
著有《关键词200》、《另类现代》、《回顾现代》等

商品评论(5条)
  • 主题:一位学者对吃的记录与思考

    本书是一位学者对吃的记录与思考,值得一看。

    2016/6/29 9:00:04
    读者:guo***(购买过本书)
  • 主题:很好的书 很喜欢

    很好的书 很喜欢

    2015/1/20 12:50:06
  • 主题:注意后现代,我们是不是跨过了现代的门槛?

    所以吃货,饕餮,吃主儿,和什么这样那样的传承人,要看站在什么立场上。

    2015/1/5 22:29:43
    读者:sha***(购买过本书)
  • 主题:书名吸引人

    一本小书吧,当散心看看。

    2014/9/15 18:08:07
    读者:201***(购买过本书)
  • 主题:餐饮哲学啊!

    我爱阅读美食类图书,但是这本书读的很艰难,我无法给它做一个定位,只能姑且称之为餐饮哲学吧,有些晦涩,不像其他的餐饮随笔美文那么轻松!

    2014/3/6 15:12:22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