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我的1977

我的1977

作者:陈建功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12
读者评分:4.5分8条评论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17.5(7.0折) 定价  ¥2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我的1977 版权信息

  • ISBN:7802222389
  • 条形码:9787802222380 ; 978-7-80222-238-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我的1977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为了纪念1977年恢复高考而编写的,在本书中,20位文化精英讲述了自己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走进象牙塔的过程。这些不同职业的作者描述了自己考入大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辛酸也有感激,这个过程可以说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记录着他们人生的辉煌。 18岁那年,我到京西的木城涧煤矿当了一名岩石掘进工。一干就是10年。28岁了,居然又得进考场。 ——陈建功 伙伴们在考场中答卷的时候,我正爬在树上打核桃。秋色西来,天高云淡,我胸中激荡着自我牺牲的悲壮感。 ——吴思 要和一脸阳光灿烂的年轻人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同时步入大学的门槛,我清楚地明白,自己已经彻底地失去了青春。 ——肖复兴 今人的“回忆”往往带有过滤苦难、提炼辉煌的性质;而如果念念不忘所谓的“苦难”,又容易被人疑心为“自恋”、“矫情”或者是借苦难来反衬辉煌。 ——杨慧林 当时想读书的欲望太强烈,不能读书意味着世界末日。 ——叶兆言 我的唯一目标是回到我的精神故乡北京。我一定要结束过于长久的冬眠,苏醒过来,重新过人的生活——一种有思想和有感情的生活,一种创造的生活。 ——周国平

我的1977 内容简介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这年的冬天,500多万年龄介于18-30岁的青年从农村、工厂、牧区、学校和机关,涌向考场,业已中断10年的高考终于恢复了。1978年7月,又有600多万人参加高考。
为了纪念这场关乎国家民族命运的考试,中国华侨出版社约请了当代著名作家、学者陈建功、周国平、肖复兴、叶兆言、吴思、雷颐、杨慧林、郭方、韩小蕙等近二十位有着77/78级高等教育经历的文化精英撰写回忆文章,结集出版,真实地记录了他(她)们1977年的个人入学经历,见证了那个年代的历史,具有相当的可读性,对于今天的读者也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在本书中,20位文化精英讲述了自己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走进象牙塔的过程。这些不同职业的作者描述了自己考入大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辛酸也有感激,这个过程可以说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记录着他们人生的辉煌。

我的1977 目录

遥远的高考梦 蔡震
我妈逼我考大学 陈建功
我的大学之梦 高凯军
未雨绸缪大学梦 龚玉
1977:个人和民族的“诺曼底登陆” 郭方
怎能忘怀我的南开 韩小蕙
时代变化与个人命运 雷颐
命运转折点——难忘的一九七七年 李斧
难忘的高考岁月 [美]李强
怀念1997——我梦想实现的日子 李霄凌
1977年和一件难忘的往事 李玉琦
1977年底的高考 孙文泱
我的困惑和我的大学 吴思
1978年之冬 肖复兴
恢复高考亲历记 薛庆超
“摔跟头”主题的四个乐章 杨慧林
想上大学的日子 叶兆言
1978年的夏天 袁晞
重返精神故乡 周国平
那个命运的美好时光——纪念中国高考恢复30周年 周星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8条)
  • 主题:

    1977年历史的转折,一代人的命运。

    2020/5/20 22:32:48
    读者:180***(购买过本书)
  • 主题:

    在本书中,20位文化精英讲述了自己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走进象牙塔的过程。这些不同职业的作者描述了自己考入大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辛酸也有感激,这个过程可以说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记录着他们人生的辉煌。

    2020/4/4 13:00:21
    读者:191***(购买过本书)
  • 主题:

    很多上一辈的人,凭借高考,改变命运的故事。这其中有偶然,有必然,大环境凭一己之力难以改变,唯有做好自己,抓住机会。

    2019/6/16 14:40:33
    读者:eve***(购买过本书)
  • 主题:重温一下当年高考时的心情

    重温一下当年高考时的心情,但实际与书中的回忆有很大差距

    2018/3/22 19:22:18
    读者:562***(购买过本书)
  • 主题:他们没说真话

    十年前,为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华侨出版社攒了一批各界精英,写写他们参加77、78年高考的往事。原本这该是一次很好的纪念,可惜,人性本恶,于是,一篇命题作文就显出了丑陋本质。 大部分人都在夸赞自己原先底子多好,上山下乡之后不放弃学习,总之先天聪颖、后天刻苦,能考上大学是理所当然。如果没考上,必是有人搞破坏。 我总结了下,能考上有三大原因: 1.家学渊源。大部分及第学子,父辈祖辈多为高干、学者,在那个知识被完全毁灭的年代,家庭储备的学识直接决定高考复习的质量。 2.地域因素。北京籍的学子多会标榜自幼立志北大清华,考上之后还要做出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姿态,强调非我莫属。他们若生在其他省份,只怕能否上大学都是未知之数。 3.个人野心。到底有多想改变命运?无论这野心是想出人头地,抑或追求知识,只有最渴望最执着的人才能考上大学,飞上枝头变凤凰。 我并不关心他们后来如何出人头地,我想知道,他们蜗居深山之时在想什么。因为国家不能读书,这听起来是如此荒谬,作为读书人,怎能不恨?不怨?到了如今,他们高官得坐骏马得骑,便不想再谈往事,不愿再说真话了。

    2018/3/2 15:06:46
    读者:674***(购买过本书)
  • 主题:值得购买的一本书

    看看那个年代的学习,非常不错,很真实。

    2017/3/3 21:12:24
    读者:hov***(购买过本书)
  • 主题:不错,物有所值

    很便宜,但内容好。订了两次都是缺货,这次看到了。

    2015/3/31 15:31:18
    读者:wan***(购买过本书)
  • 主题:纸质、装帧还好

    不错,物有所值,不过好像看过

    2014/3/10 9:47:27
    读者:qw7***(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