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转型经济学

作者:吴光炳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1-01
开本: 03 页数: 297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22.6(7.8折) 定价  ¥2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转型经济学 版权信息

转型经济学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介绍了经济制度变迁概述、经济转型目标、转型方式、民营经济发展、农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公司治理结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府经济职能转换、转型经济绩效等内容,本书结构合理,体例完备,适合高等院校经济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使用。

转型经济学 内容简介

《21世纪经济学专业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转型经济学》以市场经济转型为主线,选择了经济转型的一般原理、经济转型方式、民营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改革、分配方式转变、国有企业改革、宏观调控方式转型等重要问题展开讨论,系统地建立了转型经济学的框架。全书各章以历史发展为线索,阐述了相关问题的历史沿革,存在的主要弊端,改革的动因、过程、现状以及深化改革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1世纪经济学专业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转型经济学》结构合理,体例完备,适合高等院校经济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使用。

转型经济学 目录

第1章 经济制度变迁概述1.1 经济制度的特征及构成1.2 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专栏1.1 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1.3 制度变迁理论模式专栏1.2 奥尔森关于利益集团的九条推理 第2章 经济转型目标2.1 经济转型的界定2.2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探索专栏2.1 学界对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必要性的分析2.3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专栏2.2 对中国改革目标模式的不同看法专栏2.3 几种典型的市场经济模式第3章 经济转型方式3.1 转型方式的划分3.2 休克疗法3.3 渐进式方法专栏3.1 中国选择渐进式改革道路的不同观点3.4 渐进与激进的比较 第4章 民营经济发展4.1 经典作家对民营经济的论述专栏4.1 经济学界关于民营经济内涵的不同认识4.2 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专栏4.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决议专栏4.3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民营经济的修改内容4.3 民营经济的贡献4.4 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及其克服专栏4.4 理论界关于剥削內涵的不同认识专栏4.5 民营企业家人格障碍的表现第5章 农业改革5.1 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农业改革5.2 建国后至1978年的中国农业制度变迁5.3 1978年以后的中国农业改革专栏5.1 1982年至2007年中央关于农村改革的9个一号文件专栏5.2 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关于承包的契约5.4 中国农业深化改革的困境和政策建议第6章 国有企业改革6.1 传统国有企业理论6.2 东欧国家改革国有企业的理论模式6.3 俄罗斯私有化改革实践6.4 中国国有企业的改制与改组专栏6.1 国务院《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中规定的企业经营权 第7章 公司治理结构7.1 现代公司制及特征7.2 公司治理一般理论专栏7.1 经济学界关于公司治理内涵的不同认识7.3 中国公司治理的演变专栏7.2 国有公司“內部人控制”的种种表现7.4 完善公司治理的改革措施专栏7.3 经济学界关于对企业家激励必要性的解读第8章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8.1 转型前的收入分配关系8.2 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的变化专栏8.1 衡量收入差距的其他方法专栏8.2 经济学界关于效率和公平关系的认识8.3 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 第9章 政府经济职能转换9.1 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9.2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经济的基本原则9.3 领导经济转型:政府一般职能9.4 改革政府:政府特殊职能专栏9.1 中国政府规模膨胀的原因解读第10章 转型经济绩效10.1 经济转型绩效的评价方法及其界定10.2 中国经济转型绩效专栏10.1 从“华盛顿共识”到“北京共识”专栏10.2 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改革绩效的原因探讨10.3 俄罗斯、波兰和越南经济转型
展开全部

转型经济学 节选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政治经济学改革讨论一直未中断。但是,对于如何
重建政治经济学,则有三种不同的做法。
    **种是对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进行局部改造。这种改革包括:研究对
象除了主要研究生产关系,也研究经济制度、经济运行;研究方法以唯物辩证法
为基础,以逻辑分析、推理分析、规范分析、定性分析为主,也运用了西方经济学
的实证分析、定量分析;体系结构保持“导言+资本主义部分+社会主义部分”的
“两部制“结构,但在内容上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实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改革的实践进行了较大调整——资本主义部分增多了垄断资本主义尤其是国家
垄断和国际垄断的理论分析,社会主义部分主要增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理论分析。这一类型是目前使用学校*多、数量*大的一类教材。与传
统政治经济学相比,这无疑是一个进步,但由于基本的分析框架和逻辑体系没有
变,特别是要达到的目的没有变,即资本主义部分分析以批判揭露为主,社会主
义部分实际是讲中国的改革开放理论,力图揭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运动的规
律。这种安排势必以两个不同的假定为前提:即资本主义要被取代,社会主义要
健康成长。假定不同,讲授的侧重点也就不同,资本主义侧重讲它的过渡性,社
会主义主要讲它的优越性。但是,两个社会又存在许多相同的范畴、内容和理
论,如资本、原始积累、工资、资本有机构成、资本输出等。同是一个理论或范畴,
由于出发点不同,就会有不同甚至相悖的讲法,经常出现此处批判(有罪)彼处又
肯定(有功)的现象。比如资本范畴,在资本主义部分是义愤填膺地批判,到了社
会主义利用外资时,对其作用则肯定有加。其他理论也有类似的情况。“两部
制”体系结构相互矛盾,首尾难以相顾,理论不能一以贯之,老师讲得别扭,学生
也不服。
    第二种是充分吸收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成果,不分社会制度而以资源配置为
主线展开研究,研究方法采用讨论式和比较法,这种改革实际上是用西方经济学
重建政治经济学。应该肯定的是,在对传统政治经济学改造中,应该大胆借鉴西
方经济学已有的研究成果。这是因为,西方经济学对市场运行机理的研究已相
当深入和仔细,而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刚刚起步。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西方经
济学产生和完善的经济条件和制度背景与我国不同,如果完全照搬,同样有损于
 理论经济学对现实的解释力。更重要的是,这种以资源配置为主线,研究任务由
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变成增进社会财富,研究内容把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塞进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这种“非马非西”的拼盘在相当程度上损害了马克思
经济学的完整性。马克思说过:“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都有一个长处,
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
    第三种是把政治经济学一分为二,即分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转型经
  济学(或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经济改革等)。马克思政
  治经济学主要以马克思的《资本论》为范式,力求回到马克思的时代理解马克思
  的经济理论,坚持是什么就是什么的原则,不用现代人的思维逻辑注释马克思理
  论,当然也适当增加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实材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或转型经济学则以中国为分析对象,在研究对象上把制度变迁放在生产关系的
  同等位置,研究方法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方法,又运用西方经济学的
  研究方法,内容以讨论社会主义经济转型为主。
    从总的方向看,第三种做法是科学的。因为,发生在20世纪后半期涉及世
  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7亿人参加的改革大潮,已经使人们的经济行为、社
  会的经济关系乃至社会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研究社会变化规律的政治
  经济学必须面对这一现实。中国是被世界公认为经济转型较为成功的国家。因
  此,在重建当代政治经济学时,既要吸收中西方已有的经济学研究成果,更要面
  对中国的国情,以提高它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
    对于以中国为对象构建转型经济学,有人不以为然,认为经济理论具有普遍
  性,强调中国特色似乎掉份。其实,纵观经济理论的演变轨迹,探讨重大现实问
  题一直是经济学发展的原动力。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探讨资本主义社会基本
  矛盾运动的产物。凯恩斯的宏观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