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15
读者评分:4.4分5条评论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19.6(7.0折) 定价  ¥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6815130
  • 条形码:9787506815130 ; 978-7-5068-1513-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本书特色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谈话、讲演、发言等场合错用文史常识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有些公众人物在一些重要场合也犯这样的错误。例如陈水扁在称赞义工的贡献时,竟然用“罄竹难书”来形容义工的感人事迹。再比如,某知名大学的校长在欢迎台湾客人时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夏天炎热的天气。这些让人贻笑大方的尴尬场面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因此,本书从讲解文史常识的正确用法出发,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读者的文化修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本书选择了文化纠错的角度,尝试普及传统文化的新思路。近年来,传统文化类的书籍较为热门,但像本书这样,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出发,从人们*易误用的知识点出发的尚不多见。本书精选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常用到、且误用率较高的文史常识200则、20余万字,包括成语、典故、历史人物等,以浅近的方式,面向普通读者,普及传统文化的*基本的常识。
普通读者对许多文史常识往往没有深入了解,容易犯一知半解、以讹传讹的毛病,造成误用。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邀请专家学者,根据权威经典、主流说法,力争还原词语、典故的本意,辨析流变,给读者一个清晰明了的讲解。
对广大读者来说,本书既有较高的实用性,又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书尚未出版即被台湾红蚂蚁出版社买断台湾繁体版权。出版以来,受到了读者及业界的欢迎和好评。
本书看点:
近年来,“国学”是国人的一个热门话题。随着《<论语>心得》成为超级畅销书,打着国学旗号的读物纷纷出现;以历史、人文为主要内容的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一次又一次捧出大众学术明星;许多高等学府也开设“国学”班,有的还专门成立的“国学院”。国学的复兴,似乎已经指日可待。
弘扬国学、复兴国学自然是一件好事,但中国人的一个毛病是喜欢“追风”、“赶潮”,这一轮“国学热”如何避免泡沫化,恐怕还需要文化界以及全社会的进一步思考。
有这样两件事颇能给人些启示。
一是北京某高校,在校长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国学院”。但就是这位力挺国学院的校长,在欢迎台湾客人的讲话中,竟出现了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夏天的炎热的天气的笑话。
无独有偶,也是在北京,也是某知名学府的校长,还是在欢迎来宾的仪式上,竟然读了白字。
这两件事都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坦白地说,这两位校长只是很不“走运”地在公开场合犯了这样的低级错误,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大概每天都在发生。它既说明我们当地人的传统文化素养是何等的不扎实,又告诉我们:复兴国学,请从常识做起。
2006年下半年,中国书籍出版社推出了一本《中国人*易误解的文史常识》。该书出版之时,并没有过多地宣传、炒作,但是一经推出,却得到了读者的欢迎和业界的关注。《新华文摘》、《青年文摘》、《新华日报》、《文摘报》等众多知名报刊纷纷转载,销量持续走高,荣获“2007年畅销书奖”。
《中国人*易误解的文史常识》没有高深莫测的道理,不讲玄妙空泛的意义,只是一则则看似琐碎却实实在在的常识。全书分五个部分:“词语辨析”、“典故溯源”、“民俗揭密”、“人物考古”、“礼仪点评”,汇集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常用到、且误用率较高的文史常识200则、20余万字,包括成语、典故、历史人物等,以正本清源的态度,面向普通读者,普及传统文化的*基本的常识。
其实,说国学也好,讲传统文化也罢,都是当代中国人以一种文化自觉的态度去找寻、接续自己的文化血脉。所以,所谓国学,所谓传统文化,绝不只是庙堂之上的堂皇典籍,它更应该是我们言谈话语中的诗词、成语,是待人接物时的君子之风,是我们安身立命的中华风骨。那么,从常识出发、从纠错入手,称得上是文化普及的一种新的思路。
该书如此受到读者和媒体的欢迎和关注也正说明了大众对它的肯定。
获得了“2007年度全国优秀畅销书奖”!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日常交往中经常使用、需要了解的有关中国人的人文、历史常识,包括容易用错的成语、常见的典故、礼仪背后的知识、历史人物的故事等。点滴知识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读后不仅可以增加文史知识,而且能够帮助读者在演讲、发言、信函以及日常的言谈话语中正确、得体地运用文史常识,在交往中表现出优雅的风度与修养,避免因误用而有失体面。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目录

