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缺失的一环(在华俄国侨民文学)

缺失的一环(在华俄国侨民文学)

作者:李萌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11-01
开本: 03 页数: 483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1.1(7.9折) 定价  ¥5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缺失的一环(在华俄国侨民文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1127933
  • 条形码:9787301127933 ; 978-7-301-12793-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缺失的一环(在华俄国侨民文学) 本书特色

本书为“文学论丛”中的一本。本书主要论述20世纪俄国文学中至今还被学术界严重忽略的一个部分——20世纪上半叶哈尔滨、上海的俄侨文学、文学出版物及主要代表作家,比较系统地介绍20世纪在华俄侨文学的发源和发展,并突出俄侨文学在中国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此外本书还侧重研究了阿尔谢尼·涅斯梅洛夫和瓦列里·别列列申两位作家。

缺失的一环(在华俄国侨民文学) 内容简介

《缺失的一环:在华俄国侨民文学》主要论述20世纪俄国文学中至今还被学术界严重忽略的一个部分——20世纪上半叶哈尔滨、上海的俄侨文学、文学出版物及主要代表作家,比较系统地介绍20世纪在华俄侨文学的发源和发展,并突出俄侨文学在中国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此外,《缺失的一环:在华俄国侨民文学》还侧重研究两位作家。一位是阿尔谢尼·涅斯梅洛夫,当年哈尔滨著名的俄侨诗人。他的短篇小说也极有特色,但长期被忽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缺失的一环:在华俄国侨民文学》借助档案资料和采访所得资料,重构作家生平,并以他的百余篇小说为基础,研究、分析他的散文创作特色。另一位是诗人瓦列里·别列列申。《缺失的一环:在华俄国侨民文学》依据诗人身后留下的私人通信、回忆录、晚年发表的自传体长诗以及一些档案资料,揭开他生活的面纱,并在此基础上对他的多篇抒情诗作出新的解释,以此阐明他与中国、中国文化、中国人以及与他的祖国俄罗斯的真实关系。笔者认为,以涅斯梅洛夫和别列列申为代表的在华俄侨文学遗产不只属于俄罗斯民族。因为它产生于中国,它理应被中国读者所了解,所记住。

缺失的一环(在华俄国侨民文学) 目录

鸣谢说明前言**章 俄侨来华的历史背景和在华兴衰梗概(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50年代)**节 俄侨来华的历史背景第二节 俄侨从来华到离华:一张略图第三节 哈尔滨俄侨社区的人文环境第四节 上海俄侨社区的人文环境小结第二章 在华俄侨文学概貌**节 1920年以前第二节 1920年以后第三节 四代诗人和作家第四节 主要文学报刊、文集、诗集第五节 文学批评第六节 为什么俄侨能在中国出版大量文学作品并发展自己别具特色的文学 第三章 阿尔谢尼·涅斯梅洛夫:生平与小说**节 涅斯梅洛夫的生平:新的发现第二节 漫长的回归历程第三节 涅斯梅洛夫研究现状第四节 小说家涅斯梅洛夫第五节 军事题材小说第六节 平民题材小说小结第四章 瓦列里·别列列申:生平**节 俄罗斯时期(1913-1920)第二节 哈尔滨时期(1920-1939)第三节 北平时期(1939-1943)第四节 上海时期(1943-1950)第五节 一段插曲:旧金山(1950)第六节 天津时期(1950-1952)第七节 中国大地上的尾声:香港(1952)第八节 巴西阶段简介小结第五章 别列列申:诗歌**节 哈尔滨时期(1928-1939)第二节 北平时期(1939-1943)第三节 上海时期(1943-1950)第四节 天津时期(1950-1952)小结结语参考文献 附录附录一:对远东俄侨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一览表附录二:涅斯梅洛夫军事题材小说目录附录三:涅斯梅洛夫平民题材小说及历史小说目录附录四:本书中出现的其他短篇小说、诗歌、部分文章目录附录五:人名索引附录六:报刊、书籍目录附录七:政治、文化、学术团体及社会组织附录八:各类学校、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后记
展开全部

缺失的一环(在华俄国侨民文学) 节选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由于连年内战,数百万俄国人流亡海外。这种
特定的历史条件使得20世纪俄罗斯文学长期被分裂为“苏联文学”和“侨民
文学”两部分。前者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涵盖从20年代初到90年代初
在苏联境内公开发表的、包括非俄语作品在内的文学作品,后者则只包括
1917年以后侨民用俄语创作并在苏联境外发表的文学作品。“苏联文学”作
为苏联历史上70年的正统,早已为中国读者所熟悉;而“侨民文学”则一直是
西方20世纪俄罗斯文学研究的重点。*早的一部侨民文学史,由俄侨戈列
勃·司徒卢威教授撰写的《俄国流亡文学》,1956年即已在美国纽约问世。80
年代末,在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推行“公开性”时期,苏联开始向读者介绍
“回归文学”,大量俄侨文学作品以及苏联时代的地下出版物首次在苏联官
