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译家之言-英诗的境界

译家之言-英诗的境界

作者:王佐良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8-01
开本: 32开 页数: 193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5.2(7.2折) 定价  ¥3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译家之言-英诗的境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1339017
  • 条形码:9787521339017 ; 978-7-5213-3901-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译家之言-英诗的境界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13岁以上《英诗的境界》从中古民谣,到拜伦、雪莱、济慈以及叶芝、艾略特、奥登等,围绕英诗的境界,谈论翻译家多年沉浸其中的所思所得。

译家之言-英诗的境界 内容简介

《英诗的境界》收录31篇翻译家王佐良谈论英国诗人、作品的散文,以轻松、亲切的语言呈现出这些作品所展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这些文章*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读书》杂志上连载,国内曾出版多次,受到了较高评价。作者围绕英语诗歌的境界,谈论范围很广,包括中古民谣、弥尔顿、蒲柏、布莱克、华兹华斯、司各特、拜伦、雪莱、济慈、哈代、叶芝、艾略特、奥登等,包含诗歌翻译和个人心得两部分。诗歌翻译是王译经典英诗的完整版或片段,英、中双语,便于读者对照学习。个人心得方面,作者希望能以写意和点睛的笔法来传达诗意,有话即长,无话即短,尽量避免学院或文学家圈子里的名词、术语;他也不怕暴露自己的偏爱、激情,把读者当作一个知心朋友,希望读者能有耐心倾听他常年浸泡在英语诗歌世界中所获得的心得,并因此进一步阅读原著——果若如此,无论对学习语言,还是提高文学修养,都会很有帮助。诗歌翻译和个人心得两部分融为一体,增强了阅读的完整性与趣味性。

译家之言-英诗的境界 目录

目录

i 序

1 中古民谣

9 斯宾塞(1552—1599)

17 弥尔顿(1608—1674)

21 蒲柏(1688—1744)

23 安德鲁·马伏尔(1621—1678)

30 托马斯·格雷(1716—1771)

46 布莱克(1757—1827)

54 华兹华斯(1770—1850)

58 司各特(1771—1832)

66 拜伦(1788—1824)

72 雪莱(1792—1822)

77 济慈(1795—1821)

84 哈代(1840—1928)

92 霍思曼(1859—1936)

94 叶芝(1865—1939)

102 缪亚(1887—1959)

108 艾略特(1888—1965)

114 麦克迪尔米德(1892—1978)

121 欧文(1893—1918)

126 燕卜荪(1906—1984)

131 奥登(1907—1973)

140 司班德(1909—1995)

142 R. S. 托马斯(1913—2000)

148 拉金(1922—1985)

153 琼生(1573—1637)

156 兰陀(1775—1864)

159 莫里斯(1834—1896)

167 格瑞夫斯(1895—1985)

172 麦克尼斯(1907—1964)

177 绍莱·麦克林(1911—1996)

183 显默斯·希尼(1939— )


展开全部

译家之言-英诗的境界 作者简介

王佐良(1916—1995),浙江上虞人,英语语言文学专家、教育家、翻译家、作家。1935 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之后随校迁往云南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完成学业,1939 年留校任教。1947 年考取庚款公费留学,入英国牛津大学茂登学院,获硕士学位。1949 年回国,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学校(后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曾任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英语系主任、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副院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学术期刊《外国文学》主编,多语种学术杂志《文苑》主编等。历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外国文学组组长,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专业外语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等。王佐良先生一生致力于外语教育与外国文学研究事业,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外语人才和学术骨干,还与老一代学者一道为我国外语教学的学科建设和外国文学研究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学术视野开阔,对西方历史、文化、语言有广泛的知识和深刻的了解,以此为背景展开的英国文学研究体大思精、成果丰硕,从而跻身国际英国文学研究专家之列。他是中国现代以来少数几位用英语撰写比较文化与文学研究论著的先驱之一,所涉及的多为该研究领域内影响重大的学术议题,充分体现了其深厚的语言功底和会通中外文化的高度融摄能力。他以民族文化为立足点,吸纳西方先进的研究方法,形成了独特的、具有前瞻性的翻译理论,且身体力行,翻译了多部佳作,并参与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的翻译工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