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历史大变局:形塑中国三千年(套装)

历史大变局:形塑中国三千年(套装)

作者:龚鹏程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019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164.2(5.7折) 定价  ¥2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历史大变局:形塑中国三千年(套装)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3967437
  • 条形码:9787533967437 ; 978-7-5339-6743-7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历史大变局:形塑中国三千年(套装) 本书特色

中国的历史因这些文章改变了命运 这些文章不仅记载了历史,也解释了历史,更直接形塑了中国,是历史变动的直接证词 《中国精神读本》姊妹篇 每篇均有注释翻译,并诠释文章要义、写作背景以及造成的影响

历史大变局:形塑中国三千年(套装) 内容简介

《历史大变局:形塑中国三千年》是北京大学龚鹏程教授主编的一部特殊的中国历史读本,全书收录历代经典文章139篇,按照纵向的时间顺序,以原点的形式,全面展现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书中收录的139篇文章,起于尧舜,终于孙中山先生过世,可分为改变了历史的文章和标记了历史改变的文章。改变历史的文章是说中国的历史因这些文章而改变了命运,或者可以说这些文章形塑了中国历史,如若无李斯的《谏逐客书》,秦国可能就把包括李斯在内的各国游士全部赶回老家去了,那么后来秦也就未必能统一天下;又如如果没有梁启超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引发了倒袁风潮,袁世凯称帝的事情到底如何了局,也没有人可以预料。所以这类文章具体牵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而标记了历史改变的文章则是历史变动的直接证词,如政事方面的汉文帝的《除肉刑诏》,学术方面的《论迎佛骨表》等,或代表了一种新观念新时代的出现,或宣告了变局的形成。当然,有些文章其实是兼具两种功能的,并不能很截然地分为是哪种类型,但是两者结合起来,无疑直接说明了中国历史。而原始文献的说明作用无疑又是优选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该书要以原始文献作为说理论事的基础。全书依照简介、原点、译文、背景说明、影响五大块解析相关文章,条分缕析,用通俗晓畅的语言讲解三千年中国史,让读史也可以变得不沉重。

历史大变局:形塑中国三千年(套装) 目录

上册
尧典
盘庚
牧誓
利簋铭
洪范
大诰
康诰
何尊铭
盏驹尊铭
裘卫盂铭
史墙盘铭
禹鼎铭
多友鼎铭
中山王髻鼎铭
方升铭
谏逐客书
议废封建
初并天下议帝号令
礼运
除肉刑诏
论贵粟疏
难蜀父老
贤良对策
论六家要指
剧秦美新
移让太常博士书
《汉书》叙传
三纲六纪
《说文解字》叙
浑天仪
太平经和三气兴帝王法
求贤令
典论论文
出师表
养生论
徙戎论
兰亭集序
《文心雕龙》序志
宋书恩幸传论
《文选》序
迁都议
《颜氏家训》序致
征高丽诏
《切韵》序
《隋书·经籍志》序
大唐三藏圣教序
《大唐西域记》序
《尚书正义》序
中册
释教在道教之上制 武曌
《史通》自序 刘知幾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骆宾王
论关中事宜状 陆贽
原道 韩愈
师说 韩愈
论迎佛骨表 韩愈
平淮西碑 韩愈
封建论 柳宗元
《通典》序 李翰
复性书上篇 李翱
与元九书 白居易
论维州事谊状 李德裕
罪言 杜牧
毁佛寺勒僧尼还俗制 李炎
《景德传灯录》序 杨亿
复宋誓书 耶律隆绪
《御制册府元龟》序 赵恒
朋党论 欧阳修
毕昇发明活字板 沈括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王安石
义田记 钱公辅
苏氏族谱引 苏洵
太极图说 周敦颐
西铭 张载
《集古录》序 欧阳修
濮安懿王典礼议 司马光
进资治通鉴表 司马光
进新修营造法式 李诫
诣宋安抚纳土状 张觉
立楚国张邦昌册文 完颜晟
《农书》自序 陈旉
《通志》总序 郑樵
鹅湖之会 陆九渊
《大学章句》序 朱熹
《长春真人西游记》序 孙锡
建国号诏 徒单公履
贺平宋表 孟祺
《马哥孛罗游记》引 马哥孛罗
行科举诏 程巨夫
谕中原檄 宋濂
封诸王诏 王袆
开科举诏 王袆
进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表 胡广
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记 郑和
教条示龙场诸生 王守仁
擒获宸濠捷音疏 王守仁
御倭议 归有光
童心说 李贽
下册
进本草纲目疏
译几何原本引
《天工开物》序
即位诏
上摄政王启
薤发令
致史可法书
与荷兰守将书
撤藩诏
举博学鸿儒诏
与友人论学书
尼布楚条约
《明儒学案》序
颁大义觉迷录谕
与是仲明论学书
开四库全书馆诏
《古文尚书疏证》提要
书《朱陆》篇后
《畴人传》序
《汉学商兑》序
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折
拟谕英吉利国王檄
南京条约
《海国图志》序
太平天国奉天讨胡檄
讨粤匪檄
统筹新疆全局疏
《兴中会章程》与《同盟会盟书》
台民布告中外檄
译《天演论》自序
《孔子改制考》序
定国是诏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革命军》序
《铁云藏龟》序
《民报》发刊词
《宋元戏曲考》序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文学改良刍议
《台湾通史》序
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
孙中山遗嘱
中国历史大事及相关文献一览表
文章分类索引
作者索引
展开全部