方大型文学刊物上发表。这时,苏联学者开始提出把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
两部分合二为一进行研究的论点。但司徒卢威早在《俄国流亡文学》中,就
已经特意回避“侨居”(θMHrpauH囗)而选用“境外(3apy6eжbe)俄罗斯”这一术
语,来讨论流亡作家及作品,因为他相信20世纪俄罗斯文学境外的这一支不
属于它的诞生地(它的作者的侨居国),而迟早要与境内的那一支汇合,并将
比后者对俄罗斯文学的总体产生更广大、更深远的影响。①70年代中期,西
德学者也提出过把两个分支合并的看法。②但只有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
初,这种合并才成为可能。
    苏联国内战争期间(1918—1921),大批难民和失利的白军残部不但涌
向俄国西部、南部,进而流亡欧洲,而且也涌向远东,流落到中国、朝鲜和日
本,特别是中国的哈尔滨和上海。俄侨文学的东、西两个分支在创作和发展
上本是平行的,不能互相取代的。然而,80年代下半期“回归”苏联的文学作
品却主要来自“西方”,也就是说,生活在远东的俄侨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仍然
在被忽视之列。首先由于地理上的隔绝,俄侨文学的远东分支从它刚出现
开始,就一直不被重视。远东俄侨出版的诗集印数极低,往往只有300册,所
以难以流传到中国以外的地域。他们出版的杂志虽然有时可以通过私人渠
道辗转传播到欧洲甚至美洲、澳洲、非洲,但几乎从未被任何图书馆收藏。
而在苏联,由于政治原因,广大读者多年被禁止接触侨民文学作品。在欧
洲,生活在俄侨文化中心柏林、布拉格、巴黎、贝尔格莱德和里加的俄侨,只
把自己看作俄罗斯文学传统的正宗承传者,而不把远东分支放在眼里。在
他们看来,遥远的哈尔滨只是俄侨文学的“外省”。从30到60年代,一共只
有几位哈尔滨俄侨诗人的几首诗和个别短篇小说,被零星刊载在巴黎、布拉
格的俄侨报刊上,或被收入俄侨文选里。
    在从30到70年代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俄侨在西方出版过几部大型
诗文选,如《锚》(柏林:1936),《方舟》(纽约:1942),《接力棒》(纽约:1948),
《在西方》(纽约:1953),《流亡的缪斯》(法兰克福:1960),《友谊》(华盛顿:
1966),《俄国境外》(慕尼黑:1978)等,但先后只有五位生活在中国的俄侨诗
人的极少数作品人选。虽然在这些诗选里,某些编者曾坦陈生活在远东的
俄侨中有一些有天分的诗人,但作为俄侨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远东分支并
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生活在西方的俄侨对
远东俄侨文学(主要是在华俄侨文学)创作缺乏整体上的了解,因此自觉不
自觉地忽视了它对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贡献。司徒卢威在《俄国流亡文学》
中对远东分支持明显的蔑视态度;他的这种态度直到70年代也没有丝毫改
变。在把远东分支与欧洲分支做对比时,他断言:“全部区别仅在于,巴黎有
布宁①或者至少像拉金斯基②那样为整个侨民界所知的诗人,而远东只有像
晓戈列夫③那种谁都没听说过的人。”④
    司徒卢威的这番话表明,巴黎俄侨界对远东分支的了解基本上局限于
此。他的这种态度也说明,生活在巴黎的大多数俄侨对了解远东分支根本
没有兴趣。尽管如此,俄侨文学的远东分支并没有被遗忘。60年代以来,在
苏联和西方,一直有为数很少但非常执著的一部分人在努力发掘、抢救远东
俄侨的文学遗产。1968年夏,莫斯科的一个年轻诗人叶甫盖尼·维特科夫斯
基[图1]听一位归国俄侨作家列万·哈因德拉瓦谈起哈尔滨的俄侨诗人,深
感兴趣,便开始着手收集他们的诗。同时在西方,那些40年代末没有从中国
返回苏联的俄侨诗人、作家,也开始意识到他们有责任保存自己的文学遗
产。他们自知无法与巴黎的俄侨文学力量相抗衡,但并没有因此退缩。正
如他们当中的一位所言:“巴黎的作家们起步时已经有了雄厚的基础,而我
们却‘一无所有’。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工作才显得更无畏,不过结果当
然会更单调。”①在明确自己文学遗产价值的前提下,凭着这种带有几分悲壮
又带有几分幻想的追求,这些老俄侨开始一点一滴地收集那些几十年前发
表在中国,但后来随着文学刊物的失散而流落到世界各地的文学作品,特别
是诗歌。
    这项长达数十年的工程始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那时,维特科夫斯基
开始与一位当时已移居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俄侨诗人瓦列里·别列列申(或译
彼列列申、佩雷列申,1913—1992)通信。别列列申当年是哈尔滨*有影响
的侨民诗人之一,后来还在北平和上海生活过。应维特科夫斯基的要求,别
列列申写信给散居在北美、西欧和澳洲的朋友,请他们帮忙收集当年哈尔滨
*著名的诗人阿尔谢尼·涅斯梅洛夫(1889—1945)的诗,而这些诗的主要来
源,是私人手中保存的哈尔滨俄侨文学杂志和涅斯梅洛夫20至40年代在哈
尔滨出版的诗集。给别列列申提供过帮助的,有当年哈尔滨*著名的文化
周刊《边界》的主编米哈依尔·洛克托夫(本姓比比诺夫,图2),当年哈尔滨*
著名的儿童诗作者尤尔卡(原名叶列娜·瓦西里耶娃),别列列申一个中学同
学的弟弟、他的诗才的崇拜者阿列克谢·切尔尼舍夫,以及彼得·巴拉克申,
一位20年代曾在中国暂住、后来移民美国的记者。①70年代,在帮助别列列
申收集涅斯梅洛夫的诗
歌时,比比诺夫和瓦西里
耶娃居住在美国加利福尼
亚,切尔尼舍夫居住在澳
大利亚,巴拉克申客居西
