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寻找河神

寻找河神

作者:谢海盟
出版社: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68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49.6(7.3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寻找河神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6431727
  • 条形码:9787546431727 ; 978-7-5464-3172-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寻找河神 本书特色

寻河人谢海盟的台北行走实录,开拓“城市书写”疆界侯孝贤新片同名原著 第42届金鼎奖文学图书奖一部用河流书写的城市人文志,一场时空交错的文学探访与记忆之旅三毛的舒兰街·王文兴的纪州庵·郭松棻笔下的温州街·白先勇《花桥荣记》中的小公园…… ★侯孝贤新片同名原著,朱天文编剧,舒淇、董子健主演。寻河人谢海盟的台北行走实录,穿越新旧交叠三百年的台北地图,找寻消失的水路。探寻族群故事与岛屿历史,复活记忆中的“水城台北”。——2010年作家舒国治出版《水城台北》,谢海盟读后深受启发,于是每日至少步行五个小时,无论晴雨,整整走了七年时间,探访这座现代城市中残存的水路痕迹。行走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之地,记录流变的城市风景,复现不为人所知的岛屿历史。“要知道这个地点过去发生过什么,就在这里了。”★开拓“城市书写”疆界,看见你不曾想象、或已然遗忘的城市纹理。一部用河流书写的城市人文志,一场时空交错的文学探访与记忆之旅,被称为台北的“水经注”。——三毛的舒兰街·王文兴的纪州庵·舒畅公公与红颜知己小苗的如意新村·郭松棻笔下的温州街·白先勇《花桥荣记》中巷口的小公园……无限的时间与空间,灌注于一条河流之上,展现台北市新旧交迭三百年的历史演变,涵盖水文、人文、文学、电影、动保、社会议题等多元面向关照。寻河人谢海盟用走路实践人与城市*健康的相处方式,记录一座城市在应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或弊端:以树护屋的纪州庵、理想的“民生社区”、老房子文化运动、*后的山城“焕民新村”…… ★收录多幅踏查图片与手绘地图,一部台北深度旅行导览,一个年轻人对所在城市的深情凝视,一场梳理自我来处与城市历史的精神之旅,重建我们与身边环境的深切联系。你的附近,触手可及。——“台北是我深爱的家乡,于我有着无法篡夺的位置,我想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各时期的面貌。”用脚步去亲近每一条河流、每一处不被人注意却不应被遗忘的地点,同观那些我们都还记得的不存在之物。“我想问问万盛街的河神,是否还记得一九七〇年代的左翼青年们傍着潺潺水流、主编了《大学论坛》。河神伴他们夜夜饮酒,听他们高歌……我好生羡慕那时代人人心中如野火,而今荡然无存的那股精神气。那个时代,人心是真,信念价值是真,颠沛流离是真,人们面对困境的抉择与付出的代价也真。”★第17届台北文学年金得主,第42届金鼎奖文学图书奖。朱天心、杨照、林俊颕、傅月庵、顾玉玲、费滢诚挚推荐。——“近来看到*好的写城市的作品,是我儿子盟盟写的《寻找河神》。我觉得他写得超好的,不是因为他是我的孩子,而是因为有人这样深情款款地对待他所居住的城市。”(朱天心)“谢海盟的追踪,不是依赖记忆,而是辛勤地踏查,一步一步将水道走成自己生命中分不开的风景;谢海盟的重建,不只有怀旧与感喟,更多加了清楚的历史诠释与价值态度。大概所有人都能在这本书找到感应之处。”(杨照) 近来看到*好的写城市的作品,是我儿子盟盟写的《舒兰河上》,他索性把台北整个掀起来,写它的地下水阵。我觉得他写得超好的,不是因为他是我的孩子,而是因为有人这样深情款款地对待他所居住的城市。他很想告诉那些在台北,人人不知道的那些地下河流:你的名字其实叫什么。 ——朱天心 谢海盟的追踪,不是依赖记忆,而是辛勤地踏查,一步一步将水道走成自己生命中分不开的风景;谢海盟的重建,不只有怀旧与感喟,更多加了清楚的历史诠释与价值态度。大概所有人都能在这本书找到感应之处。 ——杨照 那些历两个世纪经由不同统治者实施现代化、都市化,侥幸不死去而被活埋柏油路地面下的溪河圳沟,长久时间等待着有人唤醒他们的灵魂,一起呼叫阿基米德,Eureka!我发现了,我找到了! ——林俊颕 一本写台北的“水经注”,只不过作者写的河是已经消失的河,我想这是隐喻,用消失的河,象征那些已经消逝或将来势必消逝的人与事。 ——颜择雅 台北文学年金制度那么多年,补助那么多人写出那么多作品,真正能够开拓“台北书写”疆界者实为数有限,个人很主观的看法,《舒兰河上》当是其中极出格的一本! ——傅月庵 刷一层灰,立一面碑,我们凝视灾难,把痛苦记忆从城市的河底打捞上岸,阻止世界太快掉落轻薄失忆的滑坡。我不得不召唤班雅明来背书,他笔下背对未来的新天使,张开双臂抵抗名为“进步”的风暴全面来袭;他徘徊不去,面向历史废墟,捡拾断瓦残骸,不愿顺风走,拒绝遗忘。 ——顾玉玲 想象一个世界,它并非完整的同质的整体,它亦非平面的由千万个碎片拼成的拼图,而是多层重叠如同页岩……谢海盟即是在现在与过去之间,来来回回地走动着,试图记录下河流、街道、植物、动物,人(平面地图上体会不到的观感与情致)——种种于很多人眼中不存在或微不足道的物质事实。 ——费滢

