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古文观止-中华传统启蒙宝库

古文观止-中华传统启蒙宝库

作者:孟庆祥
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3-01
开本: 32开 页数: 542
读者评分:4.3分3条评论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0.7(7.2折) 定价  ¥28.7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古文观止-中华传统启蒙宝库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7076199
  • 条形码:9787207076199 ; 978-7-207-07619-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古文观止-中华传统启蒙宝库 节选

nbsp;   序

    中华民族之所以如此久远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根本

原因就在于她具有独特的、悠久的民族文化。如同黄河长江,跨

千山,汇万水,横越五千春秋,一条河道,一脉相承,*后终于形

成了博大精深的文明巨渊。

    中华传统蒙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条支流,它们虽然

形式和特色有所区别,但其历史发展趋向、社会理想,以及自然

愿望、人文精神都是共通的。   

    蒙学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周秦时的蒙学教材,在注重识

字的基础上,已开始实施自然、社会、历史诸方面的知识教化。

周朝的贵族子弟之学、“保傅之教”,应看作蒙学教育的发端。周

宣王的史官所著的《史籀篇》应看作*早的初等蒙学教材。秦代

另有三位高官也参与到蒙学教育之中,李斯编写了《仓颉篇》七

章,赵高编写了《爰历篇》五章,胡毋敬编写了《博学篇》七章,始

开蒙学教化一代风气。

    至春秋,孔子等人开创私学,使蒙学教育从周朝贵族的高堂

走向民间,不分贵贱,“有教无类”。孔子所施教的六艺及部分典

籍,把蒙学教育推向更高的国学阶梯,社会上已经出现高等蒙

孛。

 汉代蒙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闾里塾师不但将上述秦代三

书合为一编作为教材,仍名《仓颉》,并断六十字为一章,凡五十

五章。并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史游的《急就篇》,也成为优秀

的蒙学教本。扬雄还编写《训纂篇》以续解《仓颉篇》。汉代除广

泛施行初等蒙学教育外,民间又成立多所高等蒙学学校,施用经

学教材,以继承孔子儒学教育。

    魏晋南北朝时期,蒙学教育有了更大发展,出现很多初等蒙

学图书,一些著名学者也参与进来,如蔡邕著《劝学》,束皙著《发

蒙记》,顾恺之著《启蒙记》,周兴嗣著《千字文》,都属精品之作,

而其中《千字文》不但成为历代书家必书法帖,更是千古蒙学传

统教材。又有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被后人推为家训之祖。南

北朝时期,从朝廷到地方,各类学校林立,讲学之风盛行,有关四

书五经,甚至诸子的讲解或著述,更是多不胜举,其所撰书籍惜

多已失传。

    唐代的蒙学教育已进入全盛时期,所编蒙学教材在注重识

字的基础上,开始以道德教育为主线,辅以自然、社会、历史诸方

面的知识。其初等蒙学教育,除继续使用前代教材外,又新编了

许多名言谚语、故事韵语、杂抄一类著作,其中《太公家训》是*

有代表性的教材。

    唐代是诗歌的黄金时代,个人的才识往往以吟诗赋词为标

准,科举考场都以诗考为主卷,高等教育教材中,已有当代诗歌

选本《文场秀句》面世。

    宋代的蒙学教材已由原来的综合性读物向分类专编方向发

展,传统的“三千百”已成为固定教材。宋代性理之学盛行于世,

又产生许多伦理教育的新书,如《性理字训》、《名贤集》、《增广贤

文》,还产生一些有关名物历史的新书,如《龙文鞭影》。尤其是

《幼学琼林》,版本既多,注者更加繁细,直至清代都是蒙学范本。

而诗歌方面的教材,更开亘古新风,《神童诗》、《千家诗》、《唐诗

三百首》,以及四书五经,都成为高等蒙学的重点教材。

    综上,这些教材对元明两代都有深远影响。而清代是一个

政治风云激荡的时代,世界正在大踏步迈进,而执柄者却龟缩在

闭关自守的昏聩之中。清代末年,传统蒙学逐渐由盛旺而走向

衰落。由于清朝统治者腐败无能,屡战屡败,割地赔款,在全国

民情激愤中,人们都在思索_个问题,中华民族向何处去?可惜

这个思索竟然长达百年。他们首先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原因,有

些人骂生养自己的祖宗,骂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后竟然把孩子

和污水一起泼掉,传统蒙学和国学都被推进历史的垃圾堆中。

新中国成立以后,传统蒙学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文化大革

命”中,传统蒙学被称为“反攻倒算的反动读物”。只有改革开放

之后,人们才从历史的迷雾和现实的误会中清醒过来,终于认识

到传统蒙学和国学读物同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研究传统蒙学文化对研究中国教育发展史有不可估量的价

