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当代亚太国际关系与地区合作

当代亚太国际关系与地区合作

作者:喻常森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暂无
开本: 16开 页数: 196 页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24.9(8.3折) 定价  ¥3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当代亚太国际关系与地区合作 版权信息

当代亚太国际关系与地区合作 节选

nbsp;   言
注新生
    20世纪80年代初,本人从求学时期就开始步入并见证了中山大学地区问题研究
的艰辛跋涉,感受良多。在有着深厚学术传统的东南亚研究所学习和工作20多年,
受惠于老一辈历史学专家们的言传身教,看着这个只有岭南特色的学术团队乘广东改
革开放先行的春风,在国内高校率先走出国门,开展与国外的合作研究,举办国际学
术会议,逐步成为国内外东南亚问题研究学者们会聚切磋的一个知名学术机构,不乏
作为后辈的欣喜和骄傲。本人还有幸亲身参与东南亚地区史、地区国际关系研究生教
学单位的学科建设,撰写和出版国内**批地区史、华侨史和区域国际关系专著和教
材。这些在今天看来印刷简朴却仍然不失学术参考价值的成果,为那段学术前行的历
史留下令人感慨的珍贵回忆。
    可喜的是,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山大学新的国际问题研究团队又开始在继承传
统、与时代并进的道路上继续努力探索。得益于来自全国著名高校的一批年轻博士的
加入,我们的研究领域得以扩展,教学和科研视野从过去的东南亚拓宽至整个亚太地
区,特别是把东北亚和美国纳入了我们的关注重点。我们就区域国际组织、地区安全
合作、国际反恐、区域公共治理等专题举办了多次国际学术研讨会,陆续出版了新的
专著和文集。过去的地区史、国别史专业点也发展为今天的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学
科。这本由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国际关系学系中青年学者共同编撰的
《当代亚太国际关系与地区合作》,正是体现近年学科发展的一本探索性新作。
    严格地说,亚洲太平洋这个区域概念的出现不过半个世纪,真正为世界所关注则
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迅速增长和政治崛起,使这
个地区的国际事务吸引了政治家、企业家和学者越来越广泛的注意。首先从美国开
始,各种以亚太冠名的国际组织、学术机构纷纷建立,相关的学术刊物和出版物更是
令人目不暇接。记得本人求学初期首先涉猎的与亚太有关的著名刊物还是那本
PACIFIC AFFAIRS,而如今在谷歌互联网引擎上搜索,Asia-Pacific一词下的结果竟然
超过了2亿条。信息化时代文献资料的超常膨胀其实还是反映了现实国际和地区事务
的日益纷繁复杂和强大的吸引力。人们的目光早已超越了固有的狭小地域和民族国家
的界限,不断探询对我们生活在其中的更为广阔的人类政治、经济和社会共同体的认
识。
     但是,即使到了今天,亚太这个词汇对于世界来说,仍然是一个宽泛且不完全确
定的地理概念。有学者形象地将其称为太平洋盆地(Pacific Basin)或者是环太平洋
地区。这个称谓和视角具有鲜明的海洋观念,也确实反映了全球化时代的跨国交往和
互动,更体现为一种以海洋为中心、深入内陆的交叉网络结构。在联合国亚太经济社
会理事会(ESCAP)的名录上,既包括我们习惯理解的东北亚、东南亚、大洋洲、
北美和中南美洲国家,还伸展到了南亚,甚至东南欧(格鲁吉亚、亚美尼亚)。这一
方面体现了地区性国际组织越来越明显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代泛区
域一体化的努力必将导致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学习和研究国际问题的学
者包括青年学生应该具有更加宽阔的人文胸怀和学术视野,既踏踏实实地从微观着
眼,细心求证,又不拘泥于现存的理念和框架,重视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关联,实现
从国家到地区和世界的跨越。
    本书的结构经过作者们的反复讨论,力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种关联和跨越,包
含了对地区国际关系体系、区域大国间互动、地区国际机制和制度、以海洋为重点的
地区热点问题的探讨。在有限的篇幅内,作者力求凸显本地区国际关系的精要,以适
应指导高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习需要。我期望它能够成为具有一定启发性
和引导性的比较有特点的参考教材。
    2007年12月

