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华北城市戏曲消费与戏曲受众研究:1912-1937

华北城市戏曲消费与戏曲受众研究:1912-1937

作者:王兴昀著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398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69.3(7.0折) 定价  ¥9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华北城市戏曲消费与戏曲受众研究:1912-1937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1186894
  • 条形码:9787201186894 ; 978-7-201-18689-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华北城市戏曲消费与戏曲受众研究:1912-1937 内容简介

本书为文化史研究专著,研究时限始于1912年,终于1937年。根据戏曲业态的特征聚焦于华北地区中心城市,兼及其他中小城市,着眼于中心剧种与戏曲消费的发展。同时,梳理报刊媒体尤其是《顺天时报》在刺激戏曲消费、扩大戏曲受众面中所发挥的作用。此外以评剧和昆曲为重心,分析由剧种受众□化引起的戏曲剧种在城市中的兴衰。本书还关怀了民国时期女戏曲艺人的生存境遇,也对戏曲消费的特殊形式——义务戏及票友这一特殊的戏曲受众群体进行了考察。可以说,戏曲受众的消费行为折射出了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本书加强了对这一时期城市戏曲消费与戏曲受众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丰富了近代戏曲乃至社会生活史的研究。

华北城市戏曲消费与戏曲受众研究:1912-1937 目录

绪论
**章 吸引受众——戏曲演出业的现实考量
**节 剧场——戏曲消费的演出空间
第二节 流派——戏曲消费的差异需求
第二章 报刊媒体——消费与受众的连接纽带
**节 评伶与捧伶——报刊媒体的报道特色
第二节 差异化报道——不同媒体报道中的梅兰芳
第三节 褒赞与质疑——童伶报道的不同反应
第三章 剧种流□——受众推动下的消费□化
**节 从乡村到城市——评剧的繁盛
第二节 城市中的窘状——昆曲的困境
第四章 坤伶勃兴——戏曲消费的性别视角
**节 党同伐异——报纸引导的女艺人热潮
第二节 坤班模范——奎德社与新剧创作
第三节 多面之辞——白玉霜的多重面向
第五章 义务戏演出——戏曲消费的特殊形态
**节 募款社会——义务戏的归旨
第二节 演出之难——义务戏筹办中的博弈
第三节 难达预期——义务戏的实际效果
第四节 引导规范——义务戏有序化的努力
第五节 急公好义——梅兰芳的义务戏活动
第六章 京剧票友——戏曲受众的复合样态
**节 从独乐到众乐——京剧票友的新样态
第二节 从自发到有规——票房组织的新趋向
第三节 从趋名到趋利——票友票房的新特征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华北城市戏曲消费与戏曲受众研究:1912-1937 作者简介

王兴昀,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现为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入选第七批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多年来致力于戏曲史论研究、文艺评论及调查研究工作,在华北戏曲史、戏曲与城市社会互动和舞台艺术评论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成果,主持或参与完成多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