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陇上学人文存:第九辑:李并成卷

陇上学人文存:第九辑:李并成卷

作者:李并成著
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3-01
开本: 21cm 页数: 21,329页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42.0(7.0折) 定价  ¥6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陇上学人文存:第九辑:李并成卷 版权信息

  • ISBN:9787226057759
  • 条形码:9787226057759 ; 978-7-226-05775-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陇上学人文存:第九辑:李并成卷 本书特色

本书选编了李并成先生的主要学术成就,并对其学术成就做了全面评析。

陇上学人文存:第九辑:李并成卷 内容简介

  《陇上学人文存(李并成卷)》是甘肃省“十二五”出版规划项目之一。  《陇上学人文存(李并成卷)》选编了李并成先生的主要学术成就,并对其学术成就做了比较全面评析。

陇上学人文存:第九辑:李并成卷 目录

编选前言

敦煌文献研究
唐代敦煌绿洲水系考——对《沙州都督府图经》等写卷的研究
敦煌遗书中地理书卷的学术价值
敦煌本唐代图经再考
西凉敦煌户籍残卷(S.0113)若干问题新探
敦煌文献中蕴涵的生态哲学思想探析
汉晋简牍所见西北水利官员

丝绸路上古城遗址调查研究
汉居延县城新考
玉门关历史变迁考
《魏书·食货志》“河西”地望考辨

丝绸之路与河西历史上农业开发研究
古丝绸路上一批丰厚的历史遗珍——河西走廊遗存的古城遗址及其历史价值论略
“山结”“水结”“路结”——对于兰州在丝绸路上重要地位的新认识
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流融汇的创新之路——以敦煌文化的创新为中心
唐代前期河西走廊的农业开发
河西地区历史上粮食亩产量的研究

沙漠历史地理研究
我国历史上的沙漠化问题及其警示
猪野泽及其历史变迁考
瓜沙二州间一块消失了的绿洲
石羊河下游绿洲早在唐代中期就已演变成了“第二个楼兰”
新疆渭干河下游古绿洲沙漠化考
塔里木盆地克里雅河下游古绿洲沙漠化考
今天的绿洲较古代绿洲大大缩小了吗?——对于历史时期绿洲沙漠化过程的一些新认识

附录 李并成先生论著要目

后记
展开全部

陇上学人文存:第九辑:李并成卷 节选

  《陇上学人文存(李并成卷)》:  三、富有特色的选址布局  古代城址的选点、布局不会是偶然的,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由特定的空间关系(自然的、经济的、政治军事的等)所规定的,河西古城遗址在地理布局上即是如此,呈现出若干有规律性的特点。揭示这些特点,并进而总结古代西北城镇居民点起源、布局、兴废的一般规律,这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是颇为重要的,而且还可为今天的城镇规划、布局和改造提供切实的历史借鉴。  即拿汉代河西郡县城址的布局来说,就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设县之处皆是发展农业生产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特别是水资源丰盈的地方,而一县的首府居地县城则多位于绿洲平原上自然条件*好的山前洪积冲积扇扇缘泉水出露带一线或主要河流近旁。因为绿洲县城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管理民户,组织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基础乃是决定其兴衰的主要制约因素,汉代如此,后代亦然。  河西绿洲是由疏勒河、黑河、石羊河三大内陆水系的几十条干、支河流冲积形成的一块块小绿洲联合而成,而汉代在河西所设的30余座县城大多是一块小绿洲上分布一个。如敦煌郡敦煌县位于党河绿洲中游,效谷县位于党河绿洲下游,龙勒县位于南湖绿洲,冥安县位于古疏勒河(冥水)绿洲,广至县位于榆林河绿洲,渊泉县位于疏勒河中游绿洲;酒泉郡玉门县位于石油河绿洲,延寿县位于白杨河绿洲,会水县位于北大河下游绿洲,乐涫县位于丰乐河绿洲;张掖郡居延县位于黑河下游绿洲,显美县位于东大河绿洲,番和县位于西大河绿洲;武威郡鸾鸟县位于西营河绿洲,姑臧县位于金塔河绿洲,苍松县位于古浪河绿洲等等。而这些县的县城则又多位于每一块小绿洲平原上自然条件*好的泉水出露带一线或较大河流近侧。这种分布规律在我国西北内陆河流域绿洲地区应是一个通例,河西的例子可以供西北其他地区古城考证和史地研究参考借鉴。  其次,河西多数县城地当沟通古代旧大陆三大洲的国际大通道丝绸之路沿线,且县城间一般相距30-60公里不等,使其成为丝路大动脉的中继站和补给地在所必然。沿走廊平原中部丝绸之路主要干道分布的汉代县城自西向东有:龙勒、敦煌、效谷、广至、冥安、渊泉、乾齐、池头、玉门、延寿、禄福、绥弥、乐涫、表是、昭武、屋兰、氐池、删丹、日勒、番和、显美、鸾鸟、姑臧、张掖、苍松等等。另外,沿石羊河和黑河干流南北向通道(可视为丝绸之路的支线),又分别设有休屠、宣威、武威、居延等县。这些县城的盛衰与丝绸之路的兴颓可谓息息相关,河西绿洲的开发史与丝绸之路的发展史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再次,河西走廊北邻匈奴,南毗诸羌,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绿洲河流沿岸水草地带和山区较大河流的谷地往往成为民族往来、交易的主要通路,也是游牧民族前来骚扰的孔道。在这些道口,特别是在较大河流的出山口处设县置城具有重要的军事和经济等方面的意义。如早在太初元年(前104年)李广利征伐大宛时,为防备匈奴趁机而人确保后方安全,即于走廊北部重要道口设置居延、休屠二县以作屏蔽。太初四年(前101年)又在今石羊河北部置武威县,“武威县、张掖日勒皆当北塞,有通谷水草”,其军事地位的重要显而易见。  ……

陇上学人文存:第九辑:李并成卷 作者简介

  李并成,现为西北师范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敦煌学、历史地理学以及西北历史文化的研究和教学,著有《河西走廊历史地理》《河西走廊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大漠中的历史丰碑》《瓜沙史地研究》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主持或完成多项国家项目,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河西绿洲历史时期的开发与沙漠化研究》(00BZS030)、国家教委“九五”规划重点项目(96JAZ770018)、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历史上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的土地开发与沙漠化研究》(05JA770023)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