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解释性的法史学——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研究为侧重点

解释性的法史学——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研究为侧重点

作者:胡旭晟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01-20
本类榜单:法律销量榜
中 图 价:¥19.5(6.5折) 定价  ¥3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解释性的法史学——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研究为侧重点 版权信息

  • ISBN:7562026769
  • 条形码:9787562026761 ; 978-7-5620-2676-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解释性的法史学——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研究为侧重点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学术文化传统。在我们的古典文化中,经学、史学、文学等学术领域都曾有过极为灿烂的成就,成为全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正如其他任何国家的文化传统一样,中国古典学术文化的发展并不均衡,也有其缺陷。*突出的是,虽然我们有着漫长的成文法传统,但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却迟迟得不到发育、成长。清末以降,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法律学校的设立,法学才作为一门学科而确立其独立的地位。然而,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坎坷曲折的历史终于使法律难以走上坦途,经常在模仿域外法学与注释现行法律之间徘徊。到十年文革期间更索性彻底停滞。先天既不足,后天又失调,中国法学真可谓命运多舛、路途艰辛。
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国策的确立、法律教育的恢复以及法律制度的渐次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十多年来,我国的法学研究水准已经有了长足的提高;法律出版物的急剧增多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样的成绩。不过,至今没有一套由本国学者所撰写的理论法学丛书无疑是一个明显的缺憾。我们认为,法学以及法 制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深层次的理论探索。比起自然科学,法学与生活现实固然有更为紧密的联系,但这并不是说它仅仅是社会生活经验的反光镜,或只是国家实在法的回音壁。法学应当有其超越的一面,它必须在价值层面以及理论分析上给实在法以导引。在建设性的同时,它需要有一种批判的性格。就中国特定的学术背景而言,它还要在外来学说与固有传统之间寻找合理的平衡,追求适度的超越,从而不仅为中国的现代化法制建设提供蓝图,而且对世界范围内重大法律课题作出创造性回应。这是当代中国法学家的使命,而为这种使命的完成而创造条件乃是法律出版者的职责。
“中青年法学文库”正是这样一套以法学理论新著为发表范围的丛书。我们希望文库能够成为高层次理论成果得以稳定而持续成长的一方园地,成为较为集中地展示中国法学界具有原创力学术作品的窗口。我们知道,要使这样的构想化为现实,除了出版社方面的努力外,更重要的是海内外中国法学界的鼎力推助和严谨扎实的工作。“庙廊之才,非一木之枝”;清泉潺潺,端赖源头活水。区区微衷,尚请贤明鉴之。

解释性的法史学——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研究为侧重点 目录

总序
**编 类型与方法
一、“描述性的法史学”与“解释性的法史学”
二、作为对象和论域的法律文化
三、作为立场和方法的法律文化
四、法律史教学之我见
第二编 关于法的制度及其变迁
五、论法律源于道德
六、五刑溯源:苗民五刑辨
七、中国“五刑”传统透视
八、试论西汉法制的现实基础
九、中国古代法结构形式的特点刍议
十、中国近代法制变革之伦理分析
十一、二十世纪前期中国之民商事习惯调查及其意义
第三编 关于法的思想、学说与教育
十二、拾零与随感:关于中国古代法思想
十三、先秦名家学派法律观阐释
十四、试论中国律学传统
十五、清代法律教育之评估与当今法学教育之改进
第四编关于法文化的精神
十六、无讼:“法”的失落
十七、中国调解传统研究
十八、试论中国传统诉讼文化的价值取向
十九、试论中国传统诉讼文化之特质
二十、试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高价值
第五编余 论
二十一、双百方针与言论自由——以法律文化传统为视角
二十二、中国法治的思维障碍——从评说叶利钦交权事件谈起
二十三、凭什么让民众相信“法治”?——对二十世纪中国法治历程的一个反思
二十四、论法治与道德之关系——以法律史为主要视角
后记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