历史大变局:形塑中国三千年(套装) 节选

尧典 不详 《尧典》是尚书的**篇,记述上古时代帝尧与帝舜的事迹,作者不详。据近人考证,本篇文辞浅易,且篇中所见词语,如帝、考妣等的用法合于战国时期的语言现象,则本篇当系战国时人述古之作。背景 《尚书》是我国上古史料的渊薮,保存了大量的上古公文档案,其中如《周书》的《大诰》《康诰》《酒诰》等篇,其重要与可信的程度,较诸考古发掘所得的甲骨文与金文毫不逊色;而屡经附益的后人传抄之作如《尧典》,也依然具有不可抹杀的史料价值。可惜的是,一般人苦于其文字古奥,无法通读;部分学者则囿于疑古与辨伪的成见,未能平心静气地加以研究,以致其史料价值迄今犹昧而不彰。 说到《尧典》的史料价值,这里可以举一个例证。《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有一片殷代的牛肩胛骨刻辞,释《尧典》文如下: 东方日析,风曰脅。 南方日夹.风日屼。 西方日夷,风日彝。 北方曰夗,风日□。 刻辞简略,不易明了,但用《山海经》来对照就容易通读了: 有人名日折(析)丹,东方日折(析),来风曰俊,处东极以出入风。 (《大荒东经》) 有神名日因乎,南方日因,来风日民,处南极以出入风。(《大荒南经》) 有人名日石夷,西方日夷,来风日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大荒西经》) 有人名日鹓,北方曰鹓,来风日狡,是处东极隅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大荒北经》) 《山海经》各节依次叙述(1)神人名、(2)方位名、(3)风名、(4)所处极隅、(5)神人职司。殷代刻辞所见的正是其中(2)方位名和(3)风名两部分。显而易见,这里所记载的正是远古四方风的神话。在《尧典》中,这段事情是指羲和兄弟四宅观日,推行政令的故事,试看《尧典》: 分命羲仲,宅蝎夷……厥民析。 申命羲叔,宅南交……厥民因。 分命和仲,宅西……厥民夷。 申命和叔,宅朔方……厥民隩。 将四方神名转化为四季不同的生活作息方式(如“东方日析”即为春天人民分“析”散布于田野),又因不认识“风”字(甲骨文“风”字像凤鸟之形),误认作“鸟”,又加“兽”字成“鸟兽”一词。于是无端添出一段“鸟兽”脱毛、换毛的记录。我们今天以甲骨文、《山海经》来和《尧典》对照,其逐渐脱离神话,而具有政治理想色彩的演化过程犹历历在目。 此外,《尧典》在文辞方面也有一个特色,即遣词用字特别古奥,而且刻意用冷僻的字词。例如以“钦”代“敬”,以“畴”代“谁”,以“载”代“事”,以“庸”代“功”……这种风气对后代的散文也有很大的影响,直到近代,号称古文家的人还在采用这种以古文代今字的做法。 其实,《尧典》虽为后人传述之作,但并不能因此降低其史料价值。“四宅观日”出自四方风神话,朱、虎、熊、罴可视为图腾的孑遗,四岳与十二牧更是古代氏族社会的痕迹。凡此种种都足以证明《尧典》非向壁虚构的伪书可比。影响 就在中国历史、文化上的地位而言,《尧典》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及道德修养的永恒典则,尤其禅让政治对后代的影响之深,堪称无与伦比。 上册P1-3

历史大变局:形塑中国三千年(套装) 作者简介

龚鹏程,1956年生于中国台湾。曾任台湾“南华大学”、佛光大学校长。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讲席教授。著作一百六十余种,主持主办学会、书院、研究中心、学术期刊甚多,知行合一。现任美国龚鹏程基金会会长、山东大学讲席教授。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