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谋划·策划·规划

作者:袁奇峰
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5-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45
本类榜单:建筑销量榜
中 图 价:¥274.6(6.9折) 定价  ¥3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谋划·策划·规划 版权信息

谋划·策划·规划 内容简介

本书是袁奇峰教授在中山大学工作期间出版的《感性、理性、灵性——袁奇峰城市规划工作室 八年作品集》(2014年)的姊妹篇。所选20个项目中有12个是城市设计国际竞赛方案,都是在“评定分离”模式下通过专家评审交给甲方去定标的优胜方案,其中有6个项目获得**名的好成绩。除了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深圳校区2个方案之外,其余18个项目都是作者于2017年调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工作后,作为项目负责人全程主持完成的。 如果说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前提是城市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即所谓的“战略引领”。那么城市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的前提又是什么呢?在面对新区建设、老城更新、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等不同目标的详细规划中,应采取差异化的策略,赋予不同类型的详细规划具有提升土地开发效率、保护市民产权及维护物业价值、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功能,而城市设计恰恰是一个易于被政府和市民理解并达成共识的有效工具。 城市设计可以理解为一个沙盘模拟过程,可以在给定的空间中系统地思考土地开发可能的功能构成、空间结构及社会经济后果,是帮助利益相关者达成共识的工具。恰如本书的三个英文主题词:Insighting、Framing和Planning,本书所展现的项目方案都争取做到“顶天立地”——秉持谋划、策划、规划的思路,“升维思考、降维规划”,比较全面地体现了作者所提倡的“研究型规划”。 本书还另外收录了9篇城市设计论文,涉及作者在广州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期间完成的珠江新城规划检讨,沙面近代历史文化保护区整治规划,广州环市东路城市广场设计,广州市解放路特别意图区规划,广州市第十甫、下九路传统骑楼商业街步行化规划等。

谋划·策划·规划 目录

城市设计项目 01 广州南沙新区亭角地区城市设计 02 珠海市深珠合作示范区后环片区城市设计 03 儋州市滨海新区概念规划暨核心区城市设计 04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水湖片区概念规划 05 江西省赣江新区直管区概念规划 06 九江市八里湖新区赛城湖新城起步区城市设计 07 江西信丰高铁新城概念规划暨城市设计 08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规划设计 09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规划设计 10 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城市设计深化 11 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中轴线景观带方案设计 12 南海艺术中心片区景观设计 13 樵九一体化背景下北江新城城市设计 14 南海区西樵镇战略规划暨观山水城城市设计 15 南海区里水镇战略规划暨广佛青创城城市设计 16 三水区乐平镇乐南路北片区城市设计 17 东莞市石碣镇总体发展策略暨重点地区城市设计 18 东莞市谢岗镇总体发展策略暨重点地区城市设计 19 杭州之江新城概念性城市设计 20 浙江海宁高新区总体发展战略与钱塘 新城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论文 01 广州21世纪中央商务区(GCBD21)探索 02 珠江新城,二十年成就“一张蓝图” 03 广州市沙面建筑群——在使用中保护 04 广州环市东路城市广场设计探寻 05 广州市解放路特别意图区规划探索 06 广州市第十甫、下九路传统骑楼商业街步行化初探 07 青海塔尔寺地区保护规划设计 08 尊重区位规律,理性引导发展——以佛山市三水新城规划为例 09 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广佛大都市区空间演化与重构 师生情谊 01 工作照片 02 团队留影
展开全部

谋划·策划·规划 作者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86年开始在云南工学院建筑系任教。1995年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工作,曾任总规划师、院长助理。2005年到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全国高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2017年至今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区域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委员,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人民政府、佛山市人民政府、湛江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 长期致力于基于城市研究的城市规划,提倡从感性、理性到灵性的研究思路;擅长从谋划、策划到规划的研究型规划和设计;注重规划技术的运用。研究方向为城市问题与城市化、城乡发展理论与规划、城市规划理论与设计、城市设计与开发控制、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城乡土地与住房制度。尤其擅长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大尺度的城市设计,也长期从事法定的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更新规划、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等。 主持过珠江新城规划检讨,广州市第十甫、下九路传统骑楼商业街步行化,沙面近代历史文化保护区整治等规划项目;全程参与2000年、2007年的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花20年时间帮助佛山市南海区嵌入广佛大都市区发展格局,获得当地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认可。主持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含重点项目子课题)。多次荣获全国和省、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获得过“广州建设者”奖章。 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6篇获得“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2篇获得“钱学森城市学金奖征集”优秀奖。出版9本学术著作、参与6本学术著作的编写工作,其中《城市化与土地资本化——珠江三角洲“二次”城市化中的南海模式》一书获得第十二届“钱学森城市学(土地住房)金奖征集”金奖提名奖。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86年开始在云南工学院建筑系任教。1995年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工作,曾任总规划师、院长助理。2005年到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全国高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2017年至今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区域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委员,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人民政府、佛山市人民政府、湛江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 长期致力于基于城市研究的城市规划,提倡从感性、理性到灵性的研究思路;擅长从谋划、策划到规划的研究型规划和设计;注重规划技术的运用。研究方向为城市问题与城市化、城乡发展理论与规划、城市规划理论与设计、城市设计与开发控制、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城乡土地与住房制度。尤其擅长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大尺度的城市设计,也长期从事法定的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更新规划、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等。 主持过珠江新城规划检讨,广州市第十甫、下九路传统骑楼商业街步行化,沙面近代历史文化保护区整治等规划项目;全程参与2000年、2007年的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花20年时间帮助佛山市南海区嵌入广佛大都市区发展格局,获得当地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认可。主持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含重点项目子课题)。多次荣获全国和省、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获得过“广州建设者”奖章。 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6篇获得“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2篇获得“钱学森城市学金奖征集”优秀奖。出版9本学术著作、参与6本学术著作的编写工作,其中《城市化与土地资本化——珠江三角洲“二次”城市化中的南海模式》一书获得第十二届“钱学森城市学(土地住房)金奖征集”金奖提名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