班牙。别列列申收到他们
寄来的手抄诗以后,在打
字机上一一誊清,再转寄
到莫斯科。与此同时,维
特科夫斯基也在返回苏联
定居的远东俄侨中收集涅
斯梅洛夫的诗。对他帮助
*大的是当年在哈尔滨和
上海小有名气的女诗人莉季雅·哈因德洛娃[图3]。她当年曾师从涅斯梅洛
夫,因此不但保存了他的一部分诗集,而且还保存了一些他从未发表的诗
稿。1979年,维特科夫斯基把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诗结为两册,以地下出版
物的形式在莫斯科推出。此后,别列列申继续收集涅斯梅洛夫的诗,并把它
们陆续寄往莫斯科。这项努力一直持续到他生命的*后两年。1990年,涅
斯梅洛夫的一卷本诗歌、小说合集《离开了莫斯科,离开了俄罗斯》由苏联主
要出版社之一——莫斯科工人出版社一一出版,维特科夫斯基为此书撰写
了前言,并与另一位编者一起,为书中的作品一一作了注释。
   除了抢救涅斯梅洛夫的诗歌之外,
从80年代中期起,一部分仍然健在的
远东俄侨诗人开始收集、整理他们自己
和已经辞世的同时代人的文学遗产。
其中的一位是住在美国旧金山的玛丽·
维吉(1904—1994)。维吉在另一位俄侨
诗人、记者尤斯金娜·克鲁赞施坦
(1903—1983)去世后,开始整理她的遗
稿,然后把其中与哈尔滨相关的全部资
料转交给美国耶鲁大学,以期使“我们
的亚特兰蒂斯岛不致沉没”。①与此同
时,她开始与远在巴西的别列列申合
作,筹备出版在华俄侨诗选。她毫不计
较个人名利,尽可能收集俄侨诗人的作
品,并把它们寄给别列列申②,再由别列
列申筛选、编辑。她在一封信中写道:
“我主要的希望,更确切些说,我唯一的
希望,就是抢救我们的远东作家和作品,使他们不致被遗忘。我不需要在任
何地方提到我的名字。对我来说,重要的是趁我还在世,尽我的所能来促成
这件事。”③在别列列申这方面,这项工程与莫斯科一里约热内卢的涅斯梅洛
夫工程齐头并进,也持续到80年代末。那时,他把编辑好的诗选寄还给维
吉,希望她能在北美找到出版社出版。他起初把诗集定名为《在中国作客》,
后来又改为《在好心的巨龙身边》④。尽管两位老人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这本
诗集终究没能在北美问世,因为没有出版社对它感兴趣。
    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从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陆续从中国接受了大量俄
侨移民。在那里,来自哈尔滨和上海的俄侨们也努力收集远东分支的文学
遗产,并于1989年在阿德莱德市出版诗集《来自东方的歌》,收人77位诗人
 的部分作品。回到苏联的俄侨们也不甘示弱,于1991年在新西伯利亚市推
  出一本诗歌和小说的合集《哈尔滨——俄罗斯之树的一个分叉》,收入11位
  小说家和27位诗人的部分作品。在西欧,瓦列里·别列列申于80年代中期
  把自己文学档案的大部分捐献给荷兰莱顿大学图书馆[图4]。不久,他的诗
  集《一个俄罗斯诗人在中国作客》(1989)在海牙问世。这本书只限于他那些
  作于中国并曾被收入他以往诗集的作品,共计193首诗。①
    其实,致力于收集远东俄侨文学遗产的不只是来自中国的俄侨。在成
千上万远东俄侨*终定居的北美,还有一位远东俄侨文学的收集者艾马努
伊尔·施泰恩。他本人于1969年从苏联移民美国东部康涅狄格州。从那时
起,他就开始从旧书店、图书馆和俄侨私人收藏者手中收集来自任何地方的
俄侨作家、诗人的作品集,特别是那些名气不大甚至毫无名气的作者的文
集。他不但收集到涅斯梅洛夫的几本诗集,还从别列列申那里收购了他中
国时期的诗集。1987年,他首次以《散文选》为题重印了涅斯梅洛夫的八篇
短篇小说;三年后,他又借用涅斯梅洛夫1931年在哈尔滨出版的一本诗集的
题目《离开了俄罗斯》,重印了诗人先后在俄国和中国出版的12本诗集。这
个集子仅比维特科夫斯基同年在莫斯科出版的涅斯梅洛夫诗歌、小说合集
问世晚三个月。两个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维特科夫斯基版包括从未被诗
人收入任何诗集的将近100首短诗和几篇叙事诗,而施泰恩版则收入涅斯梅
洛夫以另外一个笔名发表的一部诗集和一篇叙事诗。除涅斯梅洛夫的作品
外,施泰恩还重印了另外两本远东诗人的作品。**本题为《拉丽萨之岛》
(1988),收入16位诗人的抒情诗,其中多为手书形式的复印,有些字迹还很
模糊;第二本题为《献给叶列娜》(1990),作者是哈尔滨的两位诗人瓦西
里·洛基诺夫和瓦西里·奥布霍夫。1978年,施泰恩还出版了《俄侨诗歌文献
目录(1920—1977)》,其中的大约500本书属于他的私人收藏。2000年,这
份目录的全本以《艾马努伊尔·施泰恩私人馆藏俄侨诗歌文献目录》为题出
版,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30位俄侨诗人的64本书。遗憾的是,这批书的大
部分已经流失到美国以外。施泰恩去世后,他的遗孀把他的大部分藏书卖
给了西欧的一个私人收藏者,余下的部分现藏位于美国麻省阿姆赫斯特学
院的俄罗斯文化研究中心。
    在美国*西部的夏威夷群岛上,还有一位长期致力于收集远东俄侨出
版物的美国人。她就是夏威夷大学俄文图书馆员帕特丽夏·坡兰斯基。她
的收集工作也始于1969年。在30多年的时间里,坡兰斯基从北美和欧洲的
俄文书商手中采购俄侨在远东出版的书刊,其中*珍贵的是俄侨30年代在
上海出版的一份题为《凤凰》的文学杂志,因为这套几乎完全的杂志是目前
世界上已知的唯一收藏。2002年,夏威夷大学哈米尔顿图书馆[图5]收藏
的远东俄侨书刊目录及介绍以《中国、日本、朝鲜的俄文出版物》[图6]为题
在莫斯科出版。在其中所列的770种书刊中,有700种是在中国出版的。
  除施泰恩和坡兰斯基的收藏外,北美还有一些大学图书馆、博物馆或档
案馆收藏与在华俄侨的生活和出版物相关的资料,其中包括加利福尼亚大
