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学校选择的经济学分析

学校选择的经济学分析

作者:卡罗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389
读者评分:4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28.0(7.0折) 定价  ¥4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学校选择的经济学分析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3087631
  • 条形码:9787303087631 ; 978-7-303-08763-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学校选择的经济学分析 本书特色

对学校选择进行经济学分析意味着什么?并不是说本书作者仅仅对学校选择中的财政问题感兴趣。事实上,作者对很多非财政性的问

题非常感兴趣,并且作了分析,包括学生成绩,家长满意度、学校隔离、特殊儿童主流化、家长对于居住地的选择,等等。

学校选择的经济学分析 节选

nbsp; 序

    学术界一般将20世纪60年代西奥多·舒尔茨提出人力

资本的概念作为教育经济学诞生的标志。但实际上任何一种

理论的产生都有其实践与社会基础,都是许多学者共同努力

的结果。加里·贝克尔与雅各布·明瑟是另外两位必须提到

的学者。舒尔茨在农业经济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发现了人力资

本的价值,并*早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不过在人力资本

理论的微观基础及系统化方面,贝克尔的贡献是无人能比的。

而明瑟在人力资本与收入,以及人力资本与劳动力市场关系

方面的研究,则开辟了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三位经济学大师的工作加上教育财政问题共同构成了教育经

济学*早的基本研究领域。从这几个主要的研究领域来看,

在经济学理论中,经济增长理论与发展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劳动力经济学,以及财政学成为与教育经济学关系*为密切

的学科。这一结构从英国教育经济学之父马克·布劳格的著

作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入力资本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

成为*为显赫的理论之一,对各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教育政

策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通过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国

民受教育水平,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分配状况,进而

提高整个国家的竞争力,成为20世纪60年代许多国家重要

的经济与教育政策。人力资本理论不仅是象牙塔里的学术成

果,也对当时的经济与教育政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不过到了70年代,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依据人力

资本理论所制定的政策并没有带来人们期望的结果,批判人

 力资本理论的观点形成了一股强有力的力量,其中以筛选理论及劳动力市场

分割理论为代表的一些新理论,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前提假设提出了挑战。筛

选理论从劳动力市场上雇主选择雇员的过程,提出教育与收入的正向关系并

非是由受教育高的人劳动生产率高造成的,而是由于教育作为筛选的信号,

帮助雇主选择了能力强的雇员的结果。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则是从劳动力市

场的结构分析入手,认为制度性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并不遵循劳动工资率反映

工人劳动生产率的规律。7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陷入了发展的低潮,以至于

连英国教育经济学之父马克·布劳格也对教育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抱有怀疑

的态度。不过,其实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另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罗的一篇

文章将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引入了一个新的方向。美国著名教育经济学家科恩

与英国著名教育经济学家琼斯在1995年《教育经济学*新发展》论文集中反

对马克-布劳格的提法,认为教育经济学的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更

加关注教育资源配置的福利效应以及教育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这时经济理论

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公共经济学、管理经济学,以及产业组织经济学等相关

的学科对教育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到了80年代,新增长理论的出现再次推动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几个

新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几乎都将知识或人力资本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

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决定因素。知识与人力资本所具有的边际收益

递增的特点为人类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20世纪八九十年

代整个世界经济的深刻变化将人类引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以知识的生

产、传播与创新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再一次被推到一

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以新的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以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时

代的转变为背景,研究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教育发展中的经济问

题成为90年代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另外,受西方工业化国家,尤其是美

英等英语国家教育发展的影响,教育经济学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就是对学校选

择与学校效率的研究,以及与这些教育改革相关的政策问题的研究。从目前

的研究成果数量来看,对作为教育生产微观层面学校的研究是教育经济学近

年来成果*为丰富的领域之一。而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公平,以及对来自低

收入家庭学生的资助问题再次成为教育经济学研究关注的焦点。

     我国的教育经济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

研究会成立,标志着教育经济学研究在我国的全面展开。80年代中期,国内

开始陆续翻译了一批有关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经济学的书籍,包括舒尔茨的

《教育的经济价值》,贝克尔的《人力资本投资》,科恩的《教育经济学》等。

这些书籍的翻译对于教育经济学在我国的传播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正

是在这些早期翻译著作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与教育学者投身到教

育经济学的研究中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极为迅

速,出版与发表了大量的优秀成果,有些成果还对国家的教育决策产生了重

要的影响。但与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迅速发展相比,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以及教材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对英美90年代以来教育经济学*新

