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发酵分析检验技术

发酵分析检验技术

作者:姜淑荣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17.4(7.9折) 定价  ¥2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发酵分析检验技术 版权信息

发酵分析检验技术 节选


    本书是根据发酵分析检验人员的理论知识要求和实践技能要求,按照啤酒、白酒及
果酒企业需要的检测项目编写的。
    本书以发酵分析检验方法为主线,根据啤酒、白酒及果酒企业生产中的原料、半成
品及成品所涉及的常规检测项目组织安排内容,较全面地介绍了发酵分析检验人员必须
掌握的分析检验基础知识以及常用分析检验方法理论知识。既兼顾了系统的理论知识又
阐述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并介绍了先进的、灵敏度高的仪器分析方法。所选测试项目符
合生产实际、针对性强,测试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准确度较高。书后附有常用标准溶液
的配制方法、相应产品质量标准及各种相关用表,可供读者查阅。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食品类各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啤酒、白酒、果酒企业生
产、检验人员的培训教材。
    全书共分六章,其中,**章,第二章的**节、第二节,第三章的第三节,第五
章的**节,第六章的**节、第二节以及测试二、五、六、九、十三、十六~十九、
二十二~二十七由姜淑荣编写;第二章的第三节,第三章的**节、第二节,第五章的
第二节、第三节,第六章的第三节以及测试一、三、四、八、十二、二十、二十一、三
十~三十二由潘峰编写;第六章的第四节以及测试七、十、十一、十五、二十八、二十
九由王秀琪编写;第三章的第四节,第四章的**节至第三节以及测试十四由蒋莉编
写。本书由姜淑荣主编,杨清香主审。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一些公开出版的文献资料,在
此向原著作者致以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8年1月

第三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是基于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通过试样蒸气时被待测
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由特征谱线被减弱的程度来测定待测元素含量的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是一种良好的定量分析方法,它具有以下优点。
    (1)灵敏度高  火焰原子化法的绝对检出限量可达10-10g,无火焰原子化法的绝对检
出极限达到10-14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适宜于微量、痕量元素的测定。
    (2)准确度高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的相对误差可控制在0.1%~O.5%,与滴定分
析相近。
    (3)选择性较好  在大多数情况下共存元素对原子吸收分析不产生干扰,一般不需要分
离共存元素。即使有时某些共存元素会产生干扰,也可以通过加入掩蔽剂等手段加以消除。
所以,可以无须分离而在同一溶液中直接测定多种元素。
    (4)分析速度快  测定一种元素往往只要几分钟,如果使用自动化仪器,每小时可分析
100多个样品。
    (5)样品用量少采用石墨炉原子化法,液体样品只要1~50t-tL,固体样品为0.1~10mg。
    (6)应用范围广  在测定含量范围方面,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既能分析微量成分,又
能测定基体组分的含量。在测定元素种类方面,已能测定70余种元素,采用间接方法还可
测定卤素、硫、氮等非金属元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也有一些缺点,如测定成分复杂的样品时干扰比较严重;测定某
些稀有金属(钍、锆、铌、钽、钨、铪等)时灵敏度较低;不能同时测定多种元素(分析不
同元素要使用对应的光源)。
    一、基本原理
    1.基态原子的产生
    待测元素在试样中通常以化合状态存在,在进行原子吸收分析时,首先要使待测元素从
分子状态转化为基态原子,这个过程称为原子化。原子化的方法有很多,但都是通过给试样
提供能量而使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目前主要有火焰原子化和无火焰原子化。下面以火
焰原子化为例说明基态原子的产生过程。
    将金属盐MX的水溶液经过雾化形成微小的雾滴,喷入高温火焰中,雾滴中的金属盐
MX分子将发生蒸发、解离、激发、电离、化合等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过程。
    (1)蒸发过程金属盐MX水溶液的雾滴在火焰热能的作用下脱水、气化,由湿气溶
胶转化为气态分子。
    (2)解离过程金属盐MX的气态分子在高温条件下吸收热能,发生分解而生成气态
的基态原子。
    (3)激发过程  由于热能和碰撞的作用,使基态原子中的电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
而形成激发态原子。
    (4)电离过程  基态原子中的电子在激发过程中,如果受到的激发能量过大,会使基态
原子中的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离去,而成为离子。电离程度主要取决于激发能量的大小
和待测元素的电离能。在火焰原子化中,由于火焰温度一般不高于3000K,对绝大多数金属
 元素而言,电离现象极其微小,所以待测元素主要以基态原子的形式存在。
    (5)化合过程火焰中存在的其他物质,在火焰的作用下还可能与基态原子发生化合反
应,生成某些化合物。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中,应尽量使待测元素在原子化器中更多地生成基态原子,而
尽可能使基态原子不被激发、电离、化合等。
    2.共振线和吸收线
    在正常情况下,原子处于稳定状态,它的能量*低,这种状态称为基态。基态原子在外界
能量(如光能、热能或电能等)的作用下,*外层电子吸收一定的能量,会跃迁到较高的能级
上去,此时原子处于激发态。由于原子的*外层电子可能跃迁到不同的能级,所以可能有不同
的激发态。电子从基态跃迁到能级*低的激发态(称为**激发态)时要吸收一定波长的谱
线,它再跃回基态时则发射出相同波长的谱线,这种谱线称为共振发射线。使电子从基态跃迁
到**激发态时所吸收的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共振吸收线和共振发射线都简称为共振线。
    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核外电子排布不同,不同元素的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或从**激发态跃回基态)时,吸收(或发射)的能量不同,不同元素的共振线都不相同
而各有其特征性,所以元素的共振线又称为元素的特征谱线。
    由于从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是*容易发生的,因此对于大多数元素而言,共振线是
元素的所有谱线中*灵敏的谱线。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中,就是根据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蒸气对从光源辐射的共振线
的吸收程度来进行定量分析的,因此共振线又称为分析线。
  3.定量分析公式
  在原子化过程中,无论是采用火焰原子化,还是无火焰原子化,待测元素由分子解离成
原子时,得到的不可能全部是基态原子,其中有一部分由于从原子化器中吸收了较多的能量
而变为激发态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原子蒸气中基态原子数与激发态原子数之比服从玻耳兹
曼分配定理,即
   