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旧金山俄罗斯文化博物馆[图7],斯坦福大学胡佛研
究所图书馆和档案馆,由原哈尔滨俄侨、汉学家帕维尔·什库尔金的孙子私
人设立的、位于旧金山附近的“什库尔金远东档案馆”[图8、图9],阿姆赫斯
特学院俄罗斯文化研究中心,耶鲁大学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珍善本馆,美
国国家档案馆,以及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的巴吉奇私人档案馆[图10]。由于
历史和地理原因,来自远东的俄侨大都定居在美国的西海岸,特别是围绕旧
金山市的湾区。80至90年代,老一代俄侨中的很多人相继辞世。他们离开
中国时随身携带的书刊、照片以及后来撰写的回忆录、日记、通信等,大多捐
赠或出售给加利福尼亚大学图书馆、旧金山俄罗斯文化博物馆、斯坦福大学
胡佛研究所或由俄侨经营的旧书店。因此,湾区成了远东俄侨文化遗产的
主要来源地之一,只是这里收藏的大部分资料至今还鲜为人知,很多尚未被
研究。
 在欧洲,还有两个与在华俄侨文学相关的资料馆。其一是位于捷克共
和国首都布拉格的国家图书馆斯拉夫分部下属的“境外俄罗斯历史档案
馆”。从20年代初至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图书
馆一直从世界各地定期收到俄侨书刊,包括在中国出版的一些俄侨刊物。
其二是位于莫斯科的俄罗斯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档案部[图11]。这个档
案部收藏了瓦列里·别列列申给荷兰莱顿大学的捐赠以外的另一部分文学
档案和他的私人藏书。这些资料是遵照诗人的遗嘱,由俄国驻里约热内卢
总领事亚历山大·热比特负责转交的。热比特在转交之前就在里约热内卢
为这部分档案作了大略的目录,但至今没有详尽的文献目录发表。此外,俄
罗斯的两处档案馆——位于首都莫斯科的俄罗斯联邦国家档案馆和位于远
东的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国家档案馆——都藏有俄侨在中国出版的相当数量
的报刊。前者来自布拉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那里收藏的一部分报刊被转
移到莫斯科;后者的来源是哈尔滨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人扶持下的俄国侨
民事务局的人事档案和藏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红军把这些资
料运回了苏联。
    而在俄侨文学远东分支的主要诞生地——中国,俄侨文学遗产的踪迹
却已经很难寻觅①。已故黑龙江大学教授刁绍华是在华俄侨文学研究的先
驱。90年代中期,他首先整理出一份当时在哈尔滨、北京和上海能够找到的
俄侨文学作品目录,后吸收来自俄、美、法国的大量资料,经过不断补充,于
2001年在哈尔滨出版俄文版的《中国(哈尔滨一上海)俄侨作家文献存目》。
遗憾的是,《存目》中的绝大部分作品早已流失国外,所以中国学者很难展开
这方面的研究。
    在华俄侨文学遗产的严重失散和资料收集的巨大困难,可以在一定程
度上解释为什么80年代下半期,当苏联各大文学杂志争相出版“回归文学”
作品时,只有个别的哈尔滨诗人人选。直到90年代,才有一些在莫斯科出版
的大型俄侨诗集陆续收入来自远东的部分作品。这些诗集包括:《方舟》
(1991)、《世纪的诗节》(1995)、《“我们那时居住在另一个星球上……”》
(1995—1997)和《凭借诗歌回到俄罗斯……》(1995)。2001年,一本集中收
录在华俄侨诗人作品的诗集《在华俄侨诗歌》在莫斯科问世。这本书共收入
58位诗人的640首诗,并附有每位诗人的生平简介和他们在中国出版的诗
集目录。②
    80年代以来,一些俄侨(主要是侨民作家、记者)还陆续发表在华生活回
忆录。这可以被看作他们争取不被世人遗忘的另一种努力。这些回忆录包
括:曾活跃在上海的记者维克多·彼得罗夫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出版的《松花
江畔的城市》(1984)和《黄浦江畔的上海》(1985);瓦列里·别列列申在荷兰
阿姆斯特丹出版的《两个小站——哈尔滨及上海俄罗斯诗歌与文学生活
(1930  1950)》(1987),以及他去世后由别人整理、在海牙出版的回忆文集
《1920—1952年“满洲国”和中国俄罗斯文学与教会生活拾遗》(1996);哈尔
滨女诗人叶丽扎维塔·拉钦斯卡娅在旧金山出版的《候鸟》(1982)和在巴黎
出版的《生活万花筒》(1990);侨居法国的尼娜·莫克林斯卡娅在美国纽约出
版的两卷《我的生活》(1991,1995);曾活跃在哈尔滨和上海的小品文作家娜
塔莉娅·伊利茵娜在莫斯科出版的回忆录《道路与命运》(1985)的一部分。
此外,伊利茵娜的妹妹奥尔加·伊利茵娜一莱里斯还用法文出版了回忆录《东
方的线索》(2003年被译成俄文在圣彼得堡出版)。近几年,两本记述女诗人
哈因德洛娃的书在俄罗斯城市卡卢加出版。**本为《在东方》(2000),另
一本为《诗人的心》(2003)。书中收入女诗人的日记、通信、诗和照片,对了
解她的生平和她同时代俄侨在中国的生活有一定参考价值。1998年,莫斯
科还出版了一本题为《俄罗斯的哈尔滨》的俄侨回忆录专集。此外,还有一
些回忆录发表在西方或俄国的杂志上,其中*集中的是由原哈尔滨综合技
术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前身)校友1979年发行于澳大利亚悉尼的校友年刊
《综合技术学院学生》(第10期),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奥尔加·巴吉奇教授编
