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游戏策划与设计(高等师范院校双创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游戏策划与设计(高等师范院校双创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作者:乔凤天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185
中 图 价:¥53.1(7.7折) 定价  ¥6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游戏策划与设计(高等师范院校双创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35102
  • 条形码:9787030735102 ; 978-7-03-073510-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游戏策划与设计(高等师范院校双创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本书特色

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帮助读者具备开展教育游戏、游戏化数字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制作所需的基本技能。

游戏策划与设计(高等师范院校双创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游戏策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通过诸多实例讲解了游戏界面、游戏声音、游戏程序和游戏引擎的基础知识。同时介绍了游戏制作的相关软件,并通过一系列的案例使读者熟悉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CorelDRAW,音频制作软件Audacity、SoundBug,图形化程序设计语言Mind+以及游戏引擎“唤境”。本书可以增进读者对教育游戏的理解,通过具体的案例拓展制作教育游戏和数字化学习资源所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本书可作为师范专业专科生、本科生的相关教材及研究生的参考书,也可作为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的培训教材。

游戏策划与设计(高等师范院校双创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目录

目录
第1章理解游戏1
1.1游戏的概念和构成元素1
1.1.1游戏的概念1
1.1.2游戏世界的构成元素3
1.2电子游戏的分类6
1.2.1按游戏平台分类6
1.2.2按内容题材分类10
第2章游戏设计概述12
2.1游戏策划12
2.1.1游戏策划概述12
2.1.2游戏开发团队14
2.2游戏设计15
2.2.1一般游戏设计方法16
2.2.2游戏设计的要素20
2.2.3教育游戏设计方法31
第3章游戏界面设计42
3.1游戏界面设计概述42
3.1.1游戏界面的内涵42
3.1.2游戏界面设计的要素45
3.2游戏界面设计案例49
3.2.1图形设计49
3.2.2界面设计64
第4章游戏声音设计67
4.1游戏声音设计概述67
4.1.1游戏声音的基础知识67
4.1.2游戏声音的设计理念70
4.2游戏声音设计软件71
4.2.1Audacity基础71
4.2.2SoundBug基础87
第5章游戏程序设计105
5.1认识Mind+105
5.1.1Mind+简介105
5.1.2Mind+开发环境106
5.1.3Mind+积木语句114
5.2教育游戏程序设计案例144
5.2.1教育游戏《垃圾分类》144
5.2.2教育游戏《海底猜谜》151
第6章游戏引擎156
6.1游戏引擎概述156
6.1.1游戏引擎的演进156
6.1.2典型的游戏引擎158
6.2游戏引擎“唤境”164
6.2.1游戏引擎“唤境”基础164
6.2.2游戏引擎“唤境”应用172
参考文献184
后记186
展开全部

