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

作者:李亚平 著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10-01
读者评分:4.5分2条评论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15.4(5.5折) 定价  ¥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 版权信息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 本书特色

《帝国政界往事》把浓厚的现实情怀和历史叙述较好结合起来,打动了当下许者。《帝国政界往事》系列的出版,应该说是读书界的一个重要收获。
谢泳
在中国,作为政治结论汇编的历史书多之又多,作为故事汇编的历史书少之又少,当代中国人写的关于立国历史的严肃故事书就更少了。不过《帝国政界往事》系列的出现正是我喜欢的那一类历史书,我期待着作者发掘出更多有教益的历史故事,提出更多令人省思的追问。
刘军宁
我们已经太深太久地习惯于从一种角度和定式,去认识和理解自身的历史。转过脸去,你会发现,历史原来完全可以用另一种——李亚平先生《帝国政界往事》的方式去解读。而且,这种方式更直接、更真切,也更值得人玩味。
乔良
读《帝国政界往事》,我的一个突出的感觉是:以往只在教科书中出现的历史大事件,在这里恢复了它的原生态。我不能拒绝阅读的快感和诱惑。
解玺璋
中国历史的文化随笔可谓多矣。然而这部《帝国政界往事》,从浩如烟波的文字历史资料中筛选出来大量不为历来的史家重视的情节,重新演绎正朔嬗变社稷更迭的故事,可谓举重若轻……应该说这是近年来文史出版物中,一部可圈可点的佳作。
徐迅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 内容简介

朱元璋所创建的大明帝国,将中国的帝制文化传统推到了极致,是中国两千年帝王政治的集大成者。其对于中国政治传统、文化传统的影响既深且巨,以至于六百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清晰可见。在刻画朱元璋其人的容貌与作为上,相当传神。这里对相貌的描述,显然更接近未经艺术加工的那幅标准像。这两幅画所揭示出来的东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大明帝国的未来命运及其对于中国人集体性格的强力塑造,在这里,已经可以部分地窥见端倪。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 目录

引子
上篇 朱元璋:用白骨堆砌理想
1 中国特色的创业之路
2 谋略的作用
3 不一样的思维
4 千秋事大: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附 朱元璋的子孙(之一)
酷!睁着眼睛尿炕——正德皇帝朱厚照
坠落,由此加速度——嘉靖皇帝朱厚熜
下篇 张居正:在死棋局中博弈
5 官场生存原理
6 阴柔方能胜利:夏言、严嵩、徐阶
7 走上不归路:张居正、高拱、冯保
8 没有胜出者的博弈
附 朱元璋的子孙(之二)
天才皇帝不补天——天启皇帝朱由校
拿什么奉献给你——崇祯皇帝朱由检
尾声
后记
展开全部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 节选

朱元璋祖籍沛县,与一千七百年前的汉高祖刘邦勉强可以攀上同乡。(《明史》太祖本纪1)朱元璋与刘邦还有一样相同的地方,在中国所有创建大一统帝国的开国皇帝中,只有这两个人是彻底的平民出身,其他人则基本上是以豪门世族起家。这可能是刘邦对朱元璋影响巨大的原因之一。

  与刘邦比较起来,朱元璋的出身更加卑微。刘邦起兵前,还有一个亭长的头衔。(《史记》高祖本纪第8)亭长是始于战国时期的一个官名。当时,在国与国之间的邻接地区设亭,置亭长,以备边事。秦统一六国之后,以十里为亭,设置亭长,负责管理乡村间十里方圆的治安警卫、过往人等,并治理民事,属于帝国*低一级的小吏。其管辖范围,可能略小于我们今天的乡镇。他们的作为或者不作为,常常能够影响普通百姓们的祸福荣辱。因此,至少在百姓面前,他们可以神气十足。

  比较起来,朱元璋则恰好是受帝国这些*基层干部管制的平头百姓。(《明史》太祖本纪1)

  按照今天的概念,朱元璋的家庭成分应该是雇农,属于乡村赤贫阶级。他的祖先,几经逃荒流浪,到他父亲一代,方才定居在濠州钟离县太平乡孤庄村,靠租佃耕种别人的土地为生。这个濠州,就是今天的安徽凤阳县。公元1328年,即元文宗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朱元璋出生在这里。(《明史》太祖本纪1)

