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其佩文存

其佩文存

作者:沈毓刚 著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544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95.8(5.7折) 定价  ¥1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其佩文存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9639489
  • 条形码:9787549639489 ; 978-7-5496-3948-9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其佩文存 本书特色

作者从年轻时起,就与文化、新闻界有交集,与董鼎山、乐山兄弟,柯灵等知名文化人以及一批现在已鲜有人知的报刊杂志经营者、编辑记者相熟,他本人英文专业出身,喜欢写文章,也与他人一起编辑发行过杂志,与翻译界自然有联系。作品基本上是谈及旧日文事、老友间交往交情,文艺作品的评论、出访散记,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批评;还有一大块是介绍国外社会、国际事件的编译短文。

其佩文存 内容简介

《其佩文存》是沈毓刚先生一生著述的散文、小品文的选集。全稿约30万字。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收录作者的散文、小品文及影视小说作品评论、游记、文学来往书信及怀人的抒情散文,大约150篇,内容广泛,题材多样。小品文和抒情怀人的作品,在平实之中蕴藏着一种氤氲的热情,而游记类作品却别出蹊径,于写景写人中留下一份隐约可亲的清新。稿件还附录了部分作者与钱钟书、杨绛、王蘧常、董乐山、董鼎山等文坛前辈和名家师长的通信原件。

