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生物质化学品

作者:王军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253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28.5(7.5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生物质化学品 版权信息

生物质化学品 本书特色

全书共分10章。第1章介绍了生物质概念、生物质资源的特点以及生物质的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思路;第2章介绍了生物质的化学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第3章详细介绍了淀粉基精细化学品的合成、性能及应用;第4章介绍了以糖为原料制备四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性能及应用;第5章重点介绍了四种纤维素衍生物的合成、性能及应用;第6章叙述了碱木素和木质素磺酸盐的合成、性能及应用;第7章介绍了淀粉塑料、蛋白质塑料、聚乳酸和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合成、性能及应用;第8章重点介绍了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合成、性能和应用;第9章介绍了各种甲壳素衍生物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第10章介绍了五种油脂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性能和应用。

生物质化学品 内容简介

生物质是一种来源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充分利用生物质合成各种精细化学品是今后研究和发展的热点。本书在介绍生物质化学品结构和基本性能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利用生物质如淀粉、糖、纤维素、木质素、甲壳素和油脂作为原料,生产各种化学品如淀粉基精细化学品、糖基精细化学品、纤维素基精细化学品、木质素精细化学品、生物质塑料、生物燃料、甲壳素衍生物和油脂基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原理、技术路线和主要技术参数。同时对所合成的精细化学品的物理、化学性能和应用性能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对这些化学品在工农业各个领域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本书可供化学、化工、材料及相关学科的研究、开发、应用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世师生参考或作为教材使用。