游戏策划与设计(高等师范院校双创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节选

  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领域,Jean Piaget基于其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游戏给儿童提供了巩固原有知识、技能、认识结构,以及发展他们情感的机会,由此可见,游戏是一种学习活动。Jean Piaget指出游戏的方式应与儿童的认知发展相契合,将游戏分为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和有规则的竞赛游戏三种类型,它们分别与儿童认知发展的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相对应[4]。练习性游戏,发生在感知运动阶段,此时儿童还未掌握语言,主要靠感知和动作认识世界,通过非机械式的行为来重复、巩固已有技能,在控制自身身体和周围环境的过程中感受游戏的快乐。象征性游戏,发生在前运算阶段,此时儿童的语言能力开始发展,开始理解符号的意义和功能,儿童根据自身的理解随意创造、设计和组织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学会用语言符号进行思考并实现情感上的满足。有规则的竞赛游戏,发生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智力和推理能力有所发展,能在游戏过程中遵守大家共同制定的规则。而从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看,游戏的对立面是现实,游戏者通过对现实的模拟,实现对现实生活的替代满足和心理补偿[5]。可见,游戏是一种具有沉浸性的虚拟活动。   在游戏设计领域,Tracy Fullerton认为[6],游戏是一个正规且封闭的系统,将玩家置入结构性的冲突之中,并使玩家能以一种不平等的方式解决游戏的不确定性。Ernest Adams和 Andrew Rollings指出[7],游戏是在一种假设的虚拟环境下,参与者按照规则行为,实现至少一个既定的重要目标任务的娱乐性活动。Chris Crawford认为[8],游戏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个性化的体验条件和规则,营造出能够刺激玩家情感并使之沉浸其中的幻想体验。   综上观点,游戏是在一定的时空中,人们自愿且不带功利性地参与并沉浸其中的一种具有虚拟性的非严肃活动,在游戏的过程中,游戏者需遵循某种游戏规则。   1.1.2 游戏世界的构成元素   游戏世界不同于真实世界,它是与真实世界隔离开的假想世界。游戏世界由世界观、时空、角色、规则等元素构成。   1. 世界观   游戏世界的世界观,是指游戏世界的设定。世界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9]:其一,这个世界里有什么?其二,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其三,这个世界的运行方式是什么?   “这个世界里有什么?”主要涉及游戏世界的时代背景、种族、道德等要素。时代背景是游戏世界观的基本设定,影响游戏的风格与基调。   “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是指游戏世界中过去发生的事情、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和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   “这个世界的运行方式是什么?”是指游戏世界的运行规则,主要包括物理规则和经济规则。物理规则,是指物体在游戏世界中移动、跳跃以及与其他物体碰撞时所发生的变化。经济规则,是指游戏世界中的经济体系、货币、商品流通及交易的状况。   2. 时空   游戏世界中的时间不同于现实世界的时间,有其自身的特点。 Jesper Juul指出[10],游戏中的时间具有两条线索:其一是玩家进行游戏的时间(play time),对应真实时间;其二是游戏世界的时间( event time),对应游戏事件的时间。玩家对游戏时间的体验,受到游戏所构建的客观时间的影响。   游戏时间与现实时间呈现对等、缩放和可调三种关系模式。对等关系模式,是指游戏时间与现实时间一致,此种时间模式常见于格斗游戏和**人称射击游戏,玩家在游戏中的战斗时间与现实时间保持对等,如图 1-2所示。缩放关系模式,是指在游戏世界中用较短的时间呈现现实世界的时间,玩家可以在短时间内在游戏世界中体验现实世界中需要很漫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情,例如,在一些策略类游戏中,玩家扮演某个国家或某个种族的领导者,从公元几千年前开始发展自己所选择的文明,在游戏中每 10分钟,相当于现实时间的 100年,如图 1-3所示。可调关系模式,是指玩家可以自行调整游戏速度,进而控制游戏时间。   图1-2 游戏时间与现实时间的对等关系模式   图1-3 游戏时间与现实时间的缩放关系模式   游戏空间主要分为 2D、2.5D和 3D三种空间类型。2D游戏空间,即二维平面空间,在 2D游戏空间中,玩家无法转换视角,但可以通过操作移动画面,画面随着玩家控制游戏角色的跑跳而上下左右移动。在2.5D游戏空间中,玩家能从斜 45°的视角观看游戏中的场景和角色。游戏角色可以在山丘、平原、沙漠等各种地形上移动,玩家可以从斜 45°俯视整个游戏场景。3D游戏空间,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的立体游戏空间,给玩家一种真实的空间体验。3D游戏空间比 2D和 2.5D游戏空间更难操作,有时会使玩家出现疲劳和头晕的现象。目前,大部分电子游戏都采用 3D游戏空间。   3. 角色   游戏中的角色分为玩家角色和非玩家角色(non-playable characters, NPC)。玩家角色,是指一个玩家在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即化身,好的玩家角色能帮助玩家理解游戏。玩家角色通常都有很深的故事背景来影响玩家的游戏体验。   NPC是指游戏中不受玩家控制的角色。NPC在游戏中起到引导玩家完成任务、提供任务奖励、充当玩家角色的敌对者或协助者等作用。   4. 规则   游戏规则主要定义玩家在游戏中所能采取的行为。游戏规则主要分为操作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11]。操作性规则,主要指玩家操作游戏的方式,例如,玩家在游戏中可以进行走、跑、跳跃、等待、撞砖、扔等操作。操作性规则要描述明确,不能含糊,否则玩家将陷入混乱,无法进行游戏。例如,桌游《九子棋》的规则为一方先开局,轮流下棋。如果一方有三枚棋子可以连成一条直线,就可以选择是否吃掉对方的一颗棋子。前提是被吃的这颗棋子不能是对方已经连成一条直线的三颗棋子中的一颗,直线指棋与棋中间有一条可见线条连接,如图 1-4所示。构成性规则,用于描述游戏的系统构成。例如,五子棋中黑白棋子各 20枚。   图1-4 九子棋   1.2 电子游戏的分类   电子游戏通常有两种分类方式[12]:一种是按照游戏平台进行分类,另一种是按照内容题材进行分类。   1.2.1 按游戏平台分类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游戏发展出不同的形态,如街机游戏、计算机游戏、主机游戏、掌机游戏、移动游戏和网页游戏。   街机游戏昀早起源于 19世纪欧美国家的一些游乐场内的机械式投币类游戏机,玩家投一枚硬币,便可控制一根操纵杆操纵游戏角色进行运动,如图 1-5所示。在街机平台上运行的游戏称为街机游戏,每台街机均有固定的游戏软件和与之配套的交互硬件,例如,街机游戏《机器人 2084》,玩家利用双操纵杆操控枪械向机器人进行射击,以保护家人免受攻击。再如,街机游戏《豪华赛道》,给玩家配备了方向盘和踏板,玩家通过操控这些硬件在一条虚拟赛道上与计时器比赛。街机游戏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孕育了很多经典的游戏类型,例如,跳台游戏《大金刚》《马里奥兄弟》,迷宫游戏《吃豆人》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