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文明的交融

作者:徐国琦
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176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109.5(7.3折) 定价  ¥15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文明的交融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8511450
  • 条形码:9787508511450 ; 978-7-5085-1145-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文明的交融 节选

br /> 一段值得发掘的历史
    徐国琦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撰写了《(文明的交融:**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在法华工)》
一书。作者用翔实的史料介绍了**次世界大战期间14万华工赴法工作的情况,介绍了
他们在法国的生活以及华工对法国的贡献,并且从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角度,探讨华工赴
法造成的影响。徐先生的这项工作是值得赞许的,也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这是一段不仅
不应被忘却,而且很值得进一步发掘的历史。
    1914年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人觉得,欧洲人打仗,
离自己很远,且中国饱受帝国主义侵略之苦,没有必要参加这个战争。因此,大战开始
后,中国宣布中立。然而,这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极为残酷、血腥的战争,打了两年之后,
交战双方损失惨重,法国、英国劳动力严重匮乏。于是.他们就找了中国人,提出希望
中国能派劳工赴欧洲。而在中国,一些有识之士早已积极推动政府派出劳工,希望借此
参战并争取在战后恢复中国的大国地位。中国*终决定派劳工赴欧洲。14万华工在法国
从事*艰苦的劳动,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冒着生命危险,前赴后继,支援了战火中的法国。
据不完全统计,他们中大约有2万人死在法国。
    2002年春天,我时任中国驻法国大使,与旅法的华人、华侨社团的领导人和法国官
方的代表赴法国北部华工墓地扫墓,慰藉长眠在法国的华工。华人华侨扶老携幼,700
多人出席了这场活动,场面是很感人的。法国总统希拉克和总理若斯潘分别为这次扫墓
活动致函,深切悼念这批为法兰西捐躯的中国人。
    我在扫墓之后在墓地里走了一圈。令人欣慰的是,墓地维护得很好,绿草茵茵,一
排排整齐的白色大理石的墓碑,好像代表着故去的亡灵,在春日的阳光下接受来自祖国
亲人的缅怀和悼念。许多墓碑上镌刻着死者的名字,和“勇往直前”、“鞠躬尽瘁”、“虽
死犹生”、“流芳百世”等豪言壮语。但同时我也看到许多墓碑上没有名字,只有阿拉伯
数字的号码。我不禁一阵心酸,怎么名字都没有,只剩下号码了,号码使我想起了囚犯
我在扫墓后还会见了华工的后代,从他们长相上看,中国人的特征已经不多了。但他们
在与我交谈中,都以自己有中国血统为荣,强调法国入不应当忘记华工赴法参战的这一
 段历史。
    十几万华工赴欧这段历史不应该被淡忘,因为这对于中国后来的走向有着重要的不
可忽视的影响。读一读中国的现代史就会看到,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这79年当中,
中国的主导思潮是向西方学习。中国这样一个在人类文明史上曾经领先了上千年的国家,
在鸦片战争后遭到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宰割,蒙受了奇耻大辱。中国人痛定思痛,认识到
自己落后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向西方学习,赶上去。但是,中国的主导思潮后来发生了
变化,转折点是1919年的巴黎和会。1919年初,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慷慨陈词,
要求收复山东半岛。因为战前山东半岛属于德国势力范围.现在德国被打败了,中国派
劳工参加战争,属于战胜国,收复山东半岛理所当然。然而,1919年4月29日,美、英、
法三巨头正式通知中国代表,决定山东半岛不归还中国,给日本。消息传来,中国人愤
怒了,中国人感到上了当,受了骗,“老师欺负学生太过分了!”于是北京学生走上街头,
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学西方的道路行不通了,从此.中国人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中国人走上这条道路是被逼出来的!两年之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
产党领导下经过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在1949
年10月1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华工赴欧,没有巴黎和会
中国人受辱拒签《(凡尔赛和约)》.没有五四运动,就没有中国人的彻底觉醒。徐国琦先生
将这段历史发掘出来,展现在世入面前,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人为什么要起来革命,也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今天的中国。
    华工赴欧这段历史不应该被淡忘,因为这是中法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在法国
人民*困难的时候,中国人支持了法国。这种支持是真诚的.不计代价的,不索取回报
的。战争结束后,绝大部分华工都回到了祖国,战争给他们心灵上所造成的创伤是严重
的。我曾经见过华工的后代,他们对我讲,他们的父辈在若干年后.谈起在法国的经历时.