值,通过对蒙学演变历程的研究,不但可以掌握大量教育史资

料,还可以探讨古代有关教学规律、方法、手段,对当今中小学,

乃至大学的教材编写,教法运用,甚至道德教育、知识传授,都会

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传统蒙学重视知识教育,在对自然、社会、历史知识传授的

同时,往往灌注一定的思想内容和道德教育,仅以初等蒙学《三

字经》为例,全书很短,后人却评价说:“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

书一贯通。”再有《幼学琼林》,天文地理、君臣之道、家教人情、典

章制度,甚至鸟兽花木,各方面知识几乎无所不包。每个对句都

隐含着是非评判,美恶赞毁,把知识教育和道德培养,紧密融合

为一体,学子受益必定匪浅。

  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为高等蒙学教材,后人誉之为家

训学之祖。可以肯定地说对现代家教会有许多启发教育作用。

读过此书的人都会深深感叹上起自春秋先祖颜回,中至于颜之

推,下及于唐代颜真卿,颜氏家风及历代所出名人事迹,令人歌

而泣之。

    传统蒙学能够利用中国语言文字的独特性,注意音、形、义

的奇妙的表达方式,许多读物多采用韵语,以使文章琅琅上口,

容易记忆。多采用对句,以使词义交互贯通,相较辉映,自成异

趣。传统教材《三字经》,三字成句,文浅而意长;《千字文》,四言

叶韵,多用常用字,且无一重复。代代传习,家喻户晓,已成社会

大众读物。《千家诗》虽说选材尚有缺陷,但其中五言七言律诗

绝句,都对句工稳,整齐规范,平仄准确,尾韵谐和。

    蒙学教材多出于名人大家之手,其中学者文人占一大部分,

如司马相如、扬雄、班固,蔡邕、束皙、朱熹、王应麟、周兴嗣等。

另外还有一些高官也参与教材编写。如:李斯、赵高、胡毋敬、史

游等。这不仅能提高教材声誉,引起社会重视,而且即或是高

官,也都是博通古今的学问家,对于教材的编写质量自不待言,

都是有保障的。

    古人对人类心理的某种把握,并不亚于现代人。传统蒙学

重视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他们根据年龄特点,初等教材都浅显

易懂,形象具体,活泼生动,切合实际。又大量选编历史故事、民

间传说作为教学内容。这种编辑主旨很容易引起学习情趣,在

欢乐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道德,效果肯定是巨大的。

    传统的蒙学教材,各代虽然有所不同,但都保持相对的稳定

性。那些在教育实践中效果良好的内容都能尽量保持稳定。同

时又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因时而变,进行适当的修订,才可以保

持优秀蒙学教材的稳定地位。


古文观止卷之五(汉文)

五帝本纪赞

《史记》

    太史公司马迁自谓也。迁为太史公官。日:学者多称五帝,尚

矣。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尚,久远也。学者多称五帝,已久远

矣。o锁一句,下即捷转。然《尚书》独载尧以来,其可徵而信者,莫如

尚书。然其所载,独有尧以来,而不载黄帝、颛顼、帝喾。则所徵者,犹有

藉于他书也。o二转。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同□。绅先

生难言之。驯,训也。百家虽言黄帝,又涉于神怪,皆非典雅之训。故当

世士大夫皆不敢道,则不可取以为徵也。o三转。孔子所传《宰予问

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五帝德》、《帝系姓》二篇,见《大

戴礼》及《家语》,虽称孔子传于宰我,而儒者疑非圣人之言,故不传以为

实。则似未可全徵而信也。o四转。余尝西至空峒,空峒,山名。黄帝

问道广成子处。北过涿鹿,涿鹿,亦山名,在妫州。山侧有涿鹿城,即黄

帝尧舜之都。东渐尖。于海,南浮江淮矣。点东南西北,与篇中作映

带。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余身所涉

历,见所在长老,往往称黄帝、尧、舜旧迹,与其风俗教化,固有不同。则他

书之言黄帝者,亦或可徵也。o五转。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古文,

《尚书》也。大要以不背《尚书》所载者,为近于是。然太拘泥,则不载者岂

无可徵者乎?故日近是也。o六转。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

《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同第。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

