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1920-1930-欧美电影与中国早期电影

1920-1930-欧美电影与中国早期电影

研究1920年代中国早期电影的珍贵著作。作者提出了“民族认同”这一概念,并重新思考和评价了众多中国早期制片公司的制片方针和作品风格,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作者:秦喜清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4-01
开本: 32开 页数: 185
读者评分:5分5条评论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10.6(5.9折) 定价  ¥1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1920-1930-欧美电影与中国早期电影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6029357
  • 条形码:9787106029357 ; 978-7-106-02935-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1920-1930-欧美电影与中国早期电影 内容简介

作者提出了“民族认同”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贯穿1920年代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主题,认为它既是促动中国电影发生的重要动力,同时又与中国电影的发展生长相伴始终,左右着中国影人在中西碰撞中的文化选择。她从这个角度重新思考和评价了“商务”、“明星”、“上海影戏”、“神州”、“大中华百合”、“天一”等中国早期制片公司的制片方针和作品风格,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1920-1930-欧美电影与中国早期电影 目录

序=
绪论 对象与方法
章 欧美电影的放映与中国观众民族认同焦虑
一、欧美电影的放映
二、认同焦虑:美国影片中的华人形象
三、国体观念与电影的中国身份
第二章 初始的模仿与选择
一、侦探-爱情-喜剧:三个片种的试制
1.侦探片
2.爱情片
3.喜剧片
二、 “商务”、“上海影戏”与“明星”:鼎足之势与中西选择
1.“商务”早期影片的风格
2.“上海影戏”的“童星”影片
3.“明星”的“华式”风格
第三章 “明星”个案:民族意识与融冶中西文化
一、郑正秋--平民立场与民族意识的自觉
二、包天笑--通俗小说与外国文学的本土化
三、洪 深--隽永的风格与中西交融的审美趣味
第四章 “欧化”:民族认同的缺失
一、“问题剧”与知识分子电影
二、“拿来主义”:备受诟病的“大中华百合”
第五章 古装-神怪-武侠片:传统叙事与民族认同
一、古装-神怪片
二、武侠-神怪片
结语 全球化语境与中国电影的民族认同
参考文献
附录 在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下--《一串珍珠》解读
后记
展开全部

1920-1930-欧美电影与中国早期电影 作者简介

1963年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研究员,电影学博士,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曾就读于南开大学外语系、北京大学哲学系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系;曾在国家留学基金委和“中加学者交换项目”支持下,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妇女学和性别研究中心、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伊丽斯学院做访问研究。研究领域包括中国早期电影史、比较电影史、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和实践以及西方现当代美学思潮。曾出版专著《让-弗•利奥塔:独树一帜的后现代理论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获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优秀科研成果奖著作三等奖;第二届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欧美电影与中国早期电影(1920-1930)》(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8)和《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批评、实践》(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参与编写《中国电影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并发表论文......

商品评论(5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