  朱元璋父族一系世代务农,值得表彰的事迹不多。他的母族一系,特别是他的外祖父却颇有可圈可点之处。

  朱元璋的外祖父姓陈,早年曾经在南宋末年抗元名将张世杰麾下从军,并且参加了南宋与元朝铁骑的*后殊死一战——广东新会县的崖山之战。是次大战,以南宋宰相陆秀夫仗剑令自己的妻子儿女跳下大海,随后,背负6岁的南宋末代小皇帝蹈海而告终。就此宣告南宋帝国的正式覆灭。激战之际,朱元璋的外祖父,这位陈氏老先生在血肉横飞中,被打落海中,在一团混乱下居然传奇般地被人救上岸,并历尽千辛万苦逃回了老家。此后,避居乡间,靠巫术、卖卜与看风水为生,并且一口气活到99岁方才谢世。(《明史》卷300,外戚陈公传)

  至今,我国各地仍然可以见到许多此类人,他们虽然蜗居一地,却能量颇大,常常是当地声名远播的知名人士。相当多的人们远离千山万水前去请教吉凶祸福,是为常事。

  按照时间推算,朱元璋出生时,距离那场大战过去了五十年。朱元璋童年甚至少年时,这位老人应该依然健在。我们可以想见,这么一位见多识广的老战士,对于少年朱元璋的心智影响想必不会小。

  朱元璋的母亲是陈家二姑娘,据说,此女自幼开朗大方,深得乃父喜爱。于是,饱经沧桑的老先生教她读书识字,给她讲述历史掌故和各地风土人情。长大后,陈二娘能歌善舞,在乡间迎春赛会与社戏上常常大受欢迎。这些还不算重要。重要的是,生下朱元璋后,尽管家境千难万难,母亲还是勒着省着将他送进私塾,读了大约一年多将近两年的书。随后,生活实在艰难,为割草放牛、补贴家用而辍学。在母亲的教导下,朱元璋继续学完《百家姓》、《千字文》等发蒙读物,为他打下了文字根底。(《明史》卷300,外戚陈公传)并且,可能正是这样的一位母亲,打开了他的眼界与心胸。

  公元1344年,即元顺帝至正四年,淮河流域遭遇大旱、蝗灾与瘟疫,半月之间,朱元璋的父亲、母亲、大哥与大哥的儿子先后死去。一个虽然贫穷但不无温馨的家庭,霎时变成人间地狱。

  当时的情形极为悲惨,朱元璋与活下来的二哥身无分文,没有棺木,没有寿衣,没有墓地,兄弟二人用门板抬了草席裹着的亲人,走到村外的一个山坡下时,下起霹雳暴雨,抬着门板的绳子断了,二人躲雨并找人借绳子。结果,回来后大吃一惊地发现,山土崩塌,已经将亲人埋在一个新的山包之下。当时,为了得到一块立锥之地以便埋葬亲人,他们兄弟二人曾经苦苦哀求一个大户,遭到断然拒绝。此时,幸亏这块山坡地属于一个积德行善的人家,他们才就此千恩万谢地葬下亲人。(王鸿绪《明史稿太祖纪》)

  这段往事,对于朱元璋创巨痛深。以至于数十年后,他已经当了皇帝,然而每每触及此事,仍然号啕痛哭,不能自已。并且多年不许臣民为自己庆贺生日,原因是会令他想起父母死时的惨状。(徐祯卿《翦胜野闻》)

  这一年,朱元璋16岁。

  不久,十里八乡之内,连树皮草根都被吃光,朱元璋走投无路,出家做了和尚。在此后的八年佛门生活中,至少有三年以上,他是在云游四方、托钵化缘中度过的。这种和沿街乞讨差不多可以等量齐观的生存方式,可能是在中国观察人间冷暖、体会世态炎凉、领略人类各色嘴脸的*好方式。很久以后,朱元璋回忆起这段生活时,曾经万分感慨地形容自己:“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明太祖实录》卷1)

  我们无法知道他的具体遭遇,而其饥寒交迫、身体与心灵备受煎熬的情形却可见一斑。
……

商品评论(2条)
  • 主题:很好的历史读物

    很好的历史读物

    2013/1/31 8:29:59
    读者:515***(购买过本书)
  • 主题:缺货后又订到了,开心

    李亚平写帝国政界往事系列,个人觉得写宋朝倒是别出心裁,写明朝就差点意思了。也许是因为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缘故吧。

    2011/3/9 12:34:48
    读者:boo***(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