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园丁与木匠

园丁与木匠

出版社:其他出版时间:2023-05-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84
本类榜单:家庭教育销量榜
中 图 价:¥69.9(7.0折) 定价  ¥99.9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园丁与木匠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3905956
  • 条形码:9787573905956 ; 978-7-5739-0595-6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园丁与木匠 本书特色

●一本让万维钢、罗振宇、苗炜等思想界大V争相解读的育儿书。 ●国际儿童学习研究泰斗级专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孩子天生会学习系列”集大成之作,看杰出科学家站在母亲和祖母的视角上,给你一场温情的科学盛宴。 ●汇集30年实证研究,以无人匹敌的突破性发现,带你走出传统教养误区。摆脱育儿焦虑,给你符合孩子学习与发展规律的科学育儿观。 ●引爆教育界,众多国内外知名媒体、头部教育媒体、育儿大V联袂推荐。 ●中文版万众瞩目,重磅来袭。 ●荣获美国认知发展学会“年度*佳图书”,《金融时报》年度选书。 ●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昱鲲倾情翻译。

园丁与木匠 内容简介

●你以为孩子总爱胡乱地打闹?其实孩子在学习社交互动;你以为孩子在安静地玩玩具?其实孩子是在探索世界奥秘;你以为孩子因为无聊才问为什么?其实孩子是在寻找答案;……孩子在玩的时候,究竟在学什么?他们又究竟是怎么学的?孩子能从父母身上学到什么?●在《园丁与木匠》中,国际儿童学习研究泰斗艾莉森·高普尼克带你看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学习规律,用大量经典而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向你描述了孩子在看的时候,在听的时候,在玩的时候,在做的时候,都是怎么学习的,以及在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不同阶段的学习特性。●高普尼克以其毕生的研究深刻地揭示出,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高手,如果你想做有远见的父母,那千万不要让孩子过早进入成人学习模式,更不要用成人的思考模式给孩子设限。●本书带你走出传统“让孩子成才”的教养误区,告诉你养孩子不是套用公式,具体的教养方法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你与孩子的关系怎么样。高手父母与普通父母的根本分野,在于你是园丁,还是木匠,是否懂得为孩子搭建成长生态。《园丁与木匠》直击当代父母焦虑的核心根源,给你教养思维的全新升级。

园丁与木匠 目录

引言 你是园丁,还是木匠 “教养”是一种糟糕的现代发明 混乱是童年的主旋律 年轻的大脑天生就要探索 父母的爱让孩子的智力发展成为可能 童年,人类进化的关键策略 养育孩子比狩猎技能更重要 要考证,不要假设 童年越漫长,智力越发达 人类的学习能力在反馈循环中代代更迭 多样性是面对未知的利器 对孩子精雕细刻终归是徒劳 爱,持续进化的保障 爱的三面手1:父母 爱的三面手2:祖父母 爱的三面手3:异亲 对孩子的爱就像一个无法言喻的承诺 因为照顾所以爱 边看边学 孩子都是优秀的小演员 镜像神经元的“神话” 模仿是*有效的因果学习形式 孩子的模仿能力高级又高效 孩子拥有超越成人的创造力 过度模仿,抓住“权威”的每一个细节 仪式模仿,找到文化归属感 和孩子一起做,而不是“照我说的做” 边听边学 依恋模式决定孩子更相信谁 你的孩子为什么不信你的话 孩子知道虚构和假想不是现实 永无止境的为什么,是在寻求好的解释 “为什么”的*佳答案是揭示因果关系 你的解释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 孩子对你的信任胜过一切方法 边玩边学 打闹是一种社交演练 聪明的动物对一切都感兴趣 玩玩具就是在做科学实验 假装是人类独有的玩耍方式 反事实思维,想象力与创造力之源 爱假装的孩子善于弄清别人怎么想 玩耍教会我们如何应对意外 “玩”就很好玩,不需要理由 边练边学 学徒训练是历史主流教育方式 目标导向的学校教育是一种新发明 从探索式学习到掌握式学习 学校就像专注力竞技场 学校教育应该服务于不同类型的孩子 重要的学习发生在教室之外 青春期:游走在冲动与控制之间 科技与孩子的未来 “阅读”是门新技术 步入电子屏幕的世界 科技之于孩子,就像阅读之于我们 让时代的棘轮徐徐向前 网络世界的希望与迷失 给孩子一个世界,让他们重建 尾声 养育孩子的意义 后记 为人父母是在一系列矛盾中寻找平衡的艺术 致谢 注释及参考文献 译者后记 别再“焚琴煮鹤”你的孩子了
展开全部