对于战争的恐怖还久久不能忘怀。有少数华工留在了法国,2002年初我到法国西部滨海
城市拉罗谢尔访问的时候,该市的市长向我介绍了该市*年长的市民——一位106岁的
华工,名叫朱桂生。他在当地备受尊敬,娶了一位法国人为妻,妻子已经去世,是他的
女儿陪他来见我的。朱桂生是江苏溧阳人,见了我很高兴.对我说:“年纪太大了,回不
了国了!”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无限的遗憾和悲伤。
     华工对法国的贡献是中法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希拉克总统说:“任何入都不会忘记
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与肉体
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1998年,法国政府在华人、华侨社团的强烈要求下,
在巴黎1 3区中国城内竖起了一座纪念碑,碑上写着:“纪念在**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
捐躯的中国劳工和战士。”
    华工赴欧的这段历史不应该被淡忘,因为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部分。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入走向世界大体上是两部分人。**部分是留学生。1872年,清政
府向美国派遣了**批官派留学生,这是一批10~16岁的幼童。他们当中出现了一些
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士,诸如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民国政府**任国务总理、复旦大
学的创办人唐绍仪,清华大学**任校长唐国安,矿冶工程师吴仰曾。嗣后,中国先后
出现了派遣留学生留日、留法的热潮,以及20世纪40年代两次留美的热潮。这些可以
算作中国人近代以来留学海外的**次浪潮。第二次浪潮是在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留
苏、留东欧国家的浪潮。第三次浪潮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向国外大批派遣留学生。第三次
浪潮的规模之大,派往国家之多,是前两次浪潮所无法比拟的。第三次留学浪潮现在还
远没有结束,并将继续发展和向前推进。从历史的观点来看,留学浪潮对中国的进步,
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次浪潮中涌现出大批推翻满清政府.推翻国民党政府反
动统治的领袖人物和骨干力量;第二次浪潮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三
次浪潮已经和正在为中国现代化培养着中坚力量。
    近代中国人走向世界的另一部分人则是劳工。中国劳工大批赴海外可能要从19世纪
中叶华工赴美参加修建东起内布拉斯加、西迄加利福尼亚西海岸,横贯美洲大陆的大铁
路算起。据美方统计,从1865年到1869年,大约有14000多名华工参加这条大铁路的建
设。需要指出的是,全长1800英里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地势复杂,要通过海拔二三千米
的山区;冬夏两季温差很大,冬天常有暴风雪袭击,这些*艰苦的路段是由华工完成的。
此后,加拿大在19世纪末修建一条横贯东西、穿过落基山的铁路时也有大批的华工参加。
此外.巴拿马铁路和运河的修建也有大批的华工参加,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就要
算在一战期间,十几万华工赴欧。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叶,究竟有多少华工走向世界,没有确切的统计,粗略
 地估算可能有几十万之多。他们这些人是作为苦力赴欧洲、美洲和拉丁美洲的。他们被
入瞧不起,受到种种歧视,但是他们往往是承担工程*艰苦的部分,干得很出色。美国
人和加拿大人都说美国和加拿大横贯东西的大铁路如果没有华工参加,工程不可能提前
完成。劳工中有相当一部分留在当地,成为早期的华侨。中国劳工走向世界,我们研究
得还不够,但是外国人开始注意这一段历史。不久前我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碰到秘鲁前外
长,他就写了一本关于华工的书。他对我说:“我对当时我们的政府如此歧视和虐待华工
感到耻辱。然而,尽管如此,华工在参加各项工作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勤劳、苦干和不
畏艰险的品质却给当地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华工在当地留下来后一般都能很好地融入