辑的年刊《俄国人在亚洲》(1994—2000),以及自1992年起在符拉迪沃斯托
克不定期出版并借用原哈尔滨俄侨文化周刊名称的大型文选《边界》。
    在西方,除司徒卢威的《俄国流亡文学》外,与远东俄侨相关的学术著作
还包括夏威夷大学教授约翰·斯蒂芬所著《俄罗斯法西斯党》①(纽约:1978)
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马克·拉耶夫所著《境外俄罗斯》(纽约:1990)。前者虽
侧重研究远东俄侨,但其中心是北美和远东俄侨的法西斯活动;后者虽涉及
远东俄侨的文化生活,但重点是定居西欧和美国东海岸的俄侨。此外,40年
代末50年代初曾以美国军事记者身份活跃在日本和朝鲜的彼得·巴拉克申
撰写过两大卷以俄侨在远东的政治生活为内容的《在中国的结局》(旧金山:
1958);香港大学教授奎斯特德发表了以19、20世纪之交中俄关系为内容的
《“友好的”帝国主义者?:沙俄在满洲(1895—1917)》(香港:1982);普林斯顿
大学教授大卫·沃尔夫撰写了以研究早期哈尔滨历史为题的《开往哈尔滨
站》(斯坦福:1999);荷兰莱顿大学斯拉夫学者扬·保罗·亨利克编辑了俄侨
诗人论文集《流亡的缪斯》(慕尼黑:1992),其中收入讨论涅斯梅洛夫和别列
列申的文章;瑞士籍学者、美国杜克大学教授托马斯·拉斛森主编了哈尔滨
历史研究文集《哈尔滨与满洲》(2001);美国国家档案馆研究人员马西亚·里
斯塔伊诺出版了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避难上海的犹太人(包括俄国犹
太人)的专著《*后的避风港》(斯坦福:2001);澳大利亚学者菲利克斯·帕特
里克耶夫发表了以俄侨政治为研究中心的《流亡中的俄罗斯政治家》(牛津:
2002)。在莫斯科,出生于中国东北的俄国历史学家戈奥尔基·梅利霍夫撰
写了专著《遥远而又邻近的满洲》(1991,1994)和《俄国人侨居中国》(1997),
以及回忆录《白色的哈尔滨》(2003);另一位出生于东北的俄侨、退休中学教
师叶列娜·塔斯金娜出版了《鲜为人知的哈尔滨》(1994);莫斯科国立师范大
学教授符拉基米尔·阿格诺索夫主持撰写了教科书《俄罗斯侨民文学史》①
(1998)。在俄国远东,符拉迪沃斯托克历史学者阿米尔·赫萨穆基诺夫出版
了《漂泊四方)(2000);来自阿穆尔河上的共青城的学者奥列格·布祖耶夫出
版了《论瓦列里·别列列申的创作》(2003)。在白俄罗斯,明斯克大学历史学
者娜杰日达·阿布洛娃出版了《中东铁路与俄罗斯人侨居中国史略》(1999)。
另外,一些学者还发表了涉及在华俄侨历史、教育、文学、出版等方面的文
章。90年代以来,俄国还出版了一系列俄侨文学、历史百科工具书和参考
书。它们都或多或少包括了与远东俄侨相关的条目。
    在文献目录方面,除前面已经提到的
施泰恩和坡兰斯基的收藏目录以及刁绍
华的《存目》外,*重要的还有荷兰莱顿大
学亨利克编纂的《莱顿大学图书馆藏瓦列
里·别列列申文献图书目录》(莱顿:1997,
图12)和多伦多大学巴吉奇编纂的《哈尔
滨俄文出版物》(纽约:2002)。前者对文
献有详尽的介绍;后者则收入4261个图
书、报刊条目,是迄今哈尔滨俄文出版物
目录方面的集大成者。2003年,俄国哈巴
罗夫斯克边区国家档案馆的H.A.索罗维
约娃还辑录了一本《哈尔滨俄文出版目
录》,收入382个条目及书目简介。
    在中国,自90年代以来,在华俄国
侨民(即所谓“白俄”)对中国读者来说也
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题目。过去十几
年间,上海、北京、哈尔滨陆续出版过一
些与此相关的书,如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研究所研究员汪之成所著《上海俄
侨史》(上海三联书店:1993),黑龙江省档案馆副研究员纪凤辉所著《哈尔滨
寻根》(哈尔滨出版社:1996),中央编译局研究员李兴耕等著《风雨浮萍——
俄国侨民在中国(1917—1945)》(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哈尔滨学者石方
等著《哈尔滨俄侨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哈尔滨音乐家刘欣欣、刘
学清所著《哈尔滨西洋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等。此外,哈尔滨社
会科学研究所学者李述笑编著了《哈尔滨历史编年(1896—1949)》(哈尔滨
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1986);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和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还联合出版了由齐齐哈尔大学教授李延龄主持的汉译五卷集《中国俄罗斯
侨民文学丛书》(2002)。一些以图片形式部分介绍在华俄侨生活及他们的
文化遗迹的书也陆续出版,如由哈尔滨建筑大学教授常怀生摄影、编著的
《哈尔滨建筑艺术》(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李述笑主编的《哈尔滨
旧影》(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邓明主编的《上海百年掠影,1840—1940》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潘光主编的《犹太人在上海》(上海画报出版
社:1995)等。
    中国学者对在华俄侨文学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学术论文方面,其中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语学院讲师焦晨的副博士论文《俄国侨民文学在哈尔滨
