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凝视死亡:另一个文艺复兴

凝视死亡:另一个文艺复兴

作者:秋鹭子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22-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393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96.6(7.0折) 定价  ¥1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凝视死亡:另一个文艺复兴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8069337
  • 条形码:9787108069337 ; 978-7-108-06933-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凝视死亡:另一个文艺复兴 本书特色

美人|英雄|猎人|豪强|圣人|儿子|母亲|婴孩|烈士|众生|万物|阿卡狄亚?脱胎于清华新雅“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授课讲稿十二种亡者角色和他们所处的戏剧舞台一百五十余帧精粹图版死亡的文化史演绎 从“死亡”思考“重生” 14世纪中叶爆发的那场“黑死病”,夺去了整个意大利至少一半人的生命。对于那时的人来说,末日近在咫尺,死神是*亲密的陪伴。黑死病的阴影下,意大利人的世界观发生了重大改变:人们更加关注人在现世的生活,灾难也催生了一股新的宗教热忱,为意大利艺术赋予了强大能量。 在“切记汝终有一死”的观念下,生者认为自己将世界的一部分让给了亡灵,但他们又那么在意死亡,不惜拿出*好的艺术来赋予它至为丰满的形象。没有哪个时代像文艺复兴那样深沉而兴味盎然地凝视过死亡,透过《凝视死亡》中的一百五十余件作品,让我们共同体会一种与今天如此不同的死亡观,并思考每个个体的生与死。 《凝视死亡》是一部另类的文艺复兴艺术史,全书作“神话”“宗教”“世间”三个层次的巧妙布局,以对“十二种亡者角色”的主叙述,带出源源不断的绘画与雕刻作品,并巧妙勾连起各时代的文学与哲学。书后附有新见迭出的“文艺复兴人物小传”,这些人物的生命与他们所创造的亡者形象紧密交织。作者秋鹭子是一位思维敏捷、博通睿智的好向导,藉由本书,她带领我们穿越死亡,思考重生,一路破除陈见,打开新视角,来到“另一个文艺复兴”。 4读者感受秋鹭子的文字真的是有魔力,不同于其他文章,在读到一个没看过的画作或雕塑时,总想先停下来去网上找这幅画看看介绍,但读秋鹭子的文字不会,你就想一直读下去,看画的事情可以先往后放,仿佛是她拉着你的思绪往前走;她像一位尽责导游,拉着你在她亲手铸成的这栋文艺复兴建筑里穿行,书中的每一幅作品仿佛都变成了建筑材料,秋鹭子用她独到的视角向你娓娓道来每一条动线,每一根梁,每一块砖是什么材料,什么结构,条理之清晰,让你身临其境,不自觉的跟着她跨越到14世纪的那一场文化风暴。 ——豆瓣@兰蘭蓝岚 纸张很特别,有阳光照着时仿佛这些画刚从展厅墙上取下来,能清晰地看到笔触。整体精美雅致又有度,讲西方艺术的书做出这种文人书卷气,不多见。 ——豆瓣@麻辣鸭 像十几年前读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的感觉,翻到后记,作者说傅雷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是她中学时代*常翻阅的课外读物之一,看来果然如此! ——豆瓣@鹅笼先生

凝视死亡:另一个文艺复兴 内容简介

美人、英雄、圣贤、天选之子;恶人、凶手、复仇者……无论是谁,都逃不过“终有一死”的命运。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反抗、接受和迷恋,构成了文艺复兴时期*神秘、深刻的话题,也是无数艺术作品的母题。在《凝视死亡》中,艺术史学者秋鹭子将以众多亡者汇聚出“另一个文艺复兴”。 我无意写一部巨著,我想做且能做的,是透过我所熟悉的艺术——具体说,是以死亡为主题的艺术——去认识文艺复兴。在那个“重生”的时代,艺术家从未停止对死亡的凝视和沉思;形形色色的人,乃至一切众生,都在他们的画笔和刻刀下死过了。一切艺术皆是虚构,也是建构,借这虚构的死亡,文艺复兴艺术家建构了古代与现代、自身与世界的联系,以及各自的真实的生命体验。我尝试了一种有别于学术常规的写法,为的是更自如地将我对这类作品的切身经验表达出来,并传递给那些仍保存着“自然”状态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读者。当然,必要时我也会借用艺术史及相关领域的知识,而前提是这些知识我已领会。 ——秋鹭子