当地社会。
    留学生与华工属于两个不同的群体.留学生一般属于社会精英阶层,而华工则属于
社会底层。不管精英阶层也好,还是中国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也好,他们都是中国入,
都受着中国文化的熏陶。他们在走向世界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把中国文化带向世界,
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也接受了外国文化的影响。华人、华侨有一个突出的特点.他们同
国内保持着联系,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回过头来也影响了中国国内的发展。
    21世纪是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世纪,也是大批外国人来到中国的世纪。1949年到1978
年近30年间,中国累计出国人数加在一起不过28万,然而,仅2006年一年,中国出国
人数就高达3400多万,外国入到中国的有2200万。这么大规模的交流在中国五千年历
史上可能还是**次.再往前看,这种双向交流才刚刚开始。研究中国入过去是如何走
向世界的,东西方文化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有什么影响,这是一个值得深入发掘的课题。
更好地认识过去,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中华文化、认识中西文化交流对
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必将对21世纪走向世界的中国人大有帮助。徐国琦教授主要
研究方向是中国的国际化.我衷心希望他有更多的作品问世。

前言
      1914  年夏.人类历史上一场所谓的“大战争”(Great War)在欧洲打响。当这场美国人
在自己参战后称为“终结所有战争的战争”(the war to end a¨wars)的炮声在1918年11月
11日11时终于沉寂时,已有约200万美国人先后奔赴战场。其中5万余人捐躯,20万
人受伤。然而,美国只是36个卷入战火的国家之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中,
全世界共有6500万军人参加作战。以几个主要参战国而言,每三个年龄在13~30岁之
间的法国男人中就有一个死于战火,年龄在1 5~49岁之间的法国男人死亡率达1 3.3%;
英国军人死逾72万,伤160万,死亡率在15~49岁男人中达6.3%以上;德国死200万,
伤420万。死于**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总人数高达900万,每8个士兵中至少有1
入阵亡。在四年多的战争中,平均每天的士兵死亡人数为6046人。’此外,仅到1917年
底,一战战俘就达350万。这场战争还造成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俄罗
斯帝国的瓦解,英、法老牌大国亦随之衰落,而美国、日本在世界舞台上开始异军突起。
这就是所谓的**次世界大战。无论从何种角度上说,这都是一场人类历史上影响深远
的战争.是对西方文明的一次血与火的残酷考验。
    在这场决定西方文明生死的大战之紧要关头,十几万中国农民在中、法、英等国政
府的安排下,背井离乡,来到法国,为英、法的生存,为西方文明的存亡,赴汤蹈火,
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东西方文明交融的一幅壮丽图画。虽然这些大多目不识丁的中
国农民在**次世界大战期间赴法的主要动机是谋生,但他们用自己的血与汗甚至宝贵
的生命,参与拯救西方文明,并通过同西方文明的直接接触,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世
界观、中国观,从而进一步为中华民族逐步走向国际社会,为中国寻求新的国家认同,
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然而,标示着东西方文明交流辉煌一幕的这段往事,似乎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在世界史、中国史、世界军事史乃至中外文明交流史中,很少提到一战华工。在众多捐
躯欧洲的一战华工墓碑上,大多刻有下列四个成语中的一个:“勇往直前”、“鞠躬尽瘁”、
“虽死犹生”、“流芳百世”。的确,他们在欧战的前线或后方,固然“勇往直前”、“鞠躬
尽瘁”、“虽死犹生”,但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流芳百世”,而是被人类集体遗忘了。
 他们的祖国很少有人还记得这一批特殊的农民,更不用说表彰他们了。国际学术界对一