生物质化学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生物质概念及其组成
 1.2 生物质资源的特点
 1.3 典型生物质资源
 1.3.1 纤维素
  1.3.2 木质素
 1.3.3 淀粉
  1.3.4 甲壳素
 1.3.5 油脂
 1.4 生物质开发与利用
 1.4.1 国家战略
  1.4.2 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思路
 1.4.3 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2章 生物质化学品
 2.1 单糖
 2.1.1 单糖的结构
  2.1.2 单糖的性质
 2.1.3 重要单糖及其衍生物
 2.2 二糖
 2.2.1 二糖的结构和性质
  2.2.2 重要二糖及其衍生物
 2.3 淀粉
 2.3.1 淀粉的结构
  2.3.2 淀粉的性质
 2.4 纤维素
 2.4.1 纤维素的结构
  2.4.2 纤维素的物理性质
 2.4.3 纤维素的化学性质
 2.5 半纤维素
  2.5.1 半纤维素的化学结构
 2.5.2 半纤维素的物理性质
  2.5.3 半纤维素的化学性质
 2.6 木质素
 2.6.1 木质素的结构
  2.6.2 木质素的物理性质
 2.6.3 木质素的化学性质
 2.7 甲壳素
 2.7.1 甲壳素的物理结构
  2.7.2 甲壳素的化学结构
 2.7.3 甲壳素的物理性质
  2.7.4 甲壳素的化学性质
 2.8 油脂
 2.8.1 油脂的化学组成
  2.8.2 油脂的物理性质
 2.8.3 油脂的化学性质
 参考文献
第3章 淀粉基精细化学品
 3.1 预糊化淀粉
 3.1.1 预糊化淀粉的生产
  3.1.2 预糊化淀粉的性质
 3.1.3 预糊化淀粉的应用
 3.2 环糊精
 3.2.1 环糊精的生产
  3.2.2 环糊精的性质
 3.2.3 环糊精的应用
 3.3 酯化淀粉
 3.3.1 磷酸酯淀粉
  3.3.2 乙酸酯淀粉
 3.3.3 氨基甲酸酯淀粉(尿素淀粉)
  3.3.4 黄原酸酯淀粉
 3.3.5 酯化淀粉的应用
 3 4 醚化淀粉
 3.4.1 醚化淀粉的生产
  3.4.2 醚化淀粉的性质
 3.4.3 醚化淀粉的应用
 3.5 氧化淀粉
 3.5.1 氧化淀粉的生产
  3.5.2 氧化淀粉的性质
 3.5.3 氧化淀粉的应用
 3.6 接枝淀粉
 3.6.1 接枝淀粉的生产
  3.6.2 接枝淀粉的性质
 3.6.3 接枝淀粉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4章 糖基精细化学品
 4.1 烷基多苷
 4.1.1 烷基多苷合成技术
  4.1.2 烷基多苷的物理化学性能
 4.1.3 烷基多苷的应用
 4.2 N-烷基葡糖酰胺
 4.2.1 N-烷基葡糖酰胺的合成
  4.2.2 N-烷基葡糖酰胺的性能
 4.2.3 N-烷基葡糖酰胺的应用
 4.3 蔗糖酯
 4.3.1 蔗糖酯的合成
  4.3 2 蔗糖酯的基本性质
 4.3.3 蔗糖酯的应用
 4.4 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及乙氧基化物
 4.4.1 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及乙氧基化物的合成
  4.4.2 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及乙氧基化物的性能
 4.4.3 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及乙氧基化物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5章 纤维素基精细化学品
 5.1 乙酸纤维素
 5.1 1 乙酸纤维素的生产
  5.1.2 乙酸纤维素的性质
 5.1.3 乙酸纤维素的应用
 5.2 羟乙基纤维素
 5.2.1 羟乙基纤维素的生产
  5.2.2 羟乙基纤维素的性质
 5.2.3 羟乙基纤维素的应用
 5.3 羧甲基纤维素
 5.3.1 羧甲基纤维素的生产
  5.3.2 羧甲基纤维素的性质
 5.3.3 羧甲基纤维素的应用
 5.4 微晶纤维素
 5 4.1 微晶纤维素的生产
  5.4.2 微晶纤维素的性质
 5.4.3 微晶纤维素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6章 木质素基精细化学品
 6.1 碱木素
 6.1.1 碱木素的分离与提取
  6.1.2 碱木素的性能
 6.1.3 碱木素衍生物
 6.2 木质素磺酸盐
 6.2.1 木质素磺酸盐的分离与提取
  6.2.2 木质素磺酸盐的性能
 6.2.3 木质素磺酸盐衍生物
 6.3 工业木质素的应用
 6.3.1 混凝土减水剂
  6.3.2 分散剂
 6.3.3 水处理剂
  6.3.4 沥青乳化剂
  6.3.5 油田化学品
 6.3.6 农用化学品
  6.3.7 高分子材料
 参考文献
第7章 生物质塑料
 7.1 淀粉塑料
 7.1.1 填充型淀粉塑料
  7.1 2 热塑性淀粉塑料
 7.1.3 光-生物双降解型淀粉塑料
  7.1.4 共混型淀粉塑料
 7.1.5 淀粉塑料的应用
 7.2 大豆蛋白塑料
 7.2.1 大豆蛋白塑料的制备
  7.2.2 大豆蛋白塑料的性能
 7.2.3 大豆蛋白塑料的应用
 7.3 聚乳酸
 7.3.1 乳酸的合成
  7.3.2 聚乳酸的合成
 7.3.3 聚乳酸的性能
  7.3.4 聚乳酸的应用
 7.4 聚羟基脂肪酸酯
 7.4.1 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生物合成
  7.4.2 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发酵生产
 7.4.3 聚羟基脂肪酸酯的提取
  7.4.4 聚羟基脂肪酸酯的性质
 7 4.5 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8章 生物燃料
 8.1 燃料乙醇
 8.1.1 生产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
  8.1.2 燃料乙醇的生产过程和方法
 8.1 3 乙醇的物理化学特性
  8.1.4 车用乙醇汽油
 8.1.5 乙醇柴油
 8.2 生物柴油
 8.2.1 生物柴油的制备技术
 8.2.2 吸附剂吸附精制生物柴油
  8.2.3 生物柴油的特性和质量标准
  8.2.4 生物柴油的应用
 8.3 生物质合成液体燃料
 8.3.1 生物质合成液体燃料的生产工艺
  8.3.2 生物质合成液体燃料的特点
 参考文献
第9章 甲壳素衍生物
 9.1 壳聚糖
 9.1.1 壳聚糖的制备
  9.1.2 壳聚糖的性质
 9.1.3 壳聚糖的应用
 9.2 甲壳低聚糖
 9.2.1 甲壳低聚糖的制备
  9.2.2 甲壳低聚糖的性质及应用
 9.3 羧甲基甲壳素/壳聚糖
 9.3.1 羧甲基甲壳素/壳聚糖的制备
  9.3.2 羧甲基甲壳素/壳聚糖的性质
  9.3.3 羧甲基甲壳素/壳聚糖的应用
 9.4 羟乙基甲壳素
 9.4.1 羟乙基甲壳素的制备
  9.4.2 羟乙基甲壳素的性质及应用
 9.5 季铵化改性壳聚糖
 9.5.1 N-烷基改性壳聚糖季铵盐
  9.5.2 季铵化试剂改性壳聚糖
 9.5.3 季铵化改性壳聚糖的性能及应用
 9.6 接枝共聚改性壳聚糖
 9.6.1 自由基引发的接枝共聚反应
  9.6.2 偶联反应接枝改性的壳聚糖
 9.6.3 冠醚接枝壳聚糖
 9.7 交联改性壳聚糖
 9.8 其他甲壳素/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性能及应用
 9.8.1 N-邻苯二酰壳聚糖及其衍生物
  9.8.2 甲壳素/壳聚糖硫酸酯
 9.8.3 甲壳素/壳聚糖磷酸酯
 9.9 壳聚糖微球
 9.9.1 乳化交联法
  9.9.2 复乳交联法
 9.9.3 单凝聚法
  9.9.4 复凝聚法
 9.9.5 溶剂蒸发法
  9.9.6 喷雾干燥法
 9.9.7 壳聚糖溶液包衣法
  9.9.8 接枝交联法
 参考文献
第10章 油脂基精细化学品
 10.1 α-磺基脂肪酸甲酯
 10.1.1 制备α-磺基脂肪酸甲酯的化学反应原理
  10.1.2 α-磺基脂肪酸甲酯的生产工艺
 10 1.3 α-磺基脂肪酸甲酯的物化性能
  10.1.4 α-磺基脂肪酸甲酯的应用
 10.2 螯合性表面活性剂
 10.2.1 N-酰基乙二胺三乙酸盐的合成
  10.2.2 螯合性表面活性剂的性能
 10.2.3 螯合性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10.3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
 10.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合成
  10.3.2 脂肪酸甲酯乙氧化物的 物化性质
 10.3.3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应用
 10.4 酯基季铵盐
 10.4.1 酯基季铵盐的合成
  10.4.2 酯基季铵盐的性质
 10.4.3 酯基季铵盐的应用
 10.5 脂肪酸聚氧乙烯酯
 10.5.1 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的合成
  10.5.2 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的性质
 10.5.3 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的应用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生物质化学品 节选