寻找河神 内容简介

台北,曾经是一个湖,而今已由水城变为一座陆城。2010年作家舒国治出版《水城台北》,谢海盟读后深受启发,于是风雨无阻地在台北城整整走了七年,每日步行至少五个小时,踏查台北城残存的水路痕迹,打捞出那些被掩埋、已消失的河流,告诉它们,你的名字叫什么? 凭借实地踏查与严谨考据所展开的“找河之旅”,不仅记录下掩埋在现代都市底下的“水城台北”,也复活了河神曾经见证、如今已被人们遗忘的城市历史和岛屿记忆:万盛街的如火岁月、三毛的舒兰街、王文兴的纪州庵、牯岭街95巷、上埤的浮水莲花、东西神大排、舒畅公公的如意新村、郭松棻笔下的温州街、大安支线的黄金岁月、带着无数台北人记忆的瑠公圳……《寻找河神》是一个年轻人对所在城市的深情凝视,克制中有孤意,冷峻下见深情。它既是一部丰富详实、极具启示的城市河流志,思考人与土地、人与建筑的关系,探寻何为理想城市及实现路径,也是一本探索城市人文记忆的思想随笔,这是《寻找河神》在自然与人文方面的双重书写意义。

寻找河神 目录

瑠公圳与雾里薛圳

瑠公圳**干线

蟾蜍山/芳兰山下

大巨蛋:“社运年”之我见我思

旧里族支线:小乖与小璇

刷一层灰的民生社区

雾里薛圳

“安东街河”

舒兰河上

我们家在康乐里

“三与三”