词语辨析
 “美轮美奂”房屋好
 “莘莘学子”多少人
 “望其项背”追得上
 “首当其冲”非首先
 “叹为观止”是赞叹
 “罄竹难书”记罪行
 “明日”黄花非“昨日”
 究竟是“痒”还是“庠”
 七月流火非天热
 “成规”为何要“墨”守
 万人空巷“坑”万人
 学有余力才称“优”
 “天之骄子”是匈奴
 “上行下效”含贬义
 乱说“哇塞”伤风雅
 “朕”也曾是老百姓
 “杏林”“杏坛”路途远
 夜色如何算“阑珊”
 古时“牧师”管养马
 自谦才能用“忝列”
 人浮于食本好事
 “失足”不是大问题
 “不刊之论”不能改
 “不足为训”非准则
 “臭味相投”古今异
 “微言大义”意义深
 “骇”“耸”岂能混着用
 “负”“孚”两字意不同
 叠床架屋,“目睹”前加“亲眼”
 画蛇添足,“凯旋”后接“而归”
 “滥觞”到底是何意
 “胴体”如何成“裸体”
 “犯而不校”是宽容
 不耻下问向谁问
 曾几何时为几时
 三人成虎是误传
 如何算空穴来风
 因何故炙手可热
 “面首”原来吃软饭
 “掌上明珠”称娇女
典故溯源
 “饮食男女”存“大欲”
 “梨园弟子”非农民
 古今差别话“中国”
 唐宋无人“中三元”
 “人彘”是人不是猪
 律诗不叫古体诗
 “万卷”该有多少书
 “仁者”为何要“乐山”
 “幽闭”不是关禁闭
 “五毒”原来是良药
 “登堂入室”臻佳境
 究竟如何“平”天下
 “阿堵物”是啥东西
 “刀笔吏”是什么人
 “梅开二度”实在冤
 “长袖善舞”不跳舞
 “平易近人”有演变
 “人面桃花”不漂亮
 “捉刀”“捉笔”意不同
 “杀人”“得人”皆谣传
 呆若木鸡高境界
 白云苍狗究可哀
 不可随便“敲竹杠”
 切勿妄称“忘年交”
 何故要称“东道主”
 何人愿吃“闭门羹”
 汗牛充栋因书多
 春风夏雨教化人
 切勿乱抛“橄榄枝”
 古时已有“走后门”
 “狗尾续貂”没必要
 “青鸟传书”今难再
 问鼎没有拿**
 男儿何不带吴钩
 梧桐何以引凤凰
 “乱七八糟”两战乱
 “大传”和传记无关
 “杜撰”与杜姓有缘
 “跳槽”原是青楼语
 “秦晋之好”结婚姻
民俗揭秘
人物考古
礼仪点评
展开全部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节选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谈话、讲演、发言等场合错用文史常识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有些公众人物在一些重要场合也犯这样的错误。例如陈水扁在称赞义工的贡献时,竟然用“罄竹难书”来形容义工的感人事迹。再比如,某知名大学的校长在欢迎台湾客人时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夏天炎热的天气。这些让人贻笑大方的尴尬场面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因此,本书从讲解文史常识的正确用法出发,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读者的文化修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本书选择了文化纠错的角度,尝试普及传统文化的新思路。近年来,传统文化类的书籍较为热门,但像本书这样,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出发,从人们*易误用的知识点出发的尚不多见。本书精选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常用到、且误用率较高的文史常识200则、20余万字,包括成语、典故、历史人物等,以浅近的方式,面向普通读者,普及传统文化的*基本的常识。
普通读者对许多文史常识往往没有深入了解,容易犯一知半解、以讹传讹的毛病,造成误用。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邀请专家学者,根据权威经典、主流说法,力争还原词语、典故的本意,辨析流变,给读者一个清晰明了的讲解。
对广大读者来说,本书既有较高的实用性,又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书尚未出版即被台湾红蚂蚁出版社买断台湾繁体版权。出版以来,受到了读者及业界的欢迎和好评。
本书看点:
近年来,“国学”是国人的一个热门话题。随着《<论语>心得》成为超级畅销书,打着国学旗号的读物纷纷出现;以历史、人文为主要内容的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一次又一次捧出大众学术明星;许多高等学府也开设“国学”班,有的还专门成立的“国学院”。国学的复兴,似乎已经指日可待。
