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岩性地层大油气区地质理论与评价

岩性地层大油气区地质理论与评价

作者:唐永安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500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224.0(7.0折) 定价  ¥32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岩性地层大油气区地质理论与评价 版权信息

岩性地层大油气区地质理论与评价 内容简介

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油气勘探目标已经由构造油气藏转为相对隐蔽的岩性地层油气藏,岩性地层油气藏是中国陆上*具潜力的油气勘探领域,相对构造油气藏勘探而言,岩性地层油气藏地震成像困难、油气水关系复杂、储量丰度低、单井产量低、勘探难度大、对勘探技术要求高,本书为中石油重大专项项目研究成果,形成了岩性地层大油气区地质勘探理论及其对应的评价技术,在这些理论和技术的指导下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发现,取得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岩性地层大油气区地质理论与评价 目录

章 中国陆上岩性地层大油气区地质背景 节 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盆特点 第二节 重点沉积盆地特征与演化 第三节 中国岩性地层大油气区成藏特殊性 第二章 湖盆细粒沉积特征与成因模式 节 细粒沉积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 淡水湖盆细粒沉积特征与成因模式 第三节 半咸水湖盆细粒沉积特征与成因模式 第四节 咸化湖盆细粒沉积特征与成因模式 第三章 湖盆规模储集体形成机理与分布规律 节 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生长模式 第二节 煤系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成储机理 第三节 湖盆滩坝沉积特征与成储机理 第四节 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特征与成储机理 第四章 不同类型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机理与富集规律 节 岩性地层油气藏圈闭类型与分布特征 第二节 岩性油气藏群成藏机理 第三节 大中型地层油气藏成藏机理 第四节 远源/次生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机理与富集规律 第五章 坳陷湖盆岩性大油区成藏条件与分布规律 节 坳陷湖盆层序地层结构与岩性圈闭成因 第二节 岩性油气藏大面积成藏条件与主控因素 第三节 坳陷湖盆岩性大油区地质特征与分布规律 第四节 典型湖盆岩性大油气区解剖 第六章 地层大油气区成藏条件与分布规律 节 中国三大克拉通盆地重要不整合断代时限 第二节 不整合结构体及其对沉积储层控制 第三节 大中型地层油气藏成藏条件与主控因素 第四节 地层大油气区地质特征与分布规律 第五节 典型地层大油气区解剖 第七章 岩性地层油气藏区带/圈闭有效性评价技术 节 地层油气藏区带、圈闭评价方法与关键技术 第二节 岩性油气藏区带、圈闭评价方法与关键技术 第三节 软件研发及应用效果 第八章 玛湖凹陷岩性地层大油区勘探实践 节 碱湖烃源岩特征与生烃机理 第二节 规模砾岩储集体成因与储层非均质性 第三节 源上大面积成藏机理与富集规律 第四节 砾岩油藏勘探配套技术及应用成效 第九章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岩性大油区勘探实践 节 延长组沉积演化与低渗透率储层分布规律 第二节 延长组含油系统特征与分布规律 第三节 岩性大油区评价方法与应用成效 第十章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潜力与方向 节 四类原型盆地岩性地层油气藏富集规律 第二节 我国陆上剩余资源潜力分析 第三节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潜力与部署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