上埤

浮水莲花

一场华美大梦

安和路/顶好河

东西神大排

黄金岁月

大河

小河们

新店瑠公圳

在瑠公圳边抓宝可梦

后记


展开全部

寻找河神 节选

我之所以会寻找并挖掘舒兰街及其下河流,纯然始自不服输的好胜心,不服的是舒国治一口断言,在今日台北城,是休想找到这条街这一泓河水的。 舒国治这么写着: 所有的台北斜路,指出早年的河迹。短如齐东街、宁安街,长如延吉街、安东街、舒兰街、五常街等皆是。今之舒兰街,在浩瀚大台北,根本不易找到,它只得一百多公尺。然当年却有两公里长,约由今新生北路二段四十九巷左近开始,自西北迤向东南直抵今八德路安东街口,这一段波折起伏之路,今日不但在楼房密布、街巷修裁的实际地面无法看出,即使按索于线条或显分明之地图,也已不可能。 整整五年,一天五小时起跳,不分晴雨台风都不曾间断过的城市行走,我自觉算得台北通一名,而又岂能有一条街道,一条尚余百余公尺的街道——以台北的街巷而言,还不算*短的那一类——是我找不到的? 此为我寻找舒兰街之始。 首先当然是大笔一挥,将地图上的新生北路二段49巷口与八德路安东街口斜斜连在一块,算是确定了舒兰街的大致范围,范围内的南京东路三段89巷、松江路184巷与新生北路二段55巷是舒兰街现存、未被建筑物侵噬的路面,这三段彼此不联系的道路,加以坐落新生北路边的中山区农会旧地址“舒兰街11巷3号”,如连连看的一个个点,让我连着连着把整条舒兰街连出来。 舒兰街于一九六一年八月十五日废街,降格为巷弄,废除降格之因,官方说是名称不雅。不雅?我忙问母语闽南语的动保人夫,是有何不堪入耳的谐音来着?动保人夫寻思答以,该说“兰”字结尾的地名多少都有不雅(我偏忘了问其家乡宜兰是否亦然)。这真是语言隔阂,不然以我来看,以吉林省舒兰县命名的这条街,在台北市的道路名称中实为典雅逸致的一个。 我在二○一三年七月间,顶着仿佛在人脊背上浇下烧熔铝汁的酷暑日头,**遭踏上舒兰街,走着走着遂明白,与其是名称不容于人耳,这一歪斜古旧的石子路街道不见容于柏油路严整如棋盘的现代城市,恐怕才是舒兰街真正的消失之因。 舒兰街是街道也是河,河水自温州街的九汴头遥遥而来,**雾里薛支线的河神掌理此一和平东路76 巷与90 巷、瑞安街、复兴南路一段、安东街的悠长水路。舒兰街与**雾里薛支线的主流重叠范围其实有限,约莫自当年的中正路今日的八德路始到南京东路的范围。那非常窄小的八德路二段267 巷, 可确定的是**雾里薛支线,但是否曾是舒兰街的南端就不得而知了,毕竟在一九五七年红通通的《台北市市街图》(光复后**张彩色实测图)上,舒兰街已不从八德路上起始,而是更北边的朱仑街,**雾里薛支线也略改道,从267 巷尾遽然往西,沿龙江路21 巷抵龙江路后直角转北,直到龙江路朱仑街口才回归原本河道,顺着舒兰街往西北流,至南京东路上止。 这段路面今日完全消失,化作龙江路左右两侧的建筑群落, 我曾一度以为过走向相同的朱仑街53 巷是其残留,但真正的舒兰街要偏西数十米。遂仅剩舒兰街横过大门口的中正小学校友们的儿时记忆,校门口有**雾里薛支线残存水域形成的埤塘,是学童们玩耍与逃躲大人的所在,毕竟在出了事故淹死人后,插上系着符咒的竹竿封闭了。有初出茅庐任教的年轻教师来到中正小学,就住在舒兰街上,在他的印象中,这是条小学校门面对的凌乱街道,也许是为纪念,这位年轻教师的女儿也以舒兰为名。 还有那名住在建国北路上日式房屋的小女生,一样也是中正小学的学生。妈妈告诉小女生:“外面多少小孩子饭都没的吃, 你们有皮鞋穿,还要嫌东嫌西地吵。”可是小女生仍旧不爱穿鞋, 往往脱了鞋袜,光脚踏着煤渣路和鸡粪下课回家,赶在进家门前,就着舒兰河边洗净双脚,拉下裙子抹干了,穿上鞋袜回家骗过妈妈。 我不免要问舒兰河神了,晓不晓得那在祂的河水中日日濯足的小女生是何许人也?小女生名叫陈懋平,不过以她这个年纪的小孩子而言,那个“懋”着实难写了点,故她写自己的名字,总写陈平、陈平、陈平的,久而久之,她的名字也成了陈平。这段舒兰河边的童年岁月,只占陈平那漂泊人生中的很小一点而已,她用去一生走遍西班牙、德国、美国、西属撒哈拉、加那利的小岛——也是在那里,她失去那比她年轻许多、在她笔下总显得很傻很傻的异国恋人,当时两人相守不过五年,爱情正盛,离习惯了彼此的老夫老妻淡漠阶段尚且遥远,陈平完全承受不了如此打击,她徒手为他挖坟,若非父母在旁支撑着,她一定就随他一起去了,这是陈平的大姊在日后的回忆。 陈平回到台湾,*后的那十年,她过得堪称精彩,却仍是竭尽一切方法寻觅、联系亡夫的归去之处,哪怕只字片语也好。然而上穷碧落下黄泉,那人始终杳然,终究她决定亲身去至彼方寻找。

寻找河神 作者简介

谢海盟,一九八六年生于台北,二〇〇九年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民族学系,喜欢无用的知识,现职电影编剧与自由写作。已出版《行云纪:〈刺客聂隐娘〉拍摄侧录》。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