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认知艺术学导论 理论话语与批评实践

认知艺术学导论 理论话语与批评实践

作者:支宇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404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60.8(6.2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认知艺术学导论 理论话语与批评实践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3969003
  • 条形码:9787503969003 ; 978-7-5039-6900-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认知艺术学导论 理论话语与批评实践 本书特色

艺术学独立为一个学科门类以后,本书可以覆盖艺术学理论、美术学、戏剧与影视、音乐与舞蹈和设计学5个一级学科,同时,也可以兼顾广告学、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领域,并作为这些学科*新*前沿的教材在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两个层面同步推广发行,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认知艺术学导论 理论话语与批评实践 内容简介

“认知艺术研究”是西方当代审美文化研究“认知转向”之后的理论热点,也是当代艺术批评的基本理论范式。本书以贡布里希、潘诺夫斯基、阿恩海姆等西方认知艺术研究学者的经典文本为分析对象,全面论述认知艺术研究的视野、理论与方法,在中国汉语学界首次提出“认知艺术学”和“认知艺术研究”术语与概念,对于推动艺术学理论学科和诸门类艺术研究的“认知转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认知艺术学导论 理论话语与批评实践 目录

导论 走向认知艺术学:当代艺术理论与批评的认知转向
一、图像转向与知觉固化:为视觉想象力而奋斗
二、作为绘画平台(painting flatbed)的身体与知觉经验
三、眼、手、心:从感觉的逻辑、笔触的痕迹到云的理论
四、数码电子设备时代艺术的“视觉落差”与身体触知
**章 广义认知诗学
**节 广义认知诗学的理论内涵与关键概念
一、心智转换:认知心理学内涵
二、具身认知:认知语言学内涵
第二节 广义认知诗学批评实践
一、当代版画艺术的感性配享与具身心智
二、数字时代绘画艺术的具身艺术与边际精神
三、走向“人文-具身设计学”:数字AI智能时代设计学研究的“认知转向”
第二章 认知图像学
**节 认知图像学的理论内涵与关键概念
一、视觉认知无意识:认知图像学的生理-心理之维
二、文化认知:认知图像学的社会学之维
三、转录与虚构:图像生产的两种模式
第二节 认知图像学批评实践
一、/云/图像与当代艺术的认知机制
二、乡土艺术的空间叙事与地方图像
三、余论
第三章 认知艺术心理学
**节 认知艺术心理学的理论内涵与关键概念
一、心理整合:认知艺术心理学的“认知综合观”
二、知识迁移与反抗简化:艺术认知灵活观
三、释放潜能:艺术教育“认知想象力”
第二节 认知艺术心理学批评实践
一、具身之物的身体经验与时间意识
二、当代水墨对固化知觉与透明性书写的反抗
第四章 认知神经美学
**节 认知神经美学研究的理论内涵和关键概念
一、“视觉模组”与“审美专化”:审美经验的生理学基础
二、追求真相:视觉艺术的恒常性
第二节 认知神经美学批评实践
一、后乡土绘画与视知觉的多重草稿竞争
二、当代版画知觉经验的延展与再造
第五章 认知神经艺术史
**节 神经艺术史研究的理论内涵和关键词概念
一、神经艺术史的学科背景与理论缘起
二、神经艺术史的脑科学基础与实验技术手段
三、神经艺术史理论范式的方法论特征与学术价值
第二节 认知神经艺术史批评实践
一、西方动态艺术史的认知神经美学阐释
二、作为“具身观看”的中国传统艺术
附录 认知艺术学与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具身性转向”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认知艺术学导论 理论话语与批评实践 作者简介

支宇,男,文学博士,现任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艺术美学、中国现当代艺术思潮与视觉文化研究。出版《术语解码:比较美学与艺术批评》(2009)、《新批评:中国后现代性批评话语》(2008)、《文学批评的批评》(2004)、《高小华》(合著,2012)、《永恒的原乡:中国当代生态美术研究》(合著,2015)、《重构景观:中国当代生态艺术思潮研究》(合著,2018)、《艺术史叙事与艺术经典的重构》(I-VI,2015-2019,合著)等著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