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盲目心理学

盲目心理学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8-01
开本: 其他 页数: 400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5.9(6.0折) 定价  ¥5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盲目心理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2611834
  • 条形码:9787572611834 ; 978-7-5726-1183-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盲目心理学 本书特色

《盲目心理学》是备受瞩目的心理学著作,也是美国知名心理学家赫夫南的代表作,被《金融时报》评为“近十年来颇具影响力的图书之一。”
2. 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阿尔伯特·班杜拉高度评价,深度解读人性盲点,揭秘荒诞行为的本质。
3. 被评为《金融时报》年度图书,《纽约时报》《出版人周刊》《书单》《福布斯》等知名媒体一致盛赞!
4. 人们失去判断,背后是心理学与社会学、脑神经科学的较量。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拒绝冲突,从而盲目逃避,对风险视而不见
5. 精选有代表性的新闻事件和心理学实验,入木三分地剖析如群体意识、旁观者效应、鸵鸟心态、自我麻痹、沉默的大多数等心理现象,直击逃避心理,发人思考
6. 自从2011年出版以来,备受关注,本次出版作者对其进行了全面修订,增加新的案例,内容更加丰富翔实。
7. 封面设计精美,有深刻寓意,内文双色设计,金句突出,阅读体验更佳

盲目心理学 内容简介

你一定发现了—— 热恋中的人看不到对方的缺点; 人们更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 偏见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有些人宁愿听从错误的命令也不独立思考; 即便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会说出来…… 你会在这本书里看到群体意识、旁观者效应、鸵鸟心态、自我麻痹、沉默的大多数等心理学现象。 作者在书中指出—— 偏见被放大,就形成认知盲区; 服从命令*容易,也*危险; 所有人都听话,这个组织就完了; 今天袖手旁观,早晚轮到你自己…… 赫夫南将心理学与社会学、脑神经科学相结合,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荒诞行为,发现人是一种非常荒谬的生物:为了大脑的舒适感,人们会盲目接受风险,直到灾难性的后果来临才后悔不已。人性的盲点造就了这个“荒谬”的世界,深度解读人类荒诞行为的本质。 看透人的非理性行为, 保持清醒通透,对惯性思维、逃避心态说不!

盲目心理学 目录

**章 我们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
被差异吸引,却渴望相似 /002
熟悉的东西给人安全感、舒适感 /007
熟悉产生偏见,使相似的人更加聚集 /012
偏见被放大,产生盲区就危险了 /018
捷径是柄双刃剑 /023


第二章 爱情让人盲目
爱情是盲目的,所以美好 /028
爱让人们对伴侣的伤害行为视而不见 /034
多数虐待儿童行为来自家庭 /042
“需要爱”,这个幻想蒙蔽了我们 /047

第三章 危险的信念
大脑不喜欢冲突,它会拼命解决冲突 /062
人们只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事情 /071
正常的表象可能具有欺骗性 /079

第四章 你无法控制大脑,是大脑在控制你
疲劳的状态会使人思维僵化 /090
睡眠不足会使认知能力受损 /097
对大脑来说,注意力是一个零和博弈 /100
脑力资源枯竭会阻碍认知的精细程度 /105

第五章 都知道有问题,却没人说出来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来躲避冲突 /112
有意视而不见 /117
都知道有问题,却没人说出来 /127
没有人想知道真相 /133
不要当一只鸵鸟 /140


第六章 服从命令*容易,也*危险
无条件服从 /148
服从是本能吗? /152
服从是集体所必需的 /156
真实的自我何去何从 /165
服从是另一种捷径 /171

第七章 所有人都听话,这个组织就完了
从众行为是自愿的 /180
小团体带来归属感 /188
从众使人丧失自制力 /196
从众让我们对危险视而不见 /199
从众使人失去责任心 /207

第八章 袖手旁观,早晚轮到你
旁观者效应 /214
我们都有可能会这么做 /218
责任分摊制 /222
旁观者行为从小就开始了 /231
这只是一件小事,不值得大惊小怪 /235

第九章 眼不见,心里就踏实了?
一种奇怪的漠不关心 /240
等级制度拉开了人与人的距离 /248
权力会使人们之间产生隔阂 /258
分工导致结构性的视而不见 /263


第十章 金钱,会让人忽视道德标准
我们会被金钱激励 /276
金钱会改变你的思维方式 /280
过度关注金钱会蒙蔽你 /284
金钱会使社会关系退化 /288
从金钱到对道德的思考 /295


第十一章 真相只有少数人能看到
揭示真相的人 /304
出于忠诚而说出真相 /312
为了真相挑战权威 /319
局外人的视角 /327
看到却不一定能改变 /334
只要出现一个真相,幻想就会破灭 /341


第十二章 做一个掌握真相的“少数派”

解决问题需要的是行动 /348
每个人都应该说出自己的想法 /350
要敢于质疑 /359
决策者也要承担过失 /363
提倡民主 /370

致 谢
展开全部

盲目心理学 相关资料

聪明人也会对关键事实视而不见,从而犯下致命的错误吗?赫夫南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这是一场针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群体思维”的讨论。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赫夫南结合了心理学与神经学研究观点,文笔流畅,思维清晰.....这本书会激发我门重新认真思考:日常生活的节奏及所谓的优先级,正在阻碍我们体面而真实地活着。
——《纽约时报》( New York Times)

现在我们睁开双眼,我们所看到的是我们已经做出的选择,我们对那些客观现实故意视而不见,哪怕事实透着显而易见的痛苦。在这本书里,赫夫南揭示了我们善于自欺欺人的原因。——《福布斯》( Forbes)

《盲目心理学》是一本很了不起的著作,书中充满精彩见解,读来引人入胜,可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菲利普·津巴多( Philip Zimbardo,畅销书《心理学与生活》作者)

书里提到的案例充满警示意义,赫夫南在书中指出为什么我们会对威胁到我们的家庭、生存以及自我形象的事情视而不见,而且很棒的是,她告诉我们如何走出盲目的黑夜。
——丹尼尔·平克()Daniel H.Pink,畅销书《驱动力》《全新思维》作者)

盲目心理学 作者简介

【美】玛格丽特·赫夫南(Margaret Heffernan):
享誉全球的心理学家,畅销书作家,英国巴斯大学荣誉博士,TED演讲嘉宾。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毕业于剑桥大学,曾任BBC电视台制作人,做过多部广受欢迎的纪录片。她长期专注于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荒诞行为,《盲目心理学》是她的代表作,被《金融时报》评为“近十年来颇具影响力的图书之一”。
《盲目心理学》于2011年首次出版,本次出版作者对其进行了全面修订,增加新的案例,内容更加丰富翔实。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