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野性亚马孙:一个中国科学家的丛林考察笔记

野性亚马孙:一个中国科学家的丛林考察笔记

作者:张树义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4-01
开本: 24开 页数: 160
读者评分:4.8分4条评论
本类榜单:科普读物销量榜
中 图 价:¥18.7(5.2折) 定价  ¥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野性亚马孙:一个中国科学家的丛林考察笔记 版权信息

  • ISBN:9787807630074
  • 条形码:9787807630074 ; 978-7-80763-007-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野性亚马孙:一个中国科学家的丛林考察笔记 本书特色

本书是广西科技出版社与中国**影响品牌杂志《中国国家地理》联合打造。
  一百多幅动人心魄的精彩照片,零距离探秘人类鲜有涉足的亚马孙雨林深处,诸多人们从未见识的雨林生命照片,光怪陆离,作者倾心呈献。是我国至今出版过的关于亚马孙雨林世界*生动、*深刻、*有趣的书。
  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个中国科学家的丛林考察笔记,为你演绎:
  ★与横悬的巨蟒较量
  ★ 凶猛的美洲豹与我捉迷藏
  ★ 亚马孙切叶蚁竟会用树叶来种蘑菇
  ★小心幽灵般的吸血蝙蝠
  ★ 新猴王弑婴行为的背后真相
  ★植物的繁殖计谋大揭秘
  特别推荐:书中每个章节均有 你知道吗?栏目,其中内容会让你增长不少知识!
  ★ 奇妙的丛林生活,美丽的热带雨林,神奇的棕色卷尾猴。那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啊,充满了 灵动与绿色!大自然与人和动物的关系,在作家的笔下自如地展开,华丽而朴实,艰苦而惬意,美景、美文、好书一部,千金难求!
          ——张腾岳(CCTV《走近科学》主持人)
  野性和原始交融,
  恐怖与神奇并存,
  雨林的奥妙,
  自然的和谐,
  在这里演绎得淋漓尽致……
  ★ 一百多幅动人心魄的精彩照片,零距离探秘人类鲜有涉足的亚马孙雨林深处;诸多人们从未见识的雨林生命照片,光怪陆离,作者倾心呈献。
  ★ 是我国至今出版过的关于亚马孙雨林世界*生动、*深刻、*有趣的书。
  ★ 热带雨林只占全球总面积的6%,但其中的物种却占全球二分之一以上,且正在快速遭到破坏,全球关注度与日俱增。
  《野性亚马孙》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树义博士对他在亚马孙雨林中极为独特而有趣的亲身经历的描述。作为**位到南美洲热带雨林进行科学考察的中国人,作者在书中展示了他在亚马孙丛林生活19个月获得的大量一手资料,具有很高的科学及观赏价值。
  本书是一本很好的科普读物,通过对妙趣丛生又险象环生的野性丛林的描述,展示了动物研究工作者执着的探索精神、细微的观察力和科学的分析方法。本书图文并茂,极富情趣,展现了一幅幅原始森林珍稀动植物的美丽图景。原国家科技部马颂德副部长特为本书撰写了序言《被自然的博大美妙所震撼》,对本书给予了高度评价。

野性亚马孙:一个中国科学家的丛林考察笔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很好的科普读物,通过对妙趣丛生又险象环生的野性丛林的描述,展示了动物研究工作者执着的探索精神、细微的观察力和科学的分析方法。本书图文并茂,极富情趣,展现了一幅幅原始森林珍稀动植物的美丽图景。国家科技部马颂德副部长特为本书撰写了序言《被自然的博大美妙所震撼》,对本书给予了高度评价。
  《野性亚马孙》是一本有趣的故事书。它展示了南美原始森林中许多动植物的美丽图景:味道浓烈的野菠萝,缠绕多变的龟藤,在共生黄蜂帮助下繁殖的半寄生树;美丽的箭毒蛙,可爱的蜂鸟,浩浩荡荡的切叶蚁群,顽皮的卷尾猴,凶猛的美洲豹,血腥的吃人鱼,幽灵般的吸血蝙蝠,残忍的鳄鱼……博大精深的亚马孙,精巧无比的大自然!透过字里行间,我深切地体味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正如他与那只名叫杜戈的鸟,宛如父子或朋友般情深意浓。