园丁与木匠 节选

04 边看边学 我们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是从父母和照顾者那里学习的。不仅如此,教养模式还让父母认为,他们可以,也应该有意识地去控制孩子的学习。就像学校里的学习模式一样:一位成人为了教授一个特定的孩子,精心设计自己的行为,以便让孩子学到指定的知识和技能。成果是:孩子确实学会了。 但是,孩子到底可以从父母身上学到什么呢?他们是怎么学习的呢?*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是*小的孩子,也可以从别人那里学到很多东西,远超我们的想象。这项研究中更引人注目的发现是,这种学习很少是通过刻意的教授来实现的。 在前文里,我描述过一幅生物学上的图景。它显示出,孩子、照顾行为和人类学习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与其他生物相比,人类的童年要更长,人类的幼儿受到了很好的保护,这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很长的学习期。孩子与照顾者之间的这种关系尤其适用于文化性学习。 正是因为我们有一个漫长的童年和很多悉心的照顾者,孩子才可以很好地利用上一代的经验,尤其是祖父母的经验。他们也可以将这些信息与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发现。学习行为的核心悖论就是所学到的传统与自己的创新之间所形成的对立。 那么,我们也许会猜想,孩子都拥有一套精心设计的强大工具,让他们既能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又能向其他人学习。近期很多令人兴奋的研究成果也显示出了这一点。从出生开始,婴儿就对外界信息非常敏感,特别是从照顾者那里获得的信息。而且实际情况远比这要复杂。 孩子可能对别人提供的信息很敏感,但绝不会被动地被他人塑造。相反,他们会主动解读并试图理解人们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他们还会以复杂的方式将这些信息和他们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有时可能做得比大人还好。孩子会逐渐理解这个世界的物理环境、周围人的心理特征与社会属性。他们的准确性令人惊讶,甚至令人不安。 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你的孩子可能比你还了解你。孩子会注意到父母行为的细节,有些连你自己都没意识到。比如说,学龄前的孩子会注意到你说的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干什么的”,还是“让我来展示给你看,这是干什么的”。 如今,当中产阶级成为父母时,他们往往具有很多在校学习的经验,但几乎没有任何养育经验。因此,当父母和政策制定者从科学家那里得知孩子的学习潜力时,经常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大人应该用学校教学的方式,教给孩子更多的知识。但实际上,身教胜于言传。 可笑的是,在校学习是一个非常现代化和本土化的发明。我们所熟知的学校是19 世纪欧洲工业化崛起的直接结果,至今只有几百年的历史。 科学研究表明,学校以外的社会化学习要更为复杂,也更为基础。这类学习行为在进化上更加原始,在孩子的发育上出现得更早,也比学校学习更为普遍。在很多历史时期和文化传统中,它们都显得更加重要。 然而,由于我们的文化怪癖,中产阶级父母和他们身边的养育文化只了解关于学校的一切,却对其他类型的社会化学习知之甚少,直到他们自己有了孩子。 在本章和下一章中,我将会谈到在过去几年里备受关注的两种社会化学习模式。不少重要的研究都围绕着它们进行。心理学家将其称为观察式学习和证言式学习。前者指孩子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们周围的人来学习,后者指孩子通过倾听其他人谈论这个世界来学习。

园丁与木匠 作者简介

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 ●国际公认的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泰斗级专家,第①位从儿童角度深刻剖析哲学问题的心理学家。对于孩子的心智、大脑和学习方式,没人比她更了解。 ●牛津大学心理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教授及哲学系客座教授,推翻了经典的“白板说”,还是心理理论创始人之一,也是第①位受邀就这一主题在美国心理学会开设讲座的儿童心理学家。 ●TED演讲点击量过500万,写有大量科学文章和评论,常见于《纽约时报》《卫报》《科学人》等各大媒体。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