弘扬国学、复兴国学自然是一件好事,但中国人的一个毛病是喜欢“追风”、“赶潮”,这一轮“国学热”如何避免泡沫化,恐怕还需要文化界以及全社会的进一步思考。
有这样两件事颇能给人些启示。
一是北京某高校,在校长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国学院”。但就是这位力挺国学院的校长,在欢迎台湾客人的讲话中,竟出现了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夏天的炎热的天气的笑话。
无独有偶,也是在北京,也是某知名学府的校长,还是在欢迎来宾的仪式上,竟然读了白字。
这两件事都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坦白地说,这两位校长只是很不“走运”地在公开场合犯了这样的低级错误,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大概每天都在发生。它既说明我们当地人的传统文化素养是何等的不扎实,又告诉我们:复兴国学,请从常识做起。
2006年下半年,中国书籍出版社推出了一本《中国人*易误解的文史常识》。该书出版之时,并没有过多地宣传、炒作,但是一经推出,却得到了读者的欢迎和业界的关注。《新华文摘》、《青年文摘》、《新华日报》、《文摘报》等众多知名报刊纷纷转载,销量持续走高,荣获“2007年畅销书奖”。
《中国人*易误解的文史常识》没有高深莫测的道理,不讲玄妙空泛的意义,只是一则则看似琐碎却实实在在的常识。全书分五个部分:“词语辨析”、“典故溯源”、“民俗揭密”、“人物考古”、“礼仪点评”,汇集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常用到、且误用率较高的文史常识200则、20余万字,包括成语、典故、历史人物等,以正本清源的态度,面向普通读者,普及传统文化的*基本的常识。
其实,说国学也好,讲传统文化也罢,都是当代中国人以一种文化自觉的态度去找寻、接续自己的文化血脉。所以,所谓国学,所谓传统文化,绝不只是庙堂之上的堂皇典籍,它更应该是我们言谈话语中的诗词、成语,是待人接物时的君子之风,是我们安身立命的中华风骨。那么,从常识出发、从纠错入手,称得上是文化普及的一种新的思路。
该书如此受到读者和媒体的欢迎和关注也正说明了大众对它的肯定。
获得了“2007年度全国优秀畅销书奖”!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作者简介

郭灿金,文学博士,河南大学教师。著有《古典下的秘写》、《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趣读史记?不可不知的四十九个史记人物》、《趣读史记?不可不知的十九类史记事件》、《趣读史记?十大悬案揭秘》等。其中,《趣读史记》、《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曾多次进入新浪、北京图书大厦等人文历史类畅销图书排行榜前十名。《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曾在《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汴梁晚报》、《平原晚报》等报纸连载,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书摘》等刊物转载。

商品评论(5条)
  • 主题:

    内容一般般纸质孬

    2019/5/3 11:08:34
    读者:807***(购买过本书)
  • 主题:

    粗略看了下是本不错的书,好好看。

    2019/3/29 21:06:32
    读者:201***(购买过本书)
  • 主题:我学习到鲜为人知的知识

    不仅学习到鲜为人知的知识,更要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

    2013/8/25 18:22:37
  • 主题:好好读常识

    好好读常识

    2013/2/25 17:44:44
    读者:515***(购买过本书)
  • 主题:书的封面和图片不符,不过品相不错

    内容一般,一些解释都是初略提了一下,并没有细说,只是一普及一下而已

    2011/12/30 14:08:00
    读者:744***(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