(1920一1930)》已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发行了俄文版(2000);徐国红的副博
士论文《在华俄侨文学生活(20至40年代)》(2003)也已在莫斯科出版。
    尽管如此,对在华俄侨文学的学术研究在整体上还非常薄弱。国内发
表过的一些文章多见诸地方杂志或非专业刊物,所以对中国俄苏文学研究
界影响不大。学术界至今对在华俄侨文学的发展没有做过系统的介绍。在
西方,作为20世纪俄国文学组成部分的远东俄侨主要代表作家及其文学出
版物仍被学术界严重忽略。在俄国,由于出版业困难重重,至今没有任何一
位远东俄侨代表作家的比较完整的作品集得以出版。①在20世纪俄罗斯文
学研究的版图上,在华俄侨文学实际上还是一块空白,而且是唯一的一块大
空白。本书意在依据大量**手资料,填补这方面的空白,从而弥补上这缺
失的一环。
    本书旨在对20世纪俄侨在华文学的发源、发展作比较系统的研究,突出
俄侨文学在中国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即1917年以后流亡哈尔滨的俄侨在
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找到了一块熟悉的土地,这一点与流亡欧洲的绝大多
数俄侨的境遇有着极大的不同。国内学术界曾有人认为,哈尔滨城早在俄
国人到来之前就已经存在,俄国人是殖民入侵了哈尔滨;另有学者认为,生
活在哈尔滨的中、俄两国人民长期和平共处,文化上互相借鉴、影响,因此旅
哈俄侨文学应被看作中国文学的一部分。笔者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有悖历
史事实。**,正是由于19世纪末中东铁路(亦称“东清铁路”)在中国东北
的修建,哈尔滨才作为一个城市出现在铁路和松花江的交界处,成为交通枢
纽和行政中心。它本身是殖民主义的产物。十月革命后的三年内战造成俄
国人口的大量外流。这不但向哈尔滨输送了各方面的文化人才,更给日后
的俄侨文学发展提供了大量读者。因为20年代的哈尔滨基本上仍可以被看
作一个俄国境外的“俄罗斯城市”,在这里俄侨不懂汉语仍可以找到工作,其
他生活设施也大都按照俄罗斯的方式设置,所以许多侨民在这里找到了
“家”。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城市里产生的文学少有一般侨民文学的哀婉、抑
郁色彩,它与俄国本土文化有着更自然的联系,作家、读者双方也都更以俄
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自居。这些条件,加上哈尔滨作为一个国际开放城市
20余年经济上的积累和多种报刊的陆续发行,使俄侨文学在30年代达到了
繁荣时期。第二,这种文学与同时期的中国文学发展是完全平行的,没有相
互交错、相互影响。只有明确这一点,才能解释为什么恰恰是在东北沦陷时
期,也就是“满洲国”时代,当许多中国作家或离开东北或转入与伪满政府的
地下斗争时,哈尔滨的俄侨文学发展达到了顶峰。
    在分析哈尔滨俄侨文学的同时,本书也涉及上海、天津、北京、青岛等地
的俄侨出版物和文化活动,特别是上海。作为那个时代在华外国人聚居的
大城市,上海与哈尔滨有着根本的不同。在那里,俄侨没有在自己家里的感
觉。他们在其他西洋人面前低人一等,但在中国人面前却有很强的优越感。
由于他们在上海的经济、政治基础远不如哈尔滨,文化的发展也相应受到影
响。上海俄侨没有自己的出版社,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更困难的环境里谋
生,所以他们创作出的文学作品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与哈尔滨相比。
不过作为远东俄侨文学发展的一个分支,它也是不应被忽略的。
    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本书侧重探讨20世纪20到40年代哈尔滨、上海
俄侨文化的发展,分析俄侨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或隔阂),并分别介绍与俄侨
文化相关的报刊和四代俄侨作家,以及哈尔滨比较重要而且著名的俄侨青
年文学团体“丘拉耶夫卡”的活动。“丘拉耶夫卡”的名称来源于西伯利亚作
家戈奥尔基·格列边希科夫的长篇小说《丘拉耶夫村村民》,它在二三十年代
成了生活在远东和北美的一部分俄侨精神追求的乌托邦,在年轻俄侨中有
过相当大的影响。有关哈尔滨“丘拉耶夫卡”的创建、发展,自60年代末以来
就有一些当事人撰写的零星回忆文章发表。但由于年代相隔久远,他们的
很多记述失实。笔者根据史料,尤其是30年代哈尔滨的俄侨文化周刊《边
界》,以及当年一些俄文报纸的记载,重新勾勒出“丘拉耶夫卡”的发展脉络,
以期澄清一些近年发表的文章中以讹传讹的错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肯定
“丘拉耶夫卡”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本书侧重研究两位作家。**位是当年哈尔滨*著名的俄侨诗人阿尔
谢尼·涅斯梅洛夫(本姓米特罗波利斯基)。他1922—1942年间在符拉迪沃
斯托克和哈尔滨出版过七本诗集和几部长诗,因而绝大多数熟悉他名字的
读者只知道他是位诗人。其实他的短篇小说也极有特色,尤以描写**次
世界大战和苏联国内战争见长。**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场)是20世纪俄国
文学中几乎完全没有触及的题目,但一位生活在中国哈尔滨的退役尉官以
他个人的亲身经历,通过小说把这段历史生动、真实地记录了下来,并把它
