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切.格瓦拉--反响与争鸣

切.格瓦拉--反响与争鸣

作者:刘智峰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1-09-01
开本: 32开 页数: 449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2.3(4.9折) 定价  ¥2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切.格瓦拉--反响与争鸣 版权信息

  • ISBN:7500431546
  • 条形码:9787500431541 ; 978-7-5004-3154-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切.格瓦拉--反响与争鸣 内容简介

2000年4月,史诗剧《切·格瓦拉》在北京首演。该剧以其批判现实的尖锐锋芒、鲜明的平民立场、极端的革命风格和先锋的表现手法而名声大躁。在北京连演37场,场场爆满,随后南下郑州、广州巡演,年底再回到北京又演16场。2001年3月,在上海的第60场演出再次引起轰动。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反响强烈,争议纷起,被称为“文化思想界的红色风暴”。本书首次公开发表《切·格瓦拉》的完整演出剧本,首次披露创作的背景和过程,如实记录该剧在社会各界引起的巨大反响和思想上的激烈交锋。



切.格瓦拉--反响与争鸣切.格瓦拉--反响与争鸣 前言

  1967年10月,39岁的切·格瓦拉在玻利维亚山区的一所小学校里被枪杀。三十多年过去了,格瓦拉的声名、形象和思想仍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广泛的颂扬、崇拜和尊敬。实际上,就像格瓦拉离开他的出生地——阿根廷到古巴进行革命,又放弃了古巴国籍到玻利维亚开展游击战一样,“格瓦拉”早就超越了地域的界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主义战士的名字了。

  同样,格瓦拉和中国也是有着某种联系的。他生前曾以古巴领导人的身份于1960年和1965年先后两次来中国,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的接见。“文革”之后,格瓦拉写于战争间隙的《切在玻利维亚的日记》以有名的“灰皮书”的形式在中国出版,作为批判他的“游击主义”和“冒险主义”的材料。和那个封闭的年代大多数“反面材料”的命运一样,人们恰恰是在“批判”里了解了外面的世界。格瓦拉的日记和传记开始在中国的青年人中悄悄流传。他传奇般的经历及其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风格暗和了当时青年人的精神需要,影响和鼓舞了不少渴望思想和行动的青年人。

  2000年4月,“格瓦拉”再次来到中国——由沈林、黄纪苏、张广天等主创的史诗剧《切·格瓦拉》在北京上演,引起空前热烈的反响。在这里,“格瓦拉”已经成了某种思想的象征、符号和媒介,触及了中国社会正在面临的种种敏感的问题,譬如:贫富的差异、阶层的分化、权力的异化、官员的腐败、精神的混乱、信仰的失落等等。而在这些方面,格瓦拉的那些有关平等、正义、革命、理想、拯救底层民众的立场和主张恰与中国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和对比。于是,该剧就演变成了一场有某种指向的政治剧,这也正是它引起思想界轩然大波的根源所在。


  本书反映了该剧创作的背景和过程,如实地收集和记录了该剧演出以来各个方面有代表性的意见和观点,包括演出以后现众和剧组的现场交流中的针锋相对、唇枪舌剑。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和不同领域、不同阶层人们思想歧异的真相。



                       刘智峰

                      2001年7月24日

切.格瓦拉--反响与争鸣 目录

编者前言

序言

**章切·格瓦拉在中国

第二章《切·格瓦拉》舞台演出剧本

第三章创作背景

《切·格瓦拉》开幕之前

从追寻到执著

——史诗剧《切·格瓦拉》制作推出前后

(附录)

资料一:史诗剧《切·格瓦拉》创作思想阐述

资料二:导演阐述

资料三:张广天、黄纪苏致古巴驻华大使馆的信

资料四:给驻华美国大使的邀请信

第四章编剧黄纪苏与《切·格瓦拉》

关于史诗剧《切·格瓦拉》创作及演出的一些情况几个基本问题

革命及其有关词语

水流云在回首时

——我所参加过的几次戏剧活动,所接触过的几位朋友

河南大学学生高强致黄纪苏的信

第五章导演张广天与《切·格瓦拉》

热爱荣誉

——张广天访谈录

我来教你做一篇反驳文章

——张广天访谈录(续)

我们要狠狠作秀

清华大学老师徐彦辉与张广天的通信

第六章反响之:《切·格瓦拉》剧组与观众的交流

几封很不平常的观众来信

《切·格瓦拉》剧组与观众交流日记

第七章反响之二:座谈会纪要

**次座谈:《切·格瓦拉》的演出是文化思想领域的平型关战役

第二次座谈:站在正义一边

第八章反响之三:如此震撼人心

格瓦拉:升华为一种精神

为《切·格瓦拉》叫好

关于理想主义的几点断想

关于革命及其他

令人不安的戏剧

如此震撼人心

革命的号角,时代的*强音

第九章反响之四:精神吸毒

精神吸毒

——对话剧《切·格瓦拉》的思考和质疑

切·格瓦拉:归来的陌生人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我看《切·格瓦拉》一剧

冷眼旁观格瓦拉热

当格瓦拉已成往事

再见,切,永别了,格瓦拉

用不满情绪打造聚光灯

附文:穷人的名义真的不能用吗?