备载则有《五帝德》等篇。我观《国语》,其间发明二篇之说为甚章著。顾

儒者但不深考,而或不传耳。其二篇所发明,章著而表见,验之风教固殊

者,皆实而不虚,则亦或可微矣。O七转。《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

时见于他说。况《尚书》缺亡,其间多矣,岂可以其缺亡而遂已乎?其尚

遗佚,若黄帝以下之事,乃时时见于他说。如百家《五帝德》之类,皆他说

也。又岂可以缙绅难言,儒者不传,而不择取乎?o八转。将《尚书》《国

语》等一总。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事在

疑信间,则当会其意。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不能择取。而浅见寡闻者,

固难为之言也。o九转。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应文不雅驯。故

著为《本纪》书首。余非止据《尚书》论次尧以下,且并黄帝、颛顼、帝喾

而论次之。于《五帝德》等书,择其言之尤雅者取之。则其不雅者,在所不

取也。o结出一生作史之意。

    此为赞语之首,古质奥雅,文简意多。转折层曲,

    往复回环。其传疑不敢自信之意,绝不作一了结语,乃

    赞语中之尤超绝者。

项羽本纪赞

《史记》

    太史公日:吾闻之周生汉时儒者。日:“舜目盖重瞳子。”又闻

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异。邪?何兴之暴也?重瞳,两眸子。

苗裔,后嗣也。暴,骤也。o从兴之暴想到舜。然舜羽非伦,故又想到重

瞳子。史公论赞,往往从闲处写,极有丰神。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

去声。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升。数。上声。o秦二世元年七

月,陈涉等起大泽中。蜂起,言多也。斯时相与争天下者,不可胜数,而欲

崛起定霸,盖亦甚难。o振数语,逼入项羽,有势。然羽非有尺寸,乘

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

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乘势,乘豪杰之势

也。五诸侯:齐、赵、韩、魏、燕。O一段正写其兴之暴。极赞项羽。及羽

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背关,背约,不王

高祖于关中。怀楚,谓思东归而都彭城。义帝,楚怀王孙心,项梁立以为

楚怀王,项羽尊之为义帝,后徙之长沙,阴令人击杀之江中。o一贬驳。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二贬驳。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三贬驳。o前后兴亡二

字相照,三年五年,并见兴亡之速,俱关键。过矣谬哉,唤应绝韵。

    一赞中,五层转折,唱叹不穷,而一纪之神情已尽。

秦楚之际月表

《史记》

    太史公读秦二世。楚项氏。之际时天下未定,参错变化,不可以

年纪,故列其月。日:初作难,发于陈涉;一段。虐戾灭秦自项氏;二

段。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同阼。成于汉家。祚,位也。

o三段。三样写法。五年之间,号令三嬗,同禅。自生民以来,未始

有受命若斯之亟也!三嬗,谓陈涉、项氏、汉高祖。o总承上三段作结。

    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年,德洽百姓,摄行政事,考之

于天,然后在位。考之于天,即《孟子》所谓人归天与也。o一段。汤、

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余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

侯,犹以为未可,其后乃放弑。会孟津二句,单言武王,举武以见汤

耳。o二段。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

百有余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章,显大也。o二段。o俱反上

三段。数十年,十余世,百有余载,句中有眼。以德若彼,指四代。用力

如此,指秦。盖一统若斯之难也!总承上三段作结。





商品评论(3条)
  • 主题:纸张虽差,但内容相当好

    再回来评论一下。注解是古人的夹注,用不同的字体夹在行文中间,算是比较详细了。只是没有现代人的注释。最后还补充了七八十篇没有收录到古文观止里的古文名作,只是这些没有注释。相当好的一部可随身携带的古文名作集合。

    2017/4/8 17:06:35
  • 主题:入门级的国学读本

    看这些国学方面的书,一定要挑选出版社,我的首选是岳麓书社,但是这本书胜在价格啊,就当一本入门级别的吧,买来给孩子看看还是可以的,印刷质量就不要太奢求了,没错误即可了~

    2015/4/7 19:56:20
  • 主题:纸张略差,导致显得很厚(541页)

    包含全部古文观止十二卷的内容,外加附录70篇。正文间夹有古人的批注,之后是古人就全文的点评,无任何今人的翻译注释或者校正之类。附录无任何注。里面有若干整页的插图。 总之,因为去除了多余的翻译,非常适合有一定文言基础的喜爱古文的朋友,对中学生可能不是很合适。

    2013/12/1 16:32:03
    读者:wey***(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