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西对话中的现代性问题

中西对话中的现代性问题

作者:童世骏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441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81.0(7.5折) 定价  ¥10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西对话中的现代性问题 版权信息

中西对话中的现代性问题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大众
“现代化”(modernization)一词及其派生概念,某种程度上是一个舶来品。近代以来,“现代化”逐渐成为一代代中国人前赴后继的目标。而在本书作者、七七级大学生童世骏眼中,对于“现代化”的认识,历经了“从老四化到新四化”的转变,他正在和我们一起,见证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
但“现代化”本身,是有其性质和特征的,而这种性质和特征,亦即“现代性”(modernity),便不是通过某种宏大叙事可以简单涵盖的了:因为它们并不都是正面的。
在中国,马恩学说及其经典著作对于哲学研究者来说是一个很难避开的话题,但近现代西方哲学其实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概念。西方哲学界对于解决所谓“现代性”问题(也可说是解决“资产阶级社会”带来的问题)的努力,绝不是马恩学说可以单单涵盖的。作者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历程和将其与中国发展现实结合进行探讨的努力,成为贯穿本书的主线,值得一读。

中西对话中的现代性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初版于2010年。自初版至今的十余年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断走向深处。“现代化”的概念作为某种“舶来品”,其在西方社会所产生的无论优劣的结果(现代性),也正逐渐显现于中国社会。本次再版,作者对原稿进行了修订和增补,以期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 本书包括四个部分,第四部分为再版时增加的。**部分 “中国视野中的西方思潮”,很大程度上把西方思潮当作中国改革开放的同时代思想背景和思想资源来介绍和讨论。第二部分 “西方影响下的中国思想”,讨论现代中国至关重要的“体用”范畴、“民主”概念、道德理想和精神价值。第三部分 “中西对话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区分马克思主义的内核与外围的基础上,着重讨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的三大问题即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以及与这三大问题高度相关的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第四部分 “中西对话的方法论思考”,讨论普遍与特殊之间关系这个中西对话乃至更广范围内更多层次上的思想文化交流的基础性问题。

中西对话中的现代性问题 目录

序言 篇 中国视野中的西方思潮
章 “新”与“后”的时代——1968年以来的欧洲思潮
第二章 超越“两难”的种种努力
第三章 社会主义今天意味着什么?
第四章 “后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市民社会 第二篇 西方影响下的中国思想
第五章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体”“用”范畴
第六章 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民主”观念
第七章 毛泽东思想中的道德理想和成人之道
第八章 社会世俗化条件下的精神生活 第三篇 中西对话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第九章 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内核”与“外围”
第十章 “理论”的“实践”意义
第十一章 合理解决理想和现实的关系问题
第十二章 和谐文化是传统智慧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统一
第十三章 资本的“文明化趋势”及其内在限制
第十四章 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民族特色和世界意义 第四篇 中西对话的方法论思考
第十五章 文化如何才有重要作用?
第十六章 普遍主义之种种
第十七章 “多重现代性”观念的规范内容
第十八章 用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显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活力 增订本后记
展开全部

中西对话中的现代性问题 作者简介

童世骏
1958年9月生于上海市。1982年、1984年分别在华东师大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94年在挪威卑尔根大学获博士学位。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和哲学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和校党委书记等职。
现任上海纽约大学校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认识论、实践哲学和社会理论,已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十余种。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