其佩文存 目录

世事杂谈 谈谈中外电影——三致纽约董鼎山 拉关系 也说张爱玲 美国人的脾气 忆友人 迟到消息与“透明度” 小报二三事 知识分子的使命感 不是情书 夸“译文” 诗人唐大郎 “翻译机器”的哀歌 从“方型周刊”说起 再谈小报 “谢谢”和“对不起” 岁末寄语 “热气”消散以后 远东**大粪缸 嘹亮的救亡歌声 致听风楼主 中外风月谈 斋名 谈快餐店 吸毒·禁毒·扫毒 谈解放初的小报 再说解放初的小报 救救大象 致自行车王国公民 忆母校 快餐店偶感 “难得清醒” 修漏 圣诞新年杂谈 巴老与本报 贺“翻译中心” 香港赛马 单亲家庭 老人的心态 哥儿俩无国籍 闲话快餐店 且说国际饭店 漫说英文招牌 老人家庭 参观“老人之家” 素笺怀想 怀嘉音 世界之大与天下真小 与何为话当年 李先生,您的笔搁得下来吗? 关于家 说猫道狗 再致黄裳 《大亨》与阁楼 遥寄纽约董鼎山 《道德经》与其他 久违了,蝶老! 雷马克及其他 “小朋友”与“大干部” 青年钱锺书 踏进迷人的领域 祝寿 我听到了苏凤的笑声 弥洒社老人 干校一老人 一位精神病患者的来信 无害的苦役 去国 给海外友人 小秀其人 忆廖世承先生 冬夜访友记 重逢蝶老 蘧师遗墨 廖先生忌辰 哭斯颐 自学成才的画家乐小英 翻译家的“防扩散材料” 海派小说家李君维 杂记陈蝶衣二三事 龚之方与唐瑜 四个人的遭遇 魂归异乡 心留祖国 林放与《夜光杯》 往事杂忆 想到了黄嘉音 江南**枝笔 龚之方与吴祖光 董氏兄弟 全能体育记者冯小秀 钱锺书先生与晚报 赏读笔记 从《名门闺秀》说开去 致翻译家董乐山 与开垒谈《巴金传》 季琳先生,祝您健笔长寿 有感于出版文集 回顾与展望 爬格子的穷光蛋 人啊,人! 巴金书简 想起了《西风》 与鼎山谈《春月》 走在人生边上 也说《洗澡》 贺《连载小说》 谈电视剧《家·春·秋》 多彩的《外国故事》 从《凯旋门》说开去 广告 拟《作文描写词典》 迷路的领域 诗人的诗 “扫黄”与出好书 巴金老人的心 《情义无价》观后 小议《渴望》 名人书信 读《外国故事》 文心雕虫 杂谈《大饭店》 柯灵论钱锺书 贺《英汉大词典》 巴金的《怀念集》 爱情故事 《围城》改编电视剧 《世界之窗》十年 喜见《巴金译文选集》 人在旅途 《乱世佳人》全译本 《乱世佳人》以外 聊以消暑 从《公关小姐》说开去 天下风云一报人 了解“老外” 《豪门秘史》以外 看武侠小说 绅士淑女图 《旧梦》重温 读《海上乱弹》 讲点租界史 《陈虞孙杂文随笔选》读后 一个被遗弃的人的遭遇 岁末琐语 访德随笔 送行的先生与来接的女士 关于施密特女士 研究“五讲四美”的博士 再记恩勒特博士 “每周工作八天”的人 续记德新社总编辑 亚洲研究所今昔 东道主的宴请 谈餐馆 西德的外国餐馆 博物馆和其他 看歌剧 牛年·白蛇传·黄土地 海外知音 说说出租汽车 看迪斯科 世界之窗 日本女性 再说日本女生 飞往火星 日本的少年问题 日本妇女的婚姻观 日本人的两地分居 漫谈法国人打老婆 替巴黎圣母院美容 丈夫与孩子 美军谈战地生活 揭开“黑洞”秘密 真相大白以后 拍下罪证的人 小公国进退两难 巴塞罗那人的语言文字 意大利的“金三角” 世界各地的难民潮 苏联新娘到英国 美国中小城市面临难题 伦敦地铁乱糟糟 黑手党北进米兰 购物狂患者的悲歌 科威特二题 夏威夷人难忘往事 美国社会多枪下鬼 世界*高巨人的痛苦 苏联人奔往波兰打工 美国人谈穷 美国中产阶级今不如昔 日本咖啡馆 美国家庭谁干家务 德国禁止父母打骂子女 书市冷暖 日本人的“穷亲戚” 轰动美国的一场官司 伦敦行路难 欧洲的无家可归者 纽约家长教子自卫 来自监狱的调查 日本政府与东京大学 莫斯科人的心态 莫斯科的街头小贩 纽约的陋室生涯 美国人担心孩子受穷 男人打老婆和女人打老公 世界休假冠军 日本幼儿的竞争 裁员——女士优先 《戈培尔日记》的见证人 开罗古老咖啡馆的变迁 飓风横扫以后 美国总统天天过圣诞 生日与死期 妈妈死了胎儿活着 五千年前的冰人 “四世同堂”的美国人 重振香榭丽舍大街 今日美国修女 法国人的喜与忧 考上东京大学 美国人看种族关系 萨拉热窝春景 日本皇太子恋爱史 英国女王的一天 附录 附录一:早年援笔 得失 旅行 帆影 谈金色变! 邹韬奋逝世五年祭 村道上 聂耳先生悼歌 附录二:书札选粹 巴金先生来信 钱锺书先生来信 杨绛先生来信 王蘧常先生来信 附录三:心香一瓣 沈先生,愿您不再寂寞 严建平 送别毓刚 吴承惠 悼沈毓刚 蒋文杰 悼沈毓刚学长 姚昆田 追思沈毓刚 董鼎山 副刊组长沈毓刚 观浪 兄弟好编辑 王殊——怀念沈毓刚、沈毓强 怀念沈先生 白子超 感谢沈毓刚同志 任溶溶 后记
展开全部

其佩文存 作者简介

沈毓刚(1920—1999)本名沈翊鹍,笔名其佩、方晓蓝、华成璐等。籍贯浙江宁波。1939年考入上海之江大学英文系。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参与编辑《万象》杂志并撰稿。1945年抗战胜利后,任《申报》副刊编辑、采访部记者、电台新闻稿编辑、国内新闻版编辑,并参与《辛报》《中国文摘》《宇宙》《袖珍》等报刊的编辑工作。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参加《亦报》创办,先后任编辑主任、副总编辑。1952年11月,《亦报》并入《新民报》(晚刊)后,任《新民报》(晚刊)编委兼编辑组组长、编委办公室副主任。1971年10月到上海译文出版社任编辑,参与创办《世界之窗》杂志。1981年参加《新民晚报》复刊筹备工作。1982年任新民晚报副总编辑,主管“夜光杯”副刊,制定了雅俗共赏的编辑方针,开设了“十日谈”等一系列受到读者喜爱的专栏,并以其佩、方晓蓝笔名撰写大量随笔和杂感。1983年、1984年,代表新民晚报出席第一、二届全国晚报会议,先后作《建设精神文明是一个重要主题》和《关于晚报的特点》的发言,在全国晚报界产生一定影响。1987年评定为高级编辑。1993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