有人在叫卖红旗下的蛋

我拒绝《切·格瓦拉》

第十章反响之五:激情过后

理想主义与人道主义的二律背叛

提前来临的革命恐怖

激情过后

格瓦拉与现实中的我们

我看《切·格瓦拉》

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想象的革命和想象的保守

第十一章切·格瓦拉及其思想遗产

切·格瓦拉,永远的怀念

切·格瓦拉为什么出走

哪里有梦露,哪里就有格瓦拉

从唐·吉诃德到切·格瓦拉

附录:切·格瓦拉

后记

展开全部

切.格瓦拉--反响与争鸣 节选

  冷战之后十年,《切·格瓦拉》问世。一个时代与孕育它的作品之间,总是保持着相互阐释的关系,一种内在的、深刻而又紧张的关系。2000年,史诗剧《切·格瓦拉》的登场掀开了时代帷幕的一角,为我们破解冷战后世界的本质,提供了一种年轻的、尖锐的视角和立场。

1

  19世纪曾经是资本主义列强一统天下的时代。在上个世纪之交,北美、拉丁美洲和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内的英国自治领地,从种族到文明已经欧洲化了;非洲的绝大部分、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已沦为各宗主国的殖民地,少数国家如伊朗、阿富汗和尼泊尔,还有包括现代土耳其、北非和阿拉伯半岛在内的奥斯曼帝国以及中国,作为列强的半殖民地,仅仅保有名义上的独立和主权。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从伦敦、巴黎、纽约、东京到亚非拉的穷乡僻壤,西方的资本和技术,与广袤的不发达地民的原料、人力和市场经纬交织,建构起一个完整的世界经济,一个囊括全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国,曾经身处这个体系的底层。

  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对全球范围的市场、原料和投资场所长期竞争的逻辑结果。这次大战作为世界体系中心地带的一场内战,一方面,在帝国主义的东方薄弱环节引发了俄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终于从19世纪的理论形态历史性地转变为20世纪的实践形态;另一方面,由于欧洲霸权的衰落,世界殖民主义体系发生动摇,从东欧诸国的独立到朝鲜的“三一”运动、中国的“五四”运动,非殖民化浪潮从西向东迅速蔓延。从此,以资本主义的危机、社会主义的挑战以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为标志,20世纪的主题全面展开了。19世纪资本主义列强一统天下的局面,在20世纪逐步裂解为“三个世界”。而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和存在,恰好构成了这个“一分为三”的世界格局的支撑力量。

  20世纪的主题以1914年一次大战的硝烟炮火为标志而确立,其终结的时刻则是1989年柏林墙倒塌的瞬间。原社会主义阵营分崩瓦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东方曾经断裂的环节重新愈合。由于支撑力量的消失,三分天下的架构迅速趋向整合,复归于新罗马帝国单极独霸的格局。资本消灭了制衡它的力量,劳动者地位迅速沦落。在全球范围内,历史正退回到19世纪。

  全球化是冷战后时代的主题。然而,“全球一体化”与“全球分裂”不过是同一过程相反相成的两个侧面。也就是说,一方面是资本、商品和生产方式为追逐超额利润扁进行的全球扩张;另一方面,在资本所到之处,是社会分化,贪富对立。东西方政治军事集团(华约和北约)之间的两极对峙局面消失以后,另一种“两极结构”,在全球范围的南北之间,在同一社会内部的贫富之间,以切近每个人日常生活的方式,更为深刻、更为触目惊心地展开了。

  《切·格瓦拉》完全是冷战后的作品。引人瞩目的是,冷战后的上述“两极结构”以戏剧化的形式生动地投射在这部史诗剧的舞台上,这就是善恶分明、正邪对立的两极化了的人物、对白和立场。随着史诗剧的公演,在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的众多剧评中,在演出后剧组与观众的每场交流中,《切·格瓦拉》的人物、对白和立场上的二元对立结构,常常受到质疑(参看本书收录的有关部分)。然而实际上,这一两极结构,不但在广阔的南北之间、在现实的贫富之间,每时每刻无处不在地得到印证,而且,就是本书收录的那些针锋相对的评论和观点本身,客观上也为之提供了绝好的注解。戏剧结构本来就来源于社会生活的结构。

2

  其实,切·格瓦拉本身就意味着一座界碑,一条道义的、阶级的分界线。

  格瓦拉牺牲于1967年10月的波利维亚。大约1968—1969年,一部西方摄制的《切·格瓦拉》传记影片,作为内部电影在北京放映。那时,正是中国的文艺领域、思想领域酝酿根本转向的年代。同一时期,郭路生写出了**批现代主义诗歌作品,风格冷峻的现实题材的手抄本小说也开始在地下写作和传抄,同时,内部出版的苏联和西方的文艺小说及政治书籍在知识青年中间悄悄流传和议论。在“左”翼传统失去控制,偏离方向的时刻,知识分子的另一种自由主义的传统开始潜滋暗长。自由主义传统以个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为诉求。经过70年代的探索和积累,到“文革”结束后,这一传统以伤痕——反思文学和人道主义哲学为初级形式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并在80年代渐居主流。时至今日,自由主义简直成了主流知识分子的“阶层伦理”。

  对个人自由、价值和尊严的寻求,如果仅从知识分子阶层的视野和立场出发,则将合乎逻辑地退缩为漠视民众存在和利益的精英主义。在具有广大人口的欠发达的东方国家,尤其如此。更进一步,这种自由主义理念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特别是在欠发达国家,将演变为主张弱肉强食的“经济自由主义”,演变为以资本操纵权力的“政治自由主义”。*后,将以大资本对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的全面垄断而告终。


  其实,一个自由主义者,如果他的思想足够真诚和彻底,那么就会不懈地寻求那应当属于每一个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