式中  N——单位体积原子蒸气中激发态原子数;
    No——单位体积原子蒸气中基态原子数;
    Po——基态能级的统计权重,它表示能级的简并度(相同能级的数目);
    Pi——激发态能级的统计权重;
   Ei——激发态原子的能量;
    Eo——基态原子的能量;
    k——玻耳兹曼常数;
    T——热力学温度。
    将光源辐射的共振线(强度为,o)通过原子蒸气,如图6—4所示。
    其中一部分光被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其吸收的强度遵循朗伯一比耳定律,即
    A—KLNo
式中  A——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程度(吸光度);
    K——吸光系数;
    L——原子蒸气的宽度;
    No——单位体积原子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数。
     L    由玻耳兹曼分配定理可知,温度越高,Nj/No值越
 图6-4原子吸收示意图    大多数的共振线波长都小于600.0nm,所以大多数元素
    J。一光源辐射的共振线强度;    的Ni/No值都很小(小于1%),也就是说火焰中的激发
     v一透过原子蒸气的共振线强度。    态原子数远少于基态原子数。因此可以用基态原子数
    L一原子蒸气的宽度    (No)来代表吸收辐射的原子总数(N)。在一定的实验
条件下,待测元素吸收辐射的原子总数(N)与其浓度(c)成正比,且所用仪器一定,则
原子蒸气的宽度也就固定,因此有
    A—K’c
式中  K’——比例常数,在一定实验条件下为常数。
    上式就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的定量公式。此式说明,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吸光度与待
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可以通过测定吸光度来求出待测元素的含量。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
    1.仪器装置组成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有单光束型和双光束型两种,一般由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
和检测系统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如图6—5所示。
    单光束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常用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结构如图6—5(a)所
示。光源(空心阴极灯)由稳压电源供电,发射出的谱线经过火焰时,其中待测元素的共振
线一部分被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透过的谱线经单色器分光后照射到检测器上,产生的
电信号经放大后,就可以在读数装置上读出吸光度值。单光束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
简单、检测极限高、操作简便、价格较低,所以应用范围广泛。但是它不能消除光源波动所
引起的基线漂移。
    近年来双光束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应用日趋增多,它可以消除光源波动所引起的基
线漂移的影响和火焰背景的干扰,其结构如图6—5(b)所示。双光束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采用旋转的扇形反射镜将光源发射出的光分为两束,一束光通过火焰,另一束光不通过火
焰,作为参比来补偿光源波动的影响。两束光交替通过单色器,投射到检测器上。检测系统
将得到的信号分离成参比信号和试样信号,并在读数装置上显示出两种信号的强度之比。因
此可以消除光源强度变化和检测器灵敏度变动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信噪比,
提高检测极限,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但不能消除火焰不稳定以及噪声产生的影响,并
且其结构复杂、价格昂贵。
    (1)光源  光源的作用是辐射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为了获得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所
使用的光源应满足如下要求:
    ①能发射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且有足够的强度;
    ②发射线的半宽度要比吸收线的半宽度窄得多,即能发射锐线光谱;
    ③辐射光的强度要稳定且背景小。
    空心阴极灯、无极放电灯和蒸气放电灯都可以用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其中空心阴
极灯应用*为广泛。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