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待到山花烂漫时:中国减贫故事

待到山花烂漫时:中国减贫故事

出版社:研究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652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7.8(5.2折) 定价  ¥9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待到山花烂漫时:中国减贫故事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9913359
  • 条形码:9787519913359 ; 978-7-5199-1335-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待到山花烂漫时:中国减贫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充满情怀与人性温度的中国减贫故事书,既是对扶贫的历史和经验从人文角度的侧记和总结,又是放大万千扶贫工作人情怀的品鉴读本。回首往昔峥嵘岁月,采用好读的讲故事回忆总结的模式来进行,浓浓的情感色彩,扶贫岁月积淀而来的人、事、情的交织,使得本书也兼具情感号召力。

待到山花烂漫时:中国减贫故事 目录

目录
风雨送春归----为了美好的向往
003陈涛 在群山之间
010王凯 行好事莫问前程
018王晓骞 樱桃花开
026鲍金虎 醒在您的奋斗中
034郭俊玲 我的青春
043黄伟 行走在彩云之南
056潘祝华 新年**天,我们在一起
067秦纲 古丈的人 古丈的茶
075邱孝 大山深处国旗红
084时鹏 夜空里的星光
091谭安东 五角枫下
101唐翔 助学总能遇见奇妙的事情
108杨茂春 走亲戚
118王岚 我与支教共成长
126梁冰河 让梦再次飞翔
134方松海 马老三
144侯宁 先来个大订单试试
151刘博联 吕梁山护工
159刘纪昌 跟上双定去卖菜
171王尉育 叶子
178苏风屏 我们村的“羊司令”
189苏风屏 砖窑窑新来瓦房房亮
198冀永生 扶贫,这双隐形的翅膀
207熊凤 没有健康,就有贫困
犹有花枝俏——青山着意化为桥
221王凤军 我的幸福生活
230陈雄超 醉人的米酒
239丁凯 色达的路
246金达芾 商路漫漫踽踽行
254李高 他们都说我是养羊专家
263李浩 贫困村里的“牛市“
273王习梅 寒风中花一样绽放的树
283阿孜古丽 幸福着你的幸福
290方凯 大山深处的回响
300封殿胜 我们县城建了院士工作站
308高泽生 *爱高山一抹红
316郭冬生 他们好想到北京来看看
325韩川 奋斗的青春好看丽
335李朝阳 我的人生大幸
344李双伍 格桑花盛开的时候
352刘建东 青山送迎有归人
360娄可伟 难忘南江
368汪峰 扶贫大业里的“小事情
377王青芳 青木川,我的第二故乡
385魏建忠 让时间来证明
393杨春 只要心在,困难就不再
404张磊 俺脱层皮也值
俏也不争春——只寄得相思一点
413蒋鹤鸣 桑植的那瓶土蜂蜜
420蔡钢 小蔡和老蔡
430王巍 是他们在改变我
438张维刚 扶贫路上遇见更深刻的自己
445常超 这是不平凡的乡村
455韩锁昌 捂得住眼睛捂不住泪
466黄莹 原乡情浓
473李红霞 如是我儿时的故乡
483李清利 陇槐啊陇槐
495柳飞 *牵挂你的人是我
507田通 此心安处是吾乡
516王震 太多的牵挂
523王晓楠 我们都是人民的学生
533谢留强 我这十年
546徐军辉 都是我的“娘家人”
553杨启卫 我们都是一家人
562杨一枫 记忆里的汗水透着缕缕阳光
575张春根 无问西东,只求深耕
584郑文文 *淳朴的情谊
591钟良 悄悄话,只说给贴心人听
600周建伟 我来过,我无愧,我无悔
613朱东恺 挥一挥手,什么也不带走
624牛少龙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634宋保华 这里是平顺
643许是 那山那水那路
651后记
展开全部

