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新媒体信息传播视域下的公众预期形成及其宏微观经济效应研究

新媒体信息传播视域下的公众预期形成及其宏微观经济效应研究

作者:田敏
出版社: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176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35.1(4.5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70.2(9.0折)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新媒体信息传播视域下的公众预期形成及其宏微观经济效应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4652555
  • 条形码:9787564652555 ; 978-7-5646-5255-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媒体信息传播视域下的公众预期形成及其宏微观经济效应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充分结合我国现实背景,从信息的视角切入,首次利用来自于国家统计局景气监测中心的微观调查数据对消费者房房地产市场预期进行定量的衡量,并利用报刊新闻及互联网百度指数等信息传播媒介来刻画信息,研究媒体信息传播对我国居民房价预期形成机制的影响,从宏微观两个层面关注预期对资产价格波动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公众预期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重要作用。本书不仅为提高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有效性提供新的思路,亦为规范媒体报道、加强信息沟通并合理引导公众预期都是重要的因素,更是对构建我国预期管理体系提供前瞻性建议。

新媒体信息传播视域下的公众预期形成及其宏微观经济效应研究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主题及意义 1.1.1 研究主题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公众预期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 2.1.1 预期形成机制的经验证据 2.1.2 居民预期形成机制的相关理论根源 2.2 媒体信息传播与公众预期形成研究 2.3 公众预期与宏观资产价格波动研究 2.3.1 影响房地产市场波动的一般因素 2.3.2 从预期视角对房地产市场波动进行分析 2.4 公众预期与微观主体决策关联研究 2.4.1 家庭债务决策相关文献 2.4.2 家庭消费行为的相关文献 2.4.3 居民预期信念下的家庭金融行为研究 第3章 中美两国消费者房价预期的差异与特征事实 3.1 研究起源 3.2 美国房地产实际价格变动与消费者预期的基本特征 3.3 中美两国消费者房价预期的特征事实比较 3.3.1 中美房价预期有偏性程度 3.3.2 中美房价预期的异质性程度差异 3.4 小结 第4章 媒体信息与有偏性房价预期形成 4.1 问题的提出 4.2 贝叶斯学习模型及假设 4.3 房价预期的量化与媒体信息的获取 4.3.1 房价预期数据的量化 4.3.2 媒体信息的衡量 4.4 模型设定 4.5 媒体信息与有偏性房价预期的回归分析 4.5.1 新闻报道量及媒体情绪与预期有偏性 4.5.2 基于不同人口结构特征的预期有偏性研究 4.6 不同报刊分类的稳健性检验 4.7 小结 第5章 媒体信息与异质性房价预期形成 5.1 问题的提出 5.2 预期异质性的重要性及源泉 5.3 理论模型介绍及假定提出 5.3.1 理论模型的介绍 5.3.2 三个假设的提出 5.4 模型设定及数据处理 5.4.1 模型的设定 5.4.2 预期异质性的衡量及相关数据处理 5.5 新闻媒体信息与消费者预期异质性的回归分析 5.5.1 新闻报道量与预期异质性 5.5.2 新闻情绪与预期异质性影响的不对称性 5.5.3 人口结构特征与消费者预期异质性的再解释 5.6 稳健性检验 5.6.1 消费者预期异质性的再衡量 5.6.2 不同新闻报刊影响的差异 5.6.3 螺旋真的沉默了吗?一个解释 5.7 小结 第6章 百度搜索指数与房价预期形成 6.1 问题的提出 6.2 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6.3 信息供给与信息需求的相关性分析 6.4 基于信息需求层面的预期形成机制分析 6.4.1 基于信息需求的有偏性再检验 6.4.2 基于信息需求的异质性再检验 6.5 小结 第7章 媒体信息、房价预期与房地产市场的动态关联性研究 7.1 问题的提出 7.2 SVAR模型的设定及识别 7.2.1 SVAR模型的设定 7.2.2 SVAR模型的识别 7.2.3 系统稳定性检验 7.3 数据处理与介绍 7.4 媒体信息、公众预期影响房地产市场波动的回归分析 7.4.1 脉冲响应分析 7.4.2 方差分解结果 7.5 小结 第8章 公众预期与宏观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8.1 问题的提出 8.2 文献回顾及贡献 8.3 理论分析与实证模型构建 8.3.1 理论分析 8.3.2 实证模型 8.4 变量界定与特征事实分析 8.4.1 数据来源及变量界定 8.4.2 单位根检验 8.5 货币政策对住房贷款利率传导分析——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 8.5.1 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参数估计 8.5.2 不同提前期限的脉冲响应分析 8.5.3 不同时点的脉冲响应分析 8.6 小结 8.6.1 基本结论 8.6.2 现实启示 第9章 公众预期与微观家庭金融行为决策 9.1 问题的提出 9.2 数据来源、变量界定和特征事实分析 9.2.1 样本数据 9.2.2 变量的界定 9.2.3 特征事实分析 9.3 模型的设定和内生性问题讨论 9.3.1 模型的设定 9.3.2 内生性问题的讨论和说明 9.4 公众预期驱动下的家庭金融行为决策:实证分析 9.4.1 横向比较:乐观预期者会持有更多家庭债务吗? 9.4.2 纵向比较:乐观预期者会选择进一步“加杠杆”吗? 9.4.3 横向比较:乐观预期者会产生更多消费吗? 9.4.4 纵向比较:乐观预期者会选择进一步增加消费吗? 9.5 预期影响家庭决策行为的进一步分析 9.6 小结 第10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新媒体信息传播视域下的公众预期形成及其宏微观经济效应研究 作者简介

田敏,1988年出生,湖南常德人。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获西方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湖南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宏观货币政策、公众预期管理、家庭行为金融、房地产金融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在《经济研究》《现代经济探讨》《消费经济》等国内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主讲“金融学”“房地产金融”“金融市场学”“国际结算”等金融类核心课程。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