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人物、史案与思潮——比较视野中的20世纪中国美学

人物、史案与思潮——比较视野中的20世纪中国美学

作者:李圣传
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48.4(5.5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人物、史案与思潮——比较视野中的20世纪中国美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7855880
  • 条形码:9787517855880 ; 978-7-5178-5588-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人物、史案与思潮——比较视野中的20世纪中国美学 内容简介

20世纪中国美学的话语建构不仅在论争与热潮中交缠演进,更在中国传统与现代以及欧美、日本与俄苏等多元复杂话语背景中杂糅性生成。本书将20世纪中国美学的话语建构聚焦到现代以来重要的人物与思潮中,透过历史文化语境和文献细读的把握予以“学案”性质的考察,力图微显阐幽、以小观大。与此同时,将现代以来的人物、史案与思潮重置于世界美学的整体性视域内,尝试在比较视野中揭示美学在中国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话语逻辑。

人物、史案与思潮——比较视野中的20世纪中国美学 目录

上编 人物与时代 **章 康德与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的话语建构 **节 反愚庳、反宗教与国家主义立场:“以美育代宗教”的历史荷载 第二节 为何标举“美育”:蔡元培对康德美学思想的借鉴与改造 第三节 情感启蒙与“诗教”转换:重建社会理想秩序的话语方案 第二章 英国经验主义与朱光潜美学建构的立场方法 **节 问题的提出:一条美学史书写的明线 第二节 在“朱光潜说”之外:英国经验主义的思想暗线 第三节 经验主义的眼镜对康德美学的译介和理解 第四节 《新理学》与“梅花之辩”:经验主义的立场及其论争 余论 第三章 日本唯物论哲学与蔡仪典型论美学观的建构 **节 甘粕石介、唯物论研究会与“列宁主义” 第二节 异邦的启示:从甘粕石介《艺术论》到蔡仪《新艺术论》 第三节 由“艺”到“美”:蔡仪“典型论”思想的延伸与外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与黄药眠价值美学的话语转向 **节 价值论美学的形成氛围及思想来源 第二节 价值论美学的学理轮廓与理论主张 第三节 美学价值论转向的历史贡献及当下意义 第五章 苏联“社会派”美学与李泽厚“实践美学”的本土建构 **节 苏联“社会派”美学的挪用与“自然人化”的引入 第二节 苏联“社会派”美学的影响与“实践美学”的萌芽 第三节 “实践美学”对苏联“社会派”美学的偏离 第六章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吕荧美学思想的矛盾摇摆 **节 亦敌亦友:吕荧与蔡仪的美学因缘 第二节 同室操戈:吕荧与朱光潜的美学瓜葛 第三节 形同实异:吕荧与高尔泰的美学界限 下编 史案与思潮 第七章 李泽厚“积淀说”对黄药眠“积累说”的接受与改造 **节 “积淀”:一个命题的逻辑演进史 第二节 “积累”:“积淀”的起点与向度 第三节 “积累”与“积淀”:理论的相承与影响 第四节 从“积累说”到“积淀说”:理论的改造与拓新 第八章 反映论、真理观与蔡仪美学的方法问题 **节 “心物二元''的西方哲学传统与蔡仪美学建构的起点 第二节 唯物反映论与“典型论”美学话语建构 第三节 “主客模式”的思维局限与“天人合一” 第四节 蔡仪美学的历史反思及当下启示 第九章 马克思《巴黎手稿》与“实践观点”美学的确立 **节 《巴黎手稿》在中国的译介和美学影响 第二节 《巴黎手稿》“人化的自然”与两种“实践观”的形成 第三节 《巴黎手稿》“美的规律”与“实践观点”美学的确立 第四节 《巴黎手稿》在“美学热”中的论争缘由及其价值意义 第十章 作为事件的美学政治——“五讲四美”活动回望与阐释 **节 个体经验的抵抗与作为偶然事件的“学校美育” 第二节 从“三美”到“五讲四美”:“底层自发”与“官方推广” 第三节 政治性循环结构与意识形态话语的全民推广 第四节 作为事件的美学政治与日常生活审美实践 第十一章 符号隐喻与意识形态的美学突围——80年代“美学热”的潮起潮落 **节 先声:“形象思维”再讨论(1977—1978) 第二节 起点:关于“共同美”问题(1978—1979) 第三节 高潮:美学会相继成立与美学刊物大量发行(1979—1982) 第四节 降落:清除“精神污染”与反“资产阶级自由化”(1983—1984) 第五节 沉寂:“方法论”转型与“美学热”(1985) 第十二章 从“美的本源''到“美的本体”——80年代“美学热”的意义及反思 **节 走出古典:“美学热”与“美学大讨论”的纵横比较 第二节 学科拓展:“美学热”与美学理论话语的内突外转 第三节 泛化与启蒙:“美学热”的学术意义及哲学反思 第十三章 从五四启蒙到80年代“新启蒙”——一条美学红线与两副理论面孔 **节 何谓启蒙:启蒙的西方性质及其范式 第二节 启蒙的中国语境与“启蒙与救亡”范式的历史检讨 第三节 重喊五四与“新启蒙”的由来 第四节 从启蒙到“新启蒙”:一条美学红线与两副理论面孔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人物、史案与思潮——比较视野中的20世纪中国美学 作者简介

李圣传,1984年生,江西永丰人,文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公派访问学者,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迄今已在《文学评论》等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2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