发展的了解还不够全面深入。这套译丛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希望通过引进

国外近几年的一些*新研究成果,为国内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

服务。

    京师教育经济学译丛共8本,选择的著作大多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

及新世纪*初几年的新成果,涉及的主题包括学校选择的经济分析、学校管

理与学校改革的经济分析、基础教育财政、高等教育财政等主题。为便于读

者了解这套译丛,先简要介绍几个主题的情况。

    从宏观走向微观是国外教育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20世纪90年代

以来,学校选择成为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主要的方法之一。学校选择的基

本逻辑是现行的学校管理体制无法形成有效的竞争,学校运行比较僵化,既

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也没有提高效率的动力。通过将选择学校的权力还给

家长,形成学校之间的竞争,从而对学校形成外在压力,使其关注学生的需

要,提高学校的运行效率。关于学校选择的问题,不论是学术界,还是决策

者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分岐,本套译丛选择了科恩主编的《教育券与学校选择》

与霍克斯比的《学校选择的经济学分析》两本书来反映教育经济学家对学校

选择问题的分析。科恩的《教育券与学校选择》从理论与经验两个角度,介

绍分析了各种学校选择的方案,比较了公立、私立学校的特点,考察了不同

国家学校选择的进展与影响。霍克斯比的《学校选择的经济学分析》则主要

立足于美国的试验,对学校选择对教育质量,学校选择对问责制影响,学校

 选择与学校生产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这两本书不仅能深化我们对学

校选择的认识,而且在经济理论与计量方法的运用方面都能给予我们许多新

东西。

    伴随着学校选择等宏观教育制度的变革,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学校改革

的微观问题也成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话题。在这方面,本套译丛中我

们选择《校本管理:分析与实践》与《教育发展的激励理论》两本书。《校

本管理:分析与实践》以英格兰学校管理地方化改革为背景,从经济学与组

织理论的角度,深入地分析了英格兰学校管理地方化的内在经济理性,资源

配置方式改变后对教育的公平、效率以及学校效能的影响。《教育发展的激励

理论》则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学校内部管理的经济逻辑,并将制度

这一比较难以测量的问题作了计量研究,所形成的探讨学校管理的概念框架

以及计量方法对于我们都有一定的启示。

    教育财政研究是教育经济学研究中与教育政策结合*为紧密的领域,也

是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成果*为丰富的领域。本套译丛选择了《高等教育财

政:理论、研究、政策与实践》、《美国大学学费问题》、《大学的门槛——美

国低收入家庭子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问题研究》,以及《教育补习与私人教

育成本》四本书。《高等教育财政:理论、研究、政策与实践》既比较系统地

介绍了美国高等教育财政的基本状况,又反映了美国高等教育财政研究的*

新时展;既比较系统地梳理了与高等教育财政相关的经济理论,也将美国联

邦及州政府举办高等教育的职责作了很好的分析;既考虑了政府的因素,也

包括了高等学校财务管理问题。《美国大学学费问题》是一本通俗而又深刻的

好书。作为一名经济学家,以自己在私立研究型大学的管理工作经历为背景,

作者非常细致深入地分析了美国私立研究型大学管理的内在经济逻辑,从经

济学的角度解释了美国私立研究型大学的成本行为与内部管理机制。《大学的

门槛——美国低收入家庭子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问题研究》则重点关注高

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探讨了联邦及州政府学生资助政策演变及发展趋势,

分析了政府学生资助政策及其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教育补习与私人

教育成本》是马克·贝磊三项研究的集成,主要关注的是基础教育阶段私人

的教育成本问题,尤其是对于过去没有引起重视,但对于学生发展影响巨大

    

的教育补习的经济分析,是一项非常有特色的研究。对于基础教育财政领域

的扩展,以及教育规划及政策制定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总之,在20世纪80年代**次引进翻译教育经济学著作后,再次较大