待到山花烂漫时:中国减贫故事 节选

  《待到山花烂漫时:中国减贫故事》:  一次在一家盐津菜馆吃饭,老板推荐了一款野菜叫木耳花。木耳花炒出来厚厚的脆脆的,一股清香。可惜我却不知道木耳花长什么样,又是生长在什么地方。  周末,听说小龙洞的木耳花开了,就想去那里看看。打了个出租车,司机说:太远,你不划算,我送你去一个公交车站,两元的车票就到小龙洞了。于是司机把我送到元宝山13路车站,果然终点就是小龙洞。  公共汽车上从开始就我一个人,到陆陆续续坐满。我听见车上有人在议论木耳花,说已经漫山开遍。也听见有人问车为什么这么挤,一个人说:周末呀,上山的人多。昨天星期五还要挤,光山上在山下上学周末回家的学生就挤了几车。  车上很挤,我基本上没地方落脚,只好用力扶着立杆在摇摇晃晃的车厢内维持身体的平衡。身旁是一个背着小孩的妇女,一个座位上的中年男人要为她让座,她说:背着孩子坐着还不如站着。我问了背孩子的妇女一句:这看木耳花的地方还有多远啊?“不远,还有半个小时就到了。就在我家附近。”“那你是来这里赶集吗?”“不是,我在城里一个网吧上班,这是下班回家呢。没事可以去我家里坐坐,我家里有荞麦面,我可以便宜一点卖给你。”我关心木耳花,并不关心荞麦面。继续聊下去,才知道背上背的是妇女的外孙,女儿在网吧做会计,家里没人带孩子,这个孩子就跟着外婆上班下班、上山下山。妇女家里除了种荞麦,还种了些红蒜,红蒜成熟了,这次回来她准备把红蒜挖出来。  说到红蒜,我倒有了兴趣。前段时间,一个昭通的朋友给我推荐了她的朋友在东川自己种的红蒜,只送不卖,我朋友给我在成都的母亲寄了三瓶做成糖蒜的东川红蒜。回家探望母亲的时候,母亲告诉我蒜特别香,又嫩又脆,哥哥特别喜欢吃。我尝了一下,果真如此。反馈给朋友,朋友又让东川的朋友寄了三瓶到昆明、再多寄三瓶到成都给母亲。感激之余,我也对红蒜产生了兴趣。我对背小孩的大姐说:我想去看看你家的红蒜。  约莫过了20分钟,车来到另一个牌坊,车上一个人指着路边一株开着粉白色花朵的小树告诉我,那就是木耳花。木耳花似曾相识,粉红的花瓣点缀在绿叶丛中,远远地从车上也看不清楚。  又过了一站,大姐说:我家到了。家里没人,大姐老公生病去医院了,大儿子去街上卖红蒜,小儿子在昆明上学。一开门,墙上挂着的一排腊肉映入我的视线。大姐说:过年杀的猪,家里吃不完,又不好卖。家里很乱,堆满了工具和杂物,从一个门进去,穿过另一个门,就是厨房了,厨房里更乱。家里没有院子,只有简单的家具、陈旧的沙发,我心里有些难受,觉得不该来。  大姐把背上的小孩放下来,小孩已经能走了,大概是三岁的样子,我从包里找出前几天同事给我的口香糖,拿给小孩。大姐一进门,就开始张罗着给我烙荞麦饼,她边做边说:外面的荞麦面,都掺了东西,你尝尝纯的,我给你的价格一定比给贩子还便宜。  大姐姓李,和我母亲同姓,我心里不禁多了几分亲近。没过多久,大姐把在外面卖蒜的儿子叫回来,大儿子年纪看着不大,骑着摩托车,车上驮着一把台秤和一麻袋红蒜。我**次看见地里刚挖出来的红蒜,黑黑的泥土外表下面露着红衣,大姐家的红蒜个大还饱满。大姐说:我什么肥和农药都没用过,还是长得好。儿子有些不好意思地跟母亲说:今天蒜不好卖,我三元一斤卖了一些。母亲说:这孩子就是老实。  一会儿饼已经烙好,大姐拿来蜂蜜,让我蘸着吃,我叫过来小外孙一起吃。大姐又开始做荞面饭,说:我蒸点腊肉、炒一个土豆,你将就着吃一顿,吃过让我儿子带你去山上看木耳朵花。  吃完荞麦饼,我拿了小板凳坐在门口,望着远处的大山,望着满眼绿色郁郁葱葱的土地,纳闷这里的人家怎么这么贫穷。大姐说:种的蒜自家吃不了,又卖不出去,家家都有。我突然想起2018年帮永胜大山卖土豆的事,告诉大姐:你测算一下邮寄到昆明要多少钱,我帮你卖。我把大姐的红蒜图片传到朋友群里,很多朋友和我一样喜欢,发了订单给我,要买了做糖蒜。我给大姐一说,大姐马上让儿子去库房取一些红蒜摊在太阳底下晒一下,一会儿就打了包去小龙洞找快递公司寄。  大姐又去房屋背后采了些野青菜,她说:早知道家里要来贵客,应该在街上多买些菜回来。其实大姐不知道,这些山野菜正是我喜欢的东西。熟悉了以后,大姐跟我聊了很多。家里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政府补助的3000多块钱,连小儿子上学费用的一半都不够。家里每年的收入就用来供儿子读书,经常还要到外面借钱,就希望儿子毕业以后能有出息,改变家里的境况。大姐和姐夫是表兄妹,近亲结婚,大儿子智力发育很晚,12岁才会讲话,进过聋哑学校读到四年级,人很老实,也很听话,就是文化不高。前年家里花了几万块钱娶了个媳妇,还没领证,那女的就跑了,儿子气得几天没吃饭。女儿前些年出门到浙江打工,遇到现在的女婿,生了现在这个聪明的外孙,但日子也不幸福。因为女儿经常挨打,所以跑回家里来住。大姐伸出一个残缺的手指,对我说,这就是前些天那个缺德的女婿打上门来被门夹断的。我心里一紧,这样手伤未愈的大姐还在热情地为我做午餐,真是惭愧。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