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科技苏州

作者:钟丽琴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06-01
开本: 32开 页数: 190
读者评分:5分2条评论
本类榜单:科普读物销量榜
中 图 价:¥11.4(3.3折) 定价  ¥34.5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科技苏州 版权信息

  • ISBN:7205060125
  • 条形码:9787205060121 ; 978-7-205-06012-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科技苏州 本书特色

古代苏州,特别是明清时期的手工业,不论是规模种类还是工艺水平方面,都堪称中国之冠。苏州出产的工艺品一向以绝世精美闻名天下,而这一切的背后则体现了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人文鼎盛,科技发达,这无疑使苏州这座古代的大都市在农业经济时代呈现出了一种不同凡响的光彩,从而构成了吴门文化中的又一道风景。

科技苏州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苏州科技作了深入浅出的研究与阐述。

科技苏州 目录

序:中国文化中某些精彩的部分正是从苏州而来
引子:氛围与摇篮
古吴篇:华夏科技文明的曙光
两汉唐宋篇:吴地科技的演进
明清篇:传统科技的高度发展
西学东渐(上)与吴地科技的融合
西学东渐(下)近代科技的传入
民国篇:筚路蓝缕强国梦
解放篇:科教兴国*强音
高新篇:从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进军
跋:为有源头活水来
后记:意义与秘密的分享
展开全部

科技苏州 节选

史前文化遗址表明,自旧石器时代起,吴人的祖先
就在太湖流域繁衍生息。在苏州城东北、阳澄湖南,唯
亭镇北2公里处的草鞋山东西长约260米,南北宽约170
米,迭压在一起10种不同的文化层堆积厚达11米,是
我国古遗址文化层堆积*厚的,第八~
十层为马家浜文化层,第五~七层为崧
泽文化层,第二~四层为良渚文化层,直
到接近地表的的吴越文化层。这些文化层
为判别各文化层的先后次序提供了依据,
被誉为是闪耀着吴地先民智慧之光的标
尺。从中出土了古玉器、古稻谷等重要文
物,是太湖流域*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
草鞋山马家浜文化层出土的距今
6000年至7000年前的稻谷遗存是世界*早的,比印度
早了2000年。由于日本的稻作文化是2500年前从吴国
传播过去的,因此日本对吴地稻作文化的研究有兴趣。
1992年冬季起,中国和日本联合在草鞋山遗址进行水
田考古学研究。将考古学、地理学、土壤学等多种学科
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在马家浜文化中期地层中发现了古
水稻田遗迹,有三种不同
类型的水稻田:**种小
块的水田是在天然的低洼
地中做一些简单平整,依
靠自然水落在自然水沟中
自流灌溉。第二种是洼田,由人工水沟、蓄水井坑形成灌溉系统。
第三种是位于大水塘西侧,有水田灌溉系统。古代田块中规模*
小的面积仅有0.9平方米,*大的也只有12.5平方米。在吴县澄
湖和吴江梅埝龙南遗址等处,考古发掘也发现了史前水稻遗址。
经鉴定,古水稻有粳有籼。江南鱼米乡不是大自然赠予的,自古
以来,水患一直严重地成胁着太湖流域低洼的水乡泽国。传说中
五千年前有大禹治水,他采用疏导的原则,开凿三条主要水道沟
通太湖与大海,即所谓“禹导三江人
海”。“三江既入,震泽底定”,使太湖
岸初步稳定,洪水从河道流入海洋,田
地才有保障。太湖七十二峰之一是禹期
山,据传是大禹整治松江时招贤聚会、
共商治水大计的地方。太湖边建有禹
王庙。大禹来太湖治水或许是传说,但
这反映了吴地人民跟水害作斗争的早期
历程。P7-8

商品评论(2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