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7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7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4-01
开本: 大16开 页数: 617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135.3(3.4折) 定价  ¥3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7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7419610
  • 条形码:9787507419610 ; 978-7-5074-1961-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7 本书特色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7》中国院士谈中国城市发展,学者分析中国城市新进展,百姓关注的中国城市状况。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7 内容简介

在总结中国城市发展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认真反思在过去一年中发生的种种发人深省的问题。3月初,重庆市九龙坡区的一起拆迁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广泛关注。5月底,由于太湖流域大面积蓝藻暴发等原因,引起水源地水质污染,严重影响无锡市近百万群众的正常生活。年末,温州、东莞、乌鲁木齐先后发生重大城市火灾事故,等等。*近,我国部分省区发生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交通和供电中断,严重影响经济运行,给群众生活带来很大困难。面对我国城乡建设中出现的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矛盾日渐突出,以及灾害暴露出各地在交通、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痛定思痛,认真加以解决。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下决心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已经到来的2008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年。2008年我国还将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联合国将在南京举办第四届世界城市论坛。城市发展面临的任务重大而艰巨。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7)》,是以“科学发展、依法建设、和谐城市”为主题,对这一年全国城市发展历程的综合评述和总结。按照近年来已经大体形成的结构框架,《报告》分为论坛、综论、观察、专题和案例五篇,加上附录等共60个章节,内容丰富。《报告》是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组织各领域专家,以第三方的立场,一年来辛勤工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报告》作为年度性的专业文献,其持续出版将有助于国内外各界把握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和脉络。我衷心希望编著者们能不断总结经验,将《报告》越办越好。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7 目录

论坛篇
 发展模式转型与人居环境科学探索
一、19~20世纪的发展模式与人类环境探索的三大主题
二、新机遇新挑战
三、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探索与提升
四、方法论与行动指南
 京津联手营建现代化区域城市
一、从区域城市的视角审视京津联手
二、坚持改革和开放的理念促进区域城市建设
三、天津海港城市建设在提速
四、打造网络全国的航空、铁路枢纽
五、联手共建生态文明
六、城市的文化品位积聚软实力
 城市规划的生态与文化内涵
一、生态(Ecology)——城市规划中一个热点的概念
二、文化(Culture)——城市规划理念的一种升华
三、结束语——规划师的历史责任
 有序城镇化与和谐社会
一、中国实现有序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二、中国城镇化和非洲城市化的比较
三、正确的村镇建设方针与城乡协调发展
四、扩大推行“四线”调控,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五、实现循环用水,应对城镇水危机
六、通过“堵”、“疏”两手抓来破解耕地保护的难题
七、以优先发展公交和实施需求管理应对交通堵塞
八、推行绿色建筑与创建生态城市
 中国节能减排的行动与进展
一、打出政策“组合拳”,节能减排效果显现
二、节能减排目标是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三、加大攻坚力度,确保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
 城市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
一、我国城市文化建设应当注意避免的问题
二、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新趋势
三、从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
 《物权法》与城市房屋征收拆迁补偿制度的变革
一、《物权法》的新规定
二、关于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进行城市房屋征收拆迁
三、关于因非公共利益的需要进行城市房屋征收拆迁-
四、结束语
 科学发展,城乡统筹——广州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工作思考
一、广州的城市定位
二、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
三、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城镇体系规划
四、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五、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六、产业布局
七、老城区改造提升和新区建设
八、规划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九、结束语
综论篇
观察篇
专题篇
案例篇
附录篇
展开全部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7 节选

发展模式转型与人居环境科学探索 吴良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
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了工业文明,史无前例地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城乡大发展,同时也为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了空前的危机。当今社会从过去发展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需要适应新的形势,转变发展模式。人居环境科学也应适应形势需要,积极地加以发展。
一、19~20世纪的发展模式与人类环境探索的三大主题
1.西方社会的环境意识与发展模式的领悟
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了灿烂的工业文明,生产关系的改变史无前例地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l9—20世纪的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与大城市的兴起,但“旧技术时代”对环境的破坏也加速了今天的“环境危机”。
(1)“旧技术时代”对环境的破坏与“环境危机”
工业化和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是逐步加剧的,严重的公害事件往往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发生,而社会对它的认识直到环境状况趋于恶化并危及人们健康时,才予以公开承认。
20世纪50年代后,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十大公害事件”等环境灾害,1973年石油危机带来了一系列不安的警告。1972斯德哥尔摩会议提出“人类环境宣言”,发出“只有一个地球”(“Only one earth”)的预警,全世界范围对环境的注视带来了“环境科学”的兴起。1972—1992年,人类用了20年的时间,迎来了全球高峰会议:“环境与发展的里约会议”,在众说纷纭下通过了“21世纪议程”。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