第六章
亚太框架下的中日关系
    中国与日本都是亚太地区的大国,1972年两国关系正常化之后,双边经贸往来
迅速升温。虽然中日彼此间龃龉不断,但在经济、贸易、科技、文化及体育等诸多方
面,两国间的合作发展顺利。两极格局解体之后,笼罩在亚太地区的美苏争霸阴霾消
散了,中日关系中固有的问题开始深化,*终导致两国关系不断僵化甚至恶化。进入
21世纪以后,中日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态势。虽然两国经贸交流依然活跃,
但政治关系却持续僵冷,各种对立与摩擦有增多的趋势。本章阐述了“冷战”后中
国与日本之间发生波折的历史问题,并力图对中日间的矛盾做结构性的探讨,从而指
出中国与日本之间日益增强的不信任,究其根源,*终是由于地区主导权力的竞争。
本章*后还分析了中国与日本合作的可能性及其对亚太地区稳定与发展的影响。
    **节  “冷战”后中日关系的波折
    自1972年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
展,双边高层领导人保持经常性接触,两国在各个层次上进行着频繁交流。政治、经
济和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和扩大是两国关系稳定的基础。“冷战”结束之后,中日关
系的发展遇到了许多矛盾和障碍。两国关系的发展极其不和谐,呈现出所谓的“政
冷经热”现象,甚至可以说,中日问的“政冷”已经促使“经热”降温。当然,就
其性质而言,所谓“政冷”现象,截然不同于敌对、交战或断交状态下的“政冷”
状态。它是指正常外交关系条件下的“政治关系相对冷淡”的现象,是以两国间政
治关系不破裂为限度,并受到中日双方一定程度上的控制和管理的一种“政冷”局
 面。①
  一、中日经贸关系的降温
  日本对华贸易的“中国热”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次是1972年的恢复邦交
热。第二次是1978年《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后的热潮。在《日中和平友好条
约》缔结前,日中两国还签订了长期贸易协定。第三次是1984年中国决定开放沿海
城市以后,日本的电视机、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大量流人中国市场,但是1985年日
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参拜靖国神社引起了中国抵制日货运动。第四次是1992年邓小平
南方谈话发表以后,日本企业又趁着日元升值的优势,大举进入中国。但是,到了
90年代中后期,因为中国投资环境、亚洲金融危机、台湾海峡危机等问题,日本企
业开始从中国撤出,对中国的悲观论也随之盛行。近期出现了对中国投资的第五次热
潮,但是这次“中国热”与以往的四次不同:不一定是因为中国市场吸引了日本企
业,而是因为日本政治不景气而导致日本企业把眼光转向中国。②
    “冷战”结束之后,中日两国在经贸领域的交流是两国战略利益*大的交汇点。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日两国贸易曾一度发展较快,每年以100亿美元的速度增
长。那时人们曾乐观地预计,2000年前两国贸易额便可达到或超过1000亿美元。由
于受亚洲金融危机和两国政治关系的影响,直到邦交正常化30周年(即2002年),
双边贸易额才达到人们所期待的1000亿美元。进入21世纪以来,中日双边贸易总额
不断刷新记录,2001年为877.5亿美元,2002年为1019.1亿美元,2003年达到了
1335.8亿美元,2004年为1678.9亿美元,4年里差不多翻了一番。虽然日本在2004
年失去了长达11年之久的中国*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但中国却取代美国成了日本*
大的贸易伙伴。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累计金额虽然已位居国外对华直接
投资的第二位,但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仅占4.4%,低于日本对美国和欧洲的
投资比例(分别为20%、30%),甚至还低于日本对亚洲“四小龙”和东盟的投资
比例(分别为6.7%、5.7%)。⑧与主要贸易伙伴相比,中国同日本的贸易增长并不
快。2000年到2004年的4年中,中国同主要贸易伙伴的年均贸易增长水平分别是:
同美国增长20.1‰,同韩国增长27.0%,同东盟和欧盟分别增长率31.5%和
22.2%,而与日本增长为19.6%。以2004年为例,中国同美国贸易增长34.3%,同
韩国贸易增长42.5%,同东盟和欧盟贸易增长分别为35.3%和33.6%,而同日本的
 贸易增长仅为25.7%。实践证明,政治关系“冷”,经济关系也开始变“凉”。①
  二、中日政治关系的日益僵化
  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开始发生剧烈变化。由于泡沫
经济的崩溃,日本经济长期处在一种低迷徘徊状态,10年间没能走出低谷。经济问
题的日渐突出,导致了日本政治结构的变化。其中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日本朝野上
下右翼势力抬头,活动空间日趋扩大。日本右翼势力主张修改《日本和平宪法》,推
卸侵略战争责任;在中日关系上主张亲近台湾,与中国大陆对立。日本政府对中国的
外交虽然没有因国内政治势力的分化组合发生根本改变,但是,影响中日关系顺利发
展的各种因素正在日渐突出地表现出来,并有激化的趋势。
    与之相对应,中日关系也在发生新的变化。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中国产
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加强,日本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已在各个方面对日本构成威
胁。例如,1996年9月17日,日本国会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就声称中国是东亚地
区潜在的主要军事威胁,并敦促日本政府要对中国“提高警惕”,“如果日本邻国中
有哪个国家有可能对日本构成威胁的话,那将是中国”;“随着中国加强其军事力量,
日本应该警惕它的这一邻国不要变成霸权主义的国家”。②
    根据日本首相府每年10月的舆论调查显示,从1992年起,日本国民的对华感情
呈淡漠化趋势。在1992年,有55.5%的日本人回答对中国有“亲近感”,1995年这
一比率降至48.4%,1996年降至45.1%。年轻人中这一变化更为突出:20~29岁的
人中,回答对中国“没有亲近感”的占61.8%,30~39岁的人占53.5%;回答“关
系不佳”的分别占52%和55.6%。近年来,新闻媒体日益成为影响中日关系的一个
重要因素。如果留意审视一下日本的新闻媒体,便可以发现那里充溢着一股浓厚的厌
华情绪,对中日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仅从2004年日本新闻媒体
的反映来看,其特征可概括为两点:一是参与的新闻媒体多,除了长期反华的右派媒
体外,连一些原来持中间立场或以往对华态度友好的新闻媒体也加人进来;二是涉及
的议题广,即从以靖国神社为代表的历史问题扩展到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等诸多
领域的问题。③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