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国家社科基金丛书:诗意栖居:城市空间伦理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丛书:诗意栖居:城市空间伦理研究

作者:高春花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5-01
开本: 小16开B 页数: 366
本类榜单:建筑销量榜
中 图 价:¥89.6(7.0折) 定价  ¥1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国家社科基金丛书:诗意栖居:城市空间伦理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010250151
  • 条形码:9787010250151 ; 978-7-01-025015-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国家社科基金丛书:诗意栖居:城市空间伦理研究 内容简介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美好生活将日益通过城市空间找到理想的实现方式。本书分析了城市空间的社会意义、运行规律、属性功能,认为城市空间不是僵死的物理容器,而是个体存在与社会存在的伦理学阐释;探讨了城市空间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的空间集聚,既产生于自发秩序,又诉诸于建构秩序,空间正义和空间活力是这一秩序的题中之义;探讨了资本、权力等要素之于空间生产的意义与局限,提出促进生产过程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伦理对策。在此基础上,以住房空间、公共空间、区域空间、想象空间为研究对象,揭示了空间存在与主体发展的辩证关系,勾画了城市空间的多重面相,提出了实现住有所居、空间共享、区域正义、命运与共的伦理方略。

国家社科基金丛书:诗意栖居:城市空间伦理研究 目录

引言:寻求城市美好生活 一、城市的哲学探索与知识体系 二、空间的伦理反思与实践精神 **章 空间界说 **节 空间的意义 一、空间与人类活动 二、空间与身体存在 三、空间与社会存在 第二节 动力、分类与机理 一、动力机制 二、空间类型 三、内在机理 第三节 属性与功能 一、空间属性 二、空间功能 第二章 空间秩序 **节 空间秩序的城市革命 一、秩序的特性 二、交易:城市秩序的内部推动力 三、制度:空间秩序的核心要素 第二节 城市空间秩序的历史演变 一、古代城市秩序及其等级性特征 二、现代城市秩序及其功能性特征 三、后现代城市秩序及其去中心化特征 第三节 城市形态的秩序表达 一、城市形态和视觉秩序 二、城市形态和社会秩序 第三章 空间正义 **节 正义理论的空间转向和城市生成 一、正义概念的核心意涵 二、正义研究的时空之变 第二节 城市权利:进入城市的伦理保障 一、城市权利的核心意涵 二、城市权利的哲学特性 第三节 城市权利的道德确证 一、城市权利的道德属性 二、平等权与分配正义 三、差异权与承认政治 第四章 空间活力 **节 城市空间的多样性 一、空间多样性的文化前提 二、空间多样性的形态表现 三、空间多样性的功能显现 第二节 城市空间的易读性 一、彰显文化形态 二、保留城市记忆 三、留住城市乡愁 第三节 城市空间的有机性 一、城市空间的生活逻辑 二、正规空间的有机利用 三、非正规空间的有机利用 第五章 空间生产 **节 空间生产的伦理意义 一、空间生产与空间消费 二、空间生产与幸福生活 第二节 空间生产的资本规制 一、资本的意义和局限 二、资本的空间化 三、空间的资本化 第三节 空间生产的权力嵌入 一、政府权力与空间生产 二、规划嵌入空间生产 第六章 住有所居 **节 住宅的哲学意义 一、西方的场所精神 二、中国的“弥异所”观念 三、占有和寄居 第二节 住宅的意义与属性 一、住宅的生存论意义 二、住宅的存在论意义 三、住宅的居住属性 第三节 居住空间的社会张力 一、空间分化 二、居住分异 第四节 住有所居的伦理建构 一、马克思主义的住宅批判 二、住宅问题的伦理学解析 三、住宅问题的价值论思考 第七章 空间共享 **节 公共空间的主要形态 一、公共空间释义 二、街道空间 三、广场空间 四、赛博空间 第二节 公共空间的伦理功能 二、公共空间与人生幸福 二、公共空间与公民素质 三、公共空间与都市文明 第三节 公共空间与公共领域 一、公共领域的结构性要素 二、我国公共领域发展滞缓的原因 三、我国公共领域发展的现实路径 第八章 区域正义 **节 城市区域的伦理审视 一、区域失衡的表现 二、区域失衡的伦理后果 第二节 正义缺失的伦理矫正 一、认知图式的伦理矫正 二、发展观念的伦理矫正 第三节 国外理论与实践的伦理镜鉴 一、紧凑城市理论的伦理评估 二、日本首都圈发展的伦理镜鉴 三、借鉴国际先进的都市圈治理经验,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 第九章 空间想象 **节 时空与共同体 一、共同体的空间想象 二、天下观念与华夷秩序 三、共同体的“二律背反” 第二节 命运共同体 一、命运之界定 二、马克思“类思维”及其意义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节 中国智慧与方案 一、谋求全球正义的伦理目标 二、坚持弘义融利的价值取向 三、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实践准则 结语:走向空间融合 一、城乡融合发展的合规律性 二、城乡融合发展的合目的性 三、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伦理自觉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全部

国家社科基金丛书:诗意栖居:城市空间伦理研究 作者简介

高春花,北京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理事,北京伦理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市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西方社会思潮。近年来,承担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1项,发表论文(著)100余篇(部),其中,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等重要报刊杂志发表文章40余篇。多篇理论文章被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社会科学网、求是理论网、理论中国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转载。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