规模地系统地引进翻译教育经济学的学术著作,相信会对我国教育经济学发

展有所裨益。不过限于时间及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我们这次所选择的书籍主

要是与现实教育政策关系比较密切的领域,对于教育经济学一些传统的领域

基本没有涉及,比如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关系问题等,应该说是这次译丛的一

个遗憾。另外,国外的几本*新的教育经济学著作没有*终进入我们的译丛

也非常可惜,希望以后能再有机会弥补这些遗憾与不足。

    杜育红赖德胜

    2007年6月20日于北师大


多学区公立学校系统中

的学校选择

5.1  引言

    学校选择一直以来就是人们讨论的热点问题,部分原因

是对许多相关政策的讨论还没有达成共识。②人们仍在热烈

讨论诸如学生家长、同伴学生群体、班级规模、教师质量、

竞争、行政体系、工会、课程设计等与学校质量有关的因素

的作用,以及学校选择数量增加对这些因素的影响。我们已

经有了几十年的择校经验,尽管这些经验与许多建立在择校

基础上的政策建议存在一定差异,但在现有的择校制度框架

下至少可以达成一些共识。不过要想准确预测新的择校政策

的效果是很困难的,还好在现有择校制度下家庭决策提供的

信息填补了一些经验研究的空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很好

的参考材料。

     本文首先讨论以下问题:家庭选择居住地与选择学校的决策之间的关系,

因私立学校和私立学校教育券割裂上述关系而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产

生的对一般均衡的一系列影响,而这些影响与目前大多数围绕学校选择的讨

论无关。根据直觉可知:在以家庭居住地决定孩子入学的公立教育体制中,

家庭所在地直接决定了孩子应该上什么样的公立学校。由于低收入家庭没有

能力购买可以选择高质量公立学校的住宅,高收入家庭选择学校的范围比低

收入家庭大。通过为低收入地区提供更多的学校选择,私立学校教育券打破

了家庭居住地和学校质量之间的联系,增加了生活在低质量学区的价值,同

时降低了生活在高质量学区的价值。因此教育券通过一系列途径为低收入家

庭提供的利益比高收入家庭多,后者在现有制度下已经能够择校了。本研究

通过实际数据预测这些利益的大小,并在考虑前文提及的各种因素的条件下,

分析教育券发挥作用的途径。

    此外,本文还将分析私立学校选择对学校质量的影响。教育券对家庭居

住地隔离状况的影响是很显然的,但它对学校质量的影响却依赖对学校竞争

的作用做出何种假设。研究表明,在*悲观的假设下,增加学校选择会导致

公立学校平均质量和整个公立教育系统不平等程度的轻微下降;反之,在*

乐观的假设下则会导致平均质量和不平等程度的很大提高。上述**个结论

是令人吃惊的,因为以前的理论分析和模拟研究把私立学校教育券的结果和

所有公立学校提供同等质量教育的理想化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增加私立

学校的选择必然会降低公立学校质量,并增加公立学校系统的不平等程度。①

但是,这些研究没有考虑决定公立学校支出的政治程序,从而忽略了因一些

学生离开公立学校而可能对公立学校支出造成的影响。①本文所使用的方法与

以前的根本不同在于,它一开始就引入了导致公立学校系统内部不平等的特

定力量,同时把在上述情景下的政治程序引入模型。这种方法还利用了现有

公立学校系统的准竞争特征(以及学区之间的不平等),以构造影响家庭决策

的结构参数。这样,我们可以对引入当前数据特征的模型进行校正,并在政

治决策和家庭决策都是内生决定的情况下讨论把竞争的范围延伸至引入私立

学校后产生的后果。因此,我们就可以把这些预测与实际的情况而不是与理

想化的结果作比较。

    5.2节简要介绍了整篇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这一方法与经验研究通常使

用的简化式(reduced—fonn)回归分析不同,但非常适合于研究学校择校问

题。5.3节对模型的理论假设进行非技术性的概述。5.4节介绍各种假设下政

策模拟的结果。5.5节分析模型关键假设的经验基础及其可以被检验的依据,

5.6节介绍根据模拟结果得出的一些政策含义。5.7节是结论。





商品评论(1条)
  • 主题:值得一读的好读物

    本书从经济学角度,对学校选择进行了深入分析。但不同于贝克尔的经济学帝国主义,是实实在在地对学校选择行为进行实证对比分析。活动时买的,价格比较合理。品相九成新。

    2019/12/25 15:57:50
    读者:wyl***(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