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老北京杂吧地 天桥的记忆与诠释(修订版)

老北京杂吧地 天桥的记忆与诠释(修订版)

作者:岳永逸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9-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519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54.6(7.0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老北京杂吧地 天桥的记忆与诠释(修订版) 版权信息

老北京杂吧地 天桥的记忆与诠释(修订版) 本书特色

岳永逸教授对北京天桥老艺人做了十多年的走访调查,积累了*手珍贵的口述资料,并进行了深入精彩的理论研究,使得本书成为研究老北京民俗文化的重要文献。

老北京杂吧地 天桥的记忆与诠释(修订版) 内容简介

作者对老北京天桥“杂吧地”独特的民俗与文化进行了十多年的走访调查,积累了**手资料。“上编 养穷人:口述的天桥”是十四个人的口述内容,在书中,作者访问的对象不局限于曾亲身在天桥撂摊卖艺的老人,还包括当年的观众、老天桥艺人的后人或传人,以及一些有心的资料收集者和研究者。“下编 杂吧地:学术写作中的天桥”详细地描述了其访谈调查的心路历程,接着就提出了其精彩的理论——将天桥象征性地比拟为北京的“下体”,从而提出了颇有启发性的“城市生理学”的概念。

老北京杂吧地 天桥的记忆与诠释(修订版)老北京杂吧地 天桥的记忆与诠释(修订版) 前言

  老街
  在新农村建设、乡村城镇化过程之中,“社区营造”之理念也随之回流中国。在文化保护的问题上,强调空间、呼吁居民享有知情权甚或参与权的社区(community)保护观念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正如人文区位学(HumanEcology)强调的那样,空间、人口和文化是一个社区的三个基本要素。无论有形还是无形,文化都不外在于人,而是与特定的人群捆绑一体,这个特定的人群又始终生活在具有支配力的特定时空。换言之,民俗、“非遗”以及传统文化的社区保护,不仅是要关注似乎外在于人的文化,更要关注与人和特定时空——村庄或街巷胡同——一体的文化。因应时间维度的“遗产”,空间再次高调回归人们的视野。时空一体、人物互动互现、惯习与文化弥漫而个性独特、有内在逻辑、韧性十足的场域(field)、地方(place)重要莫名。
  在此语境下,似乎逆现代性而动、指向过去与远方之“乡愁”的“故乡”、“家乡”与“乡土”,更加强调的是文化与人的土地性;而浓缩、凝聚“城愁”的大城小镇之“老街”,守望的则是街坊中的踟蹰而行、游湖浪荡与气定神闲。
  作为一个场域与地方,老街是居住者创造、拥有、享用与消费过的一种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与文化空间,是人情味、生活气息浓厚的某座城市的标志性存在。对长短不一的居住者而言,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的挪移、空间的变形,老街会漫不经心地转型为一种情感性的存在,是印象也是愿景,是温馨也是感伤。对于短暂置身其中的游客抑或过客而言,老街有着让其过目不忘、念念不忘的魅力。对于不一定身临其境的他者而言,通过不同媒介获得了老街的相关信息之后,老街就成为其心向往之的所在。进而,通过老街,一座城市在远方的他者那里也有了别具一格的意义。
  无论是作为具体时空还是一缕情思,家长里短、人情世故等浓厚的生活气息都与“老街”唇齿相依,如影随形。在人们的记忆或愿景之中,老街是发小放心打闹追逐、街坊邻居互帮互助、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货郎定点定时游走的地方。它留存并显现在个体的感觉世界中。如同乡愁一样,作为“城愁”的核心,温馨、慢节奏与人情是指向过去抑或理想的老街的基本成分。换言之,老街首先是人们能够存身生活,具有安全感,至少是让人“念想”的地方。对于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而言,老街所指向的空间和在该空间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本身既是群体心性、社会事实,也是一种理想型的文化形态。简言之,在人与之或长或短互动的架构关系中,老街如“家”。它同时兼具段义孚强调的地方的安全与稳定和空间的敞阔与自由。

老北京杂吧地 天桥的记忆与诠释(修订版) 目录

绪论你说的与我写的:杂吧地天桥的叙事
一、北京城:大写的“凸”字
二、作为北京象征与焦点的天桥
三、新瓶陈酒:“人民首都”的天桥
四、养穷人:对话交流中的天桥
五、想象杂吧地:我写的天桥
六、俯仰易位:杂吧地天桥的北京
上编 养穷人:口述的天桥
一、落到天桥,你就不值钱了——李长荣访谈录
二、在我看来,这是自然的事情——玉庆文访谈录
三、茶馆的老东老伙——冯建华访谈录
四、天桥的艺人都是混饭吃——刘景岚访谈录
五、我就不说朱元璋,我就说范聃老祖——王学智访谈录
六、天桥这地方,真养穷人——朱国良访谈录
七、其实,学艺也不需要什么文化——朱有成访谈录
八、我就觉得天桥有意思——崔金生访谈录
九、我在天桥撂地,受双重压迫——金业勤访谈录
十、拜师拨眼,家传还是要投师——朱赤访谈录
十一、除了艺术之外,我什么都不爱动脑子——李嘉康访谈录
十二、同盟、联盟与口盟——杜三宝访谈录
十三、现在说这些有用吗——关学曾访谈录
十四、摔跤,一举一动都是文化——马贵宝访谈录
下编 杂吧地:学术写作中的天桥
一、牵着鼻子走:无定法的田野——天桥田野调查的回顾
二、城市生理学与杂吧地的“下体”特征——以近代北京天桥为例
三、老天桥艺人的来源,认同与译写
四、生活、政治、商品及艺术:草根相声的知识考古


展开全部

老北京杂吧地 天桥的记忆与诠释(修订版) 节选

“杂吧地儿”是旧京土语。它多年都专指前门外那个叫作天桥的地方。旧京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容许老天桥这样的地方发生、发展,从而开放式地为各色人等提供生存的契机,为参差不齐的芸芸众生提供表达自己、完成自己的可能,不论是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还是凄惨悲壮、不值一哂。因此,无论作为一个具体时空,还是作为一个思维符号、一个挥之不去的影子,说杂吧地天桥更能代表北京并不为过。何况,正如这里所言的蛛网地铁,北京的生机正在于其不断试图清理、消除的“杂吧地”属性和市井小民不断在刷新的“杂吧地”之韧性。

老北京杂吧地 天桥的记忆与诠释(修订版) 作者简介

四川剑阁人,法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已经出版专著《行好》《朝山》《忧郁的民俗学》和《都市中国的乡土音声》等,主编有《中国节日志·妙峰山庙会》《中国节日志·苍岩山庙会》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