们发表在哈尔滨的俄侨文学刊物上。1936年,涅斯梅洛夫在上海出版了一
本包括七个短篇小说的《战争故事》。他在前言里说,他自20年代中期就开
始写作战争小说,那时雷马克还没有发表他的著名长篇小说《西线无战事》,
萧洛霍夫的国内战争题材小说也还没有面世。从白卫军的角度描写苏联国
内战争也是20世纪俄国文学中鲜见的方式,中国读者熟悉的《夏伯阳》、《铁
流》、《毁灭》等都是从红军的角度反映那场战争的。因为涅斯梅洛夫自己是
下级军官,他战争小说的主角也常常是下级军官;尽管如此,他还是塑造了
一些鲜活的士兵形象。此外,他还创作过不少描写哈尔滨俄侨生活的短篇
小说,这在20世纪俄国文学史上更是一个空白。涅斯梅洛夫是个不亚于契
诃夫的讲故事的大师,语言运用能力很强。他的小说涉及几十种不同社会
身份的人物,但每个人讲话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独特的词汇,故事情节也
不落俗套。自1988年开始,涅斯梅洛夫的诗歌已经被大量介绍回苏联,但是
他的小说因流落四方,为读者所知的篇目极少,1990年莫斯科出版的一卷集
里仅收人10篇。新结集的两卷本(JL百首诗、54篇小说和两篇回忆录)因为
经济困难,*近才在远东,而不是他的故乡莫斯科出版。①他的小说在中、俄
两国以及流落其他国家的俄国读者中都被忘却了几十年;把他从故纸堆里
挖掘出来,靠了生活在五大洲三代人37年的努力。涅斯梅洛夫1945年秋在
哈尔滨被苏联红军逮捕,同年底死于监狱。他的死亡日期直到笔者1997年
投书俄国内务部档案馆,才于次年从俄国官方得到确证。本书在前人研究
的基础上,借助档案资料和采访所得资料,力图重构他的生平,并以笔者收
集到的他的百余篇小说为基础,研究、分析他的散文创作特色。
    本书研究的另一位作家是瓦列里·别列列申(本姓萨拉特阔一彼得利舍),
中文名叫夏清云。他七岁随母亲来到中国,在哈尔滨长大,但接受的是传统
的俄罗斯式教育。他是位诗人,1937—1944年间在哈尔滨出版过四本诗集。
但他在大学里又学过中文,热衷于翻译唐诗;离开中国后,还翻译、出版过唐
宋诗集《团扇歌》、《离骚》和《道德经》[图13、图14、图15]。别列列申在中国
的经历在他那一代俄侨中是非常独特而又别具悲剧色彩的。这既取决于他
的个性,又在很大程度上与30至50年代的中国国情乃至国际形势相关联。
别列列申1935年毕业于俄国人所办的哈尔滨法学院,后来就读于符拉基米
尔神学院,曾当过东正教教士,1939—1943年服务于北平俄罗斯东正教传教
团,后转到上海东正教会。他因自己的同性恋倾向与基督教信仰的冲突无
法调和,于1946年宣布退出教会,并
与上海的普通中国人有过广泛接触。
他还因为懂中文,于1945—1948年
在苏联塔斯社上海分社当过翻译,在
此期间与中国进步文化界接触颇多,
结识了翻译家戈宝权、叶水夫、盛草
婴等人,并翻译过中国作家鲁迅、臧
克家、许地山的作品。他因为与塔斯
社的这段关系,在1950年移民美国
时被诬告、逮捕,并被驱逐回中国,客
居天津,并*终于1952年离开中
国,移民巴西。毫无疑问,50年代初
在美国盛行一时的麦卡锡主义和刚
刚爆发的朝鲜战争对别列列申在中、
美两国的际遇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
响,而这种影响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一
直伴随着他,造成了他终生的贫困,
但也成就了一位真正的诗人。
    别列列申与中国的关系主要是通过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和对中国
人的态度表现出来的。一方面,由于他是同性恋,而三四十年代他还没有勇
气在诗歌中公开描写同性恋感情,他的抒情主人公往往躲藏在常人的面具
下;另一方面,因为他懂中文,喜爱中国古典诗歌,又因为他的同性恋伙伴大
多是中国人,所以他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情有独钟。可是因为这种感情本身
比较复杂,别列列申自己又常常以曲折、隐晦的方式来表达它,所以他的诗
至今每每被读者,尤其是被俄罗斯读者所误读。他们依据字面意义解释别
列列申的某些诗,还因此把他奉为俄侨中爱国诗人的代表,认为他热爱俄罗
斯超过一切。本书依据别列列申身后留下的大量私人通信、回忆录、晚年发
表的自传体《没有主题的长诗》,以及一些档案资料,揭开诗人生活的面纱,
并在此基础上对他的多篇抒情诗做出新的解释,以此说明他与中国、中国文
化、中国人以及与他的祖国俄罗斯的真实关系。别列列申移民巴西后作为
诗人曾沉寂了15年。60年代末重返文坛后,他在西方出版的**本诗集就
叫《南国之家》(1968),因为诗集里收录的几乎全数是他写于中国的诗;他自
己也把这本诗集当作他对中国感情的真实表达。后来,别列列申一方面创
作了大量形式严谨的十四行诗,另一方面把同性恋这一“犯忌”题材公开写
入诗中,因此在俄侨诗坛上名声日起,被誉为20世纪下半叶*重要的俄语诗
人之一。然而,如果没有在中国的那番独特经历,他不会成为日后的别列列
申;如果我们不研究他中国时期的诗歌创作,也无法完全理解他后来的诗歌
作品。
    在华俄侨的四代作家中,**代没有产生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当中的
大多数都在几年内离开了哈尔滨,或返回苏联,或移居第三国。涅斯梅洛夫
和别列列申分别属于第二代和第三代。作为在俄国长大的作家和诗人,涅
斯梅洛夫具有他那一代人的许多典型特点,比如政治上保皇,对俄罗斯有着
忠贞不渝的感情,来到哈尔滨后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毫不热衷,完全生活在俄
罗斯人的圈子里,为它服务,也靠它为生。他们对哈尔滨及其文化环境有着
比较大的依赖性,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不无偏见。别列列申尽管与他的同