野性亚马孙:一个中国科学家的丛林考察笔记 目录

自序:那段刻骨铭心的丛林岁月
序言:被自然的博大美妙所震撼
奔向法属圭亚那
初入丛林,领教雨林的“雨”
热带雨林,难以名状的奇特世界
告别现代文明,开始丛林生活
**个丛林之夜在野兽的咆哮中度过
险些踩到毒蛇
与美洲豹捉迷藏
我的主要工作:追踪卷尾猴
遇到种蘑菇的切叶蚁
蜘蛛猴向我进攻
食蚁兽造访努里格
金刚鹦鹉——美丽的大力士
同事玛霞用友善的方式研究箭毒蛙
亚马孙食鸟蛛把同事的靴子当成了“家”
曾经难倒博物学家的奇特动物——树懒
拍摄小蜂鸟
与蟒蛇较量
小心吸血蝙蝠!
丛林里的“丢人”事件
我得了奇怪的“几何皮肤病”
我的故事成了新闻
一只小鸟把我当成妈妈
努里格人的科学研究
棕色卷尾猴行为生态的新发现
植物的繁殖计谋
动物与植物协同进化
我有一个希望
后记
展开全部

野性亚马孙:一个中国科学家的丛林考察笔记 节选

奔向法属圭亚那
  1991年4月8日早9点35分,天高云淡。从巴黎南郊的奥利机场,乘波音747,我飞往法属圭亚那。靠着机窗俯瞰,蜿蜒的塞纳河变得越来越细小,飞机离开巴黎上空。9个小时后,飞机抵达南美洲法属圭亚那的首府卡宴。
  我在卡宴小憩了几天,并结识了几位在未来的几个月中将同在丛林里生活的朋友、同事。其中一位是长得很帅气、身材适中的法国女孩———阿妮娅,她20刚出头,妈妈是法国人,爸爸是英国人。另外两位是荷兰人,男的叫福朗斯,大约40岁,是瓦格宁根大学的教师。他脸庞红红的,说话略有口吃,接触不到3分钟便会让人感受到这是位不拘小节的好人。女的叫玛霞,30岁出头,金发碧眼,身材苗条,颇为秀气,甚至可以说有几分迷人。她是位业余或者说自由的野生动物研究人员,对两栖和爬行动物情有独钟。
  还有一对撒拉马干丛林黑人兄弟———戴斯牟和维牟,他们40多岁,矮个子。由于对热带雨林非常之熟悉,身体又好,兄弟俩长期受生态站的雇用,做一些体力工作。此次航行,他们便是我们的“ 船长”和“ 大副”。
  说起撒拉马干人,首先要谈谈南美洲的近代史。15世纪后半期,西欧的封建社会土崩瓦解,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而商品交换的手段是黄金,故此,这些大西洋沿岸国家渴望开辟通往中国和印度的直接航道,似乎那里有取之不尽的黄金。当时,人们已确信地球是圆的,意大利天文学家认为从欧洲朝西航海比朝东陆行到中国和印度的距离更近。于是,一个错误的判断导致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
  欧洲人的到来给在南美生活的印第安人带来了一系列灾难。苏联作家马吉多维奇在《世界探险史》一书中这样描写到:
  “印第安人在数量上占优势,但使用的武器是原始的,而且不会打仗,只知道以密集的人群向西班牙人进攻。西班牙部队则分成若干不大的小队展开行动,选定能够发挥骑兵队作用的战地;骑兵队冲进印第安人密集的人群,用马蹄把印第安人踩死;西班牙的猛犬更是把这些可怜的土著吓得胆战心惊。
  “占领者带来的传染病,特别是天花,也夺走了成千上万印第安人的生命。没有逃脱出西班牙人手掌的印第安人均沦为奴隶,被迫在种植园和金矿进行劳动。这些侵略者不仅用繁重的劳动把印第安人折磨得精疲力竭,而且还让奴隶们为其捕鱼和狩猎,或者用吊床把他们抬着周游四方。
  “他们抓来了女奴给他们干家务活。他们抢夺了许多印第安女人,与她们一起过着无耻的多妻制生活。为了寻欢作乐,他们甚至还把不幸的印第安人作为射箭的活靶子。
  “基督教徒们用自己的马队、利剑和标枪对印第安人实行血洗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印第安人也理所当然地杀死几个白人。于是基督教徒们共同商议:如果印第安人杀死一个基督教徒,那么基督教徒一定要杀死一百个印第安人作抵偿。”
  于是,一个又一个岛屿上的土著居民被灭绝了。由于南美洲印第安人数量骤减,而殖民者又需要奴隶到植物园和金矿上干活,于是便从非洲掠了许多黑人到南美充当劳工,撒拉马干丛林黑人就是其中的一族。
  今天的撒拉马干人已经无从知道自己的祖先来自非洲的哪一个国家,也不了解他们*早是在什么时候来到这块陌生土地的,唯一知道并引以为自豪的是这些先人不甘心做奴隶而从殖民者的庄园里跑入莽莽的原始丛林,流落和发展成南美大陆新的“ 土著”居民。
  当历史由残酷的屠杀和奴役演变为和平,撒拉马干人也逐渐走出丛林,定居在与法属圭亚那相毗邻的苏里南。
  撒拉马干丛林黑人没有文字,但却有本民族的语言,听起来似乎像是变形和简化的英语,他们的历史便是靠着一代代的口碑相传记录到今天。撒拉马干人的婚姻和家庭迄今还保留着浓重的母系氏族色彩:一个家庭中母亲具有绝对的权威,可以随时放弃与之共同生活的丈夫而接纳新的异性,但每一时期只能有一个异性。孩子出生后通常跟母亲一起生活,很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亲生父亲是谁。
  戴斯牟与维牟便是同母异父的弟兄,也分别与不同异性生育过儿女。他们哥俩原本生活在苏里南,由于那里的生活水平和工资较法属圭亚那低得多,故此到努里格来打工。