绪论
  作为人类主要化工原料和能源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资源,为人类的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化石资源不可再生,同时又会造成环境污染。鉴于资源与环境的压力,迫使人们寻找新型的可再生资源。目前生物质资源被认为是替代化石资源的*佳选择。
  1.1 生物质概念及其组成
  (1)生物质概念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统称为生物质。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广义上,生物质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为食物的动物及其生产的废弃物。有代表性的生物质如农作物、农作物废弃物、木材、木材废弃物和动物粪便。例如粮食、秸秆、木材、动物粪便和食品加工下脚料等。
  狭义上,生物质主要是指农林业生产过程中除粮食、果实以外的秸秆、树木等木质纤维素(简称木质素或木素)、农产品加工业下脚料、农林废弃物及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畜禽粪和废弃物等物质。
  各种生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生物质对人类有着广泛而重要的用途:①用作食物;②用作工业原料;③用作能源;④改善环境、调节气候、保持生态平衡。
  (2)生物质组成生物质的主要组成元素为C、H和O,而化石资源的主要组成元素为C和H。通过光合作用,植物每年转化约9000亿吨的C02中的碳为碳水化合物,并存储了3.1×1013J的太阳能。其存储的能量是目前世界能源消耗量的10倍左右。
  生物质分为以下三大类:
  ①木质纤维素。木质纤维素是指植物的根、茎、叶及果实的外壳,如农林副产物如玉米芯、甘蔗渣、秸秆、树皮、木屑等,这类生物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这三部分,全球数量*大的三种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原料是稻草、麦秸秆和玉米秸秆;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