战华工的系统研究,也大致尚付阙如。相关国家政府对一战华工贡献的承认,更是姗姗
来迟。迟至1998年,法国政府才在巴黎1 3区中国城内树立了一座纪念碑:“纪念在**
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和战士”。20世纪90年代,法国的影视导演奥列
维·纪顿(d’Olivier Guiton)鉴于法国人民对这一中法交流史上的壮丽篇章几乎忘却,拍
摄了近一个小时的记录片《(一战中的14万中国人)》(140,000 Chinois pourlGrande Guerre),
向法国人民介绍一战华工及其历史贡献。该片的重要价值在于采访了一些定居法国的
华工后代,通过他们的讲述,展现了当年一战华工及其后代融入法国社会的故事。通
过这部记录片,一般法国民众才意识到一群中国农民曾参与创造法国历史的杰出贡献。
    当华工同法国人民、英美军队一起,在法国以不同的方式同德国军队浴血奋战时,
这些华工不但未受到应有的尊重,反而被英国人、美国人和法国入叫做“苦力”(coolies),
蔑称为“中国佬”(Chinamen,Chinks)。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英国外相贝尔福(Arthu r
Balfour)声称一战期间中国为战争“未花一先令,未死一个人  。这是明显违背历史事实
之论。一战期间中国为英、法两国提供了14万精壮青年华工。这实际上间接为英、法
提供了14万大兵,因为有这些人驶赴欧洲大陆.才让英、法腾出至少14万自己人走上
战场。更须一提的是,这些华工至少有约3000人或在赴欧途中死于德国潜艇攻击,或
捐躯欧洲,血染沙场。本书的目的就是向中国人及使用过华工服务的法国人、英国人、
美国人,以及世界一切关注人类文明进程的人们,介绍这一群中国人如何用他们的“苦”
和“力”参与东西方文明的重建,重写人类文明的新篇章。就是在中国,他们也是一群
非常普通的中国入,但他们的经历,他们的人生,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不朽的传奇。他
们的命运,甚至他们的生命.同中国及世界前途息息相关。因此,要完整地讲述他们的
故事,我们必须要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与世界格局谈起。
     究竟有多少中华健儿在一战期间受英、法之召到法国为协约国效力,迄今仍无
确切答案。涉及华工的各种数字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前些年出版的《(**次
世界大战辞典 》认为英国在**次世界大战期间总共招募的华工数字为32万。 中
国学者陈三井认为英法两国招募的华工总人数约为20万人。 曾担任华工营翻译员
的顾杏卿则认为英法两国共招募17.5万华工(包括熟练工人)。 美国国务卿、巴
黎和会美国代表团成员兰辛(Robert Lansing)在和会上宣称“中国为协约国提供20
万华工” 。美国国家档案馆所藏国防部文件里保存的一封日期为1918年6月1日
的电报显示,由英国政府招募至西线的华工有9.7万人;法国政府招募了4万华工
以及1500名技术工人。  中国一份官方文件认为在法华工总数达15万人。 法国
影视导演奥列维·纪顿的记录片《一战中的14万中国人)》声称是14万人。
    究竟哪一种华工数字较接近实际情况?不同数字之间的差异呼唤学术界深入研
究华工课题,解决此疑案。显然数字问题颇为复杂难解,这一问题从华工招募初期
就存在。英法两国不同的招募方式、缺乏中心协调管理机构、多部门插手及管理紊
乱等都导致统计数字的出人。本书试图利用接触到的各国档案资料,鉴别各种数字,
去伪存真,得出比较可靠的大概数字。
    让我们先从中国的华工招募档案开始。早在1917年,北京政府为解决华工的
管理问题,特成立国务院侨工事务局,并任命侨工事务员。但此举对于解决统计数
字的问题收效不大,甚至中国政府也不清楚法国到底招募了多少华工。早在1918年
12月,众议院即提出议案,责成政府关注在法华工的确切人数及伤亡数字。该议案
写道,‘‘大总统前提交本院对德宣战一案内载赴英法华工约数万人,死约三千人。旋
由侨工局函达本院内详在法一国人数已达十五万,而英俄各国侨工人数并未提及”,
责成政府澄清。该议案同时责问教育部是否为华工设立相关教育条件。教育部答复
如下:‘‘以前华工多由外人招募,赴欧之后本部以经济困难交通阻塞未能设法施以
相当之教育。现正由本部编辑侨工须知印刷万本寄往欧洲散布,以资劝勉,藉图补
救。”  国务院在1919年1月答复道,“查自欧战发生,各国因工人缺乏,即有招募
华工之意。民国五年俄国首先招募前后计四万五千余人。惠民公司次之,招数原定
五万人,威海卫政府又次之,招数定十万人。此外如志利洋行、利民公司等私招出洋,
  事前均经先后禁阻,旋在香港等处私招出洋,人数约有万余人。该埠为我国法权所
不及,无法扣留。” 有关死亡人数,国务院答复称,华工在海上死于德国潜水艇攻
击者,为713人。侨工事务局均将死者姓名、籍贯、死亡日期登记在册,以备将来
索赔之需。英招华工在欧洲直接死于德军炮火之下的为160人 。在欧战中,华工