辈人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在他身上,也还是能体现出第三代侨民的一些共同
特点,比如,一方面,因为少年时代就离开了俄罗斯,他们对“祖国”只有抽象
的概念而没有真挚的感情;但另一方面,由于生长于“俄罗斯城市”哈尔滨,
受过俄罗斯式教育,他们又能自觉地把承传俄国文化当作自己的责任。他
们当中的一些人学习并掌握了外语,因此在被迫离开哈尔滨以后有比较强
的谋生能力,有些人后来在西方和苏联的学术界还有所成就。正是这样一
些人,在远离俄罗斯的东方古国,在几十年的战乱和贫困之间,创造了20世
纪俄罗斯文学的一个部分。忽视了它,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版图就不完整;
忽视了它,21世纪的读者就会失去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笔者认为,以涅斯
梅洛夫和别列列申为代表的在华俄侨文学不只是俄罗斯民族的文化遗产。
因为它产生于中国,它理应被中国读者所了解,所记住。
第四章 瓦列里·别列列申:生平
    远东俄侨界的另一个主要作家,是诗人兼翻译家瓦列里·别列列申,中文
名叫夏清云。他比涅斯梅洛夫年轻二十四岁,在哈尔滨长大,也从那里走上文
学创作道路。30年代末,他成为在华俄侨读者中的著名诗人,但在巴黎和欧洲
其他俄侨文化中心,他的影响却微乎其微。1952年,他离开中国,从1953年1
月直到1992年11月病逝,一直生活在巴西。在此期间,他几经挫折,终于在
60年代末返回俄侨文学界,在德国、法国、美国和巴西陆续出版了一系列诗集,
引起西方学术界的注意。80年代末,在苏联“回归文学”的大潮中,他的诗也开
始出现在苏联文学刊物上。然而,迄今唯一收集了他写于中国的193首抒情
诗的诗集,却是1989年在荷兰出版的;在俄国,他的诗仅零星发表在杂志上,或
被收入各种侨民诗集里,除掉重复的篇目,总数不到40首。70年代,莫斯科出
现过一些他的忠实读者,他1944年出版于中国的诗集《牺牲》,曾以地下出版物
形式重印;但90年代初在俄国出版他诗歌选集的几次努力,却均以失败告终。
因此,别列列申诗歌遗产的绝大部分,俄国读者仍然接触不到;对他诗歌创作
面貌的片面了解,也严重限制了俄国学者对他的研究。
    在中国期间,别列列申的每一部新诗集都得到过哈尔滨俄侨报纸、杂志的
评论。他的主要评论者有涅斯梅洛夫、列兹尼科娃和老萨托夫斯基一尔热夫斯
基。他的主要文学活动和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也都被哈尔滨报纸作过报道。
此外,他的名字还偶然被巴黎诗人和文学批评家如霍达谢维奇、拉金斯基、采
特林(1882—1945)和杰拉皮阿诺(1892—1980)提及,特别是在《丘拉耶夫卡》报
和“丘拉耶夫卡”成员的诗集《河流转弯处》寄到巴黎之后。尽管如此,别列列
申的诗从未被系统地研究过。在他的同时代人中,他只认可尼古拉·别捷列茨
和符拉基米尔·斯洛勃德奇科夫对他诗歌的批评;但实际上,“丘拉耶夫卡”成
员尼古拉·晓戈列夫也是他诗歌作品的一位严肃批评家。
    别列列申离开中国后,他的名字在西方学术界**次出现于戈列勃·司
徒卢威的《俄国流亡文学》中;而作者1956年的那段简短论述,只是基于别列
列申1937年在哈尔滨出版的**本诗集。虽然司徒卢威承认他是个有才气
的诗人,有些诗写得还不错,但强调这位年轻诗人缺乏巴黎文化,因此趣味
不够。①这种说法,又一次显示出哈尔滨诗人早在30年代就体验过的那种
“巴黎人”对“外省人”的傲慢态度。就是在1967—1984年与别列列申通信期
间,司徒卢威的这份倨傲也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在1967年重返俄侨文坛之前,生活在里约热内卢的别列列申一直与俄
罗斯文化界相隔绝。初到巴西,他就于1953年3月尝试与美国纽约的一家
俄文出版社——契诃夫出版社——联系,并随即把写于中国但未及结集出
版的诗稿寄到纽约。1955年2月,他的诗稿被退回,理由是:该出版社仅在
特殊情况下才出版诗人的个人选集。②1955年,纽约的俄侨杂志《新杂志》也
拒绝发表他的诗。③这样,从1953年到1967年,他没有任何机会发表任何
作品,1957年之后甚至一度辍笔。他在中国出版的那些数量不大的旧诗
集,④也几乎没有流传到西方。巴西比中国更偏远,别列列申又在俄侨文学
界长期销声匿迹,这种情况给学术界发现、研究他的作品造成更大困难。在
司徒卢威之后,他的名字又过了11年,才出现在巴黎俄侨文学一政治月刊
《复兴》上。这是一篇对别列列申出版于24年前的诗集——《牺牲》的书评。⑤
对书评作者来说,*令他诧异的,不是他过了20多年才**次读到这本书,
而是书中所表现的异域风情,也就是别列列申诗中的中国形象,虽然他也发
现,这一点在书中所占份量不大。①同时,靠了当时已经侨居美国的尤斯金
娜·克鲁赞施坦一别捷列茨的引荐,别列列申的诗开始发表在纽约的俄侨报纸
和巴黎的俄侨杂志上。从此,他不但陆续出版诗集,发表20年前写于中国但
未曾发表的旧诗,还不断创作新诗,并摆脱20世纪初俄国阿克梅派诗人古米
廖夫的影响,找到自己独特的主题,形成自己独特的诗风。70年代末80年
代初,他终于得到西方斯拉夫文学界的认可,并以独立条目被列入本书前言
中提到的德国学者沃尔夫冈·卡萨克所著《1917年以来苏联文学辞典》
(1976)和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维克多·特拉斯主编的《俄国文学手册》(1985)。



缺失的一环(在华俄国侨民文学) 作者简介

p>作者简介
李萌1 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
获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