  关于苏里南的撒拉马干民族,我在史学资料中查到这样一段相关的文字:这个民族在南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85年,当时,非洲黑人和当地土著的奴隶大逃亡,并形成一个新的社群部落。
  在几代人的时间里,荷兰武装都试图要消灭这个部落,但一直未能如愿。1761年,欧洲白人放弃战争而选择了和平,撒拉马干人从此获得解放。
  初入雨林,领教雨林的“雨”
  4月11日上午,带着行囊和一大堆食品,我们一行6人驱船向生态站方向进发。戴斯牟和维牟不知从什么地方搞来一条木船,十几米长,涂着鲜红的颜色,有马达安在船尾。我们快速地将物品装入小船,马达便发动了。两位丛林黑人朋友看起来很有经验,戴斯牟在船头指挥,维牟在船尾操纵动力,小船疾速地驶向前方。
  赤道地区的太阳真叫毒,才十几分钟的光景,大家便不得不照料自己裸露在外、被晒得发疼的皮肤了。只有这时,人们才能意识到黑皮肤在热带地区有多大的优越性。
  更残酷的是“ 乘客”还不能打伞,因为这会隔断戴斯牟与维牟的视觉联络,而河道里有不少暗礁。于是,阿妮娅、玛霞、福朗斯和我4个人不约而同地换上长衣长裤,尽量裹得严严实实的,宁可出汗也不愿被阳光晒脱皮。
  不时地,几只羽色黑白相间的鸟嬉戏般地追逐飞快行驶的船,它们一会儿从我们头上掠过,一会儿又擦着水面激起串串浪花,我们的出现似乎给它们带来了新鲜和快乐。过了一会儿,天空飘来一片云,戴斯牟告诉大家尽快把相机和怕雨的东西收拾好。我似乎不太相信,就这么一小片云真的会有雨。
  正在迟疑之间,豆大的雨点已经噼里啪啦地落下来。顿时,河面出现无数个麻点,雨滴与水面碰撞出一片弥漫的雾气。大家根本无处躲藏,只好掀起衣服盖住头,任凭雨水倾泻到身上。
  两三分钟后,云朵飘走了,又是艳阳高照,船上的人却个个成了“ 落汤鸡”。戴斯牟和维牟只穿着背心和短裤,根本不在乎下不下雨,笑嘻嘻地拿我们四个逗趣。不过,好在这里的阳光烘干效果极佳,十几分钟的光景,衣服全干了。谁知,刚晴了没有多长时间,不知从什么地方又飞来一片云,接着又是一阵倾盆大雨,全船的人洗了第二次淋浴。
  就这样,几小时的航程,身上的衣服是湿了干,干了湿,好一通折腾。而且,不仅上面的雨水搞得我们狼狈不堪,下面的河水也来找麻烦。原来,木船年久失修,从板缝中不断向船舱渗水。于是,我们4位“ 乘客”又多了一件活计:用小盆向外舀水。不过这倒也好,大家轮流“ 坐庄”,少不了开些“ 国际”玩笑。不知不觉中,时间飞快地过去了。
  逆流而上,河道越来越窄,河床也越来越低,一块块硕大的石头和一片片滩涂不时突兀出河道。两岸的景色也变了样,气生根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粗大的板状根。高大的树郁郁葱葱,耸立挺拔;有一些还正开着花,姹紫嫣红地吊在水面上。花和树的影子倒映在水中,红花、绿林、碧水交织在一起,再配上蓝蓝的天空,真是诗情画意,美不胜收。偶尔,摩托船隆隆的马达声也会将正在石头上晒太阳的乌龟吓得连滚带爬地钻进水里,或者轰起一大群正在滩涂上休息的黄蝴蝶。
  忽然,维牟喊了一声:“ 快看左边!”大伙的头齐刷刷地扭过去。
  哇!是一群松鼠猴,至少有二三十只。它们的体型大小如猫,其蹿蹦跳跃的灵巧劲儿宛如松鼠。这些猴子的颜色很鲜艳,身体灰黄,黑色的嘴唇和鼻孔就像刚刚触过黑墨水瓶似的,十分逗人喜爱。
  松鼠猴是卷尾猴类中*小的一种,常成群结队出游,有时一个家族群的成员可达近百只,在丛林中十分引人注目。此外,它们还有个特殊的习性,喜欢在河流附近的森林里活动,也许是因为这类生存环境中的天敌相对较少。
  维牟将船速减慢下来,以便让大家好好地观察,松鼠猴们却不理解我们的意图,连蹿带蹦地向密林深处遁去。亚马孙的动物种类异常丰富,因为森林茂密,加上河滩地带河水定期泛滥,迫使许多动物必须学会攀缘。而树枝和藤本植物承受不住重物的压力,所以动物一般体型较小且生活在树上。
  逐渐地,河道变得越来越狭窄,而且曲折多弯,好几处竟成了曲别针状,水流湍急。在一个个拐弯处,小船被漩涡卷得难以控制,顺着激流颠簸起伏。戴斯牟沉着镇定,稳坐船头,左起右落,尽力将船稳住。突然,前方出现了一个急拐弯,河道仅有二十几米宽。它的左侧完全被沙石淤住,右侧靠近石壁的水流很汹涌,一个个漩涡清晰可见。维牟似乎想避免船触到岩石上,把船稍微偏左了一些,没想到船竟一下子搁浅了。戴斯牟试图用撑杆将船推入深水处,一下、两下、三下,用尽了力气,还是没能成功。
  于是,几位“ 乘客”都跳入水中推船。大家几乎使出了吃奶的劲儿,一点点地向前移动。维牟也加足了马力,猛地,船冲进了深水,我赶紧抓住船帮,只觉得身后的水在向下旋。我陡然紧张起来,用手拼命地把住船帮,生怕被漩涡卷走。维牟从船后方冲过来,用力将我拉起———好险!
  傍晚,天已经快黑了,船到达了一个废弃的中转站。沿着崎岖的小道,用头灯照着路,大家以*快的速度将物品从小船卸到岸边,盖上帆布,以防下雨。雨林里的雨,也的确是说下就下,刚收拾停当,瓢泼大雨便脚跟脚地到了。还好,中转站废弃的房间里有几根比较干燥的树枝。大家点燃篝火,围坐在一起,吃着各种各样的罐头食品,一边谈笑,一边欣赏雨水敲击房顶发出的噼里啪啦的响声。
 ……