在英船服役因战事牺牲的为448人 。国务院在1919年4月提交的一份报告显示法
国政府在1918年10月16日招募的华工数字是36925人。巧这份报告还说在1918
年10月19日法国招募的华工人数为36965人。
    公正地说,主管单位侨工事务局很早就意识到华工数字问题的重要性,曾委派
在法国专门管理华工事务的侨工事务员李骏加以调查。由李骏从法国发给北京外交
部的几份报告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法国的华工营人数是不清楚的。李骏在其第三
次报告中详细报告了华工数字,此报告写于1918年下半年,即法国停止在华招募
华工后。李骏称,截至1918年5月,法国陆军部管理之在法华工总数为53109;在
法身故华工281名;受罚惩戒华工905名。此类数字只限法招华工,不包括英招在
法华工。 李骏在其第四次报告(1918年11月)中写道,到1918年10月16日,
在法身故华工达413名,到法华工总数为36925名  。他在以后的报告中写道,惠民
公司招募人数为35000人 。当侨工事务局向李骏质问其华工人数差异时,李骏坦承,
由于法国在招募和管理华工方式上的混乱,法国招募的华工人数实在无法统计清楚。
李骏指出,许多华工在招募时姓名不实,年龄不符,籍贯不合。或有上船前逃脱,
到法后也常有冒名做工之事。凡此种种,李骏称要弄清华工实在数目很难,“断非骏
一人之能力所及也” 。迟至1919年4月2日,侨工事务局对华工数目不清仍表遗憾,
希望驻巴黎公使馆增派人员协助继续调查。 但鉴于上述李骏提到的困难,主管部
门*终仍无法得到法招华工的确切数字。
    也许法国档案能够帮助澄清法国招募华工数目的困扰。在法国国家档案馆、外
交部档案馆、陆军部档案馆(包括海军)均藏有相当数量的华工资料,并提供了相
关华工数字。问题是如何鉴定各种数字的可靠性。法国驻京代办玛德在1918年2
月18日的报告中说,惠民公司已为法国招募3.5万华工。 1919年9月25日,主
管华工事务的殖民地劳工局在法国海军部的要求下准备了一份华工招募报告,这份
 报告不仅明确指出36939名由法国招募的华工已经抵达法国,而且还列出法国每年
招募的华工人数。这份报告说在1916年有5979名华工到法国;1917年招募的华工
人数是18117名;1918年是12839名;而在1919年,仍然有四名中国工人来法。
这一数字同中国官方的一组数字相近。据北京政府署期为1919年4月的一份报告,
法国截至1918年10月29日共招募36965名华工到法国。然而,这是否为法国所
雇华工的全部人数呢?笔者的答案是否定的。**,中法双方提供的数字只包括实
际抵达法国的华工,可能并不包括赴法途中受德国潜艇攻击等原因死亡的华工。第
二,上述数字似乎只包括法国军方即陶履德招工团招募来法的华工数字,至于其他
机构如华法教育会等招募的华工似乎并不包括在内。第三,甚至陶履德招工团或惠
民公司招募的数字似乎也存可疑之处,因为上述法方数字同其他资料并不完全吻合。
例如,法国驻华公使柏卜(Auguste Boppe,1862--1921)在1918年10月22日的
报告中确认惠民公司共为法国招募华工40429人。”
    问题是要解释究竟哪一个数字更为准确,我们须要进一步加以鉴别。笔者认为,
柏卜的数字更为可靠。根据如下:**,柏卜的数字是在为解决惠民公司就法国单
方面终止合同要求赔偿损失引起争端的情况下精心调查所得的结果,可信度较高。
第二,柏卜的数字比上引军方数字更晚一些出现,因此可能更接近实际的数字。第
三,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分析,其实柏卜的数字与国防部的数字之间并无多大出入。
前者可能是惠民公司实际招募的人数,后者也许为实际抵达法国者。
    前文指出,除陶履德招工团外,法国其他一些机构也插手在华招工。究竟多少
华工因此来到法国,目前尚无确切资料。但根据笔者的估计,其数字应超过2000,
低于l万。如果这一判断正确,我们至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一战期间,大约
右4万至5万华工在法国的召唤下来到法国,为法国的胜利作出了宝贵贡献。



文明的交融 作者简介

p>徐国琦,安徽枞阳人。哈佛大学历史系
博士。现任美国Kalamazoo College历
史系讲座副教授.是西方研究中国国际
化历史的著名学者。主要著作有:《奥
林匹克之梦:中国与体育,1895-2008》
(OIympic Dreams:China and Sports,
1895-2008,哈佛大学出版社2008年
4月出版)、《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
家认同和国际化》(China and the Great
warChina's Pursuit of a New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剑桥
大学出版社2005年英文版:上海三
联书店2008年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