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少年司法总第48辑

中国少年司法总第48辑

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177
本类榜单:法律销量榜
中 图 价:¥47.6(7.0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少年司法总第48辑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0934346
  • 条形码:9787510934346 ; 978-7-5109-3434-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少年司法总第48辑 内容简介

  《中国少年司法》丛书设置了有关少年司法工作的政策与精神、法官论坛、改革与探索、理论与实务研究、典型案例、裁判文书以及规范性文件等栏目。丛书的出版,旨在切实加强对少年司法工作相关问题的研究、加强对全国少年法庭工作的指导、强化相关方面的调查研究和理论探讨。丛书对各级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工作、相关政法部门少年司法执法工作和有关社会组织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少年司法总第48辑 目录

【领导讲话】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努力把新时代少年法庭工作
提高到新水平
——在北京法院加强新时代少年法庭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
认真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两法”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在*高人民法院“六一”公众开放日上的讲话

【理论研究】
未成年人网络沉迷治理研究
如何有效应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审判程序实施问题实证研究

【改革探索】
未成年人司法法的中国方案及其未来
打造新时代少年法庭新模式
少年法庭审判应做好“庭外功夫

【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关于印发《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强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2021年6月6日)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2021年6月1日)

【“六一”地方法院典型案例发布】
天津法院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典型案例
江苏法院少年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福建法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典型案例
湖南法院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典型案例
重庆法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四川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典型案例
陕西法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域外考察与借鉴】
域外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特点
展开全部

中国少年司法总第48辑 节选

  (二)行动层面对于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我国相关职能部门重视程度较高,经过几年的探索,形成了一些切实有效的经验,对家庭、学校、平台、个人及相关部门都提出了责任要求和行动指南。  1.政府部门积极履行监督职责,要求涉及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互联网平台提出规范举措  实行游戏持证上线的制度。新游戏上线必须要有主管部门发放的版号,否则属于非法;要求游戏平台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制度;推动直播和短视频平台开发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完善实名实人验证;完善功能限制、时长限定、内容审核、算法推荐等运行机制;推行公益性未成年人上网监护软件;开展预防网络沉迷等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家长加强对孩子网络行为监管,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网络沉迷和不当消费行为。2.政府部门通过专项行动集中治理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以缓解未成年人网络沉迷态势,推动建立健全长效保护机制  2020年8月19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联合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从而开启专项治理行动。其工作目标是整治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不良网络社交行为、低俗有害信息和沉迷网络游戏等问题。可以说,这次专项行动是对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行为、沉迷的内容进行的一次全面治理。由于该项治理行动还未结束,实际效果尚无法公布。3.政府部门通过限制游戏版号发放来控制游戏总量,客观上起到了向平台施压,压实责任,使平台重视未成年人防沉迷治理的效果  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重灾区是游戏沉迷。由于游戏行业入门门槛和成本相对较低,造成的从业人员素质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上存在大量粗制滥造的游戏、涉黄涉赌的游戏,以及大量的二次元、亚文化的侵蚀,对未成年人造成严重损害。2018年3月,游戏行业主管部门发布了《游戏申报审批重要事项通知》,所有游戏版号的发放全面暂停,且并未通知暂停期限。此后游戏版号审批一直处于暂停状态。这意味着游戏没有了“营业执照”,新游戏无法上线带来利润。自2018年3月游戏审批版号暂停,到2018年12月19日恢复审批,国内游戏行业陷入一场持续8个月的“版号焦虑”,给国内游戏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过审游戏数量大减,与前两年相比,2019年获得版号的游戏数量出现了断崖式下跌。第二,获批游戏品类发生变化,*显著的变化是棋牌类游戏基本销声匿迹,其他的类型比如休闲益智、消除类、模拟经营等类型其实还有所增长。而棋牌类游戏一向被行业内人士视为蕴含赌博、洗钱风险的游戏种类。第三,版号收紧迫使游戏公司竞争加剧,促进游戏公司提质减量,强调创新,不少上市游戏公司开始将游戏精品化作为公司重要战略。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门关于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国家新闻出版署要对网络游戏总量加以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第四,推动互联网平台自律,从消极履职到积极主动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入网络沉迷。由于社会的压力和政府监管严厉,不少互联网平台采取措施应对监管。一是研发并上线预防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游戏产业方面,以腾讯为例。自2017年腾讯公司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建议准入确认,开启“儿童锁”模式,13周岁以下的未成年新用户在首次登录游戏之前将被强制要求进行“儿童锁”登记认证,并尝试将某些游戏设置16周岁的年龄限制。推出健康系统,对未成年人游戏账号执行严格的游戏时长限制规则。推出成长守护平台,协助家长对未成年人子女的游戏行为进行引导。短视频平台方面,以抖音为例。专门成立青少年网络健康成长研究中心,面向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开发了青少年模式。加强对用户的主动提醒,用户每日首次登录时,可根据弹窗提示开启青少年模式,浏览由抖音青少年团队所精选的短视频内容。二是加强内容审核。抖音成立未成年人保护计划专项小组,通过技术手段、产品策略、内容优化和行业自律机制,防止未成年人过度沉迷网络,建设良好的内容生态。抖音推出“向日葵”计划,重视内容安全,加强推荐知识科普类、传统文化类视频,鼓励更多适合未成年人的优质内容。组建未成年人专项审核团队,设置未成年人安全相关的专项举报人口,顶格惩罚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快手”目前成立了300余人的未成年人内容专项审核团队,建立了单独的未成年人审核标准及应急机制,实行24小时轮班制,对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内容进行严格过滤。随着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危害性认识的深入,不少平台也认识到开展青少年防沉迷工作是平台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开始积极主动采取措施防止未成年入网络沉迷。第五,社会力量加入,多方研究防沉迷方案。随着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日益严重,全社会予以高度关注。如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互联网公司在京发布《儿童青少年网络健康使用指导手册》,旨在网络成瘾相关研究及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止网络过度使用的“四大原则”:有限使用、选择使用、公开使用和工具性使用。作为指导青少年健康上网的准则,通过引导儿童青少年深入思考分析网络使用的利与弊,帮助其从小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结合时间管理、情绪调节、积极应对压力及同伴不良影响等具体操作方法,为儿童、家长、学校提供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网络健康使用解决方案。第六,公、检、法、司严厉打击涉及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犯罪行为,形成强大威慑力。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是社交沉迷。司法机关在必要时对涉及未成年人不良网络社交中出现的侮辱谩骂、人身攻击、恶意举报等网络欺凌和暴力行为,以及敲诈勒索、非法获取个人隐私等违法活动予以查处。除政府部门重点整治和清理网站平台少儿、动画、动漫等频道涉低俗色情、校园霸凌、拜金主义、封建迷信等导向不良内容之外,司法机关在必要时介入严格处置直播、短视频网站平台存在的色情、暴力、恐怖等低俗不良信息,严厉打击即时通信工具群圈、社交平台诱导未成年人自残自杀和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信息和行为。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