凝视死亡:另一个文艺复兴 目录

前言丨活生生的死亡

引 子

与骷髅共舞

“切记汝终有一死”

**部

**章丨美人

两个狄多

烈女与革命

乐园中的克利奥帕特拉

第二章丨英雄

好英雄与坏英雄

英雄与女妖

第三章丨猎人

如花的阿多尼斯

雅克托安之死

第四章丨豪强

巨人的首级

将军的首级

第五章丨圣人

银盘里的人头

第二部

第六章丨儿子

圣殇

“不要摸我”

天堂的钥匙

第七章丨母亲

神秘之死

第八章丨婴孩

冬天的童话

第九章丨烈士

塞巴斯蒂安

第三部

第十章丨众生

拉撒路:*后的奇迹

第十一章丨万物

虚空不空

第十二章丨阿卡狄亚

在阿卡狄亚中死去

附录 文艺复兴人物小传

彼得拉克(诗人、学者)

马萨乔(艺术家)

曼特尼亚(艺术家)

桑那扎罗(诗人)

乔尔乔涅(艺术家)

塞巴斯蒂亚诺(艺术家)

柯雷乔(艺术家)

“红佛罗伦萨人”罗索(艺术家)

小荷尔拜因(艺术家)

查理五世(皇帝)

切里尼(艺术家)

托马斯·怀亚特爵士(诗人)

老勃鲁盖尔(艺术家)

格列柯(艺术家)

卡拉瓦乔(艺术家)

阿特米西亚(艺术家)

普桑(艺术家)

潘诺夫斯基(艺术史学者)

母题/文本/作品/风格流派(本书所述)