野性亚马孙:一个中国科学家的丛林考察笔记 相关资料

野性和原始交融,恐怖与神奇并存,自然的奥妙,自然的和谐,在亚马孙那里演绎得淋漓尽致,令人赞叹,令人神往。如果你想领略自然的魅力,那就去亚马孙;如果你没有机会去亚马孙,那就读读《野性亚马孙》。
            ——刘嘉麒(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野性亚马孙》给人一种淳朴的美感。美在原生态的丛林,美在栩栩如生的生物群,美在难得的动物神态,美在作者对亚马孙的深情。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人与自然和谐的天籁之音。
           ——高登义(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
  《野性亚马孙》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科学家的浪漫情怀,一个作家的科学精神,一个探险家的豪迈个性。这本书一定会激发很多人对于大自然的神秘的向往,对于科学研究的严谨的了解,对于人类致力于探索发现事业的执着追求的赞叹!
           ——张 波(《DEEP中国科学探险》出版人)
  奇妙的丛林生活,美丽的热带雨林,神奇的棕色卷尾猴。那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啊,充满了灵动与绿色!大自然与人和动物的关系,在作家的笔下自如地展开,华丽而朴实,艰苦而惬意,美景、美文、好书一部,千金难求!
           ——张腾岳(CCTV《走近科学》主持人)

野性亚马孙:一个中国科学家的丛林考察笔记 作者简介

张树义,1964年出生于吉林省临江市。
  1994年获法国居里大学生态学博士学位;1995年人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996年人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0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2001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2006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张树义教授是第一个到亚马孙热带雨林进行长期野外研究与考察的华人学者,曾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位于法属圭亚那原始森林里的生态站工作19个月。
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商品评论(4条)
  • 主题:一个中国科学家的丛林考察笔记

    一个中国科学家的零距离探秘人类鲜有涉足的亚马孙雨林深处,诸多人们从未见识的雨林生命照片,光怪陆离

    2017/9/24 14:23:36
    读者:lin***(购买过本书)
  • 主题:比较旧的书了。

    印刷不是很好。当游记看吧。

    2017/7/4 16:06:20
    读者:pjs***(购买过本书)
  • 主题:印刷很不错

    彩图印刷的很漂亮,看着玩

    2014/12/5 17:53:31
    读者:201***(购买过本书)
  • 主题:图文并茂,质量相当好

    图文并茂,质量相当好

    2012/3/2 6:44:24
    读者:mcw***(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