文艺复兴文献举要

后 记


展开全部

凝视死亡:另一个文艺复兴 节选

与骷髅共舞 “我今天遇见了死神。我们在下棋。” 伯格曼:《第七封印》 曾经有一个美丽富饶的佛罗伦萨,它的鼎盛期恰好跟但丁的人生重合。与但丁同时代的编年史家维拉尼(Giovanni Villani)用一串醒目的数字记录了这座城市的繁华与文明:参差数千户人家,十万人口,一万个爱读书的儿童,一千个钻研数学的学生,五百位精通文法和修辞的才子,六百名律师,两百间羊毛作坊,八十家银行,五十七个教区,三十家种类不同的医院……当然,那里也有天灾人祸。阿诺河水泛滥,冲毁两岸的房舍。城邦总是起内讧,黑党白党争战不休,诗人遭流放。可每到黄昏,落日返照在青山上,从圣米尼亚托教堂的晚祷声中走出来,眺望那一片浸在玫瑰霞光里的城池,人们仍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再也没有比这儿更好的故乡。那时候波提切利和米开朗琪罗尚未出世,洗礼堂还在等待它的“天堂之门”,城市天际线也不见大教堂穹顶的轮廓。那是十四世纪早期的佛罗伦萨。在薄伽丘眼中,它是意大利*美的城市。所有关于文艺复兴的故事,都至少得从这里讲起。 但十四世纪是寒冷的。《神曲》中惊心动魄的地狱之旅,就始于这个世纪的转折点。魔王卢奇菲罗(即撒旦)统治着第九层地狱的冰湖,那里是极寒之地,也是但丁从托勒密天文体系中推想出的宇宙中心。十四世纪孕育了**代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也见证了欧洲自中世纪以来*沉重的灾难。且不说教会分裂,农民起义,战乱频仍,我们今天再熟悉不过的气候变化和大流行病,也早已在那时登场。十世纪中叶起,北大西洋区域曾出现“中世纪温暖期”,但那种温煦的气候很不正常。物极必反,从一三一五年春天开始,大半个欧洲都浸在了冷雨中。洪水将低地国家变成一片汪洋;庄稼颗粒无收,粮食价格暴涨,农民吃不起面包。大饥荒为持续了两百多年的人口增长划上一个彻底的句号。*致命的是十四世纪中叶爆发的那场瘟疫,也就是后人所说的“黑死病”。它夺去了整个意大利至少一半人的生命。在佛罗伦萨,疫情从一三四八年三月一直持续到七月。维拉尼说,每五人中就有三人死去;当地的大主教估算死亡人数达六万。那之后很久,人们提起这场大流行病,仍叫它“佛罗伦萨的瘟疫”。 薄伽丘记录了佛罗伦萨的至暗时刻。他哀叹,瘟疫之前,谁都不会想到城中有这么多居民,一座座漂亮的宅子人丁兴旺,如今十室九空,连佣人都死绝了。对于生活在十四世纪中叶的佛罗伦萨人来说,死神成了*亲密的陪伴,末日近在咫尺。人与死亡朝夕相处,才想明白活着的事情。在精神方面,对上帝的信仰仍然有效,但如何安顿苟存的肉身,却是逼到眼前的具体问题。善于自我管理的人选择避世隐居,假装将死亡关在门外,守着寂寞的光阴自娱自乐;胆子大的纵欲狂欢,胡作非为。乡下人跟城里人一样过一日算一日,田园荒芜,牲畜到处乱跑。苍天无情,人也变得狠心,夫妻彼此嫌弃,就连父母都不愿照顾儿女。这时出现一个叫“瘟疫医生”的职业,他们多半是江湖郎中,很少能把病人治好,主要职责是记录每天的新增病例。尽管如此,瘟疫医生千金难求,善终的就更少,要么染病而死,要么下落不明。能照顾病人的只剩下不怕死的男仆。薄伽丘在《十日谈》的楔子里提到一个前所未闻的现象:佛罗伦萨的淑女不论出身多么高贵,一旦得病,都顾不上体面和禁忌,想方设法、不惜重金雇一名男仆,也不管他是丑是俊,是老是少,就让他像贴身丫鬟一样伺候自己。痊愈的女子经过这场事,都不再像从前那样贞洁。这算幸运的。毕竟佣人稀缺,更多的病人还是死了。 《十日谈》有寓言、传奇、野史或轶闻共百篇。如薄伽丘所言,这个故事集本来是写给深锁春闺的太太小姐们消愁解闷的。可他偏要在好故事之前“喋喋不休”地讲瘟疫肆虐、哀鸿遍野的惨状,说得他自己也觉得厌烦,就是为了让读这些故事的人明白,欢乐必以哀愁为前路。他称读者为旅行者,将这悲惨的开头比作旅途中荒凉险峻的大山,翻过山才是鸟语花香的平原。这是一个绝妙的比喻。荒山与平原可以是两重天,但它们属于同一场旅行。就像晚期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正是薄伽丘所经历的那个至暗时刻,将这两个看似迥然不同的时代紧紧地系在了一起。如果用两个关键词概括十四世纪,就是“危机”和“死亡”。当然,任何时代都会留下两者的踪迹,但对薄伽丘的世纪而言,它们是无所不在的现实。

凝视死亡:另一个文艺复兴 作者简介

秋鹭子(刘晨),山东济南人。 199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5—2011年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与考古系研修文艺复兴与巴洛克建筑及艺术史,获博士学位。2012—2013 年度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安德鲁·梅隆学者”。与哈佛中心联合创办专为中国学者订制的文艺复兴研修计划,并担任“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与艺术之统一”研修营联席主任。2018—2019 年度哈佛燕京学社学者。2018—2020 连续三年获美国学院艺术联盟国际学者研究奖金。2019—2020年度美国盖蒂中心特邀研究员。 现执教于清华大学。自2017年起在新雅书院讲授“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通识课,深受欢迎。兼任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全英文讲授视觉艺术史。连续数年为《三联生活周刊》《新知》 《爱乐》 及Esquire China,T Magazine等刊物撰写书评、访谈、艺术和音乐专栏。 热爱创作,追求智慧,视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为毕生事业。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